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环境资源(01130) - 2024 - 中期业绩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不同年份同期对比)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40,55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2,787千港元[4] - 2023年同期毛利为9,203千港元,2022年为6,991千港元[4] - 2023年经营亏损为50,090千港元,2022年为127千港元[4] - 2023年期内亏损为45,292千港元,2022年为2,237千港元[4] - 2023年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40,301千港元,2022年为13,367千港元[4] - 2023年基本每股亏损为2.26港仙,2022年为0.14港仙[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267.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17万港元[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03万港元,2022年同期所用现金净额为107.1万港元[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68.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58.2万港元[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减少净额为795.8万港元,2022年同期增加净额为34.1万港元[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609.1万港元,营运现金流出约1267.2万港元[1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来自外界客户之收益总计42,787千港元,分部亏损1,091千港元[3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客户合约收益总计36,07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0,380千港元[36][37] - 2023年融资成本3,253千港元,2022年为1,904千港元[34][39] - 2023年所得税抵免8,051千港元,2022年开支为206千港元[34][40]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约46,091,000港元,2022年为2,849,000港元[4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约680,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2,135,000港元[45] - 董事决定不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宣派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4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向关联公司销售金额为51.6万港元,2022年为4万港元[6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董事酬金为331.3万港元,2022年为240.3万港元[6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金属回收业务收益约为565.9万港元,2022年约为866.7万港元[7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汽车及汽车配件业务收益约为3041.8万港元,2022年约为3113.6万港元[7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投资物业租金收入减少至约197.6万港元,2022年约为222.5万港元[7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借贷业务贷款利息收入约为10.9万港元,2022年约为18.2万港元[7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绿色技术无收益,种植销售业务无收益[84][8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酒店及相关业务收益约239.6万港元,2022年约为57.7万港元[8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减少5.2%至约4055.8万港元(2022年:约4278.7万港元)[92] - 同期,集团毛利增加31.6%至约920.3万港元(2022年:约699.1万港元)[92] - 同期,亏损增加至约4529.2万港元(2022年:约223.7万港元)[9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26港仙(2022年:0.14港仙)[93]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不同时间点对比)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519,273千港元,6月30日为556,785千港元[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92,902千港元,6月30日为95,679千港元[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115,850千港元,6月30日为108,695千港元[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436,019千港元,6月30日为476,320千港元[9]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总计40,293千港元,6月30日为37,660千港元[46]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为16,024千港元,较6月30日的16,158千港元有所下降;应收贷款减值亏损拨备为8,323千港元,与6月30日持平[49] - 2023年12月31日有抵押应收贷款为679千港元,低于6月30日的876千港元[49]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及利息(已扣除拨备)0至90天为7,701千港元,181至360天为0;6月30日对应数据分别为0和7,835千港元[51]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融资租赁款租赁付款为90,637千港元,低于6月30日的92,240千港元;租赁付款现值为37,537千港元,高于6月30日的36,747千港元[53] - 2023年12月31日分类为持作出售资产总额为67,477千港元,高于6月30日的66,228千港元;出售集团资产净值为57,067千港元,高于6月30日的56,033千港元[56] - 2023年12月31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2547.7万港元,较6月30日的3006.3万港元有所减少[62] - 2023年12月31日生物资产公允价值约为2.03821亿港元,较6月30日的约2.30481亿港元减少[71] - 2023年12月31日东莞工业用地及楼宇公允价值约为6733.6万港元,较6月30日的约6611.9万港元增加[72] - 2023年12月31日香港停车位公允价值约为1.805亿港元,较6月30日的约1.919亿港元减少[7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投资约65.3万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约72.5万港元有所下降[81] - 于2023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为6.79652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约7.18692亿港元)[97] - 同日,集团借款总额约为8368.8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7414.8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19.2%(2023年6月30日:15.6%)[97] - 同日,集团资产净值约为4.36019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约4.7632亿港元)[97] - 于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总数包括20.36538114亿股每股面值0.02港元之普通股(2023年6月30日同)[101] - 于2023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33名雇员(2023年6月30日:39名)[104] 公允价值计量相关 - 2023年12月31日,生物资产经常性公允价值计量为2.03821亿港元[22] - 2023年12月31日,于香港上市之股本证券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投资经常性公允价值计量为65.3万港元[22] - 2023年12月31日,主要人员保险合约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投资经常性公允价值计量为1922.5万港元[22] - 2023年12月31日,香港投资物业经常性公允价值计量为1.805亿港元[22] - 2023年12月31日,中国投资物业非经常性公允价值计量为6733.6万港元[22] - 2023年6月30日经常性公允价值计量总额为442,014千港元,其中第一级725千港元,第二级422,381千港元,第三级18,908千港元[24] - 2023年6月30日非经常性公允价值计量总额为66,119千港元,均为第二级[24]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投资—主要人员保险合约,2023年初为18,160千港元,年末为19,225千港元,损益确认之公允价值收益总额2023年为317千港元,2023上半年为748千港元[24] - 2023年12月31日生物资产公允价值为203,821千港元,6月30日为230,481千港元;香港投资物业12月31日为180,500千港元,6月30日为191,900千港元;中国投资物业12月31日为67,336千港元,6月30日为66,119千港元[2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来自外界客户之收益总计40,558千港元,其中买卖回收金属5,659千港元,买卖汽车及相关配件30,418千港元等[3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分部(亏损)/溢利总计为 - 41,003千港元,其中买卖回收金属 - 421千港元,买卖汽车及相关配件3,537千港元等[3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减出售成本产生之亏损总计30,421千港元,均来自种植材料及产品[3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折旧及摊销总计3,620千港元,其中买卖回收金属52千港元,买卖汽车及相关配件337千港元等[32] - 2023年12月31日分部资产总计660,905千港元,其中买卖回收金属964千港元,买卖汽车及相关配件84,008千港元等[32] - 2023年12月31日分部负债总计76,863千港元,其中买卖回收金属208千港元,买卖汽车及相关配件16,662千港元等[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分部资产总计693,096千港元,分部负债总计71,888千港元[34] - 2023年可呈報分部虧損總額41,003千港元,2022年为1,091千港元[34] 贷款业务相关 - 授出贷款年利率从2023年6月30日的2% - 20%调整为2% - 12%,贷款期间为12 - 24个月[5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租赁投资净额财务收入为2,396千港元[53] 集团重大交易事项 - 2023年集团拟出售附属公司股权,代价为59,000,000港元,出售集团持有公允价值约67,336,000港元的中国工业物业[55] - 集团支付150,000,000港元可退还按金用于收购,截至2023年8月22日,未偿还金额11,000,000港元(连应计利息)已到期,公司已展开法律诉讼[58][59] - 公司董事认为因抵押品估计价值足以支付未偿还金额,毋须就可退还按金结余减值亏损计提拨备[60] 市场及行业环境相关 - 2023年下半年住宅物业价格开始下跌,本年度至今下跌5%,较疫情前水平下跌20%[87] - 2023年恒生指数下跌超15%,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同年上升近25%[87] - 政府将最近期的年度本地生产总值(GDP)预测由4.5%下调至3.2%[88] - 香港总商会调查中,74%的参与公司表示面临人才短缺问题[89] 公司治理及合规相关 - 公司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准则[114] - 公司根据上市规则第3.21条成立审核委员会[115]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中期报告[115]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15] - 简明综合财务信息未经审计但已由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阅[115] - 独立审阅报告将刊载于即将寄予股东的中期报告内[115] - 公告刊发日期董事会有五名执行董事[117] - 公告刊发日期董事会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7]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投资具体构成 - 国富创新有限公司未变现收益净额7.5万港元,市值36.8万港元,占集团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投资约56.4%,占集团资产净值约0.08%[81] - 伟俊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变现亏损净额0.9万港元,市值9.5万港元,占集团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投资约14.5%,占集团资产净值约0.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