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业绩 - 2022年公司收益约为21.223亿人民币,较2021年增加约3.412亿人民币或19.2%[1] - 2022年公司毛利约为5.685亿人民币,较2021年增加约0.282亿人民币或5.2%[1] - 2022年公司纯利约为2.542亿人民币,较2021年增加约0.27亿人民币或11.9%[1] - 2022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约为0.24元,较2021年增加约0.02元或9.1%[1] - 2022年集团整体收益约21.223亿元,较2021年增加约19.2%,主要因锂电池产品及上游材料需求增长推动电池材料板块产品销量和单价上升[73] - 2022年集团毛利约5.685亿元,较2021年增加约5.2%,整体毛利率由2021年的约30.3%降至约26.8%[59] - 2022年集团纯利约2.542亿元,较2021年增加约11.9%,纯利率约为12.0%[59] - 2022年公司收益约为21.223亿人民币,较2021年增加约3.412亿人民币或19.2%;毛利约为5.685亿人民币,较2021年增加约0.282亿人民币或5.2%[98] - 2022年公司纯利约为2.542亿人民币,较2021年增加约0.27亿人民币或11.9%;纯利率约为12.0%,2021年约为12.8%[99]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建议宣派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59元,若获批,连同中期股息,2022年股息总额将为每股普通股0.095元[1] - 董事会建议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0.059元,须经股东大会批准,预计2023年6月30日派付,末期股息总额约5990万元[140] - 假设末期股息获批,2022年股息总额为每股0.095元,2021年为每股0.107元[140]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2年非流动资产总值约为20.073亿人民币,较2021年的16.56亿人民币有所增加[12] - 2022年流动资产总值约为11.879亿人民币,较2021年的9.125亿人民币有所增加[12] - 2022年流动负债总值约为10.345亿人民币,较2021年的6.371亿人民币有所增加[12] - 2022年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534亿人民币,较2021年的2.754亿人民币有所减少[12] - 2022年资产净值约为20.999亿人民币,较2021年的18.914亿人民币有所增加[1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总额约为11.879亿元,流动负债总额约为10.345亿元[119][12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较2021年增加约3.529亿元,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较2021年减少约7950万元[120][12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4.3%,2021年12月31日约为16.7%,下降因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减少和权益总额增加[13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抵押账面净额约7080万元物业等资产,2021年约为1.16亿元[136] 现金流量情况 - 2022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为371,497千元,2021年为235,438千元[20] - 2022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 285,236千元,2021年为 - 77,767千元[22] - 2022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 79,421千元,2021年为 - 79,428千元[22] - 2022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9,069千元,2021年末为180,075千元[22] - 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入净额约为3.715亿人民币,较2021年增加约1.361亿人民币[102] - 2022年集团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出净额约为2.852亿元,较2021年增加2.074亿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出净额约为7940万元,基本维持稳定[11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891亿元,受限现金约为710万元,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为3.006亿元[117]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9,069千元,2021年为180,075千元[49] 具体资产项目情况 - 2022年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为7,571千元,其中软件2,427千元,非专利技术5,144千元[28] - 2022年存货为272,759千元,2021年为260,863千元[29]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233,739千元,2021年为216,086千元[29] - 2022年及2021年解除确认票据总账面价值分别为325,965,000元及335,339,000元[32] - 2022年应付贸易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为384,084千元,2021年为195,713千元[36] - 2022年未动用银行融资为1.10653亿元,2021年为5926.3万元[39] - 2022年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300,580千元,2021年为315,731千元[40] - 2022年背书票据总账面价值为2.9161亿元,2021年为1025.4万元[48] - 2022年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为10.191325亿股,2021年为10.26255亿股[53] - 2022年公司以687.1万元回购596.6万股股份,2021年以1314.2万元回购1187.65万股股份[53] - 2022年已订约但未拨备的厂房及机器为93,098千元,2021年为152,429千元[55] 减值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CNT现金产生单位减值评估使用的税前折现率约为14%[23] - 2021年12月31日,TCCBM生产线基于账面价值作出1,205,000元的减值拨备[23] - 2022年行政开支约占公司收益的6.3%,2021年约为8.1%;计提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损失约为0.072亿人民币,无形资产减值损失约为0.09亿人民币[100] 各业务板块收益情况 - 2021年电池材料、农业化学品中间体、中间体及新材料、其他业务合计收益为1781,106千元[58] - 前五大客户2021年占集团本年度收益约33.8%,2022年约为38.6%[58] - 2022年电池材料板块收益约6.895亿元,较2021年增加约297.4%,占整体收益约32.5%[74] - 2022年染料及农业化学品中间体板块总收益较2021年降低约1.802亿元或约14.4%,占整体收益约50.5%[63] - 2022年颜料中间体及新材料板块收益约3.606亿元,较2021年增加约2.0%,占整体收益约17.0%[79] - 2022年集团出口收益约4.015亿元,较2021年下降约1.698亿元或约29.7%,主要因染料中间体产品出口销量下降[80] - 2022年农业化学品中间体产品收益较2021年上升约48.7%至约6.888亿人民币,占整体收益约32.4%(2021年约26.0%);整体毛利下降约49.5%至约2.048亿人民币,毛利率下降13.3个百分点至约19.1%[90] - 2022年公司出口收益占收益总额约18.9%,2021年约为32.1%[92] - 电池材料占整体收益约32.5%,2021年约为9.7%[182] - 电池材料板块毛利下降约8.3%至约人民币1.129亿元,2021年约为人民币1.231亿元;毛利率下降约3.5个百分点至约31.3%,2021年约为34.8%[183] 业务发展与产能建设 - 2022年新材料聚合单体BPDA产品产业化取得重大进展,第一期300吨/年产能生产线建设完成并成功试运行[77] - 2022年公司将东光生产厂房磷酸铁产线产能从20000吨/年提高至30000吨/年,东营新建50000吨/年产线已完成建设并试生产[83] - 公司考虑在2023年底前,在东光及东营生产厂房分别新增30000吨/年及80000吨/年磷酸铁生产能力[83] - 公司完成第一期300吨/年产能的BPDA生产线建设并投入试运行[84] - 公司完成磷酸铁锂资源回收工艺的研究及开发,开展磷酸铁锰锂及钠离子电池材料研发[93] - 公司成功实现DSD酸联产氧化铁红新工艺的稳定、规模化量产,实现DSD酸生产过程固体废弃物零排放[94] - 未来磷酸铁产品总产能将达到19万吨/年[96] - 回顾年内,公司完成第一期BPDA生产线建设并投入试运营[175] 费用情况 - 2022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5060万元,较2021年下降760万元,占集团收益的2.4%(2021年:约3.3%)[108][109] - 2022年行政开支约为1.339亿元,较2021年下降990万元[110] - 2022年财务成本约为1590万元,较2021年减少1240万元[113] - 2022年汇兑损失为约1880万元,2021年汇兑收益约为230万元[114] - 2022年所得税费用约为8050万元,较2021年基本保持稳定[115] 周转天数情况 - 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的周转天数由2021年的54天增加至67天[122] - 2022年存货周转天数为62天,较2021年的64天基本维持稳定[132]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周转天数从2021年的52天增至2022年的81天,因电池材料板块货款以银行承兑汇票结算致应收票据增加[133] 员工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员工1947名,2021年为1581名[139] - 2022年集团员工成本总额约1.977亿元,2021年约为1.434亿元[153] - 集团完成人力资源政策及制度体系搭建,向雇员提供酬金和福利,包括奖金、培训等[151][152] 股份回购与发行 - 2022年公司多个月份进行股份回购,如4月回购60万股,最高每股1.37港元,最低1.33港元,总代价81.18万港元等[147] - 2022年公司于联交所购回596.6万股股份,总代价(扣除开支前)为783.775万港元,其中209.5万股和387.1万股分别于2022年8月4日和2023年1月17日注销[163] - 2022年,彩客科技根据定向配售向15名投资者发行857.1427万股股份,募集资金约5100万元,其股份于8月31日起在NEEQ挂牌公开转让[176] - 2022年9月30日,彩客科技北交所上市辅导申请获中国证监会河北证监局受理[176] 地区收益占比 - 回顾年内,中国大陆地区收益约占集团总收益81.1%,印度约占6.0%,巴西、德国、印度尼西亚、美国和其他地区分别约占2.4%、2.2%、2.0%、2.0%及4.3%[173] 公司名称变更 - 2022年6月8日起,公司英文名由“Tsaker Chemical Group Limited”改为“Tsaker New Energy Tech Co., Limited”,中文名由“彩客化学集团有限公司”改为“彩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70] - 2022年7月12日起,公司股份英文简称由“TSAKER CHEM”改为“TSAKER NE”,中文简称由“彩客化学”改为“彩客新能源”[170] 企业管治情况 - 除企业管治守则守则条文第C.2.1条外,公司已遵照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守则条文,主席及行政总裁由戈弋先生同时担任[155] 财务准则应用情况 - 公司提前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修订,因年内无业务合并,对财务状况及业绩无影响[180] - 公司提前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37号修订,未识别出亏损合约,对财务状况或业绩无影响[181] - 公司对香港会计准则第16号修订的会计处理一致,对2021年1月1日保留溢利年初结余无追溯影响[191] - 公司自2022年1月1日起提前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修订,因年内未发生金融负债修改或交换,对财务状况或业绩无影响[192] - 2020年修订生效日期推迟至2024年1月1日或其后年度期间,香港诠释第5号已修订[19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2024年1月1日或其后年度期间生效,预期对集团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94]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要求披露重要会计政策资料,2023年1月1日
彩客新能源(01986) - 2022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