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enetron(GTH) - 2022 Q4 - Annual Report
GenetronGenetron(US:GTH)2023-05-13 04:33

公司发展历程 - 2015年公司成立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并推出临床诊断和监测服务[202] - 2020年6月完成首次公开募股,发售800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形式的普通股[204] - 2021年12月16日,PCAOB发布报告称无法完全检查或调查公司审计机构;2022年5月26日,公司被SEC列入确定名单[208] - 2022年8月26日,PCAOB与中国相关部门签署协议;12月15日,PCAOB宣布能完全检查和调查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并撤销2021年的决定[21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中国领先且快速发展的精准肿瘤学平台公司,专注癌症全周期管理[211]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拥有的用户信息数量远低于100万[205] 公司产品与服务 - 公司提供涵盖所有常见癌症类型的综合基因组检测服务和产品组合[212] - Onco PanScan™适用于所有实体瘤患者,由831个基因组成,能检测多种变异和生物标志物,已在2022年AACR会议展示数据[213][215] - 2022年第三季度推出基于液体活检的Onco Sonar™,含170个基因,覆盖超330种推荐药物,约33%晚期实体瘤患者有可操作突变频率在0.1% - 0.5%[216] - Lung 8基于One - Step Seq™平台,2020年1月22日获NMPA三类医疗器械批准,检测NSCLC生物标志物,建库仅需1.5小时,患者两天可获结果[219] - Glioma 13生物标志物面板检测13种基因组改变,适用于胶质瘤患者的分子分类等[222] - HCCscreen™在1615名HBsAg +个体的研究中,灵敏度达88%,特异性达93%,49%(28/57)识别病例为早期[225][228] - 公司增加基于qPCR的HCCscan™到早期筛查注册策略,2021年11月启动注册研究患者招募[228] - 基于Mutation Capsule™技术评估多癌种检测可行性,该检测在特异性90%时灵敏度为68 - 95%[228] - 2021年推出Seq - MRD®用于检测和监测血液癌症MRD,已与超10家生物制药公司签订合作合同[234] - Seq - MRD®与流式细胞术(FCM)在128份骨髓标本检测结果对比中,阳性检测结果高度一致,Seq - MRD®有10例FCM检测为阴性而其检测为阳性[235] - Seq - MRD®的阳性预测值(PPA)为100%(95%CI:96.23% - 100%),阴性预测值(NPA)为66.67%(95%CI:48.78% - 80.77%)[237] - 加载20μg样本时,Seq - MRD®对B - ALL和MM样本的检测限(LOD)是6.5×10⁻⁷,对CLL样本的LOD是9.75×10⁻⁷[238] - 2021年11月与阿斯利康合作开发基于NGS的实体瘤MRD检测,预计2023年完成联合开发,已在250个样本中实现LOD水平0.01%、假发现率(FDR)≤5%和100%个性化面板设计成功率[240] - 公司提供端到端CDx开发和注册解决方案,支持肿瘤药物和对应CDx设备在中国和美国的共同开发和注册[252] - 公司与基石药业合作开发阿伐替尼的CDx检测,检测试剂盒用基于PCR的方法检测PDGFRA基因的D842V突变[253] - 公司与和黄医药合作,将Lung 8进一步开发为用于治疗携带METex14突变的NSCLC患者的IVD CDx设备,并寻求NMPA批准[254] - 过去三年公司售出超66,000份诊断测试,2020年为21,900份,2021年为24,360份,2022年为19,790份[256] - 公司临床实验室自成立以来通过约290次国家和省级临床实验室EQA测试[257] - 公司LDT服务从收集测试样本到出报告平均周转时间为六天[257] - 公司已有七项获NMPA批准的IVD产品,包括四项临床分子检测仪器和三项诊断检测试剂[262] - IDH1/TERT基因检测试剂能检测10ng DNA样本中低频(1%)基因突变,IDH1检测试剂临床试验中灵敏度和特异性达100%,Kappa值为1.000(p < 0.001)[268] - PDGFRA检测试剂在1,765个样本中与对比方法有显著一致性,PPA为97.87%,NPA为99.51%,OPA为99.38%[269] - Genetron S5与Genetron Chef System搭配,实验室技术人员从DNA文库到获得数据仅需24小时,总操作时间仅45分钟[265] - Genetron S2000能同时分析32个Onco PanScan™或Onco Sonar™检测试剂[266] - 公司LDT服务覆盖中国十大主要癌症类型[256] - 公司北京临床实验室在2021年8月NCCL首次全国基于NGS的实体瘤综合基因组分析EQA中获满分,排名第一[257] - HCCscan™注册临床试验正在招募超4500名乙肝阳性患者,预计2023年完成,2024年向国家药监局申请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批准[270] - 公司开发的Mutation Capsule™技术可检测多种ctDNA改变,支持一个ctDNA样本多次测试,小面板尺寸下目标捕获率超80%[274] - Genetron One - Step Seq™方法适用于中小基因面板,建库时间最短至1.5小时,DNA输入低至1ng,已应用于部分产品[278][281] - 公司将DNA条形码技术集成到One - Step Seq™平台,检测低频率突变灵敏度和特异性高,检测灵敏度达0.05%[281] - 公司AI技术能自动分析DNA测序数据生成报告,积累约370,000份组织和血液基因组检测结果,拥有约35,000例脑肿瘤基因组数据库[282] - 2021年11月公司发表新计算方法,展示UVC算法性能提升,在特定数据集上与人工审核一致性达100%[282] - 公司发布了BayVarC,用于检测癌症患者循环肿瘤DNA(ctDNA)中低频小变异,特异性达0.9999995,假阳性率为每千碱基0.0005[285] - 公司开发了CNVNORSE工具,能检测ctDNA中极低频率的基因扩增事件,检测限低至2.45拷贝[285] - 2020年9月,公司的HCCscreen™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突破性设备认定[289] 公司合作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与约75家生物制药公司合作,提供基因组研究和临床开发支持[25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与60家医院合作,其中31家为体外诊断院内合作伙伴,2022年体外诊断产品销售收入从2021年的1.545亿元降至6030万元,降幅61.0%[272] - 公司与国际和国内NGS仪器制造商分别签订了许可和供应协议、OEM合作协议,协议均有最低采购要求和一定期限,可协商续签[305][308] 公司研发情况 - 公司研发团队由251名研究人员和科学家组成,包括50名博士和125名硕士[287] - 2020 - 2022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49亿、2.54亿和2.903亿元人民币,分别占各期收入的35.1%、47.7%和44.6%[29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拥有20项已授权专利和37项待批专利申请,在美国、韩国、新加坡各有1项已授权专利,另有多项海外待批专利申请[297] - 未来三到五年,公司预计将近期研发重点放在早期筛查、微小残留病(MRD),并寻求体外诊断(IVD)产品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注册[295] 公司生产情况 - 北京制造工厂设计年产能在2021年从10万次检测增加到25万次检测,2020 - 2022年利用率分别约为77%、69%、83%[300] - 重庆制造工厂设计年产能为500个测序平台,2020 - 2022年利用率分别约为19.11%、23.2%、5.6%[300] 公司场地与资质 - 公司在中国北京、无锡、广州和美国马里兰设有4个临床实验室,无锡新运营中心于2022年11月投入运营,专注早期筛查测试[301] - 公司建立了约290人的销售和营销团队,自2017年至2022年12月31日已为中国超500家医院的患者提供产品和服务[30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直销团队覆盖中国22个省的28个城市,其中包括4个一线城市[310] - 公司临床实验室自成立以来通过约290次国家和省级临床实验室EQA测试,涵盖多种检测和生物信息学方面[301] - 公司北京制造工厂获得ISO 15189:2012、ISO 13485:2016和ISO 9001 2015认证,北京和重庆工厂符合医疗器械GMP要求[301][303] - 公司原材料和组件采购自中国、美国等多个国家的供应商,过去三年未出现原材料供应短缺或延迟情况,也未出现对运营结果有重大影响的原材料成本波动[304] - 公司计划未来几年随着业务扩张和更多产品获批商业化,进一步扩大销售和营销团队[310] - 公司在中国北京、重庆、广州等地及美国盖瑟斯堡拥有办公、制造、实验室等场地,总面积达26085平方米[317]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在中国建立了4个医学检验实验室并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319]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已完成4个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备案,用于开展相关实验室活动[322]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已从国家药监局或其省级部门获得3种检测方法和4个平台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书[327] 医疗器械法规 - 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有效期为5年,持有人应在到期前6个月申请续期[327] - 生产一类医疗器械需在所在地市级药监局备案,生产二、三类医疗器械需从省级药监局获得生产许可证,有效期5年,需在到期前30 - 90个工作日申请延期[328] - 经营一类医疗器械无需审批或备案,经营二类医疗器械需在所在地市级药监局备案,经营三类医疗器械需从所在地市级药监局申请经营许可证,有效期5年,需在到期前30 - 90个工作日申请延期[329] - 出口医疗器械需在市级NMPA备案,确保符合进口国要求,获相关证书的企业可获自由销售证书,企业承担出口法律责任[332] - 2020年4月26日起,出口抗疫医疗物资获外国标准认证或注册的需提交书面声明,海关按商务部名单查验放行,公司获批列入名单[332] - 国家对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给予优先审批,符合特定条件的医疗器械适用特殊审批程序[333][335] 其他法规 - 外国实体等受限实体禁止在境内采集、保存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可与国内实体合作科研,国际合作需获科技部批准,特定临床试验除外[336] - 制造商对产品质量负责,消费者因产品缺陷受损可向制造商和销售商索赔,相关方承担侵权责任[339] - 违反《消费者保护法》可能面临罚款、停业、吊销执照等处罚,严重时承担刑事责任[340] - 中国专利分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保护期分别为20年、10年和15年,遵循“先到先得”原则[342] - 中国注册商标有效期10年,期满需在12个月内办理续展,商标注册遵循“先到先得”原则[344] - 信息处理者需合法保护自然人个人信息,禁止泄露、篡改,采取措施确保信息安全[347] - 医疗机构和从业者需严格保护患者隐私信息,禁止非医疗等目的泄露病历[347] - 企业所得税法对中国境内所有居民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统一征收25%的企业所得税,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可减按15%征收[360] - 外商投资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采用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负面清单外的外商投资给予国民待遇[357] - 数据安全法规定处理“重要数据”的经营者需指定“数据安全官”和“管理部门”,违规转移“重要数据”境外将受处罚[349] - 互联网广告应可识别并标明“广告”,特殊商品或服务广告需经广告监管部门审查[352] - 医疗广告需经相关卫生部门审查并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有效期一年可申请续期[352] - 企业排放污染物需采取措施防治污染,建设项目污染防治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和投产[353] - 商业经营者禁止向交易对方或第三方提供经济利益以获取交易机会或竞争优势,违规将受处罚[354] - 用人单位需与全职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遵守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还需为员工缴纳社保和住房公积金[356] - 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要求外国投资者或外商投资企业提交投资相关信息给商务主管部门[359] - 外商投资企业不得投资禁止外商投资的领域,投资限制领域需向省级商务部门申请[359] - 2016年5月1日起,部分行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特定服务收入适用6%增值税率,纳税人可抵扣进项税[361] - 2019年4月1日起,多项增值税率下调,如16%或10%降至13%或9% [361] - 非居民企业取得中国境内所得,预提所得税税率为10%,符合条件的香港企业从中国企业取得股息,预提税税率降至5% [362] - 非居民企业间接转让中国居民企业股权,无合理商业目的,按直接转让处理,所得最高按10%缴纳预提税 [365] - 外商投资企业分配股息,需先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每年至少提取10%税后利润作为储备基金,储备达注册资本50%可不再提取 [366] - 人民币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需获外汇管理部门批准 [370] - 2015年6月1日起,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实行意愿结汇 [372] - 2016年6月9日起,中国注册企业可自主将外债从外币兑换为人民币 [372] - 2019年10月起,允许所有外商投资企业用外币资本兑换的人民币进行境内股权投资 [372] - 中国居民通过特殊目的公司进行境外投资、融资等,需向外汇管理部门登记 [374] - 中国公民参与员工持股计划和股票期权计划的外汇事宜需获国家外汇管理局或其授权分支机构批准[375] 美国监管要求 - 公司美国实验室需遵守CLIA联邦和州实验室许可要求,每两年接受调查和检查,中国实验室因获CAP认证由其替代CMS检查,还可能面临额外突击检查[376] - 公司美国实验室位于马里兰州,需持有该州实验室许可证,虽目前无商业诊断测试业务但仍持有现行许可证,其他州未来可能有类似要求[378] - 公司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