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额397.125亿港元,较2022年的493.759亿港元下降20%[1] - 2023年未扣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61.39亿港元,较2022年的94.453亿港元下降35%[1] - 2023年除税前溢利30.252亿港元,较2022年的70.5亿港元下降57%[1] - 2023年公司持有人应占纯利22.743亿港元,较2022年的38.827亿港元下降41%[1]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1.861港元,较2022年的3.297港元下降44%[1] - 2023年每股全年股息36港仙,较2022年的75港仙下降52%[1] - 2023年对外销售额为39712499千港元,2022年为49375901千港元[11][12]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2787711千港元,2022年为6777072千港元[11][12] - 2023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为3.18934亿港元,2022年为2.22718亿港元[14] - 2023年融资成本为11.24463亿港元,2022年为5.04272亿港元;2023年已资本化之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成本合约定价利息为零,2022年为2650.2万港元;2023年加权平均资本化年利率为5.04%,2022年为3.65%[14] - 2023年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约为19.3亿港元,2022年为18.39亿港元[15]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4.43609亿港元,2022年为25.88518亿港元;两个年度中国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16] - 2023年已宣派及/或派发股息为15.62719亿港元,2022年为30.38089亿港元;建议2023年末期股息为3.98992亿港元,2022年为8.31594亿港元[21]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之盈利为20.62971亿港元,2022年为36.5522亿港元[22] - 2023年公司营业额397.125亿港元,较去年下降20%;公司持有人应占基本纯利22.743亿港元,下降41% [29] - 2023年营业额39,712.5百万港元,2022年为49,375.9百万港元,变动-20%;未扣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6,139.0百万港元,2022年为9,445.3百万港元,变动-35% [30] - 2023年除税前溢利3,025.2百万港元,2022年为7,050.0百万港元,变动-57%;公司持有人应占基本纯利2,063.0百万港元,2022年为3,655.2百万港元,变动-44% [30] 资产与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亏损净额总额1.134亿港元,扣除相关份额及递延税项后净额1.001亿港元[1] - 2023年股份形式付款总额1.24亿港元,扣除相关份额后净额1.112亿港元[2] - 2023年非流动资产238.01788亿港元,较2022年的234.4963亿港元有所增加[5] - 2023年流动资产441.75808亿港元,较2022年的452.4509亿港元有所减少[5] - 2023年流动负债为6311534千港元,2022年为6473651千港元[6]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付账款为661797千港元,2022年为650061千港元[6] - 2023年应付票据为1668243千港元,2022年为2601532千港元[6] - 2023年合约负债为780607千港元,2022年为455422千港元[6] - 2023年应付股息为1352201千港元,2022年为1682177千港元[6] - 2023年应缴税款为8145695千港元,2022年为5269171千港元[6] - 2023年银行借贷(一年内到期款项)为3044千港元,2022年为4478千港元[6] - 2023年租赁负债为18923121千港元,2022年为17136492千港元[6]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及预付款项及委托贷款及应收票据为7.975716亿港元,2022年为8.221655亿港元[23] - 2023年委托贷款为1.99287亿港元,2022年为2.61693亿港元;委托贷款利率2023年为3.43厘至4.9厘,2022年为3.43厘至5.39厘[24] - 2023年贸易应收账款净额为6.543486亿港元,2022年为6.812639亿港元[23] - 2023年贸易应付账款0 - 90日为2,082,362千港元,91 - 180日为369,882千港元,180日以上为338,286千港元,总计2,790,530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2,257,104千港元、412,482千港元、265,788千港元,总计2,935,374千港元[27] - 2023年应付票据中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09,343,000港元,2022年为32,697,000港元[2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252.52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281.1086亿港元),流动比率为2.33(2022年12月31日:2.64)[35] - 净营运资金周转期由2022年12月31日的50日上升至2023年12月31日的65日,存货周转期为43日(2022年12月31日:35日),贸易应收款项周转期为60日(2022年12月31日:50日),贸易及票据应付账款周转期为38日(2022年12月31日:35日)[36][37] - 集团净负债比率约为29%(2022年12月31日:20%),短期与长期借贷的比例为36%:64%(2022年12月31日:27%:73%),回顾期内分别投资约42亿港元于添置新生产设施及约8.4亿港元房地产建筑费用[3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覆铜面板全年销售1亿张,较2022年增长3%;部门营业额171.827亿港元,下降14%;未扣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利润24.86亿港元,下降20% [32] - 2023年印刷线路板部门销售额116.478亿港元,下降12%;未扣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20.277亿港元,上升17% [33] - 2023年化工产品销售单价较2022年下跌19%,部门营业额下降19%至111.989亿港元,未扣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之盈利下降68%至8.964亿港元[34] - 2023年房地产部门物业销售营业额下降74%至12.817亿港元,租金收入上升14%至14.705亿港元,总营业额下降56%至27.522亿港元,未扣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之盈利下降62%至11.613亿港元[34] 公司运营与发展相关 - 集团成功签署一笔五年期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贷款协议,最终贷款额达到70亿港元[3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全球共聘用员工约34000人(2022年12月31日:35000人)[4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分布式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累计已投资4.8亿港元,每年生产1亿千瓦小时绿色电力,预计到2024年12月31日累计投资约9亿港元,每年生产2亿千瓦小时绿色电力[41] - 集团已投资约1.3亿港元于热能回收设备,每年可减少4.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累计节省开支已超3亿港元,河北醋酸项目每年可捕集二氧化碳20万吨用于醋酸生产系统[41] - 公司将于2024年在泰国增加覆铜面板产能每月40万张[42] - 2024年泰国印刷线路板部门将增加多层印刷线路板每月产能20万平方呎[43] - 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年产45万吨的苯酚丙酮项目已在2023年下半年投产,年产24万吨的双酚A项目将在2024年上半年投产[44] - 河北省邢台市正筹建年产80万吨的醋酸项目,将采用先进低能耗二氧化碳捕集技术[44] - 预计公司2024年全年房地产租金将超14亿港元[45] 股息与股份相关 - 董事会建议2023年派发末期股息每股36港仙[29] - 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36港仙,待2024年5月27日股东大会通过后,于7月5日派付[47] - 为确定股东出席2024年股东大会投票资格,5月22日至2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48] - 为确定股东获派末期股息资格,6月14日至1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4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按2022年授权以总价11926075港元回购500000股股份并注销[51] 财务审核与合规相关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经审核财务资料[52] - 公司在2023年度遵守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及附录C3标准守则[49][50] - 公司与核数师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协定,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初步公布的集团综合财务状况表等数据,等同于2024年3月18日董事会批准的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所呈列金额[53] - 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执行的工作不构成鉴证业务约定,不会就初步公告发表意见或保证结论[53] - 公布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7位执行董事和4位独立非执行董事[53]
建滔集团(00148)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