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135,25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50,081千港元[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37,95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4,749千港元[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业务亏损13,367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02,738千港元[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18,593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23,428千港元[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0.38港仙,2022年同期为2.29港仙[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437,83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11,525千港元[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871,89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33,226千港元[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442,79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57,788千港元[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总权益为1,748,09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10,227千港元[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118,83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6,736千港元[7]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16,178千港元,所得税开支2,415千港元,期内亏损18,593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亏损105,572千港元、17,856千港元、123,428千港元[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综合资产总额分别为22.6739亿港元和23.09729亿港元,综合负债总额分别为3.36727亿港元和5.61635亿港元[25]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外部客户收益分别为1.35253亿港元和2.50081亿港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14.25361亿港元和10.06425亿港元[27]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分别为898.7万港元和1228.2万港元[27]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抵免分别为241.5万港元和1785.6万港元,中国附属公司税率为25%[29]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分别为1219.5万港元和7331.8万港元[3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购入物业、厂房及设备总成本约1109.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20.9万港元[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待售竣工物业成本为26036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70910千港元[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项下各项目总计9963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468千港元[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账款项下各项目总计9326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0241千港元[4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益减少45.9%至约1.353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2.501亿港元[44] - 公司毛利下降30.7%至约380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470万港元[46] - 其他收益减少26.8%至约900万港元,政府补助减少78.0%至约200万港元[47]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下降38.7%至约1920万港元[48] - 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增加10.3%至约3720万港元[50] - 除税前亏损降至约1620万港元[5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增加至约1220万港元,税后亏损减少84.9%至约1860万港元[53] - 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为约2.423亿港元,总借款增加388.2%至约6980万港元[54][55] - 总资产增加7.7%至约23.097亿港元,总负债增加67.9%至约5616万港元[56][57] - 流动比率降至2.0,负债比率增至4.0%,贸易应收账款周转率增至137天[58][59][60] - 存货减少6%至约2.055亿港元,制成品增加54.8%至约2740万港元[62] - 本期总收益减少45.9%,降至约1.353亿港元[90] - 本期集团录得约1860万港元较少亏损,股东应占亏损为1220万港元[9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23.097亿港元,净资产17.481亿港元[90] - 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韩国济州土地减值亏损1.036亿港元,澳大利亚项目计提所得税费用1810万港元[90] - 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亏损2.29港仙,本期为0.38港仙[9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管理服务收益80,195千港元,葡萄酒生产及分销收益43,698千港元,出售竣工物业收益11,021千港元,娱乐业务收益339千港元,总计135,253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0千港元、47,720千港元、202,361千港元、0千港元,总计250,081千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房地产、综合度假村及文化旅游分部亏损7,882千港元,葡萄酒分部亏损2,066千港元,娱乐业务分部亏损7,053千港元,物业管理分部溢利16,640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亏损91,350千港元、843千港元、7,747千港元、0千港元[21]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包括香港)、韩国、澳大利亚外部客户收益分别为1.23893亿港元、33.9万港元、1102.1万港元[27] - 葡萄酒业务收益减少8.4%至437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770万港元[45] - 本期新增板块带来约8020万港元的收益[45] - 葡萄酒业务毛利下降2.6%至约191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960万港元[46] - 新增板块贡献约2010万港元的毛利增长[46] - 葡萄酒业务制成品周转率增至251天[62] - 物业管理业务2个月贡献收益超8000万港元,分部溢利1664万港元[81] - 葡萄酒业务收入同比下降8.2%,降至4370万港元[83] - 澳大利亚悉尼项目交付1套公寓,确认收益1100万港元,毛利160万港元,尚余2.513亿港元可变现物业[87] 公司业务构成及分布 - 公司主要附属公司业务包括在韩国开发及经营度假村和文旅、在澳洲开发经营房地产、在中国生产分销葡萄酒、在韩国经营娱乐业务、在中国提供物业管理服务[10] - 集团按产品及服务确定四个报告分部,分别为房地产等开发经营、葡萄酒产销、娱乐业务、物业管理服务[18] - 公司主要业务位于中国(包括香港)、韩国及澳大利亚[26] 财报编制相关 - 未经审核简明中期财务报表按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六及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须与2022年财务报表一并阅览[11][12] - 编制中期财报会计政策与2022年一致,采用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集团财务无重大影响[14] - 集团确定报告分部损益计量方法与2022年一致[20] - 报告分部会计政策与集团一致,收益和开支按相关情况分配至各分部[23] 公司重大事项 - 2023年1月4日,集团以4.3亿元人民币收购北京潮来潮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其财务业绩自2023年5月起并入集团业绩[69][70] - 2022年11月29日签订澳洲悉尼歌剧院一号项目相关补充协议,相关决议于2023年3月22日通过,尾盘销售推迟至2024年12月31日[71][7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价值占总资产5%或以上的重大投资[7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聘用1826名全职雇员(2022年12月31日:321名)[75] - 报告期内,公司无诉讼情况更新,详情见2022年年度报告第14 - 15页[76] - 除上述情况外,集团期内无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情况[73] - 韩国济州锦绣山庄项目因融资障碍未开工,娱乐业务2022年底重启[85] - 澳大利亚项目尾盘销售推至2024年12月31日[89] - 期后无重大影响事项[93] - 期内公司及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94] 公司治理相关 - 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仅C.2.1条文有偏离[96]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此安排有优势并会定期检讨[97] - 公司采纳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董事期内遵守规定[99]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0] - 审核委员会审阅集团未经审核中期财务资料并与管理层讨论会计原则等[102] - 公告日董事会有四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3] 宏观经济环境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恢复性增长态势明显,“三重压力”得到缓解,但存在“宏观看热、微观偏冷”特征[77][78][79] 公司未来规划 - 公司将审慎理财,积极务实各板块业务[80] 股息分配 - 董事会不建议支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63] 资产质押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质押账面价值约5080万港元的资产作为银行融资抵押(2022年12月31日:无)[64] 每股亏损计算相关 - 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时加权平均股份数目均为32.07591674亿股[31]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期间,每股摊薄亏损与每股基本亏损相同[33]
新丝路文旅(00472)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