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方案 - 公司拟以8000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含税)[5] - 公司拟以8000万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5] - 公司总股本基数为8000万股[5] 收入和利润(同比)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5.09亿元,同比增长29.47%[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33.08万元,同比增长22.49%[2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071.58万元,同比增长11.70%[25]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50914.93万元,同比增长29.47%[7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33.08万元,同比增长22.49%[72] - 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0914.93万元,同比增长29.47%[8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33.08万元,同比增长22.49%[82]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5.09亿元,同比增长29.47%[94] 成本和费用(同比)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71.20%,从296.51万元增至507.63万元[103] - 财务费用同比变化290.12%,主要因货币资金增加带来利息收入增长[10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9.93%,从1177.36万元增至1647.54万元[103] - EPC业务成本同比大幅增长274.43%,从2228.32万元增至8343.50万元[100]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工程勘察设计服务收入2.78亿元,同比下降8.04%,占总收入54.64%[94] - EPC业务收入8484万元,同比增长272.35%,占总收入16.66%[94] - 工程质量检测业务收入7694万元,占总收入15.11%[94] - 常规建筑设计业务收入2.23亿元,同比下降10.35%[94] - 新兴业务设计与咨询收入5546万元,同比增长2.58%[94] - 施工图审查业务收入5383万元,同比下降6.05%[94] 各地区收入表现 - 安徽省内收入5.02亿元,同比增长34.69%,占总收入98.67%[94] - 安徽省外收入675万元,同比下降66.65%[94]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64.97万元,同比下降202.65%[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64.97万元较上年1134.88万元下降202.65%[11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7亿元较上年-804.99万元下降1977.04%[110]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01.06万元较上年4.75亿元下降105.26%[11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04亿元较上年4.78亿元下降142.62%[11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55,576.65%,主要因银行理财产品到期12.97亿元[11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14,181.19%,主要因购买银行理财产品14.77亿元[11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增长133.56%,因分配股利1,600万元及偿还借款[111] 资产和金融活动 - 资产总额为13.17亿元,同比增长17.04%[25]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673.70万元[31]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24.32个百分点至37.36%[116]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上升9.01个百分点至28.06%[116] - 信用减值损失达-2,172.53万元,占利润总额-20.69%[114] - 投资收益988.56万元,占利润总额9.42%[11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80亿元,含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5.41万元[119] -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总额14.77亿元,到期赎回12.97亿元[119] - 在建工程占比上升3.01个百分点,主要因合并检测公司资产[117] 非经常性损益 - 政府补助金额为1650.12万元,占非经常性损益的76.35%[31] - 应收账款减值准备转回金额为64.28万元[32] 业务发展与资质 - 公司装配式建筑设计业务涵盖技术策划至深化设计全流程[39] - 公司于2023年1月获批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43] - 公司成立乡村建设设计研究所拓展乡村振兴业务[42] - 绿色建筑设计业务被公司列为战略重点发展方向[39] - 公司主编多项地方标准包括居住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39] - 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推动行业转型[43] - 公司业务涵盖常规建筑设计、EPC总承包及工程质量检测[48] - 公司核心业务包括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及城乡规划设计[48] - 公司于2023年1月取得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59] - 公司为合肥市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双试点单位[59] - 公司参编装配式建筑相关国家标准并主编多项安徽省地方标准[56] - 公司从2009年开始进行装配式建筑专项研究[56] - 公司参与多个国内和省内装配式建筑首创项目[56] - 公司在建筑节能领域是国家级节能专家库机构成员[59] - 公司是安徽省住建厅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专班成员[59] - 公司承接了多项EPC总承包项目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创新研究院科研基地等[59] - 公司控股安徽省建院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拓展至工程质量检测领域[60][72] - 检测公司拥有7项工程质量检测资质包括见证取样、主体结构、地基基础等[61] - 公司拥有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城乡规划甲级、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等多项甲级资质[74][75] - 公司具有建设工程可靠性鉴定等3项专项授权和7项工程质量检测资质[75] - 公司业务覆盖建筑设计、城乡规划、景观园林等多元领域,拥有相应核心技术[78] - 公司获批设立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等创新平台[76] 研发与创新 - 研发人员数量98人较上年73人增加34.25%[107] - 研发投入金额1647.54万元较上年1177.36万元增长39.87%[10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3.24%较上年2.99%上升0.25个百分点[107] - 研发人员中本科41人较上年26人增长57.69%[107] - 研发人员中30~40岁52人较上年36人增长44.44%[107] - 研发人员中40-50岁24人较上年16人增长50%[107] - 机械通风冷却塔噪声综合控制与降噪技术项目已申请外观专利1项和实用新型专利1项[105] - 机械通风冷却塔运行噪声强度一般在75dB(A)以上[105] - 基于BIM技术的机电综合支架设计及应用项目已开题且研究报告制定修改中[105] - 基于BIM技术的机电综合支架项目计划形成研究报告1份和示范工程1项[105] - 基于BIM技术的机电综合支架项目计划发表论文1-2篇[105] - 既有居住建筑改造适宜性技术体系研究及示范项目已完成问题调研并形成研究实施路径[105] - 既有居住建筑改造项目明确了改造用适宜性关键技术体系[105] - 既有居住建筑改造项目完成了安徽省改造方案评价体系初稿[105] - 区域能源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已完成高效合理的基于低碳目标的区域能源供给系统优化方案[105] - 区域能源站项目旨在实现建筑用能供应侧与需求侧适应性调节[105] - 科研项目入选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科学技术计划7项[83] - 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7项及软件著作权2项[83] - 主编安徽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5项获批立项,2项发布实施[83] - 新增绿色建筑相关软件著作权2项[87] 奖项与荣誉 - 公司累计设计完成装配式建筑面积达1531.67万平方米[39] - 公司参与完成省级节能示范项目3项[59] - 公司被评为首批安徽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和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56] - 公司累计获得各类设计奖项499项[69] - 全年累计获得全国及省级行业协会设计奖项45项[83] - 紫云广场项目获第十五届中国钢结构金奖[83][86] - 在安徽省优秀勘察设计评选中获一等奖8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5项[83] - 报告期内获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优秀建筑智能化设计一等奖1项,中国钢结构金奖1项,建筑设计三等奖1项[79] - 在安徽省优秀勘察设计评定中获得一等奖8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5项[79] - 公司累计获得各类国家、省市优秀设计奖499项[79] - 公司及子公司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名,安徽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5名[76] - 公司拥有各专业人员注册191项,其中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43项,一级注册结构师资格44项[76] - 公司主编30余项安徽省地方标准,参编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各1项[76][7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行业受宏观经济影响致项目承接难度加大及实施周期加长[37] - 城市更新改造聚焦"三区一村"领域带来新机遇[41] - 2022年政策推动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40] - 公司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为抓手完善管理系统及企业知识中心与协同设计平台融合[44] - 建筑业发展规划要求到2025年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44] - 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节能目标要求2025年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比例达30%[45] - 城镇新建建筑到2025年全面建成绿色建筑[45] - 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设定2025年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目标[45] - 城乡规划编制单位丙级资质认定被直接取消审批[45] - 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加强多专业融合设计与全过程协同[45] - 县城城镇化建设意见提出2025年市政设施基本完备目标[45] -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规划要求推动数字转型提升发展效能[45] - 建筑业节能目标要求基准能效水平以下产能基本清零[45] - 公司建筑能效目标到2025年较2020年提升30%[47] - 公司区域星级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比例目标达30%以上[47] - 公司区域装配式建筑产业目标培育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47] - 公司区域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目标实施不少于150个[47] - 公司区域新建公共机构建筑及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目标达50%[47] - 公司区域地热能和空气能应用建筑新增面积目标超500万平方米[47] - 公司区域建筑用能电力消费比例目标超过55%[47] - 公司区域2025年全面执行75%建筑节能标准[47] - 房地产投资增速呈现下降趋势影响建筑设计企业设计周期和资金回收[145] - 公司应收账款金额呈现较快上升趋势主要客户为各级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152] - 公司拟利用募集资金在上海海口深圳重庆等城市新增分支机构开拓省外市场[151] - 公司业务主要来源于安徽省存在区域性风险受省内建筑工程投资增速放缓影响[150] - 建筑设计行业市场资源向具有核心竞争优势企业集中竞争愈演愈烈[147]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拓展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等新兴业务[147] -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建立完善管理制度与责任人绩效考核挂钩[153]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存在建设周期延长或产出效益低于预期风险[154] - 行业朝绿色低碳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方向发展BIM技术作用日益重要[148] - 人才流失风险较高因行业内人员流动性较强影响业务经营和拓展[153] 合同与市场拓展 - 母公司中标合同额同比增长44.49%[72] - 母公司新签及待签合同额同比增长30.90%[72] - 主要子公司中标合同额同比增长29.77%[72] - 主要子公司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9.92%[72] - 装配式建筑业务中标合同额7298.38万元,新签合同额7857.83万元[86] 投资与融资活动 - 公司通过现金管理使用闲置募集资金及自有资金增加收益[73] - 公司以自有资金投资安徽省建院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投资金额为232.87万元,持股比例为5.00%[122] - 本期对该股权投资实现盈亏737,449.25元,占被投资公司报告期内净利润的5%[122]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证券投资[123]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衍生品投资[125] - 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52,660.00万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46,793.16万元[128]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使用募集资金4,257.79万元,其中本期使用4,226.79万元[128] - 募集资金用途变更比例为0.00%,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43,621.55万元[127] - 本期投入募投项目"信息系统建设项目"175.29万元[128] - 本期投入募投项目"创新研发中心建设项目"51.50万元[128] - 使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4,000.00万元[128] - 承诺投资项目总额为3.251亿元人民币,累计投入仅257.79万元,总体进度不足1%[130] - 新兴业务拓展及设计能力提升项目投资进度为0%,计划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130] - 设计服务网络平台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0%,计划2024年12月31日完成[130] - 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投资进度5.11%,累计投入206.29万元[130] - 创新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1.75%,累计投入51.5万元[130] - 超募资金总额1.428亿元人民币,其中4000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占比28.01%[130] - 闲置超募资金9300万元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131] - 募集资金专户中未使用资金继续用于承诺投资项目及主营业务发展[131] - 投资项目延期主要受市政道路施工及2022年国内整体环境影响[130]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安徽省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营业收入3465.93万元同比下降17.27%[138] - 子公司安徽省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净利润833.13万元同比下降11.60%[138] - 子公司安徽省建院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营业收入10154.49万元同比下降3.58%[139] - 子公司安徽省建院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净利润2064.55万元同比下降18.67%[139] - 收购检测公司5%股权增加合并报表营业收入7694.52万元[136] - 收购检测公司5%股权增加归母净利润73.74万元[136] - 公司总注册资本300万元子公司升元图文注册资本30万元[136] - 子公司升元图文总资产324.40万元净资产259.53万元[136] - 子公司安徽省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总资产5645.98万元净资产3677.05万元[136] - 子公司安徽省建院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总资产1.08亿元净资产6135.26万元[136]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2022年召开3次股东大会[159] - 公司董事会设9名董事含3名独立董事[160] - 公司2022年召开8次董事会会议[160]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含1名职工代表监事[160] - 公司2022年召开4次监事会会议[161] - 公司通过全景网召开2022年4月20日业绩说明会讨论2021年度经营情况[155][156] - 公司通过全景网召开2022年9月7日业绩说明会讨论半年度业绩及融资计划[156] - 公司2022年9月27日接待海通证券实地调研讨论生产经营情况[156] - 公司指定巨潮资讯网为信息披露平台[162] - 公司修订党委会议事规则加强三重一大事项集体研究[163] - 公司2022年共有2个支部品牌入选省国资委示范、培育库[164] - 公司2022年共有5个支部品牌入选国控集团示范、培育库[164]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6.53%[167] - 2021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6.92%[167] - 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9.52%[167] - 董事长高松期末持股数量为2,317,860股[169] - 副董事长朱兆晴期末持股数量为1,484,612股[169] - 董事兼总经理韦法华期末持股数量为850,600股[169] - 董事姚茂举期末持股数量为1,523,612股[169]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2年持股变动总额为10,894,908股,其中卢艳来减持82,800股[170] - 离任董事兼总经理徐正安持有公司股份1,644,212股[170] - 离任职工代表监事卢艳来因个人原因减持后持股248,400股[170] - 副总经理毕功华持有公司股份1,527,612股[170] - 副总经理朱旭持有公司股份331,300股[170] - 副总经理王红兵持有公司股份426,600股[170] - 监事许峥持有公司股份540,100股[170] - 2022年2月28日职工代表监事卢艳来因个人原因离任[171] - 2022年4月7日董事兼总经理徐正安因退休离任[171] - 2022年6月22日朱旭、王红兵被聘任为副总经理[172] - 姚茂举先生自2020年8月起担任公司董事和执行总建筑师[177] - 欧园先生自2022年5月起担任公司董事[177] - 柳炳康先生自201
建研设计(301167)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