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先声药业(02096) - 2022 - 年度业绩
先声药业先声药业(HK:02096)2023-03-31 22:3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入约63.19亿元,较2021年的50.00亿元增长约26.4%[2] - 2022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年内利润约9.33亿元,较2021年下降约38.1%[2]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约0.36元,较2021年下降约37.9%[2] - 2022年公司收入为63.19096亿元,较2021年的49.99718亿元增长26.39%[70] - 2022年公司毛利为49.9685亿元,较2021年的39.19735亿元增长27.48%[70] - 2022年公司经营利润为8.62505亿元,较2021年的14.48544亿元下降40.45%[70] - 2022年公司税前利润为58.88154亿元,较2021年的14.01797亿元增长320.03%[71] - 2022年公司年内利润为9.28632亿元,较2021年的14.98921亿元下降37.90%[71] - 2022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0.36元,较2021年的0.58元下降37.93%[71] - 2022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9.49099亿元,较2021年的14.55937亿元下降34.79%[72] - 2022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53.27329亿元,较2021年的51.81594亿元增长2.81%[74] - 2022年公司流动资产为54.53784亿元,较2021年的49.79549亿元增长9.52%[75] - 2022年公司净资为71.42823亿元,较2021年的64.62757亿元增长10.52%[76] - 2022年其他收入为172,260千元,2021年为149,510千元[82] - 2022年收到无条件政府补助80,130,000元,2021年为57,687,000元[82] - 2022年其他收益净额为254,264千元,2021年为1,215,210千元[84] - 2022年员工成本为2,137,282千元,2021年为1,630,641千元[85][86] - 2022年财务(收入)/成本净额为 - 25,459千元,2021年为2,561千元[86] - 2022年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为879,438千元,2021年为763,015千元[87] - 2022年研发成本为1,728,269千元,2021年为1,416,721千元[87] - 2022年所得税总额为 - 40,478千元,2021年为 - 97,124千元[89]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根据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利润932,768,000元及2,611,171,592股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91] - 2022年12月31日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611,171,592股,2021年为2,608,641,618股[92] - 2022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9.32768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15.07096亿元[93] - 2022年12月31日应收票据质押金额为人民币1.15465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0.80786亿元[95]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3个月内为人民币18.18648亿元,超过3个月但12个月内为人民币5.18145亿元,超过12个月为人民币0.0065亿元;2021年对应分别为人民币15.61742亿元、人民币8.3122亿元、人民币0.05805亿元[96]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中银行现金为人民币16.576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9.73139亿元[99] - 2022年短期银行贷款为人民币11.837亿元,长期银行贷款的流动部分为人民币1.08367亿元;2021年对应分别为人民币9.91571亿元、人民币5.38514亿元[101] - 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2.26159亿元,应付票据为人民币1.08285亿元;2021年对应分别为人民币2.56131亿元、人民币0.6782亿元[101] - 2022年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总计为人民币12.67899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11.62014亿元[103] - 2022年报告期末后拟派股息为人民币4.2566亿元,扣除未归属股份股息后为人民币4.18899亿元;2021年对应分别为人民币3.94244亿元、人民币3.91296亿元[104] - 2022年和2021年年内批准并支付的上一财政年度股息均为每股人民币0.15元,金额均为人民币3.91296亿元[105] - 2022年集团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13.55亿元,2021年为现金流出净额约2.02亿元[49]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现金及现金等值约16.58亿元,2021年为约9.73亿元[49]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定期存款约9.75亿元,2021年为约16.20亿元[49]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余额约12.92亿元,2021年为约15.30亿元[4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结余中约11.93亿元以固定利率计息,实际年利率介乎1.0%至2.73%[49]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率约33.7%,2021年为约36.4%[49] - 2022年集团持有的投资组合公允价值变动,导致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已实现及未实现收益税前净额较2021年减少约2.70亿元[48]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质押应收票据约1.15亿元用于开立银行承兑汇票,抵押银行存款约56万元用于开立履约保函[50] - 2022年6月,集团一间附属公司被客户提出约2亿元的弥偿申索诉讼,目前处于早期阶段,未作拨备[5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对思路迪投资总额为4000万美元,持股23047468股,占已发行总股本9.02%,权益公允价值约8.75亿元,占集团总资产约8.1%[51] - 2022年度,公司对思路迪投资确认未变现收益约3.94亿元,思路迪收入约5.6739亿元,年度综合亏损总额约10.5203亿元[5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有7832名全职雇员,2022年度员工成本约21.37亿元[53] - 董事会宣告派付2022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16元,合计约4.2566亿元,须经股东大会批准,预计7月12日或之前派发[5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创新药业务收入约41.28亿元,占总收入的65.3%,较2021年增长约32.3%[2] - 2022年神经系统领域收入约22.67亿元,占比35.9%,较2021年增长约41.0%[2] - 2022年肿瘤领域收入约14.30亿元,占比22.6%,较2021年增长约15.5%[2] - 2022年自身免疫领域收入约12.80亿元,占比20.2%,较2021年增长约39.4%[2] - 2022年创新药业务收入约41.28亿元,占总收入的65.3%,较2021年的31.20亿元增长约32.3%[17] 研发管线进展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拥有创新药研发管线近60项,正就17种创新药开展注册性临床研究[5] - 报告期内新增PCC分子6项,IND 6项,达成FPI/FIH 11项,LPI 7项,临床项目入组受试者超2600例[5] - 公司拥有创新药研发管线近60项,正就17种创新药开展注册性临床研究,其中已上市产品5种,处于NDA/关键临床阶段候选药物2种,处于I/II期阶段候选药物10种,临床前候选药物约40种[15] - 截至公告日期,赛伐珠单抗SCORES研究已在中国53个中心入组超350例受试者,预计2023年上半年完成全部患者入组[29] - 截至公告日期,赛伐珠单抗联合恩沃利单抗联合/不联合化疗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计划入组,共86例受试者[29] - 截至公告日期,注射用多西他赛胶束聚合物II期临床试验已入组约30例患者[31] - 2022年5月18日,SIM0270单药Ia期临床试验于天津市肿瘤医院达成FPI,目前正进行单药剂量递增阶段研究[31] - 2023年2月3日,SIM0270联用哌柏西利或依维莫司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获NMPA签发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计划2023年下半年启动联合剂量组入组[31] - 2022年10月31日,SIM0235在美国实现首例患者入组[33] - 2022年3月16日,SIM0235中国I期临床试验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达成FPI[33] - 2023年3月13日,公司与默沙东达成临床开发合作协议,探索SIM0235联用PD - 1抗体药物KEYTRUDAR的可能性[33] - 公司约有40个处于临床前阶段的候选分子[40] - 2023年3月8日,评价SIM0237晚期实体瘤成人受试者的首次人体、开放性、多中心I期研究在湖南省肿瘤医院达成FPI[35] - 2023年2月25日,SIM0800的I期临床试验达成LPI[38] - 2023年1月12日,SIM0335用于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IIa期临床研究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39] - 2022年12月28日,SIM0348注射液获NMPA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拟开展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的临床试验[36] - 2022年12月23日,SIM0237获NMPA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正于中美两地同步开展MRCT临床试验[35] - 2022年10月27日,SIM0237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35] - 2022年6月27日,评价SIM0272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多中心I期临床试验于山东省肿瘤医院达成FPI[34] 产品临床研究及上市情况 - 先必新®TASTE II研究已完成全部超1300例发病在24小时以内且接受早期血管内再通治疗的AIS患者入组[17] - 报告期内先必新®惠及患者约88万人,已覆盖约3440家医疗机构[18] - 2023年2月8日,公司递交先必新®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的IND申请获CDE受理,预计2023年启动该新适应症的临床试验[18] - 恩度®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COREMAP研究已达成入组患者328例[18] - 科赛拉®于2022年7月12日附条件上市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TRACES研究)[16] - 先诺欣®于2023年1月28日附条件上市用于轻中度COVID - 19[16] - 2022年3月9日,公司主导的赛伐珠单抗联合恩沃利单抗联合/不联合化疗的多队列、多中心II期临床试验完成86例受试者入组[20] - 2022年7月12日,科赛拉获NMPA批准在中国附条件上市,适应症为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性化疗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21] - 与安慰剂相比,在中国患者化疗前给予科赛拉可显著缩短第1周期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0天 vs 2天;P=0.0003)[22] - 科赛拉显著降低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SN)的发生率(7.3% vs 45.2%,P<0.0001)[22] - 科赛拉显著降低发热性中性粒细胞降低(FN)的发生率(2.4% vs 16.7%,P=0.0267)[22] - 科赛拉显著降低3/4级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53.7% vs 88.1%,P=0.0005)[22] - 使用科赛拉的≥3级不良事件发生更少(61.0% vs 88.1%)[22] - 2022年3月,科赛拉用于mCRC的国际多中心药物III期临床试验中国10家研究中心达成全部53例中国患者入组[23] - 2022年8月2日,科赛拉用于TNBC的国际多中心药物III期临床试验完成全部中国入组计划,共计入组38例受试者[23] - 2023年2月13日,G1公司宣布停止科赛拉用于mCRC的PRESERVE1研究[23] - 艾得辛®自2012年上市已惠及超100万(人次)中国患者[24] - 2022年1月20日,艾得辛®治疗活动性原发性干燥综合症II期临床试验144例受试者完成入组[24] - 2022年6月,艾得辛®有2项重要研究入选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年会壁报展示[25] - 2022年12月,艾得辛®一项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真实世界证据在亚太风湿病联盟(APLAR)年会上公布[25] - 公司自2021年11月17日合作签约至2023年1月28日先诺欣®获批上市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