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凡领越(00933) - 2023 - 年度业绩
非凡领越非凡领越(HK:00933)2024-03-20 21:1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综合收益为11,219,416千港元,较2022年的6,900,390千港元增加62.6%[3] - 2023年公司综合收益为112.194亿港元,较2022年的69.004亿港元增加62.6%[28][30] - 2023年公司毛利为5,130,259千港元,较2022年的3,160,589千港元增加62.3%[3] - 2023年公司毛利为51.303亿港元,较2022年的31.606亿港元增加19.697亿港元或62.3%[31][32] - 2023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19.0百万港元,2022年为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850.4百万港元[4] - 2023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亏损1.19亿港元,2022年为溢利8.504亿港元,减少9.694亿港元[36] - 2023年公司经调整后EBITDA为936,235千港元,较2022年的846,653千港元增加10.6%[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调整后EBITDA增加8960万港元或10.6%至9.362亿港元[37][39] - 2023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为1.03亿港元,2022年为10.236亿港元[33] - 2023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45.852亿港元,较2022年的27.133亿港元增加18.719亿港元或69.0%[33] - 2023年行政费用为16.014亿港元,较2022年的10.853亿港元增加5.161亿港元,增幅47.6%[34] - 2023年财务成本净额达1.3亿港元,2022年为5780万港元[34] - 2023年公司分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溢利减亏损为5.272亿港元,2022年为5.433亿港元[35] - 集团资产净值从2022年12月31日的109.982亿港元降至2023年12月31日的90.564亿港元[42] - 集团2023年录得亏损4.467亿港元,其他全面亏损5.31亿港元[42] - 集团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额87.51亿港元,与2022年基本持平[42] - 集团流动资产从年初的86.753亿港元减少27.087亿港元至年末的59.666亿港元[42] - 报告日期现金及银行结余(含限制性)为12.836亿港元,2022年为29.814亿港元[42] - 报告日期存货为33.214亿港元,2022年为40.611亿港元[4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总额为38.032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6.25亿港元或14.1%[43]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6.319亿港元,2022年为7490万港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3.985亿港元,2022年为现金流入9.695亿港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19.035亿港元,2022年为5.9亿港元,较去年增加13.135亿港元[4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融资约25.017亿港元(2022年:26.148亿港元),其中约4.893亿港元已动用(2022年:约7.864亿港元)[4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0(2022年:0),流动比率约为1.6倍(2022年:2.0倍)[4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710万港元(2022年:850万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0港元(2022年:800万港元)的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平值计量之财务资产与1.84亿港元(2022年:8.639亿港元)的存货及应收账款已抵押作为集团旗下附属公司银行贷款之担保[45][4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4500万港元(2022年:5450万港元)与出租人、英国税务海关总署及保险相关的担保融资[46][4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820万港元(2022年:890万港元)代替公用设施及物业租用按金所发出的银行担保[46][4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开支承担为4970万港元,2022年为9930万港元[50] - 2023年员工成本(含董事酬金)为22.493亿港元,2022年为13.986亿港元[5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可向股东分派之储备约为2.2519亿港元,2022年为2.32448亿港元[7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Clarks收益为9646492千港元,占比86.0%,较2022年增长79.1%[26] - 2023年Clarks业务收益为96.465亿港元,较2022年的53.869亿港元增加79.1%,占集团整体收益86.0%[28][30] - 2023年Clarks业务毛利率为47.3%,较2022年的49.6%下降2.3个百分点[33] - 2023年Clarks直营店收益为42.86745亿港元,较2022年的24.9651亿港元增加71.7%[27] - 2023年Clarks批发及其他业务收益为40.52344亿港元,较2022年的20.9703亿港元增加93.2%[27] - 2023年Bossini收益为609502千港元,占比5.4%,较2022年增长2.7%[26] - 2023年Bossini业务收益为6.095亿港元,较2022年的5.935亿港元增加2.7%,占集团整体收益5.4%[29][30] - 2023年Bossini业务毛利率为50.9%,较2022年的47.4%上升3.5个百分点[33] - 2023年其他消费品业务收益为425969千港元,占比3.8%,较2022年增长1.6%[26] - 2023年多品牌鞋服收益为10681963千港元,占比95.2%,较2022年增长66.9%[26] - 多品牌鞋服分部2023年收益106.82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42.825亿港元或66.9%,经营亏损7.67亿港元[41] - 2023年运动体验收益为537453千港元,占比4.8%,较2022年增长7.3%[26] - 运动体验分部2023年收益5.375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3670万港元或7.3%,经营溢利2060万港元[42] - 集团运动体验业务2023年收入较2022年提升并录得微利,开设3个李宁运动中心和2个北京冰场,电竞团队LNG打入英雄联盟世界赛八强[23] 公司业务战略与发展 - Clarks在欧美市场重构线上购物平台,在大中华地区推行“China for China”策略,2023年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开设多家直营形象店[5] - 2024年bossini.X推出专业骑行产品,同时推出从专业延伸到骑行文化的运动休闲产品,并持续优化销售渠道[5] - 公司于2023年成功由联交所GEM转往主板交易[5] - 公司在欧美市场重建Clarks线上购物平台,以推动未来线上销售并提升电商收入占比[15] - 公司在大中华区对Clarks推行「China for China」策略,已推出首批针对中国消费者的产品[15] - 公司在北京、上海、东京、大阪等一线城市开设多家Clarks直营店,来年将开设更多[15] - 2024年bossini.X品牌将以运动外穿及轻户外设计吸引年轻消费者[15] - bossini.X将关闭中国大陆市场低效店铺,加快部署适合新品定位的渠道[15] - 公司完成增持Clarks,有效股权达51%,成为其最大股东[20] - 公司将立足中国市场,稳固海外市场,推进品牌转型和重塑,发展国际化消费品业务[17] - 公司会健康有序发展现有品牌组合,留意市场优质并购机会[18][19] - 公司从GEM转往香港联交所主板交易,走向更广阔资本舞台[17] - Clarks在欧美重建线上购物平台,2023年在大中华实施“China for China”策略并推出首批产品,2024年将扩大中国区该类商品比例[21] - Bossini因通关后香港零售生意好转,销售收入和毛利大幅提升,还注入骑行元素并优化销售渠道[21] - 2024年全球消费仍谨慎,零售环境预计困难,集团将审慎部署资源、控制成本、留意并购机会[23] - 公司继续扩大多品牌鞋服业务版图,开发多元化产品系列[38][40] - 2022年完成收购Clarks,2023年1月将其有效股权增至51%[39][40] - Clarks在欧美市场重建线上平台,在大中华区推行“China for China”策略并推出首批产品[39][40] - 截至2023年12月底,“bossini.X”于内地一、二线城市商圈开设约100家零售店[41] - 2024年2月1日,公司附属公司拟2.525亿元收购上海汇锦全部已发行股本,交易完成后,公司在上海红双喜权益将从10.0%增至19.5%[51] 公司股权与股东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约2.72121亿股李宁公司普通股,占李宁公司股权10.3%,占公司总资产23.8%[3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李宁公司投资成本为13.802亿港元,2023年自李宁公司收取股息2.446亿港元[34] - 2023年李宁公司经调整溢利净额为45.129亿港元,较2022年的50.905亿港元同比减少11.3%[35] - 2023年12月31日,李宁先生拥有543.9613万股李宁股份及相关李宁股份,约占李宁公司股本股权0.21%[72] - 2023年12月31日,李麒麟先生拥有126.91万股李宁股份及相关李宁股份,约占李宁公司股本股权0.05%[72] - 李宁先生于公司6,698,951,151股股份中拥有权益,占比68.90%[77] - 李春阳先生于公司51,451,669股股份中拥有权益,占比0.53%[77] - 李麒麟先生于公司3,700,022,769股股份中拥有权益,占比38.06%[77] - Victor HERRERO先生于公司63,168,00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占比0.65%[77] - 马咏文先生于公司6,000,00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占比0.06%[77] - 李宁先生透过Lead Ahead持有2,132,420,382股股份好仓,其拥有Lead Ahead 60%权益[78] - 李宁先生透过Victory Mind Assets持有1,680,022,769股股份好仓,Victory Mind Assets由Ace Leader及Jumbo Top分别拥有57%及38%权益[78] - 李宁先生透过Dragon City持有2,000,000,000股股份好仓,其拥有Dragon City 60%权益[7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堡狮龙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322,720,177股[78] - 李宁先生被视为于2,090,373,183股堡狮龙股份中拥有权益,占堡狮龙已发行股份的62.91%[77][78] - 2012年12月公司完成收购266,374,000股李宁股份,占李宁公司当时已发行股本约25.227%,总代价1,358,507,400港元[79] - 收购代价通过向Victory Mind Assets发行1,780,022,769股股份及向Dragon City发行本金额780,000,000港元首批可换股债券支付,首批可换股债券于2014年6月6日兑换为2,400,000,000股股份[79] - 2013年11月公司向Victory Mind Assets发行本金额340,782,000港元盈利能力可换股债券,向Dragon City发行本金额439,218,000港元盈利能力可换股债券,可按每股0.325港元转换为2,400,000,000股股份[79] - 2017年4月10日解除承诺条件达成,公司解除卖方持有的所有盈利能力可换股债券[7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及行政总裁概无相关权益或淡仓需按规定知会公司及联交所[79] - Victory Mind Assets由两个酌情信托的公司受托人间接持有,Dragon City是一个单位信托的受托人,相关信托受益人包括李宁、李进及李麒麟各自家族成员[8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李先生持股5872443151股,占比60.40%[8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Lead Ahead持股2132420382股,占比21.93%[8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Victory Mind Assets持股1680022769股,占比17.28%[8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Dragon City持股2000000000股,占比20.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