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4832.6万元,较2022年同期3877万元增长24.6%[2][9] - 期内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1666.6万元,较2022年同期1080万元增长54.3%[2] - 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1.43分,较2022年同期人民币0.92分增长55.4%[2]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1042.9万元,2022年同期为482.5万元[12]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156.9万元,2022年同期为801.9万元,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12][1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1666.6万元,2022年同期为1080万元[16] - 期内商业保理业务经营收入4832.6万元,较2022年同期3877万元增长约24.6%,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为1666.6万元,去年同期为1080万元,每股基本盈利为1.43分,去年同期为0.92分[30] 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3190.5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23801.5万元减少44.6%[3]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59361.1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66710.7万元减少11%[3]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5778.9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39635.4万元减少34.9%[3]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33582.2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27075.3万元增长24%[3] - 2023年6月30日总资產减流动负债为46772.7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50876.8万元减少8.1%[3][4] - 2023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44206.8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42540.2万元增长3.9%[4]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2565.9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8336.6万元减少69.2%[4] - 2023年6月30日次级层级投资为2398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8975.2万元[17] - 2023年6月30日保理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为63840.7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77641.2万元[18]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及负债为2521.6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63.9万元[20]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贷须于一年内偿还的为6500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9000万元,本中期新取得借贷1500万元,2022年同期为5000万元[21] - 2023年6月30日有抵押银行贷款固定年利率为6.3%,到期日为2023年8月22日[22]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支持融资安排产生的承担一年内偿还为6403.4万元,一年以上但少于两年为563万元[25]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支持融资安排项下通讯类保理应收款项账面价值为10625.8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29137.3万元[27] - 2023年6月30日,应付特殊目的实体及特殊目的信托的承担账面价值分别为5663.7万元和1302.7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9197亿元和1.01332亿元,实际利率介于6.29%至7.72%[28] - 2023年6月30日,传统保理业务项下保理应收款项本金总额为3.43228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3.80801亿元,期内利息收入及管理费收入分别为1199.9万元和402.2万元,去年同期为1108.7万元和178.3万元[36] - 2023年6月30日,通讯类保理业务项下保理应收款项未偿还本金额为2.91465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4.03658亿元,期内服务收入为3230.5万元,去年同期为2590万元[4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为5.93611亿元(2022年12月31日:6.67107亿元),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4100.1万元(2022年12月31日:2626.7万元)[5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净值为4.42068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25402亿元增长约3.9%,资产负债比率约为39.1%(2022年12月31日:53.0%)[5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股本为1.05965亿元(2022年12月31日:1.05965亿元),集团储备为3.36103亿元(2022年12月31日:3.19437亿元)[5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总额为2.57789亿元(2022年12月31日:3.96354亿元),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565.9万元(2022年12月31日:8336.6万元)[57]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款以及资产支持融资安排产生的承担金额分别为6500万元(2022年12月31日:9000万元)及6966.4万元(2022年12月31日:2.80529亿元)[6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信贷融资以保理应收款项总额8000万元作担保(2022年12月31日:1亿元),有合约责任转让通讯类保理应收款项的现金流1.06258亿元(2022年12月31日:2.91373亿元)[63] 业务运营 - 公司主要从事商业保理相关业务,提供保理服务、应收账款管理与催收服务[33] - 公司将通过悦达商业保理继续运营保理业务[35] - 悦达商业保理综合回报率介于约7.1%至9.5%,包括年利率约6.5%至7.5%及每年保理管理费收入约0%至2.0%[40] - 公司维持严谨风险控制措施,向财务状况雄厚、股东声誉良好的客户提供保理服务[41] - 公司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开展通讯类保理业务,与专业科技服务公司合作进行风险筛查[45][46] - 2023年下半年公司将专注于保理业务,包括现有保理金融服务、通讯类保理及发掘潜在投资机会[48][54] - 公司已就提供通讯类保理服务与中国三大通讯服务提供商建立合作,通讯类保理服务的收入率将高于传统保理的收入率[51] 股息政策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期内派付任何中期股息[32] 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于中港两地共聘用约19名管理、行政及商业保理相关业务员工,招聘无重大困难,无重大员工流失或劳资纠纷[65] 证券交易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期内概无购回、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证券[66] 企业管治 - 集团在本期内基本遵守企业管治守则,董事会主席等三人因业务未出席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偏离相关条款[67] - 公司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董事确认遵守规定[68] 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张廷基和刘勇平组成,7月28日会议审阅会计原则、中期业绩并讨论相关事宜[69] - 薪酬委员会由刘勇平、潘明锋组成,定期检讨薪酬政策等事宜[70] - 提名委员会由刘德兵、刘勇平组成,职能为检讨董事会组成及提名董事人选[71][72] 董事变动 - 钱英6月19日辞任后,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等人数低于上市规则下限[73] - 公司将在6月19日起三个月内填补空缺并适时公告[73] 报告发布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报告将在联交所和公司网站刊发[74]
悦达国际控股(00629)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