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诺科达科技(00519) - 2024 - 中期财报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22,329千港元,较2022年的70,606千港元下降68.38%[3]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8,037千港元,较2022年的15,595千港元下降48.45%[3]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35,564千港元,较2022年的25,510千港元增加39.41%[3]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35,564千港元,较2022年的25,510千港元增加39.41%[3] - 2023年基本每股亏损为1.24港仙,较2022年的1.02港仙增加21.57%[4] - 2023年摊薄每股亏损为1.24港仙,较2022年的1.02港仙增加21.57%[4] - 2023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5.6万港元,2022年为452.7万港元[8] - 2023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6.9万港元,2022年为42.9万港元[8] - 2023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253.6万港元,2022年所用现金净额为1058.7万港元[8]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值物增加净额为2060.9万港元,2022年为6047.4万港元[8] - 2023年收益总额为2240万港元,2022年为7147.7万港元[11]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3611.8万港元,期内亏损为3556.4万港元[13]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2232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0606千港元[17]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开支为514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540千港元[18]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为2762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540千港元[14]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总员工成本为640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077千港元[18]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存货成本为1429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5011千港元[18]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中国土地增值税为36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71千港元[19]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递延税项为 - 92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3489千港元[19]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亏损根据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约25510000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693420956股计算,2022年同期分别为25510000港元和2505105739股[2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35564000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25510000港元[4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值减少净额19551000港元[45] - 公司收益由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7060.6万港元减少2232.9万港元或68%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2232.9万港元[56] -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之公允值减少净额由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912.4万港元增加1042.7万港元或114%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1955.1万港元[57] - 公司投资物业之公允值亏损净额由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2710万港元减少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358.6万港元[59]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确认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拨回84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未收到还款,有1939.4万港元贷款逾期未付[60] - 公司销售开支由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196.5万港元减少28.1万港元或14%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168.4万港元[61] - 公司行政费用由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1101.7万港元增加380.3万港元或35%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1482万港元[62] - 公司融资成本由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454万港元增加60.5万港元或13%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514.5万港元[63] - 公司期内亏损由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2551万港元增加1005.4万港元或39%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3556.4万港元[6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为8.8267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9.50514亿港元),流动负债为3.8879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4.01822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2.3倍(2023年6月30日:2.4倍)[6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权益总额为7.99344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8.02147亿港元),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为2.10123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2.10124亿港元),资产负债率约为26%(2023年6月30日:26%)[6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员工总成本为6408万港元,2022年为6077万港元[80] 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329,744千港元,较6月30日的280,900千港元增加17.4%[5]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653,708千港元,较6月30日的727,896千港元下降10.19%[5]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176,303千港元,较6月30日的189,608千港元下降7.02%[5] - 2023年12月31日资产净额为799,344千港元,较6月30日的802,147千港元下降0.35%[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香港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为344843千港元,中国为51995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香港为349114千港元,中国为71千港元[1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公允值为280,900千港元,较6月30日的295,100千港元减少[23] - 2023年12月31日,持作销售的物业账面值为653,708千港元,6月30日为727,896千港元[23] - 2023年12月31日,约30,097,000港元持作销售的物业遭中国无锡法院冻结,2022年为32,884,000港元[23] - 2023年12月31日,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中非上市投资基金为87,993千港元,6月30日为92,500千港元[24] - 2023年12月31日,上市股本证券为34,337千港元,6月30日为50,530千港元[24] - 2023年12月31日,上市债务工具为668千港元,6月30日为639千港元[2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于Green Asia基金投资公允值约为15,219,000港元[2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于Huangpu River基金投资公允值约为49,460,000港元,6月30日约为53,659,000港元[28]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本金金额为1939.4万港元,年利率4%,该款项逾期,公司已申请清盘借款人[31]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及利息亏损拨备为1939.4万港元,较年初减少845万港元[32] - 2023年12月31日其他应收款项亏损拨备为491.7万港元,较年初减少35.7万港元[32] - 2023年12月31日应付账款为1.37169亿港元,较6月30日的1.4569亿港元有所减少[33] - 2023年12月31日合约负债为2053.7万港元,较6月30日的2504.2万港元有所减少[33] - 2023年12月31日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非上市投资基金账面价值为8799.3万港元[36] - 2023年12月31日上市股本证券(香港)账面价值为3433.7万港元[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总额为147172千港元,其中第一等级54672千港元,第三等级92500千港元[3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允值计量第三等级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92500千港元,较年初97871千港元减少4507千港元[3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及其他借贷约2.0219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2.0219亿港元)及793.3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793.4万港元)分别以港元及人民币计值,分别按浮动利率及固定利率计息[7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为银行融资提供担保,抵押投资物业及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分别为2.778亿港元及6569.6万港元的租赁土地及楼宇[79] - 2023年12月31日,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之公允值为1926.4万港元,已质押作孖展贷款融资抵押品,且无动用孖展贷款融资[7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中国物业销售收益为1849.1万港元,2022年为6797万港元[11] - 2023年度假村及物业发展分部业绩为285.6万港元,物业投资分部为 - 385.5万港元,投资控股分部为 - 2003.7万港元[13] - 2023年12月31日度假村及物业发展分部资产为69415.8万港元,物业投资分部为36665.3万港元,投资控股分部为15361.5万港元[13] - 2023年12月31日度假村及物业发展分部负债为26015.8万港元,物业投资分部为20865.6万港元[1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无锡物业项目第三期部分公寓交付确认收益1849.1万港元,整体毛利率33%,已签约未交付物业合约销售额2286.7万港元[4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投资物业贡献租金及管理收入350.1万港元(2022年为223.8万港元)[5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来自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金融资产利息及股息收入33.7万港元(2022年为39.8万港元),出售亏损净额9.5万港元(2022年为收益净额2.7万港元),公允价值减少1955.1万港元(2022年为912.4万港元)[51] - 度假村及物业发展分部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收益为1849.1万港元(2022年:6797万港元),毛利率为23%(2022年:19%)[56] 公司股权及股份发行情况 - 2023年10月30日公司发行5.5亿股新股,发行后已发行股本增至30.55105739亿股[34] - 新股认购所得款项净额约2655.8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约1000万港元用于潜在投资机会[34] - 2023年10月30日,公司按每股0.068港元的价格向认购人配发及发行5.5亿股本公司新普通股[65] - 认购股份总面值为550万港元,2023年7月26日收盘价为每股0.082港元,每股认购股份净价格约为0.066港元,总认购价为3740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655.8万港元[66] - 所得款项净额中约2655.8万港元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约1亿港元用于高科技行业潜在投资机会,预计两年内按拟定用途全部动用,截至2023年12月31日,约238.5万港元和380.1万港元已分别用作融资成本及行政支出,约3037.2万港元尚未动用[66] - 2023年12月31日,吴瞻明先生持有公司股份8.29935亿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27.16%[82] - 2023年12月31日,瑞兴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5.5亿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18.00%[82][87] - 2023年12月31日,李芙毅女士持有公司股份2.79930959亿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9.16%[87] - 2023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