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140,729,585.15元,同比增长18.06%[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073,736.93元,同比增长30.96%[2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072.96万元,同比增长18.06%[5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07.37万元,同比增长30.96%[5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40,729,585.15元,同比增长18.06%[86] - 净利润21,065,941.70元,同比增长30.92%[86] - 营业收入从1.192亿元增至1.407亿元,增幅18.0%[186]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1%至1.407亿元[190] - 净利润同比增长30.9%至2107万元[18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8.01%,研发投入25,343,147.70元同比增长40.74%[78][86] - 财务费用-1,173,247.50元,同比下降1,012.33%主要因利息收入增长[86] - 销售费用37,157,995.94元,同比增长32.18%因销售团队扩大[86] - 外采软硬件成本3157.88万元,占营业成本69.38%,同比下降4.39%[90] - 现场实施费用1146.92万元,同比大幅增长51.18%[90][91] - 信用减值损失262.22万元,主要系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9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0.8%至2534万元[187][190]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2.2%至3716万元[187][190] - 财务费用由正转负至-117万元[187][190] - 信用减值损失扩大67.2%至-262万元[187][19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57,148.15元,同比下降45.48%[2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857,148.15元,同比下降45.48%[8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38.4%,从2021年上半年的7.89亿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10.92亿元[193][19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2022年上半年为-585.71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402.61万元恶化45.4%[19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恶化至-1.55亿元,2021年同期为正值1539.73万元,主要由于投资支付现金从7000万元激增至2.04亿元[193][19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激增,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达7.26亿元,推动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为正值6.77亿元[194][196]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21.2%,从2021年上半年的4.61亿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5.59亿元[193][19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大幅增加至5.99亿元,较期初的8228万元增长627.3%[194][196] - 收到的税费返还同比增长15.7%,从2021年上半年的414.49万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479.61万元[193][195]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89.3%,从2021年上半年的77.24万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146.2万元[193][195]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激增388.4%,从2021年上半年的161.48万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788.29万元[193]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3190.17万元[194][19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权益 - 总资产为1,137,797,298.71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63.68%[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56,287,510.53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88.18%[2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26%,同比下降3.98个百分点[26] - 综合收益总额30,083,971.88元,同比增长86.97%[86] - 货币资金5.99亿元,占总资产52.68%,较上年末增长33.52个百分点[95] - 应收账款1.97亿元,占总资产17.31%,同比下降22.95个百分点[95] - 报告期投资额2.0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1.14%[100] - 货币资金较期初增长624.9%,从82,695,622.98元增至599,445,527.34元[179]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期初增长300.4%,从50,021,808.21元增至200,332,876.71元[179] - 应收账款较期初增长13.4%,从173,719,265.68元增至196,918,372.74元[179] - 存货较期初增长7.9%,从68,151,445.52元增至73,542,098.81元[179] - 流动资产合计较期初增长168.4%,从409,603,864.89元增至1,099,512,429.96元[179] - 公司总资产从4.315亿元增长至11.378亿元,增幅达163.6%[180][185] - 货币资金从0.8265亿元大幅增至5.984亿元,增幅623.8%[183]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0.5002亿元增至2.003亿元,增幅300.4%[183] - 资本公积从0.2435亿元激增至7.184亿元,增幅达2850%[181][185] - 合同负债从0.5054亿元增至0.6099亿元,增幅20.7%[180][184] - 应收账款从1.737亿元增至1.969亿元,增幅13.4%[183] - 存货从0.6815亿元增至0.7354亿元,增幅7.9%[183] - 未分配利润从1.538亿元略降至1.430亿元,降幅7.0%[181][185] - 其他综合收益从-0.2004亿元转为0.7014亿元,改善明显[181][185] - 利息收入大幅增长1040%至137.6万元[187]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产生其他综合收益902万元[188][191] - 综合收益总额同比增长87.0%至3008万元[188] - 基本每股收益从0.30元增长至0.36元[18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本期期末余额为956,324,元,较上年年末余额394,695,元增长142.4%[197][199] - 资本公积本期增加386,028元,全部来自所有者投入的普通股[199]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83,971,元[197] - 未分配利润本期减少31,901,元,主要用于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199] - 股本本期增加30,000,元,由所有者投入的普通股构成[199] - 盈余公积本期无变动,余额保持为17,046,元[197][199] - 其他综合收益本期减少7,794,元[197] - 专项储备余额为2,004,元,本期无变动[197] - 一般风险准备余额为31,467,元,本期无变动[19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本期增减变动净额为709,674,元[19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营业收入为8852.02万元,毛利率63.30%,同比增长1.67%[88] - 其他产品与服务营业收入3293.38万元,同比增长204.31%,但毛利率下降9.56个百分点至80.01%[88] - 光伏电站业务收入7134.94万元,同比增长41.30%,毛利率79.86%[89] - 风电场业务收入6225.14万元,同比下降0.96%,毛利率50.99%[89] - 功率预测服务规模上升且具有高毛利水平[58] 各条业务线表现:产品和技术 - 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基于多源天气背景场数据和高精度气象数据[42] - 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系统包含AGC系统、AVC系统和快速频率响应系统[45] - 电力交易辅助服务在甘肃和山西等首批现货试点省份实现创新性应用[48] - 虚拟电厂业务已与国网及多家发电集团开展合作[50] - 储能智慧能量管理系统在发电侧和用户侧储能电站实施应用[51] - 分布式群控群调系统满足整县屋顶光伏试点的功率控制需求[52] - 公司持续加大气象技术研究和硬件投入,升级高精度气象智能预测平台[59][60] - 完成功率控制类产品软硬件全面国产化并成功进入山西市场[64] - 研发快速电压响应产品和整县分布式光伏可控相关产品[65] - 全新研发中长期45天气象预测产品并应用于山西电力市场[70] - 投资设立子公司加码虚拟电厂业务布局[71] - 完成储能智慧能量管理终端及智慧决策云平台研发[72] 市场地位和行业数据 - 公司服务新能源场站数量达到约2,400个[35] - 2021年末中国风电装机容量为3.29亿千瓦,光伏装机容量为3.06亿千瓦[37] - 预计2021年至2030年平均每年风电、光伏新增装机规模不低于70GW[37] - 公司在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市场占有率为22.10%[55] - 公司在风能发电功率预测市场占有率为18.80%[55] - 功率预测服务在国家电网东北电力调控分中心横向对比中位列前三名[55] - 公司作为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市场领跑者,市场占有率及预测精度居行业前列[74] - 公司服务新能源项目约2400个[131] 研发和知识产权 - 持有发明专利39项,软件著作权79项(截至2022年6月30日)[78]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71,174.74万元,报告期内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14,134.59万元,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18,842.36万元[105][106] - 新能源功率预测产品及大数据平台升级项目累计投入5,641.16万元,投资进度为25.64%[107] - 新能源控制及管理类产品升级项目累计投入2,201.2万元,投资进度为17.61%[107]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11,0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占超募资金总额的29.99%[107] -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52,482.97万元,其中包含尚未支付的发行费112.14万元和尚未到期的募集资金现金管理20,000万元[106]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71,174.74万元,超募资金净额为36,674.74万元[107] - 新能源功率预测产品及大数据平台升级项目报告期投入2,320.71万元[107] - 新能源控制及管理类产品升级项目报告期投入813.88万元[107] - 公司使用不超过3亿元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0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尚未使用的超募资金余额为25,787.54万元,其中20,000万元用于未到期现金管理[107]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先期投入自筹资金7561.75万元[108] - 公司批准使用不超过3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0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闲置募集资金余额为5.25亿元[108] - 其中未到期现金管理产品金额为2亿元[108] - 募集资金专户存放余额为3.25亿元[108] 公司治理和股东信息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法定代表人雍正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李忱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啜美娜对财务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4] - 报告期内所有董事均出席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4]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1773万股,发行后总股本由5316.263万股增至7089.263万股[159][160][164] - 本次发行价格为每股45.13元[164] - 发行后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5407.8061万股,占总股本比例76.28%[158][160] - 发行后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1681.4569万股,占总股本比例23.72%[158][160] - 境内自然人持股数量为4049.5378万股,占总股本比例57.12%[158] - 境内法人持股数量为1267.0793万股,占总股本比例17.87%[158] - 基金、理财产品等持股数量为90.437万股,占总股本比例1.28%[158] - 外资持股数量为4.49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01%[158] - 公司于2022年4月2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160][164] - 公司已于2022年4月25日完成新股初始登记,登记数量为7089.263万股[160]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0,030户[165] - 第一大股东雍正持股19,022,205股,占比26.83%[165] - 第二大股东丁江伟持股6,288,113股,占比8.87%[165] - 雍正与丁江伟为一致行动人关系[167]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2.81%[124]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00.00%[124]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期指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17] - 报告期末为2022年6月30日[17] - 公司证券代码为301162证券简称为国能日新[20] - 公司股票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20] - 公司外文名称为State Power Rixin Technology Co., Ltd. 缩写为SPRIXIN[20] - 公司面临的风险详见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第十部分[4] - 备查文件备置于公司董事会办公室[13]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1,935,557.65元[31] - 公司经营模式主要通过销售软硬件产品和提供服务取得收益[53] - 所得税费用1,623,681.16元,同比下降49.03%因获得软件企业所得税退税[86] - 其他收益4,414,394.14元,同比增长72.46%因政府补助增加[86] - 报告期内委托理财发生额为2亿元[111] - 银行理财产品未到期余额为2亿元[111] - 委托理财逾期未收回金额为0元[111] - 公司确认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109] -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114] - 报告期内未进行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26] - 报告期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仅存在涉案金额3.93万元的小额诉讼[140] - 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37] - 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135] - 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36] - 报告期未发生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141] - 报告期无重大合同履行事项[154]
国能日新(301162)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