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43亿元,同比下降12.76%[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5.78万元,同比下降133.69%[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16.41万元,同比下降181.68%[1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007元,同比下降126.50%[1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96%,同比下降5.76%[13] - 公司总资产为10.31亿元,同比下降2.27%[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23亿元,同比下降2.15%[1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42,969,626.94元,同比下降12.76%[26] - 营业成本为133,214,897.90元,同比上升9.87%[26] - 研发投入为12,771,841.72元,同比增加12.04%[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164,052.60元,同比下降181.68%[2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035,210.87元,同比下降1,696.42%[2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64,160,777.76元,同比下降115.34%[2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1.4297亿元,同比下降12.8%[11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为1.5508亿元,同比增长6.7%[11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8,057,764.22元,同比下降133.7%[11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12,771,841.72元,同比增长12.0%[11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5,370,221.82元,同比下降411.8%[11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79,057,946.99元,同比下降14.2%[11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为7,376,725.98元,同比下降52.6%[11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5,744,329.47元,同比增长1513.8%[11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销售费用为2,152,350.28元,同比增长8.9%[11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管理费用为11,629,410.30元,同比增长10.9%[11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税金及附加为684,377.53元,同比下降44.2%[11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资收益为16,347.37元,同比下降88.5%[111] - 公司2023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6,860,571.54元,同比下降49.5%[115] - 2023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164,052.60元,同比下降181.7%[115] - 2023年半年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035,210.87元,同比下降1695.8%[115] - 2023年半年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950,048.02元,同比下降102.9%[115] - 2023年半年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64,160,777.76元,同比下降115.3%[115] - 2023年半年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45,326,598.31元,同比下降20.5%[115] - 2023年半年度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4,978,479.98元,同比下降745.4%[116] - 2023年半年度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6,549.00元,同比下降88.5%[116] - 2023年半年度母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00元,同比下降100%[116] - 2023年半年度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29,457,019.48元,同比下降20.5%[11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8,057,764.22元[11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所有者投入的普通股金额为20,000,000元[12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利润分配金额为10,000,000元[11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80,000,000元[12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盈余公积提取金额为686,057.15元[12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专项储备提取金额为548,392.76元[11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为6,613,820.15元[12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资本公积转增资本金额为383,490.00元[12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利润分配中,提取盈余公积为686,057.15元[12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中,资本公积转增资本为20,000,000元[12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717,054,531.06元[127] 产品与市场 - 2023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5.24亿台,同比下降12.81%[18] - 2020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为96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20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19]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手机摄像头滤光片、车载安防摄像头滤光片、TO管帽、GPON滤光片、CWDM/DWDM滤光片等[19] - 公司已进入全球知名摄像头模组厂商和智能手机品牌厂商的供应链,与欧菲光、丘钛科技、信利光电等知名厂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20]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适量备货”的生产模式,摄像头滤光片具有定制化特点,光通信元件基本为标准化产品[20]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华为、小米、OPPO、vivo、传音、三星、荣耀等知名品牌智能手机[2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摄像头滤光片收入占比超过70%,产品集中度较高[47] 研发与创新 - 公司重视研发投入,积极布局新产品,提升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19] - 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和工艺优化改进,产品种类和结构不断丰富及优化[2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为12,771,841.72元,同比增加12.04%[2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12,771,841.72元,同比增长12.0%[111] 投资与资金管理 - 公司报告期投资额为22,051,558.2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32%[33]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40,349.02万元,报告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6,632.82万元,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7,656.13万元[34] - 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为32,692.89万元,其中32,000万元用于现金管理,692.89万元以银行存款方式存放于募集资金专用账户中[40] - 公司承诺投资项目“光学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为38,000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28,349.02万元[35] - 公司承诺投资项目“光学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为7,000万元,调整后投资总额为5,000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737.16万元,投资进度为14.74%[35] - 公司承诺投资项目“补充流动资金”计划投资总额为7,000万元,调整后投资总额为7,000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6,918.97万元,投资进度为98.84%[35] - 公司报告期内委托理财发生额为500万元,未到期余额为500万元,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42] - 公司报告期末货币资金受限金额为27,377,860.43元,受限原因为票据保证金及票据池质押的大额存单[33] - 公司报告期末固定资产受限金额为11,140,583.61元,受限原因为票据池质押[33] - 公司报告期末无形资产受限金额为3,799,840.74元,受限原因为票据池质押[33] - 东莞市微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不超过2800万元购买苏州文博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不超过70%的股权,交易完成后苏州文博菲将成为东莞微科的控股子公司[45] 子公司与合并报表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东莞市微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为47,115.48万元,净资产为16,068.84万元,营业收入为11,572.38万元,净利润为-1,305.66万元[45] - 南昌东田微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为11,538.11万元,净资产为116.42万元,营业收入为2,142.85万元,净利润为-102.08万元[45]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包括东莞市微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阿斯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昆山东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和南昌东田微科技有限公司[128] 风险与挑战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波动、市场竞争加剧、新产品市场化推广、产品集中度较高及管理风险等多重风险[46][47]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3]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9] - 公司股东深圳网存科技有限公司、刘顺明、陈德光、卢灿平、共青城宏翰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就股份锁定承诺履行完毕[55] - 公司股东上海宽联投资有限公司承诺股份限售,承诺履行完毕[62] - 公司控股股东高登华和谢云夫妇合计持股比例为35.62%,其中高登华持股20.16%,谢云持股15.46%[94] - 深圳网存科技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8.28%,持有6,625,003股[94] - 上海宽联投资有限公司持有1,620,000股,持股比例为2.03%,其中1,620,000股被质押[94] - 公司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深圳网存科技有限公司持有6,625,003股,刘顺明持有2,981,700股,深圳市福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2,440,000股[96] - 公司前10名普通股股东中,上海宽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沣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分别通过信用证券账户持有400,000股[97] - 公司报告期内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101][102] - 公司前10名普通股股东和前10名无限售条件普通股股东在报告期内未进行约定购回交易[99]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优先股[103]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债券相关情况[104] - 公司股东所持股份解除限售数量为20,088,000股[90]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已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报告期内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纠纷[52] - 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7.39%[49] - 公司董事王畅达因任期满离任,离任日期为2023年07月05日[49] - 公司报告期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50] - 公司严格遵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高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缴纳人员比例[53] - 公司依法召开股东大会,采取现场表决和网络投票等方式维护股东参与权和表决权[53] - 公司通过投资者专线电话、电子邮箱、投资者互动平台等多种方式与投资者沟通交流,维护与投资者的良好关系[54]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68]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69] - 公司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70]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破产重整相关事项[71] -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72]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74]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资产或股权收购、出售的关联交易[75]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共同对外投资的关联交易[76]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关联债权债务往来[77] - 公司控股的财务公司与关联方之间不存在存款、贷款、授信或其他金融业务[79]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托管、承包情况[81][83] - 公司租赁面积为30,620.99平方米,租金总额为175,968.36元/月[84]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重大担保情况[85] 会计政策与财务报告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编制基础,不存在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129][130] - 公司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2023年半年度财务报表涵盖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132] - 公司采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134]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13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库存现金和可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为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140] - 外币交易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为人民币,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41]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分为三类: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142] - 金融负债初始确认时分为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金融资产转移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或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所形成的金融负债、财务担保合同及低于市场利率贷款的贷款承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143]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依据为合同一方时确认,初始计量按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144]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利得或损失在终止确认、重分类、摊销或确认减值时计入当期损益[14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利息、减值损失或利得及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其他利得或损失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4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48]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条件为现时义务已解除时终止确认[155] - 金融资产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将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收到的对价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5] - 公司采用三层级输入值确定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包括活跃市场报价、可观察输入值和不可观察输入值[156] - 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金融资产进行减值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信用损失为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现金流量差额的现值[156] - 公司按组合评估预期信用风险,应收账款1年以内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0%,1-2年为10.00%,2-3年为20.00%,3-4年为30.00%,4-5年为50.00%,5年以上为100.00%[158] - 公司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160] -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按单个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61] - 公司采用永续盘存制进行存货盘存[163] -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按照一次转销法进行摊销[164][165] - 公司将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相互抵销后以净额列示[166] - 与合同成本有关的资产包括合同取得成本和合同履约成本[167] - 公司合同取得成本在摊销期限不超过一年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68] - 公司合同履约成本确认为资产的条件包括与合同直接相关、增加未来履行资源且预期能够收回[168] - 公司对与合同成本有关的资产采用与收入确认相同的基础进行摊销[168] - 公司对账面价值高于预期剩余对价的合同成本资产计提减值准备[169] -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在合并日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确定[172] - 公司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按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确定[173] - 公司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时,个别财务报表按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新增投资成本确定初始投资成本[174] - 公司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采用年限平均法,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为20年,残值率为5%,年折旧率为4.75%[180] - 公司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生产的,予以资本化[181] - 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包括资产支出已发生、借款费用已发生、购建或生产活动已开始[182] - 若资产购建或生产过程中非正常中断超过3个月,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182] - 使用权资产按成本初始计量,包括租赁负债初始金额、租赁付款额、初始直接费用等[183] - 无形资产按成本初始计量,土地使用权摊销年限为50年,软件摊销年限为5-10年[184] - 长期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有减值迹象时,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185] - 长期待摊费用按实际发生额入账,摊销期限超过1年[186] - 合同负债列示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而应向客户转让商品的义务[187] - 短期薪酬在职工提供服务期间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资产成本[188] - 租赁负债按租赁付款额现值确认,采用租赁内含利率或公司增量借款利率作为折现率[193] - 公司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包括对外提供担保、诉讼事项、产品质量保证、亏损合同等或有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且该
东田微(301183) - 2023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