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浙江恒威(301222)
icon
搜索文档
浙江恒威(301222) - 301222浙江恒威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03
2025-10-14 17:12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专业从事高性能环保锌锰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LR03、LR6、LR14、LR20、6LR61系列碱性电池及R03、R6、R14、R20、6F22系列碳性电池 [2] - 产品广泛应用于小型家用电器、新型消费类电器、无线安防设备、智能家居用品等民用及工业领域,随着用电器具无线化、智能化、小型化发展,应用场景持续扩充 [2] - 未来投建的CR2032、CR2045等系列扣式锂锰电池可应用于电子手表、汽车电子钥匙、汽车胎压监测器、智能货架电子标签、停车位地锁等 [9] - 公司尚无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或固态电池的研发计划,但对电池领域新技术保持关注,未来将结合市场需求适时丰富产品矩阵 [5][6] 成本与供应链管理 - 锌锰电池的直接材料成本约占营业成本比重八成以上,主要原材料包括锌粉、锌筒、钢壳、电解二氧化锰、隔膜纸等 [2] - 公司与主要原料供应商保持良好长期合作关系,原料采购价格相对可控,并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市场预测能力、拓展新采购渠道等方式管控价格波动风险 [3] - 公司积极构建成本管理体系,系统识别成本上涨因素,严控成本 [3] 产能与生产基地 - 越南生产基地于2025年上半年投产,新产线已上线运行,所产锌锰电池形成批量销售,产能利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4][5] - 嘉兴生产基地产能利用率亦处于较高水平,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未出现大量产能闲置 [5] - 两地生产基地布局有利于灵活调整订单流向,平衡产能使用,提升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7] 市场与客户策略 - 产品主要出口欧洲、北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服务国际商业连锁企业、知名品牌运营商及大型贸易商 [3] - 销售团队通过线下展会、海外市场宣传等方式开拓市场,针对性优化北美市场新客开拓力度 [4] - 公司利用外贸帮扶政策,与境内客户密切沟通,根据国内消费者反馈改进产品,推进国内业务发展 [4] - 以多元化原料供应链体系、海外产能布局和优质客群应对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 [7] 财务与投资规划 - 公司将继续加强政策和行业前瞻性研究,关注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及产业链上下游投资并购机会,秉持稳健经营理念,适时谨慎选择合适标的 [8] - 锌锰电池作为生活必需品,具备标准化、即插即用、安全性高、环保性好等特点,市场规模稳定且保持低速增长,未被锂电等二次电池完全替代 [10][11]
电池板块10月13日跌0.53%,德福科技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31.2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3 20:45
电池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13日电池板块整体下跌0.53%,表现弱于上证指数(下跌0.19%)和深证成指(下跌0.93%)[1] - 板块内资金整体呈净流出态势,主力资金净流出31.21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2.15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33.36亿元[2] 领涨个股表现 - 海科新源领涨电池板块,涨幅为12.46%,收盘价26.44元,成交额7.88亿元[1] - 金银河涨幅12.35%,收盘价37.67元,成交额8.10亿元[1] - 骄成超声涨幅11.97%,收盘价103.40元,成交额7.28亿元[1] - 石大胜华和天际股份均涨停,涨幅为9.99%,成交额分别为6.31亿元和26.14亿元[1] 领跌个股表现 - 德福科技领跌电池板块,跌幅为5.95%,收盘价32.27元,成交额9.28亿元[2] - 科达利跌幅5.05%,收盘价174.01元,成交额15.26亿元[2] - 安孚科技跌幅4.18%,收盘价39.85元,成交额2.85亿元[2] 个股资金流向 - 天赐材料主力资金净流入2.12亿元,净占比4.13%,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5247.09万元和1.59亿元[3] - 格林美主力资金净流入2.11亿元,净占比5.26%,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4988.31万元和1.61亿元[3] - 石大胜华主力资金净流入9429.10万元,净占比高达14.94%,但游资净流出5757.16万元[3]
浙江恒威(301222) - 关于回购股份注销完成暨股份变动公告
2025-09-29 17:32
回购股份情况 - 注销回购股份1,091,800股,占注销前总股本1.08%,金额25,047,815.46元[2] - 原拟用2500 - 5000万元,不超36.50元/股回购用于员工持股或激励[2] - 2024年2月23日至2025年2月6日实际回购,最低19.65元/股,最高26.25元/股[4] 股本变动 - 回购注销后总股本由101,333,400股减至100,241,600股[2] - 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从20.15%升至20.37%,数量不变[7] - 无限售条件股份注销后为79,821,650股,占比79.63%[7] 其他 - 2025年9月26日完成回购股份注销手续[2] - 2025年8 - 9月决定将回购股份用途变更为注销并减资[5] - 将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变更登记及章程备案等事宜[8]
浙江恒威(301222)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浙江恒威电池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持续督导培训的报告
2025-09-26 19:46
培训安排 - 培训时间为2025年9月25日[1] - 地点在浙江恒威会议室,嘉兴市秀洲区正阳西路77号[2] - 方式为现场及线上视频培训结合[2] 培训人员 - 浙江恒威董事、高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参加[3] 培训内容与效果 - 涉及创业板募资存放、股份交易等规则[4] - 使人员对深交所创业板规则体系了解加深[6] - 按保荐机构计划进行,达预期效果[6]
浙江恒威9月25日获融资买入1239.11万元,融资余额7079.6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9:39
股价及融资交易表现 - 9月25日公司股价下跌2.22% 成交额达1.11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1239.11万元 融资偿还1113.81万元 实现融资净买入125.30万元[1] - 融资余额7079.64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2.26% 处于近一年90%分位的高位水平[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9421户 较上期减少3.19%[2] - 人均流通股3112股 较上期增加3.29%[2] - 十大流通股东中博道成长智航股票A新进持股20.21万股 位列第七大股东[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75亿元 同比减少12.22%[2] - 同期归母净利润3601.30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41.75%[2]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9年1月14日 于2022年3月9日上市[1]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环保锌锰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1] - 收入构成:碱性电池73.24% 碳性电池21.10% 其他业务5.66%[1]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2亿元[2] - 近三年累计派现总额达1.11亿元[2]
浙江恒威(301222.SZ):控股股东股权结构调整
格隆汇APP· 2025-09-25 16:34
股权结构调整 - 嘉兴恒茂股东汪剑红向汪剑平转让9.0680%股份 股权转让后汪剑平持股比例增至25.0680% 汪剑红持股比例降至17.9320% [1] - 本次股权转让属于控股股东内部股东之间的股份转让 不涉及向市场减持公司股份 亦不涉及要约收购 [1] - 股权转让事项已完成股东会表决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1] 公司治理影响 - 股权结构调整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发生变更 [1] - 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层构成未发生改变 对正常经营活动及财务状况无实质影响 [1]
浙江恒威(301222) - 关于控股股东股权结构调整的公告
2025-09-25 16:16
股权变动 - 2025年9月25日公司收到控股股东股权结构调整告知函[2] - 汪剑红将所持嘉兴恒茂9.0680%股份转让给汪剑平[2] - 转让前后徐燕云、傅庆华持股比例为39%、18%,汪剑平、汪剑红比例有变化[2][3] 相关说明 - 股权变动未变更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协议》仍有效[9] - 变更后控股股东仍为嘉兴恒茂,程序合规非收购行为[9][10] - 股权转让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3]
浙江恒威(301222) - 上海市浩信律师事务所关于浙江恒威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内部股权调整事项之法律意见书
2025-09-25 16:16
股权变动 - 汪剑红将嘉兴恒茂9.0680%股权转让给汪剑平[3] - 转让后汪剑平持股增至25.0680%,汪剑红降至17.9320%[3] - 徐燕云、傅庆华持股比例转让前后不变[5][6] 调整说明 - 调整不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不构成收购行为[13][14] - 调整程序合法合规,公司已发布提示性公告[15][16]
浙江恒威:补选职工代表董事徐耀庭先生为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
证券日报· 2025-09-19 23:42
公司治理变动 - 浙江恒威全体董事一致同意补选职工代表董事徐耀庭为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 [2]
浙江恒威:关于向金融机构申请授信额度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9-19 23:42
公司融资安排 - 公司及子公司计划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综合授信额度 [2] - 授信额度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且可循环滚动使用 [2] - 各金融机构实际授信额度可在总额度范围内相互调剂 [2] 公司治理动态 - 公司于2025年9月19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授信议案 [2] - 授信申请基于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及生产经营管理需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