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益约为16.13641亿港元,2021年约为10.86236亿港元[1][7]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2784.3万港元,2021年应占溢利约为6198.5万港元[2][8] - 2022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2.64港仙,2021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约为5.87港仙[3][8] - 2022年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亏损约为1630万港元,2021年约为9220万港元溢利[4] - 2022年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末期股息,2021年也无[5] - 2022年毛利为3109.8万港元,2021年为5176.6万港元[7] - 2022年总资为14.91038亿港元,2021年为7.72181亿港元[9] - 2022年总负债为13.02865亿港元,2021年为5.40967亿港元[10] - 2022年流动净资产为2.74175亿港元,2021年为8223.8万港元[10] - 2022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5.95507亿港元,2021年为3.79423亿港元[10] - 2022年公司总收益为1613641千港元,较2021年的1086236千港元增长48.55%[18] - 2022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31010千港元,2021年除所得税前溢利79539千港元[22][23] - 2022年公司综合资产总值为1491038千港元,较2021年的772181千港元增长93.09%[25] - 2022年公司综合负债总额为1302865千港元,较2021年的540967千港元增长140.84%[25]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784.3万港元,2021年溢利6198.5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2.64港仙,2021年盈利5.87港仙[27] - 2022年核数师酬金158万港元,2021年为145万港元[26] - 2022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731万港元,2021年为754.2万港元[26]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3416万港元,2021年为208.8万港元[26] - 2022年所得税抵免68.2万港元,2021年开支1925.3万港元[26] - 报告年度集团收益约1613.6百万港元,较上一报告期约1086.2百万港元增加约48.6%[49] - 报告年度集团毛利约31.1百万港元,较上一报告期约51.8百万港元减少约39.9%[49] - 报告年度集团其他收入及收益约37.9百万港元,较上一报告期约41.4百万港元减少约8.6%[50] - 集团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由上一报告期约47.2百万港元增至报告年度约83.5百万港元,增幅约76.9%[51] - 报告年度集团净亏损约30.3百万港元,上一报告期呈报纯利约60.3百万港元[53] - 报告年度EBITDA约为16.3百万港元亏损,上一报告期录得约92.2百万港元溢利[5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614百万港元,上一报告期约50.4百万港元[57] - 2022年底集团员工数量为639名,上一报告期为468名;报告年度总员工成本约4320万港元,上一报告期约4970万港元[60] - 2022年及2021年底集团无任何资本承担[61]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原用途总计7.35亿港元,经修订用途总计7.35亿港元,2022年底未动用金额为0,报告年度已悉数列支[64] - 董事会不建议宣派报告年度末期股息,上一报告期也无[6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建筑工程及建筑相关业务收益为852663千港元,2021年为810358千港元,同比增长5.22%[18] - 2022年餐饮供应链收益为198669千港元,2021年为93149千港元,同比增长113.28%[18] - 2022年健康及医疗收益为483997千港元,2021年为176139千港元,同比增长174.78%[18] - 2022年物流服务及资讯科技发展收益为19718千港元,2021年为6590千港元,同比增长199.21%[18] - 2022年新能源及EPC收益为58594千港元,2021年无此项收益[18] - 2022年建筑及建筑相关业务分部收益约8.527亿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约52.8%,上一报告期间分别约为8.104亿港元和74.6%[40] - 2022年餐饮供应链分部收益约1.987亿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约12.3%,上一报告期间分别为9320万港元和8.6%[41] - 2022年健康及医疗业务收益约4.84亿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约30.0%,上一报告期间分别为1.761亿港元和16.2%[42] - 报告年度智慧物流及资讯系统分部收益约19.7百万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约1.2%,上一报告期收益约6.6百万港元,占比0.6%[43] - 报告年度新能源及EPC分部收益约58.6百万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约3.6%[44] 业务结构调整 - 自2022年起,地基工程等业务活动合并为建筑工程及建筑相关业务单一分部[21] 公司投资计划 - 公司拟在凤台县投资建设10GW高效N型电池及10GW先进组件业务,占地约800 - 1200亩,分三期进行[45] 公司名称及章程变更 - 2023年3月公司建议更改英文名称为“Central New Energy Holding Group Limited”,采纳中文名称“中环新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并修订现有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66] 公司管治情况 - 报告年度及公告日期,公司应用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及适用守则条文,但余竹云兼任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67][68]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0所载标准守则,全体董事确认报告年度及公告日期全面遵守规定[69] 购股计划情况 - 公告日期,根据购股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1.056亿股,相当于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的10%,生效以来无购股获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71] 证券交易情况 - 报告年度及公告日期,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2] 关联竞争业务权益情况 - 报告年度及公告日期,无控股股东、董事及紧密联系人在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业务中有须披露权益[73]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于2018年3月13日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董事组成,王文星先生任主席[74] - 审核委员会认为编制业绩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及规定以及上市规则,并已充分披露[75] 公众持股量情况 - 报告年度及直至公告日期,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充足公众持股量[76] 股东周年大会安排 - 公司将于2023年6月16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77] - 公司将于2023年6月13日至6月1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77] - 所有股份过户文件等须不迟于2023年6月12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地点办理登记[77] 业绩公告及年报刊载情况 - 本份业绩公告于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刊载[78] - 公司报告年度的年报将寄发股东,并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载[78] 公司董事情况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余竹云先生和李梦琳先生[78] - 公告日期,非执行董事为乔晓戈先生和朱玉娟女士,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李祥林博士、王文星先生和周春生博士[78] 贸易款项情况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2.30495亿港元,减值亏损拨备3600.1万港元;其他应收款项等1.47663亿港元,减值亏损拨备182.1万港元[29] - 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2.84606亿港元,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3358.3万港元[31]
中环新能源(01735) - 2022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