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凡领越(00933) - 2023 - 年度财报
非凡领越非凡领越(HK:00933)2024-03-20 21:33

市场环境 - 2023年全球主要经济体面临困境,公司主要市场英国及欧洲其他地区因高通胀和高利率导致消费情绪低落[7][8] - 高通胀使消费力下降,消费者对经济前景担忧,零售行业疲软,各品牌出现库存积累[7][8] - 2023年全球主要市场通胀和高利率使零售行业受打击,公司推进多品牌消费品业务[12][13] - 预计欧美来年经济增速放缓至1.4%,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率达4.2%,高于全球的2.9%[11] - 2024年全球消费仍谨慎,公司将审慎部署资源、控制成本、留意并购机会[17] - 大众消费观念转变,消费需求更精细多元,对品牌和产品竞争力考验加深[29]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面对严峻市场环境,公司积极降本增效,保障现金流稳健和业务可持续发展[7][8] - 公司将审慎战略部署资源,立足中国市场,稳固海外市场,推进品牌转型和重塑[11] - 公司一方面健康有序发展现有品牌组合,另一方面留意市场优质并购机会[12][13] - 公司关注潜在并购机会,以丰富品牌组合并成为卓越国际化品牌运营商[9] - 公司继续扩大多品牌鞋服业务版图,开发多元化产品系列[32][34] - 公司致力于通过扩充多品牌消费品业务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107] - 公司经营多品牌消费品及运动体验业务,追求时尚卓越,构建良好合规企业文化[107] 品牌相关动态 - 2023年1月公司增持Clarks品牌,有效股权达51%,成为其最大股东[9] - 2023年公司实施Bossini品牌重塑计划,确定以单车骑行运动为调性的新品牌定位[9] - 欧美市场重建Clarks线上购物平台,以推动未来线上销售并提升电商收入占比[9] - 公司在大中华区对Clarks推行「China for China」策略,已推出首批针对中国消费者的产品[9] - 公司在北京、上海、东京、大阪等一线城市开设多家Clarks直营店,来年将开设更多[9] - 2024年bossini.X品牌将以运动外穿及轻户外设计吸引年轻消费者[9] - bossini.X将关闭中国大陆市场低效店铺,加快部署适合新品定位的渠道[9] - bossini.X未来将与骑行俱乐部、运动达人等合作,加强与目标客群联系[9] - Clarks业务横跨全球近80个国家和地区,是公司重要收入来源之一[14] - 受通胀和高利率影响,Clarks直营渠道收入不及预期,部分资产需减值,有重组费用[14] - 预计2024年Clarks开支精减,有助于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14] - Bossini因通关后香港零售生意好转,销售收入和毛利大幅提升[15] - Bossini注入骑行运动元素,优化bossini.X品牌销售渠道,未来将与骑行俱乐部等合作[15] - 2022年公司完成收购国际知名品牌Clarks,2023年1月将其有效股权增至51%[33][34] - 2023年公司对Clarks产品和渠道调整,重建欧美线上平台,推动线上销售[33][34] - Clarks在大中华区推行“China for China”策略,推出首批相关产品[33][34] - 公司将持续挖掘当地市场潜力,提升Clarks在亚太市场影响力[33][34] - 2024年Clarks将扩大亚太市场营销和业务覆盖,增加中国区“China for China”产品比例和直营店[15] 财务业绩 - 2023年公司总收益为1.1219416亿港元,较2022年的6900.39万港元增长62.6%[20] - 2023年Clarks收益为9646.492万港元,占比86.0%,较2022年增长79.1%[20] - 2023年Bossini收益为609.502万港元,占比5.4%,较2022年增长2.7%[20] - 2023年运动体验业务收益为537.453万港元,占比4.8%,较2022年增长7.3%[20] - 2023年公司综合收益为112.194亿港元,较2022年的69.004亿港元增加62.6%,主要因2022年7月完成收购Clark集团带来全年财务业绩合并影响[22][24] - 2023年Clarks业务贡献集团整体收益86.0%,收益达96.465亿港元,较2022年的53.869亿港元增加79.1%[22][24] - 2023年Bossini业务贡献集团整体收益5.4%,收益为6.095亿港元,较2022年的5.935亿港元增加2.7%,主要因香港零售业务改善,部分被线上渠道业务减少抵消[23][24] - 2023年公司毛利为51.303亿港元,较2022年的31.606亿港元增加19.697亿港元或62.3%,与收益增长一致[25][26] - 2023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与2022年持平,Clarks业务毛利率降至47.3%,Bossini及其他消费品业务毛利率上升[27] - 2023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为1.03亿港元,主要源于利息收入、政府补贴、外汇亏损和衍生财务工具公平值亏损[27] - 2023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45.852亿港元,较2022年的27.133亿港元增加18.719亿港元或69.0%,主要因收购Clark集团带来全年影响[27] - 2023年Clarks直营店收益42.86745亿港元,占比44.4%,较2022年增加71.7%;批发及其他收益40.52344亿港元,占比42.0%,增加93.2%;线上渠道收益13.07403亿港元,占比13.6%,增加64.8%[21] - 2023年Bossini直营店收益5.38577亿港元,占比88.4%,较2022年增加8.7%;批发及其他收益0.50779亿港元,占比8.3%,减少8.3%;线上渠道收益0.20146亿港元,占比3.3%,减少52.8%[21] - 2023年其他消费品业务毛利1.15163亿港元,毛利率27.0%,较2022年增加35.6%;多品牌鞋服毛利49.92579亿港元,毛利率46.7%,增加64.3%;运动体验毛利1.3768亿港元,毛利率25.6%,增加13.3%[25] - 2023年行政费用为16.014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5.161亿港元或47.6%,主要因收购Clark集团及捐款所致[28] - 2023年财务成本净额达1.3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主要因合并Clark集团财务业绩致银行贷款及租赁负债利息开支增加[28] - 2023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净额1.19亿港元,2022年为溢利净额8.504亿港元,减少9.694亿港元[30] - 2023年调整后EBITDA增加8960万港元或10.6%,至9.362亿港元[31][33] - 2023年亏损减少主要因2022年收购Clark产生非经常性议价收购收益、Clark集团一次性重组费用、使用权资产等减值及存货拨备较高[30] - 2023年调整后EBITDA增加主要因分占李宁公司15个月溢利、多品牌鞋服及运动体验分部核心业务表现改善[31][33] - 多品牌鞋服分部年收入106.82亿港元,较去年增加42.825亿港元或66.9%,经营亏损7.67亿港元[35] - 运动体验分部年收入5.375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3670万港元或7.3%,经营利润2060万港元[36] - 集团资产净值从2022年底的109.982亿港元降至2023年底的90.564亿港元[36] - 2023年底集团非流动资产总额为87.51亿港元,与去年基本持平[36] - 集团流动资产从年初的86.753亿港元减少27.087亿港元至年末的59.666亿港元[36] - 多品牌鞋服分部收入增加主要因2022年7月收购Clark并合并其全年财务业绩[35] - 运动体验分部业绩改善因疫情后部分场馆恢复运营及2022年非经常性减值损失[36] - 集团资产净值减少因收购Viva QiLe Limited剩余49%权益、年内亏损及其他全面亏损[36] - 现金及银行结余大幅下降因收购Viva QiLe Limited剩余49%权益支付现金代价[3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总额为38.032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6.25亿港元或14.1%[37]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6.319亿港元,2022年为7490万港元,主要因核心业务表现改善[37]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3.985亿港元,2022年为现金流入9.695亿港元,2023年主要用于购买资产[37] - 2023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19.035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13.135亿港元,主要因收购Viva QiLe Limited剩余49%权益[3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较年初减少16.599亿港元,含汇率变动影响1020万港元[3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融资约25.017亿港元,已动用约4.893亿港元[3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0,流动比率约为1.6倍[37] 投资相关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约2.72121亿股李宁公司普通股,占其10.3%股权,占公司总资产23.8%[28] - 2023年李宁公司投资成本为13.802亿港元,当年收取股息2.446亿港元[28] - 2023年李宁公司经调整溢利净额为45.129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11.3%,因零售市场挑战[29] - 2023年公司分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溢利减亏损为5.272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因李宁公司贡献减少[29] - 2023年公司不再对李宁公司财务业绩采纳延迟报告条文,综合财报包含应占李宁公司15个月业绩及储备[28] - 2023年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无不同结算日期[29] - 李宁公司将推进“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策略,实现未来盈利健康可持续发展[29] - 2012年12月公司完成收购2.66374亿股李宁股份,占李宁公司当时已发行股本约25.227%,总代价13.585074亿港元[73] - 首批可换股债券本金7.8亿港元,于2014年6月6日全部兑换为24亿股股份[73] - 2013年11月公司向Victory Mind Assets发行本金3.40782亿港元的盈利能力可换股债券,向Dragon City发行本金4.39218亿港元的盈利能力可换股债券[73] - 盈利能力可换股债券可按初步转换价每股0.325港元转换为24亿股股份[73] - 2017年4月10日,解除承诺的条件达成,公司解除卖方持有的所有盈利能力可换股债券[73] - 2023年1月,集团完成收购Viva Qile Limited剩余49%权益,对Clark集团有效权益从26%增至51%[44] - 2023年4月,堡狮龙供股完成,发行8.52362086亿股供股股份,所得款项总额约3.15亿港元,公司在堡狮龙权益从约56.41%增至约62.91%[45] - 2023年6月27日,公司股份开始在联交所主板买卖[45] - 2024年2月1日,公司附属拟2.525亿元收购汇锦全部已发行股本,完成后对红双喜权益将从10.0%增至19.5%[45] 公司治理与人员架构 - 李宁自2010年6月起出任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自2019年9月2日起为联席行政总裁[46] - 李春阳于2010年6月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负责体育园及运动中心相关业务[47] - 李麒麟自2015年11月13日起为执行董事,自2018年6月19日起为李宁公司执行董事[47] - Victor Herrero自2021年1月14日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负责战略规划和重大决策建议[48] - Ma Wing Man自2010年6月2日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有超30年财务和行政经验[49] - Lyu Hong自2022年11月18日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成员,参与战略规划和决策建议[49] - 李勍于2019年12月20日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51][54] - 白伟强于2019年2月13日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53][55] - 汪延先生于2017年7月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主席、审核委员会成员[56] - 崔海涛教授于2023年10月26日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以及提名委员会成员[57] - 张智先生于2018年8月加入公司,负责投资兼并、财务管理等职能,拥有超30年金融及服装行业经验[58] - 截至报告日期,执行董事为李宁、李春阳、李麒麟;非执行董事为Victor Herrero、马咏文、吕红;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李勍、白伟强、汪延、崔海涛(2023年10月26日获委任)[67] - 应届股东周年大会,李麒麟、Victor Herrero、白伟强将轮值告退并愿膺选连任;崔海涛将退任并愿膺选连任;其余现任董事留任[67] - 拟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重选连任之董事概无与公司订立公司不得在一年内毋须作出赔偿(法定赔偿除外)而终止之服务合约[68] - 本年度董事之酬金详情以具名形式载于财务报表附注8[68] - 根据公司章程细则,每名董事有权从公司资产中获偿执行职务相关损失或责任[68] - 年内公司已为董事及集团行政人员安排适当之董事及行政人员责任险[68] - 除报告披露外,年末或年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订立与集团业务重大且董事或其关连实体有重大权益之交易、安排或合约[68] - 需记录董事及行政总裁于公司及其相联法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