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收入12.12亿元,较2021年增长14%,2020年为7.12亿元[10]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亿元,较2021年增长17.03%,2020年为6821.59万元[10]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04.36万元,较2021年增长183.07%,2020年为2970.99万元[10] - 2022年末资产总额15.83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61.72%,2020年末为8.19亿元[10]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38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93.99%,2020年末为5.18亿元[10]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2.11元/股,较2021年下降1.86%,2020年为1.22元/股[10]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09%,较2021年下降6.78%,2020年为13.99%[10]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69.61万元,2021年为298.66万元,2020年为188.23万元[13][14]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97亿元、2.61亿元、3.27亿元、3.27亿元[10]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284.96万元、3176.80万元、3434.16万元、4219.14万元[10] - 2022年营业收入12.12亿元,2021年为10.63亿元,同比增长14%[46] - 2022年内销收入12.06亿元,占比99.52%,同比增长13.45%[46] - 金属制品业销售量2022年为13.44万吨,2021年为12.27万吨,同比增长9.55%[49] - 金属制品业生产量2022年为13.67万吨,2021年为12.65万吨,同比增长8.07%[50] - 金属制品业库存量2022年为1.21万吨,2021年为0.99万吨,同比增长22.50%[50] - 2022年销售费用1616.66万元,同比增长33.83%[55] - 2022年管理费用3181.69万元,同比增长30.10%[55]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38人,较2021年的39人减少2.56%,占比13.72%,较2021年的14.39%减少0.67%[56]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43,485,950.46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59%,2021年分别为37,802,338.51元、3.56%,2020年分别为23,766,125.54元、3.34%[57]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85,720,337.49元,同比增加37.72%;流出小计754,676,694.77元,同比增加34.87%;现金流量净额31,043,642.72元,同比增加183.07%[57]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68,226,626.10元,同比增加58,101.69%;流出小计987,708,437.75元,同比增加12,670.28%;现金流量净额 -219,481,811.65元,同比增加3,321.66%[57]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97,383,898.93元,同比增加227.37%;流出小计337,751,613.47元,同比增加35.46%;现金流量净额459,632,285.46元,同比增加8,073.62%[57]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71,288,528.62元,同比增加22,482.79%[57] - 2022年投资收益3,223,426.10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0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65,911.78元,占比0.35%;资产减值 -432,609.21元,占比 -0.27%等[61] - 2022年末货币资金303,683,616.63元,占总资产比例19.19%,较年初比重增加13.88%,因首发上市收到募集资金[61] - 2022年末应收账款355,680,352.52元,占总资产比例22.47%,较年初比重下降8.53%,因本期销售回款良好[61] - 2022年末固定资产216,131,313.21元,占总资产比例13.66%,较年初比重下降10.45%[63] - 合同负债从5,136,590.87元降至4,313,837.83元,占比从0.52%降至0.27%,下降0.25%[64] - 预付账款从48,959,932.19元增至106,979,107.93元,占比从5.00%增至6.76%,增长1.76%[65] - 其他应收款从275,290.25元增至2,877,427.27元,占比从0.03%增至0.18%,增长0.15%[66] - 其他流动资产从5,276,825.49元降至292,050.65元,占比从0.54%降至0.02%,下降0.52%[66] - 其他非流动资产从810,830.19元增至51,913,217.36元,占比从0.08%增至3.28%,增长3.20%[67] - 应付账款从25,878,408.40元降至17,485,157.71元,占比从2.64%降至1.10%,下降1.54%[67] - 实收资本(或股本)从56,000,000.00元增至74,666,667.00元,占比从5.72%降至4.72%,下降1.00%[67] - 资本公积从209,386,999.56元增至727,809,782.21元,占比从21.39%增至45.98%,增长24.59%[68] - 报告期投资额为57,000,000.00元,上年同期为0.00元,变动幅度为100%[70] - 2022年现金分红金额为2240万元(含税),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可分配利润为3.8146244971亿元[144] - 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11506804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1.4158715412亿元[14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汽车零部件精冲材料2022年营收10.26亿元,占比84.68%,同比增长17.63%[46] 利润分配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74,666,667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0股[2] - 2022年以74,666,667股为基数,半年度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50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78,400,000.35元(含税)[142] - 本年度每10股送红股数为0、每10股派息数(含税)为3元、每10股转增数为0,分配预案股本基数为74,666,667股[143] - 公司以2022年12月31日总股本7466.6667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144] - 提取法定公积金1415.871541万元后,截至2022年12月31日,母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3.8187585369亿元,公司合并报表累计未分配利润为3.8146244971亿元[144] 行业与市场情况 -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25.6%[17] - 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生产和销售与汽车行业景气程度相关,目前与国民经济发展周期基本一致[18] - 国内精冲材料企业形成以六大汽车产业基地为辐射中心的行业区域性分布特征[18] - 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行业整体季节性特征不明显,生产和销售受下游整车行业影响而波动[18] - 我国高端特殊钢产品大多依赖进口,国产精冲特殊钢与进口材料存在差距[16] - 我国特殊钢产品发展方向是高质量、高性能和品种多样性[17] - 新能源汽车对轻量化材料的需求将推动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广泛应用[17] -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渗透率达25.6%[41]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要从事定制化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汽车零部件用精冲特殊钢[20] - 公司在精密冷轧特殊钢带材料领域掌握相关加工能力,满足精冲工艺生产需求,应用于多工业领域[19] - 国内精冲特殊钢材料除公司外无其他上市公司,公司产能规模属国内同行业第一梯队[19] - 公司产品变速器间隙垫片要求厚度精度高(厚度波动≤0.01mm),平面度要求高(平面度≤0.02mm),硬度要求高(HV>200,或抗拉强度≥600Mpa)[22] - 公司座椅滑轨用材一般抗拉强度在500MPa以上,部分甚至达到900MPa[27] - 公司是专注于汽车零部件用定制化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21] - 公司与宝钢股份建立联合工作室,开展汽车零部件精冲材料应用技术研究[21] - 公司与慕贝尔、麦格纳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21] - 公司65Mn精冲特殊钢材料被评为苏州市名牌产品[21] - “低屈强比汽车飞轮盘冷轧优质碳素钢带S50C”等产品列入江苏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录[21] - 公司技术中心先后被认定为苏州市、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 - 公司获“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吴江区领军人才企业”等称号[21] - 公司产品一体成形飞轮盘工艺确保边部达到心部2倍以上厚度[22] - 公司专注定制化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领域,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精冲零部件[36] - 公司盈利模式是根据订单生产并综合多因素定价销售获取利润[37] - 公司采购材料包括原材料和机辅料,主要原材料生产厂商为宝钢股份[37] - 公司主要采购途径有向宝钢股份定制化采购和向特殊钢贸易商采购现货[37]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合理备货的生产模式,通过先进设备实现柔性化生产[37] - 公司产品销售模式为直销,下游客户主要是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厂商[37] - 公司以自主研发为主,联动产业链上下游开展合作研发[38] - 公司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规范化管理模式,各部门分工明确、协调合作[38] - 公司主要客户为汽车零部件领域国内外知名企业,产品实现部分进口替代[38] - 公司与慕贝尔、麦格纳等多家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39] - 截至2022年末,公司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掌握多项核心技术[43] - 2022年公司产能约为14万吨,规模属国内同行业第一梯队[43] - 公司与宝钢股份等主要供应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还建立联合工作室[40][43] - 公司已获得ISO14001:2015环境质量体系认证以及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40] - 公司获得国家级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称号[43] - 公司与慕贝尔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41][43] - 公司技术中心先后被认定为苏州市、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2][43] - 公司在核心工艺环节精密冷轧和热处理领域掌握晶间氧化物控制技术等核心技术[43] - 公司汽车零部件材料生产有竞争力,但整体规模小,多方面需扩充提升[40] 募集资金使用与项目进展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1866.67万股,发行价31.56元,募集资金总额58912.00万元,扣除费用后净额53468.45万元,其中超募资金26638.45万元[8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1751.12万元,尚未使用42099.68万元[78] - “年产精密高碳合金钢带4万吨项目”承诺投资22000.00万元,调整后投入41275.16万元,累计投入4251.12万元,进度10.30%[79]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4830.00万元,调整后投入4830.00万元,累计投入0,进度0.00%[80] - 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7500.00万元,进度100.00%[80] - 公司拟计划使用超募资金19173.48万元增加“年产精密高碳合金钢带4万吨项目”投资,实际投入19275.16万元,该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变更为41275.16万元[84][85] - 2022年9月22日审议通过对“年产精密高碳合金钢带4万吨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进行调整,实施主体变更为安徽翔楼新材料有限公司,实施地点变更为安徽省宣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6] - 募投项目实施方式由改造现有厂房、利用现有
翔楼新材(301160)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