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61,691,113.3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82%[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158,761.9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74%[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0,228,173.3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29%[1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557,492.7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18.79%[1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2元/股,较上年同期下降1.89%[11] - 稀释每股收益为0.52元/股,较上年同期下降1.89%[1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13%,较上年同期下降5.75%[11] - 2023年上半年末总资产为1,317,290,717.22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06%[11] - 2023年上半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63,739,322.97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29%[11] - 营业收入261,691,113.37元,同比增长6.82%[3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7,557,492.72元,同比增长6318.79%[3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8,431,764.93元,同比增长295.76%[3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9,001,592.15元,同比下降106.98%[3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87,474,508.78元,同比下降86.64%[35] - 货币资金期末金额920,418,224.49元,占总资产比例69.87%,较上年末比重增加6.54%[38] - 报告期投资额405,934,531.46元,同比下降31.72%[4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合并资产总计13.17亿元,较2023年1月1日的13.31亿元下降1.06%[124] - 2023年半年度公司合并营业总收入2.62亿元,较2022年半年度的2.45亿元增长6.82%[127] - 2023年半年度公司合并营业总成本2.01亿元,较2022年半年度的1.97亿元增长2.50%[12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合并流动资产合计12.31亿元,较2023年1月1日的12.44亿元下降1.03%[12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合并非流动资产合计8658.86万元,较2023年1月1日的8785.03万元下降1.44%[12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合并流动负债合计5080.02万元,较2023年1月1日的6819.26万元下降25.50%[12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合并非流动负债合计2751.17万元,较2023年1月1日的3171.47万元下降13.25%[12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母公司资产总计12.94亿元,较2023年1月1日的13.08亿元下降1.08%[12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母公司流动资产合计12.06亿元,较2023年1月1日的12.19亿元下降1.00%[12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母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8786.41万元,较2023年1月1日的8894.76万元下降1.22%[12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259,085,527.08元,2022年上半年为241,460,611.70元,同比增长7.3%[13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53,158,761.93元,2022年上半年为47,150,981.74元,同比增长12.7%[12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税金及附加1,037,441.96元,2022年上半年为930,576.67元,同比增长11.5%[128][13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3,061,060.30元,2022年上半年为2,255,182.77元,同比增长35.7%[128][13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管理费用7,647,836.15元,2022年上半年为6,137,401.05元,同比增长24.6%[12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10,285,962.55元,2022年上半年为10,863,602.27元,同比下降5.3%[128][13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财务费用 -14,980,652.68元,2022年上半年为 -10,219,735.30元,同比下降46.6%[12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利息收入11,353,939.68元,2022年上半年为5,062,024.29元,同比增长124.3%[128][13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0.52元,2022年上半年为0.53元,同比下降1.9%[12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收益总额54,325,776.73元,2022年上半年为48,202,006.47元,同比增长12.7%[129]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5237.12万元,2022年同期为4506.74万元[132]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09亿元,2022年同期为2.70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71亿元,2022年同期为2.70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55.75万元,2022年同期为58.51万元[132]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04亿元,2022年同期为5.44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4.06亿元,2022年同期为5.95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843.18万元,2022年同期为 - 5028.21万元[132][133] - 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82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4900.16万元,2022年同期为8002.60万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900.16万元,2022年同期为7.02亿元[133][134] - 2023年上半年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48.68万元,2022年同期为244.49万元[133]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8747.45万元,2022年同期为6.55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20亿元,2022年同期为8.69亿元[133] - 母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06亿元,2022年同期为2.65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61亿元,2022年同期为2.68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89.59万元,2022年同期为 - 256.37万元[133] - 母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04亿元,2022年同期为5.43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4.06亿元,2022年同期为5.95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843.18万元,2022年同期为 - 5145.58万元[133][134] - 母公司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82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4900.16万元,2022年同期为8002.60万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900.16万元,2022年同期为7.02亿元[134] - 母公司2023年上半年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131.03万元,2022年同期为244.85万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9563.64万元,2022年同期为6.51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99亿元,2022年同期为8.49亿元[134]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45,067,378.88元[140] - 2023年上半年对所有者(或股东)分配利润60,800,040元[14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股本增加25,333,400元,资本公积增加730,812,017.03元,所有者权益合计增加740,412,755.91元[140] 非经常性损益相关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43,516.55 元[13]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 2,560,353.00 元[13]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为 808,372.54 元[13] -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 27,336.35 元[13]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 95,205.97 元,系公司代扣个人所得税手续费返还[13][14] - 所得税影响额为 517,162.70 元[13]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 2,930,588.61 元[13] 行业与市场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高性能环保锌锰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所属行业为制造业下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代码 C38)、锌锰电池制造(代码 C3844)[16]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锌锰电池制造国,国内锌锰电池制造头部企业产能和技术先进性处于世界一流水平[17] - 国内领先的锌锰电池企业是国外零售商自有品牌的重要制造商,过半国际市场份额的锌锰电池由中国企业定牌生产[17] - 2016至2021年间,全球家用电器市场规模从3674亿美元增长至5023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6.45%,预计至2026年将达8188亿美元[20] - 2022年全球家用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377.9亿美元,预计2028年超570亿美元[20] - 2022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约1.34千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约1.73千亿美元[21] - 2022年全球智能家居消费者数量约3.33亿人,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4.02亿人[21] - 锌锰电池上游原材料中,锌粉、锌筒、电解二氧化锰价格波动明显,与锌锭、电解锰价格关联度高;隔膜纸、钢壳价格相对稳定,公司原料采购价格可控[18][19] - 锌锰电池下游存量市场需求稳定,增量市场在新兴小型电子产品、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发展良好[19] - 锌锰原电池需求刚性,受经济周期影响小,产业规模增长与日常生活电子化趋势相关[21] - 我国锌锰原电池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全球大型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及欧洲[22] 业务线产品相关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LR03、LR6等系列碱性电池及R03、R6等系列碳性电池,产品以出口为主,主要销往欧洲、北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22] - 环保型碳性锌锰电池适用于低电流电器,碱性锌锰电池容量为同等型号碳性锌锰电池的3 - 8倍,更适合大电流及长时间放电场合[22] - 公司产品主要电性能指标均超过IEC标准及国家标准50%以上[28] - 碱性电池营业收入205,419,175.77元,同比增长2.73%[37] 公司生产与经营模式 - 公司锌锰电池生产分为正极制造、光身电池制造、包装三个步骤[24] - 公司采购采取“以销定采”模式,生产以销定产,销售均为直销[26][27] - 公司外销以FOB模式进行,外销收入占总销售收入比重较高[27] - 公司电池智能化高速生产线达国内先进水平,新产线利用多系统实现生产管理数据化采集与可视化输出[25] - 公司通过内部研发、产学研合作等形成多样化研发机制[26] - 公司依托工艺装备、质量管理等优势,与众多国际知名客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28] - 公司执行高标准环保管理体系,生产过程主要污染物零排放或极低排放,产品环保性能满足北欧白天鹅生态认证要求[29] - 公司智能化碱性电池生产线具备多项功能,可实现高速、高精度智能化制造[27] - 公司质检部监督检查质量控制点和工艺纪律,确保产品符合出厂标准[27] 募集资金相关 - 募集资金总额75,614.54万元,报告期投入9,994.67万元,已累计投入28,472.94万元[41] - 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35,365.20万元,占比46.77%[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合计使用募集资金28472.94万元,募集资金余额为49336.40万元[43] - 公司超募资金32271.58万元,使用9500.00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占比29.44%;截至2023年6月30日,合计使用19000.00万元,占比58.88%[43][50] - “高性能环保电池新建及智能化改造项目”承诺投资29635.2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2906.42万元[44] - “电池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3867.7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27.37万元[45] - “智能工厂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项目”承诺投资3840.06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71.13万元[
浙江恒威(301222) - 2023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