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利机械(301298) - 2023 Q2 - 季度财报
东利机械东利机械(SZ:301298)2023-08-22 00:00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6] - 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本财务报表会计期间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141] 财务数据概况 - 营业收入2.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73%[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68.5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01%[1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21.4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7.57%[11] - 基本每股收益0.2022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10.61%[1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44%,较上年同期减少1.60%[11] - 总资产10.6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92%[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6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10%[11]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753.85万元[13] - 报告期内公司资产总额106,853.39万元,同比增长4.92%;营业收入28,469.42万元,同比增长8.73%;扣非净利润2,214.66万元,同比增长4.5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721.49万元[19] - 公司营业成本219,473,601.61元,同比增长16.25%;销售费用11,196,707.36元,同比下降25.39%;管理费用15,817,563.37元,同比下降2.64%;财务费用 - 4,740,741.21元,同比下降438.93%[25] - 所得税费用2492545.58元,较上期4048483.78元下降38.43%,因本期子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从25%降至15%[26] - 研发投入14489287.62元,较上期10155847.80元增长42.67%,因本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214912.91元,较上期40570711.92元下降57.57%,因本期采购付款金额较多[28] - 汽车零部件营业收入276098470.50元,营业成本211895069.34元,毛利率23.25%,营业收入同比增8.75%,营业成本同比增15.73%,毛利率同比降4.63%[33]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02943457.47元,占总资产9.63%,较上年末150511604.02元、占比14.78%下降5.15%,因上年末闲置资金购买的结构性存款到期赎回[34]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21587318.34元,占总资产11.38%,较上年末94830190.22元、占比9.31%增长2.07%,因二季度销售规模扩大,销售收入增多[35]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44660580.33元,占总资产4.18%,较上年末18987913.21元、占比1.86%增长2.32%,因经营规模扩大和募投项目实施,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且未结转[36]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111858319.04元,占总资产10.47%,较上年末74992266.67元、占比7.36%增长3.11%,因经营规模扩大,融资规模相应扩大[38] - 其他非流动资产期末余额48041696.62元,占总资产4.50%,较上年末9451988.40元、占比0.93%增长3.57%,因本期实施募投项目,预付设备款增多但设备未到[3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269387722.92元,期初余额268154057.90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653458.29元,本期购买金额533000000.00元,本期出售金额535106484.43元,其他变动1686691.16元[40] - 报告期投资额为86414971.72元,上年同期为12661672.46元,变动幅度为582.49%[41]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初始投资成本合计290178726.09元,期末金额合计289588148.52元[41] - 2023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2.85亿元,2022年同期为2.62亿元,同比增长8.73%[116] - 2023年半年度营业总成本2.59亿元,2022年同期为2.34亿元,同比增长10.75%[116] - 2023年半年度研发费用1448.93万元,2022年同期为1015.58万元,同比增长42.67%[116] - 2023年半年度营业利润3184.17万元,2022年同期为3050.90万元,同比增长4.36%[116] - 2023年半年度净利润2968.51万元,2022年同期为2626.66万元,同比增长13.01%[117] - 2023年半年度母公司营业收入2.27亿元,2022年同期为2.05亿元,同比增长10.38%[118] - 2023年半年度母公司营业成本1.82亿元,2022年同期为1.67亿元,同比增长9.23%[118] - 2023年半年度母公司研发费用993.94万元,2022年同期为649.28万元,同比增长53.08%[118] - 2023年半年度母公司营业利润2289.12万元,2022年同期为1497.58万元,同比增长52.86%[118] - 2023年半年度母公司净利润2091.39万元,2022年同期为1375.29万元,同比增长51.92%[118]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02,210,916.82元,2022年同期为257,437,285.04元[120]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214,912.91元,2022年同期为40,570,711.92元[120]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51,293,293.50元,2022年同期为632,369.60元[120]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61,389,495.61元,2022年同期为 -11,011,873.44元[120] - 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8,116,002.04元,2022年同期为457,513,893.57元[121] - 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909,768.62元,2022年同期为376,109,907.24元[121]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708,607.32元,2022年同期为44,488,219.12元[122]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4,198,035.33元,2022年同期为 -253,323,992.05元[122]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724,174.98元,2022年同期为371,829,354.14元[122] - 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9,367,497.82元[12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对所有者(或股东)分配利润为2202万元[124][12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专项储备本期提取184.96万元,本期使用102.54万元[124] - 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本期期末余额为8.63亿元,较上年年末增加4.21亿元[126][127]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本期期末余额为8.14亿元,较上年年末减少63.78万元[128][129]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专项储备本期提取105.83万元,本期使用59万元[129] - 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本期期末余额为4.42亿元[126]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本期期末余额为4.28亿元[130] - 2022年上半年所有者投入普通股带来3.95亿元资本增加[126][130]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方面,归属于母公司为2587.60万元,母公司为2091.39万元[126][128] - 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方面,归属于母公司为1375.29万元,母公司为1375.29万元[126][130] 利润分配计划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3]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2] 主营业务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及其他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汽车发动机减振器核心零部件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80%以上[16] - 公司产品种类多达800种以上,主要销往欧洲、北美洲及国内[16] - 公司研发模式主要采用自主研发,分为新产品工艺、工装设备和工艺基础参数研发三种类型[16] - 公司实行“以产定购”采购模式,按IATF16949标准制定严格采购控制制度[16] - 公司销售主要采取直销模式,通过满足客户多方面高要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17] - 公司生产集铸造、机加工、电泳涂装为一体,按照“以销定产”模式组织生产[17] - 公司产品以自主生产为主、外协生产为辅,外协工序由采购部通知合格供应商生产[17] - 公司通过提交新产品解决方案获取订单,通过持续改进降低成本应对年降要求[17] - 公司拥有完整产业链,通过集约化生产和废料循环使用降低成本[18] - 公司在国际市场积累了一批长期稳定合作的全球知名客户,多数为行业龙头企业[16][18] 研发与生产成果 - 报告期内开发新产品24个,产品移交生产线27个[19] - 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已取得80余项专利,2022年自主研发悬架减振器,申报相关专利10余项[21] 行业数据 - 2023年1 - 6月中国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19] 业绩驱动因素 - 公司业绩驱动因素包括维护开拓客户、开发投产新产品、优化生产流程提升智能化水平、控制成本费用[19] 竞争优势 - 公司在技术研发、核心技术、质量、成本、市场开发方面具备竞争优势[20][21][22] - 公司自2014年起连续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被认定为河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21] - 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在自动化制造、铸造、机加工、表面处理环节关键核心技术具备先进性[21] 市场拓展计划 - 公司已成立专门团队负责开发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客户[22] - 公司计划与客户一同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转型,开发新客户以适应行业发展趋势[56] - 公司制定开拓境内客户规划,降低客户集中度和海外销售占比以降低运营风险[56] 风险应对措施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等多种风险,或对业绩造成不利影响[55] - 公司与客户有价格联动机制,应对原材料上涨和汇率波动风险[57] - 公司加大研发力度,通过技术创新、改进工艺降低生产成本[57] - 公司利用采购优势与供应商建立战略采购合作关系,锁定原材料价格[57] - 公司实行核心员工持股及竞争力薪酬制度,保证技术研发团队稳定[57] - 公司将继续培养、引进人才,建立健全员工职业晋升通道[57] 股东大会情况 - 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3.84%,于2023年1月16日召开[61] - 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1.47%,于2023年4月20日召开[61] 激励措施情况 - 公司报告期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63] 环保情况 - 公司及子公司不属于重点排污单位,报告期内无环境违法处罚记录[64] 董监高股份限制 - 董监高承诺自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68] - 公司上市后六个月内若股票连续二十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发行价,或上市后六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董监高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票锁定期自动延长六个月[68] - 持股锁定期满后,董监高在担任相应职务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份数的25%;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68] - 董监高所持公司股票在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69][70] - 锁定期届满后,董监高拟减持股票将遵守相关规定[71] 股份变动情况 - 2023年6月6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部分股份上市流通[73] - 本次变动前有限售条件股份110,000,000股,占比74.93%,变动后为64,946,431股,占比44.24% [98] - 本次变动前无限售条件股份36,800,000股,占比25.07%,变动后为81,853,569股,占比55.76% [98] - 2023年6月5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部分61,463,600股限售到期并于6日上市流通[99] - 基于高管身份锁定16,410,031股,变动后公司限售条件流通股64,946,431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