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为阿莱德,股票代码为301419[7] - 公司所处行业为通信设备零部件业,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39)[14] - 公司是高分子材料通信设备零部件供应商,提供射频与透波防护器件等零部件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29] - 公司战略愿景是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全球聚合物材料领域的综合方案提供商[6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收入398,489,402.15元,较2021年增长7.06%[9]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269,783.06元,较2021年增长5.79%[9]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3,180,820.03元,较2021年增长4.60%[9]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4,635,650.96元,较2021年下降8.61%[9] - 2022年末资产总额701,442,241.54元,较2021年末增长16.98%[9]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02,520,640.29元,较2021年末增长22.75%[9]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088,963.03元,2021年为238,221.93元,2020年为2,906,943.81元[12]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84,119,741.93元、89,634,011.88元、97,642,258.57元、127,093,389.77元[9]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8,548,820.91元、19,105,805.09元、20,253,125.96元、26,362,031.10元[10]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848.94万元,较上年增长7.0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426.98万元,同比增长5.79%[51] - 电子导热散热器件增长额为2,159.35万元,增长率31.29%;射频与防护器件增长247.88万元,增长率1.30%;EMI及IP防护器件增长690.45万元,增长率9.31%[51] - 2022年营业收入合计398,489,402.15元,同比增长7.06%[56] - 通信设备零部件收入364,466,151.27元,占比91.46%,同比增长9.29%[56] - 电子导热散热器收入90,380,479.35元,占比22.68%,同比增长31.39%[56] - 国外收入219,625,741.81元,占比55.11%,同比增长18.54%[56] - 通信设备零部件销售量100,820,991 PCS,同比增长0.50%[58] - 2022年销售费用6,323,170.28元,同比减少37.15%[59] - 2022年管理费用30,721,391.97元,同比增长40.37%[59] - 2022年财务费用 -678,698.08元,同比减少114.93%[59]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67人,较2021年的63人增长6.35% [61]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26,683,340.20元,占营业收入比例6.70% [61]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59,054,117.81元,同比减少4.65% [61]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8,254,845.55元,同比增长237.74% [61] - 资产减值为-384.16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4.74%;营业外收入1130.77元,占比0.00%;营业外支出65.27万元,占比0.81%;其他收益182.95万元,占比2.26%;信用减值损失-181.70万元,占比-2.24%[62] - 2022年末货币资金9299.37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3.26%;应收账款15637.23万元,占比22.29%;存货7046.39万元,占比10.05%;固定资产26859.77万元,占比38.29%等[62]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初数265.70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230.19万元,期末数35.51万元[6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受限2486.80万元,固定资产受限16221.96万元,投资性房地产受限1348.13万元,合计受限20056.88万元[63] - 主要子公司平湖阿莱德实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总资产23184.78万元,净资产15413.80万元,营业收入21728.54万元,营业利润4022.26万元,净利润3593.72万元[68] - 2022年度审计关键事项为营业收入的确认和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及计提坏账准备的适当性[198] - 公司2022年度营业收入为39,848.94万元[199]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通信设备产能249,462,481,产量101,650,260,销量100,820,991,营业收入364,466,151.27元,毛利率39.93%[43] - 2021年通信设备产能225,303,409,产量103,342,241,销量100,322,370,营业收入333,489,370.54元,毛利率40.78%[43] 行业市场情况 - 截至2022年底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1083万个,全年净增87万个,其中5G基站为231.2万个,全年新建88.7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3%,占比较上年末提升7个百分点[26] - 截至2022年全国电话用户净增3933万户,总数达18.63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总数16.83亿户,全年净增4062万户,普及率为119.2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2.9部/百人,5G移动电话用户达5.61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33.3%,比上年末提高11.7个百分点[26] - 行业下游通信主设备商主要有华为、爱立信、诺基亚、中兴和三星,爱立信、诺基亚、中兴和三星是公司客户[18] - 行业下游厂商集中,使通信设备零部件业形成进入门槛高、客户集中度高、竞争市场化但“不完全”充分的特点[20][21][22] - 随着5G到来,供应链关系将变化,对通信设备零部件厂商既是机遇也是挑战[23][24] 公司技术与产品优势 - 公司掌握高透波复合材料改性制备等核心技术,开发的高频5G相控阵天线罩有优异透波性能[29] - 公司现阶段销售的射频与透波防护器件主要用于中低频5G网络基站,在爱立信、诺基亚中占主要份额[29] - 公司利用相关技术研制的高K值导热垫片等性能业内领先,获取爱立信、诺基亚、三星5G基站设备相关导热产品主要份额[29] - 公司基于相关技术研制的共挤出电磁屏蔽胶条达高屏蔽效能,在爱立信、诺基亚占有重要份额[29] - 公司EMI及IP防护橡胶产品永久压缩形变可达到8%,在提供较高屏蔽效能时永久压缩形变≤30%,在频率300MHz - 20GHz范围内,屏蔽效能能够达到100dB以上[34] - 公司防水防尘呼吸阀防水防尘等级为IP68,透气量达4,000mL/min@70mbar,可在 - 45摄氏度到125摄氏度间长时间正常工作[35] - 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可批量供应导热系数超过20W/m·K导热垫片的厂商[36] - 公司要求绝缘的导热垫片体积电阻率达到10^13Ω - cm,导热系数可达到12W/m·K以上,硬度可做到Shore OO 20以下[36] - 公司非绝缘的高K值导热垫片导热系数可达30W/m·K以上[36] - 公司导热凝胶导热系数达9W/m·K以上[38] - 报告期内基于碳/镍材料相关技术生产、销售防护胶条和防护衬垫127款[38] - 报告期内3W导热系数的导热垫片产品共计311款[38] - 2022年单个射频与透波防护器件项目开发时间为15 - 55天[38] - 公司开发的5G相控阵天线罩在毫米波段最高透波率超98%,高K值导热垫片导热系数超30W/m·K,绝缘导热垫片导热系数超12W/m·K,高K值导热凝胶导热系数超9W/m·K[44] - 天线罩微孔发泡轻量化成型技术使产品重量减少10%-20%,介电常数降低20%,生产成型周期减少10%-20%,成本相应降低[60] - 非硅型导热脂导热系数可达6W/m·K以上,BLT小于50um [60] - 外设场导向技术使填充型导热垫片产品导热系数突破50W/m·K [60] - 多维相变传热散热器技术使散热器冷热端温差小于5K,积减小30%,强排风量减少30%,重量减少25% [60] - 具有吸波功能的屏蔽材料在30MHz - 14GHz范围内,平均屏蔽效能大于130dB,峰值吸波效能大于15dB [60] - 涂覆型屏蔽材料体积电阻率小于0.003Ω.cm,镀层厚度小于0.1mm [60] 公司经营与发展策略 - 公司经营策略是联合客户需求、员工利益、企业价值、社会责任,增加研发投入扩充产品线,深耕老客户、开发新客户提高市场份额[69] - 公司未来将深耕大客户,加强与爱立信、诺基亚技术合作,拓展在中兴、三星的产品认证品类[70] - 公司将总部基地作为研发实验中心,吸收周边研发资源,已和多所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72][73] - 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推进塑料滤波器腔体等产品客户认证,积极推进散热模组项目[74] - 公司将引进智能生产设备等提升工厂生产智能化程度[75] - 公司已在爱沙尼亚、印度设立经营实体并在其他区域布局[76] - 公司将向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拓展业务[77] 公司治理情况 - 公司报告期内完成15项公司治理制度修订[80]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2次股东大会[81]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3名独立董事,报告期内召开5次董事会[83]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84] - 公司治理实际状况与相关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86] - 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业务、人员、财务、机构和资产等方面严格分开[87] - 公司控股股东等已出具《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函》[88] - 2022年3月31日召开的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00.00%[95] - 2022年12月23日召开的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00.00%[95] - 董事长张耀华期初与期末持股数均为15,000,000股[95] - 董事、总经理薛伟期初与期末持股数均为10,200,000股[95] - 副总经理吴靖期初与期末持股数均为6,000,000股[95] - 董事朱红期初与期末持股数均为4,500,000股[96] - 董事潘焕清期初与期末持股数均为4,200,000股[96] - 董事钱一期初与期末持股数均为1,200,000股[96] - 监事会主席陆平期初与期末持股数均为3,600,000股[96] - 监事翁春立期初与期末持股数均为1,800,000股[96] - 张耀华自2016年12月至今任上海阿莱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99] - 薛伟现任上海阿莱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100] - 吴靖自2016年12月至今任上海阿莱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19年5月至今兼任副总经理[101] - 朱红自2016年12月至今任上海阿莱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102] - 潘焕清2016年至2022年12月任上海阿莱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16年至今任技术顾问[103] - 钱一自2016年12月至今任上海阿莱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16年12月至2023年3月任公司副总经理[104] - 薛士勇2016年12月至2022年12月任上海阿莱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105] - 沈伟民2016年12月至2022年12月任上海阿莱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106] - 刘坐镇2016年12月至2022年12月任上海阿莱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107] - 程亚东自2016年12月至今任上海阿莱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总监,2022年12月至今任董事[109] - 谢军自2016年12月至今任上海阿莱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职工代表监事等职,2021年12月至今任平湖阿莱德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15] - 李延民自2016年12月至今任上海阿莱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16] - 方宇在2019年4月 - 2021年5月、2021年5月 - 2023年3月任上海阿莱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2021年5月 - 2023年3月兼任董事会秘书[117] - 周丽2017年10月入职上海阿莱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任人力资源总监,2023年3月至今任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119] - 邱菊明2022年1月至今任上海阿莱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平湖子公司总经理,2023年3月至今任副总经理[120]
阿莱德(301419)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