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利用TORPEDO平台设计小分子蛋白降解剂,有MonoDAC和BiDAC两种类型[61] - 公司专注蛋白降解疗法研发,面临来自多方面的竞争,包括其他蛋白降解疗法及小分子、抗体等其他类型疗法[148] - 公司依靠商业秘密、技术诀窍和持续创新来发展和保持竞争优势[155] - 公司拥有美国和海外的各种注册和未注册的商标和服务标记[155] - 公司自成立以来主要通过销售可赎回可转换优先股、公开发行普通股、合作协议和债务融资来支持运营[260] 股权与市值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关联方持有的有表决权和无表决权普通股总市值为1.29573953亿美元[78] - 截至2024年2月14日,公司普通股流通股数量为6860.0669万股[78] - 公司普通股面值为每股0.0001美元,2023年12月31日发行并流通60467188股,2022年为48966216股[221] - 2023年公司普通股数量从48,966,216股增至60,467,188股,股东权益从289,234千美元降至246,114千美元[229] - 贝达投资以约2500万美元(每股4.49美元)的价格购买公司556.7928万股普通股,较60个交易日成交量加权平均收盘价溢价25%[252] 财务状况 - 2023年和2022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1.325亿美元和1.282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继续产生重大费用和运营亏损[83] - 2023年合作协议总收入为20756美元,低于2022年的31096美元,其中Biogen协议收入从19214美元降至10623美元,Roche协议收入从4939美元增至9063美元,Calico协议收入从6943美元降至1070美元[168] - 2023年研发总费用为117706美元,与2022年的117841美元基本持平,其中人员费用从41068美元增至42706美元,临床费用从10643美元增至19238美元等[169] - 2023年其他净收入为7818美元,高于2022年的1359美元,主要因利息及其他净收入从3575美元增至9812美元等[170] - 2023年投资活动提供净现金15830万美元,主要因有价证券到期收益16010万美元,购置财产和设备支出170万美元;2022年投资活动提供净现金5840万美元,有价证券收益6390万美元,购置财产和设备支出550万美元[175] - 2023年融资活动提供净现金4550万美元,主要因市价发行所得5770万美元,偿还定期贷款本金1250万美元;2022年融资活动提供净现金110万美元,主要因行使股票期权所得80万美元[175] -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亏损,预计未来将继续产生大量费用和运营亏损,费用可能随多项业务推进而增加[176] - 公司未来资本需求取决于多项因素,包括临床试验进展、合作情况、监管审查结果等[17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有1.551亿美元的有价证券,加权平均到期日为0.6年[182] - 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659亿美元,2022年为2.9754亿美元[221] - 2023年12月31日当期有价证券为12.7091亿美元,2022年为24.6399亿美元[221]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为1.1799亿美元,2022年为0.1473亿美元[221] - 2023年12月31日总资产为3.76451亿美元,2022年为4.3084亿美元[221] - 2023年12月31日总负债为1.30337亿美元,2022年为1.41606亿美元[221] - 2023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为2.46114亿美元,2022年为2.89234亿美元[221] - 2023年12月31日累计亏损为5.28383亿美元,2022年为3.9589亿美元[221] - 2023年合作协议收入为2075.6万美元,低于2022年的3109.6万美元[242] - 2023年研发费用为11770.6万美元,与2022年的11784.1万美元基本持平[242] - 2023年净亏损为13249.3万美元,高于2022年的12817.5万美元[242] - 修订租赁协议后,现有租赁空间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增加2010万美元,新租赁空间使用权资产为4440万美元,租赁负债为4410万美元[243] - 2023年租赁成本为943.2万美元,低于2022年的1057.6万美元[24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剩余租赁期限为8.1年,增量借款利率为5.3% [243] - 2023年基本和摊薄后每股净亏损为2.67美元,高于2022年的2.62美元[24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研发费用为1.1243亿美元,累计薪酬和福利为734.4万美元,其他为204.3万美元,总计2063万美元,较2022年的1976.9万美元有所增加[248] - 2023年公司净亏损1.32493亿美元,2022年为1.28175亿美元,净现金使用于经营活动为1.06838亿美元,2022年为1.05939亿美元[256] - 2023年投资活动提供净现金1.58349亿美元,2022年为5842.2万美元,主要源于有价证券到期收益和购买情况[256] - 2023年融资活动提供净现金4548.9万美元,2022年为114.7万美元,主要来自普通股发行所得[256] - 2023年末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为1.30033亿美元,较年初的3303.3万美元有所增加[25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中的递延收入为1万美元[257] - 2023年和2022年公司支付的利息分别为990美元和1624美元[257] - 2023年公司支付的所得税为1003美元[257] - 2023年和2022年公司应付账款和应计费用中的资本支出分别为18美元和473美元[257] - 2022年公司因获得使用权资产产生的经营租赁负债为44067美元,2023年为0 [25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和有价证券为2.817亿美元,预计至少能支持未来十二个月运营[26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亏损为5.284亿美元[260] - 2023年和2022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1.325亿美元和1.282亿美元[260] - 公司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将继续产生经营亏损,且尚未从产品销售中获得任何收入[260] 产品研发 - 公司最先进的候选产品CFT7455是IKZF1和IKZF3的口服生物可利用MonoDAC降解剂,用于多发性骨髓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开发[87] - 2021年6月公司启动CFT7455的首次人体1/2期临床试验,同年8月FDA授予其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孤儿药称号[87] - 2023年12月公司公布CFT7455在多发性骨髓瘤中作为单药和与地塞米松联合使用的剂量递增部分的积极临床数据[87] - 公司在研产品CFT1946于2023年1月启动针对BRAF V600X突变实体瘤的1/2期临床试验,2024年1月分享前两个剂量递增队列的PK和PD数据[89] - 公司开发CFT8919,2023年5月与贝达药业达成合作,6月FDA批准其IND申请,12月贝达药业获中国国家药监局CTA批准[89] - 公司正在开发针对临床验证和目前不可成药靶点的新降解剂,以实现管线多元化[89] - 公司工程化的降解剂在临床前研究中成功实现血脑屏障穿透[89] - 公司认为利用TORPEDO平台开发新型降解剂在许多治疗领域和适应症中可能具有优势[89] - 公司专有的TORPEDO平台可设计、分析和预测降解剂性能,其MonoDAC库有超7000种化合物[119][120] - 公司正在对CFT7455和CFT1946进行首次人体1/2期临床试验,CFT7455在2023年12月展示的临床数据显示耐受性良好且有抗骨髓瘤活性[121] - 公司CFT7455于2021年6月启动1/2期临床试验,目前继续在1期剂量递增试验的两个组中招募患者[102] 合作协议 - 公司与贝达药业就CFT8919达成合作,贝达药业支付1000万美元预付款,公司最多可获3.57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大中华区净销售额的中低两位数百分比特许权使用费[104] - 2018年12月公司与百健达成合作研究和许可协议,2020年2月进行修订,研究期于2023年6月结束[123] - 百健支付4500万美元作为候选药物开发活动的预付款[123] - 公司向百健交付满足预定义标准的降解剂,每个靶点可获200万 - 500万美元付款[123] - 百健针对每个靶点开展首个IND启用研究时,需向公司支付800万美元[123] - 每个靶点百健需支付最高3500万美元的开发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及最高2600万美元的销售里程碑付款[123] - 百健需按产品和国家为基础,以中个位数百分比向公司支付净销售特许权使用费[123] - 公司与罗氏签订许可协议,获4000万美元预付款,每年有研究资金,达成特定标准有额外付款[126][127] - 若罗氏行使剩余两个目标的期权,需支付800万美元行使费,公司有望获最高2.73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和每个目标最高1.5亿美元销售里程碑付款[126][127] - 公司可获罗氏销售产品的分层特许权使用费,范围为中个位数到中两位数百分比,共同开发产品的特许权使用费率会提高低个位数百分比[127] - 2020 - 2023年,公司与罗氏多次终止部分目标合作,目前合作还剩两个目标,2023年12月调整了罗氏对剩余目标的期权权利时间[126] - 2024年1月公司因与默克的合作协议获得1000万美元预付款,若默克行使所有扩展合作的选择权,公司有望获得高达约25亿美元的潜在付款[248] - 2023年5月公司与贝达药业达成合作协议,获得1000万美元预付款,贝达药业还将支付最高3.57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及分级特许权使用费[252] - 公司与罗氏的合作协议中,公司每年每个活跃研究计划可获100万美元研究计划付款,目标进入特定阶段罗氏需支付200万美元费用,行使期权需支付800万美元[25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Betta协议总交易价格为1200万美元,含1000万美元预付现金和200万美元里程碑款项,尚未确认收入,已收取净额900万美元[224] - 罗氏协议总交易价格6790.6万美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履行交易价格为1906.4万美元[23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与默克合作协议中1000万美元的交易价格分配给研发服务履约义务且尚未履行[249] 知识产权 - 公司计划根据知识产权策略提交额外专利申请,目前专利家族若获批并维持,将于2037 - 2044年到期[112][1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17项美国已授权专利、超40项美国专利申请、7项PCT专利申请和超250项外国待决专利申请[13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平台专利组合包括13项已授权美国专利、18项待决美国专利申请、1项PCT专利申请和超75项待决外国专利申请[15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4项已授权美国专利、24项待决美国专利申请、6项PCT专利申请和超175项外国专利申请,覆盖降解剂和候选产品[154] 监管与审批 - 产品在美国上市需经过非临床实验室和动物测试、提交IND申请、IRB批准、临床试验、提交NDA等多个流程[137] - 公司产品可申请FDA快速通道、突破性疗法、加速批准和优先审评等项目,但不改变批准标准,不一定加快开发或批准进程[145] - 提交新药申请(NDA)需向FDA支付大量用户费用,某些情况下可减免[146] - 根据《儿科研究公平法案》(PREA),NDA或其补充文件需包含评估药物在儿科亚群中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146] - 产品测试和审批过程需大量时间、精力和资金,包括临床前研究、IND提交和NDA审批等环节[157][158] - 产品临床开发、制造和营销受FDA及国内外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管[155] 公司策略 - 公司策略包括推进临床口服肿瘤降解剂项目、聚焦内部肿瘤靶点管线、与合作伙伴合作实现平台价值[90] 产品供应 - 公司依靠第三方合同制造组织供应产品,目前无长期供应安排,但认为有潜在替代方[110] 公司运营 - 公司产品候选仍处于临床开发阶段,未建立商业组织和分销能力,计划在美国建立销售和营销组织,在其他市场与第三方合作[130] - 公司与第三方签订的临床试验等合同通常可在通知后一定期限终止,非取消性义务不重大[177] - 公司未将时间和金额未知或不确定的里程碑、特许权使用费等合同付款义务纳入相关表格[177] 审计机构 - 公司自2016年起聘请该审计机构[219]
C4 Therapeutics(CCCC) - 2023 Q4 - Annu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