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 - 公司拟以40001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11] 公司风险 - 公司面临知识产权纠纷、募投项目经济效益不达预期、成本和费用增加等风险[7] 公司产品应用领域 - 公司产品主要用于消费电子、动力电池、5G通讯、智能穿戴等行业和领域[9]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公司在研发和生产领域拥有多项专利、非专利技术,是核心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7] 募投项目规划 - 公司新建微型锂离子电池及精密零部件生产项目等募投项目投资规模基于中长期发展规划设计[7] 成本费用变化 - 随着公司产能及产品提升,子公司产品丰富,生产规模扩大,运营成本和费用增加[7] 行业发展要求 - 电子行业技术更新快、研发周期长、市场需求多变,公司需保持技术创新[8] 公司发展需求 - 公司未来几年将持续高速发展,经营规模扩大,对管理和技术人员需求增加[9] 产品需求关联因素 - 公司产品需求与宏观经济运行、消费电子需求、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密切相关[9] 外部环境影响 - 2022年以来,欧洲地缘冲突爆发,全球经济发展失速,可能影响公司经营业绩[9] 2021年整体财务数据 - 2021年营业收入13.31亿元,较2020年增长19.85%[33]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6亿元,较2020年增长49.79%[33]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721.11万元,较2020年增长166.21%[33] - 2021年末资产总额18.07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55.49%[33]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44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15.48%[33] 2021年分季度财务数据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22亿元、2.78亿元、3.89亿元、3.43亿元[38]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946.81万元、4026.03万元、5629.66万元、3985.15万元[38]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10.36万元[41] - 2021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841.57万元[41] - 2021年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5.14万元[41] 公司产品矩阵 - 公司产品形成精密结构件、热敏保护组件等产品矩阵,围绕锂离子电池展开业务[50] 行业市场规模 - 2009 - 2019年消费电子行业市场规模从2450亿美元增长到715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11.3%,预计2025年达9390亿美元[51] 新能源汽车及电池数据 - 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约637万辆,同比增长100%,动力电池装机量约292.13GWh,同比增长114%[54] -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渗透率由5.4%提高至13.4%[54] 储能市场数据 - 2021年电化学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可达5790.8MW,储能市场累计规模将达6614.8MW,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为57.4%[55] - 2021年国内储能电池出货量48GWh,同比增长2.6倍,GGII预计2022年出货量有望突破90GWh,同比增长88%[55] 公司主营业务及产品 - 公司主营业务为消费电子精密零组件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热敏保护组件等[56] 新产品产能情况 - 公司自主研发的微型锂离子电池产品进入产能爬坡阶段,可应用于小微型智能终端[58] 公司客户情况 - 公司直接客户包括新普科技等,产品最终应用于苹果等知名消费电子终端品牌[58] - 公司与苹果等知名终端品牌商建立合作关系[84] - 公司与苹果、惠普、戴尔等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开拓微型锂离子电池和多种精密结构件产品[86] 公司荣誉 - 公司凭借实力获得多项评定,并被纳入苏州市“瞪羚计划”企业名录[58] 公司销售模式 - 公司采取直销模式销售,与客户签《框架协议》,按订单生产、发货、结算[66] 客户开拓与合作 - 公司通过商务拜访等开拓新客户,与终端品牌商建立稳定合作[67] - 公司通过与客户合作形成粘性,积极进行客户深度开发[85] 公司生产安排 - 公司依据销售订单安排生产,新品和量产产品执行不同流程[68] 公司采购模式 - 公司采购模式分指定采购、自主采购和外协采购三种[71] 公司研发模式 - 公司研发模式包括订单响应式和改良式[75] 公司技术能力 - 公司技术覆盖全面,具备自主自动化研发等能力[79] - 公司有较强自主开发能力,能快速完成模具和流程设计[80] 公司人才优势 - 公司人才团队稳定且经验丰富,利于工艺提升[81] 报告期财务数据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13.31亿元,同比增长19.85%;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49.79%[87] 分业务营收情况 - 消费电子产品行业营收12.88亿元,占比96.76%,同比增长21.04%[92] - 数电传控集成组件营收4.20亿元,同比增长34.71%;生产量6397.16万件,同比增长160.24%[92][95] - 微型锂离子电池营收1504.16万元,同比增长146.36%;生产量213.09万件,同比增长322.12%[92][95] 分地区营收情况 - 华南地区营收4.53亿元,占比34.01%,同比增长36.20%[92] 销售渠道营收情况 - 直销营收13.31亿元,占比100%,同比增长19.85%[92] 产品库存情况 - 热敏保护组件库存量646.16万件,同比增长52.83%[95] - 数电传控集成组件库存量577.71万件,同比增长565.87%[95] 公司经营与筹资现金流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721.11万元,同比增加166.21%;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4.82亿元,同比增长367.74%[87] 客户销售占比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10.438020864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为78.40%[101] 供应商采购占比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4.7554134595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50.36%[104] 2021年费用情况 - 2021年销售费用为2780.146771万元,同比增长33.49%[105] - 2021年管理费用为5583.940192万元,同比增长36.63%[105] - 2021年财务费用为148.949838万元,同比下降91.63%[105] - 2021年研发费用为5820.623692万元,同比增长49.53%[105] 研发项目情况 - 公司有多种研发项目,如电池连接片全自动组装生产线研发等,且均已可批量化生产[106][109] - 公司有电池保护壳制作方法、CPU支架下料压箍装置等多个研发项目,且技术可用于产品批量生产[112] 研发投入相关数据 - 2021年研发投入金额为58206236.92元,2020年为38924994.29元,2019年为29665180.85元[115] - 2021年研发人员数量为258人,较2020年的209人增长23.44%;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18.82%,较2020年的13.79%增长5.03%[116] - 超高能量密度硅负极电化学平台开发、第二代超薄扣式电池盖板能量密度提升5%;高电压高容量快充型扣式聚合物电池开发充电电压提升至4.45V;多极耳扣式电池开发充电倍率提升至5C[116] - 2021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37%,2020年为3.50%,2019年为4.18%[119] 2021年现金流量情况 - 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439607463.89元,同比增长41.83%;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342396410.95元,同比增长37.1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7211052.94元,同比增长166.21%[119] - 2021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7465338.58元,同比下降88.50%;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63349644.88元,同比下降23.37%;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55884306.30元,同比下降5.16%[119] - 2021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869511735.90元,同比增长118.77%;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87787203.88元,同比增长31.69%;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1724532.02元,同比增长367.74%[119]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422339477.61元,较2020年的 - 10729795.45元增长 - 4036.14%[1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166.21%主要系净利润增加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367.74%主要系公司IPO募集资金所致[119] 收益及损益占比 - 投资收益51,384.76元,占利润总额比例0.0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资产减值分别为0.00元和 -24,734,030.45元,占比0.00%和 -11.98%;营业外收入148,368.75元,占比0.07%;营业外支出514,956.03元,占比0.25%;其他收益8,463,164.64元,占比4.10%;信用减值损失 -2,589,043.98元,占比 -1.25%;资产处置收益32,101.47元,占比0.02%[122] 资产情况 - 货币资金年末金额483,797,540.28元,占总资产比例26.77%,较年初比重增加21.48%,主要系首次公开发行所致[123] - 应收账款年末金额445,448,617.56元,占总资产比例24.65%,较年初比重减少13.10%[123] - 存货年末金额225,656,442.55元,占总资产比例12.49%,较年初比重增加2.87%,主要系订单增加并提前备货所致[123] - 固定资产年末金额402,204,700.84元,占总资产比例22.26%,较年初比重减少10.94%[123] - 在建工程年末金额100,879,485.36元,占总资产比例5.58%,较年初比重增加3.02%,主要系井上通新建厂房所致[123]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应收款项融资期初数6,405,256.12元,本期购买金额1,055,999.53元,本期出售金额6,405,256.12元,期末数1,055,999.53元[128] - 其他应收款年末金额29,238,672.05元,占总资产比例1.62%,较年初比重增加1.09%,主要系常州土地款所致;其他非流动资产年末金额20,778,171.88元,占总资产比例1.15%,较年初比重增加0.10%,主要系预付设备款增加所致[127] 募集资金情况 - 2021年首次公开募集资金总额43,435.1万元,本期已使用募集资金总额6,730.89万元,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6,730.89万元,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40,484.18万元[136]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4.34亿元,实际可使用净额4.34亿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余额4.05亿元[139]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3709.70万元及发行费用653.78万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未置换募投项目自筹资金,已置换发行费用[146] - 公司可使用1.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未使用[146] 募投项目投资进度 - 新建微型锂离子电池及精密零部件生产项目承诺投资2.17亿元,本期投入1340.21万元,投资进度6.16%[140] - 笔记本电脑外观结构件产业化项目承诺投资1亿元,本期投入0,投资进度0%[140] - 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组件加工自动化升级项目承诺投资6502.02万元,本期投入2660.68万元,投资进度40.92%[140] - 补充流动资金承诺投资5193.14万元,本期投入2730万元,投资进度52.57%[143] 子公司财务数据 - 重庆井上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1.93亿元,营业收入1.51亿元,净利润3086.69万元[151] - 常州微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3.19亿元,营业收入1740.07万元,净利润 - 4638.65万元[151] - 东莞市万仕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1797.93万元,营业收入2903.05万元,净利润 - 87.99万元[151]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认为动力和储能电池领域是未来5 - 10年重要发展方向,2022年将全力推动该领域精密组件业务,力争成
万祥科技(301180)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