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惠理集团(00806) - 2022 - 年度业绩
惠理集团惠理集团(HK:00806)2023-03-16 17:2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收入总额5.845亿港元,较2021年的12.816亿港元下降54.4%[2] - 2022年管理费总额5.493亿港元,较2021年的9.267亿港元下降40.7%[2] - 2022年表现费总额90万港元,较2021年的2.005亿港元下降99.6%[2]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5.443亿港元,较2021年的盈利4.578亿港元下降218.9%[2] - 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29.6港仙,较2021年的每股盈利24.7港仙下降219.8%[2] - 2022年每股末期股息3.4港仙,较2021年的8港仙下降57.5%[2] - 2022年净收入总额4.087亿港元,较2021年的8.8097亿港元下降[3] - 2022年开支总额4.7733亿港元,较2021年的5.2067亿港元下降[3] - 2022年资产净值44.942亿港元,较2021年的52.6476亿港元下降[4] - 2022年公司收入总额为5.84543亿港元,2021年为12.81649亿港元[7] - 2022年薪酬及福利开支总额为3.30088亿港元,2021年为3.89543亿港元[8] - 2022年其他总亏损净额为4.41103亿港元,2021年收益净额为1.11036亿港元[9] - 2022年其他开支总额为1.19776亿港元,2021年为0.99374亿港元[10] - 2022年税项开支总额为0.03959亿港元,2021年为0.50081亿港元,税率均为16.5%[11]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5.44315亿港元,2021年利润为4.57813亿港元[12] - 2022年董事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总额为0.62108亿港元,2021年宣派末期股息1.47999亿港元[14] - 2022年投资总额为19.2256亿港元,2021年为28.46015亿港元[17] - 2022年已逾期但尚未减值的应收账款为6.7131亿港元,2021年为19.006亿港元[20] - 2022年流动银行贷款为7605.4万港元,2021年非流动银行贷款为8263.4万港元[21] - 2022年应付分销费总额为5079.3万港元,2021年为9202万港元[23] - 2022年12月31日已发行权益为13.26832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3.85078亿港元[24] - 2022年公司回购2327.3万股股份,支付代价5824.6万港元;2021年回购510万股股份,支付代价2202.7万港元[24] - 2022年公司净亏损5.44亿港元,每股亏损29.6港仙;2021年净利润4.58亿港元,每股盈利24.7港仙[25] - 2022年公司建议派发股息3.4港仙,2021年派发股息8港仙;2022年用5800万港元回购股份,占发行在外股份的1.3%[25] - 截至2022年12月底,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61亿美元,较2021年底的100亿美元减少39%[32] - 2022年管理费总额减少至5.493亿港元,同比下降41%[32] - 2022年公司年内获得10亿美元的认购总额[32] - 2022年经营亏损(未计算其他收益╱亏损)为6860万港元,投资亏损净额为3.177亿港元,年内净亏损为5.443亿港元[3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净值为45亿港元,包括现金17亿港元及投资27亿港元[32] - 2022年底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61.45亿美元,2021年12月31日为100.37亿美元[48] - 2022年基金负回报23.42亿美元,赎回净额13.35亿美元,导致资产管理规模减少[48] - 2022年管理基金的资产加权平均回报下降23.1%,惠理高息股票基金和惠理价值基金分别下跌18.9%及28.1%[48] - 2022年认购总额为10.25亿美元,2021年为37.21亿美元;赎回总额为23.60亿美元,2021年为67.39亿美元;赎回净额为13.35亿美元,2021年为30.18亿美元[48] - 2022年品牌基金占集团管理资产的84%,2021年为82%;绝对回报偏持长仓基金占73%,2021年为69%[50][51] - 2022年机构客户占管理资产总额的57%(2021年:60%),散户投资者占43%(2021年:40%);香港特别行政区客户占65%(2021年:60%),中国内地客户占8%(2021年:9%)[52] - 2022年收入总额为5.845亿港元,较2021年的12.816亿港元下降54.4%;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5.443亿港元,2021年为利润4.578亿港元[54][55] - 2022年管理费总额为5.493亿港元,较2021年的9.267亿港元减少40.7%;表现费总额为90万港元,2021年为2.005亿港元[54][56] - 2022年公司经营亏损6860万港元,2021年经营利润为3.603亿港元,变动-119.0%[54] - 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29.6港仙,2021年每股盈利24.7港仙,变动-219.8%;每股摊薄亏损29.6港仙,2021年每股盈利24.6港仙,变动-220.3%[54] - 2022年每股末期股息为3.4港仙,较2021年的8.0港仙下降57.5%[54] - 2022年集团平均管理资产下降39.2%至74.39亿美元,2021年为122.45亿美元[56] - 2022年度化净管理费率轻微减少至58个基点,2021年为59个基点;分销渠道之管理费回扣减少41.0%至2.187亿港元,2021年为3.704亿港元[56] - 2022年其他收入为7670万港元,2021年为1.256亿港元;主要因股息收入降至1730万港元(2021年:5310万港元)及利息收入减至3590万港元(2021年:5340万港元)[57] - 2022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已变现收益净额2.518亿港元,未变现亏损净额5.886亿港元;2021年已变现收益净额420万港元,未变现收益净额1.084亿港元[58] - 2022年公司应占亏损为2.53亿港元,2021年为收益4.05亿港元;物业重新估值亏损3.59亿港元,2021年为收益3.02亿港元;净租金收入3.34亿港元,2021年为2.22亿港元;外汇汇兑亏损2.28亿港元,2021年为1.19亿港元[59] - 2022年末公司持有价值黄金ETF 12621960个单位,占27.8%,占集团总资产10.0%,公平值4.749亿港元,成本4.203亿港元,未变现净投资亏损280万港元;2021年末持有12621914个单位,占25.9%,占集团总资产8.4%,公平值4.777亿港元,成本4.203亿港元,未变现净投资亏损230万港元[60] - 2022年末公司持有4 ICAV-GCHY Bond Fund 4970998个单位,占Value Partners Ireland Fund ICAV资产净值16.3%,占集团总资产7.5%,公平值3.571亿港元,成本4.006亿港元,收取股息60万港元,未变现净投资亏损3380万港元;2021年末持有4982102个单位,占7.5%,占集团总资产6.9%,公平值3.917亿港元,成本4.014亿港元,收取股息60万港元,未变现净投资亏损4600万港元[61] - 2022年末公司持有惠理亚洲创新机会基金661923个单位,占惠理基金系列资产净值2.5%,占集团总资产1.6%,公平值7710万港元,成本7760万港元,未变现净投资亏损7310万港元,已变现净投资亏损210万港元;2021年末持有2059604个单位,占8.3%,占集团总资产5.5%,公平值3.109亿港元,成本2.383亿港元,未变现净投资收益2880万港元[62] - 2021年末贷款票据公平值6.91亿港元,成本4.037亿港元,占集团资产总值12.2%;2022年5月24日金融信托提前偿还贷款票据,代价6.44亿港元;2022年收取利息收入860万港元,确认已变现净投资收益2.398亿港元,未变现净投资亏损2.913亿港元;2021年收取利息收入2990万港元,未变现净投资收益2.141亿港元[63] - 2022年固定薪金及员工福利增加3.9%至2.544亿港元,2021年为2.448亿港元[65] - 2022年花红共5180万港元,2021年为1.081亿港元[65] - 2022年员工回扣金额为310万港元,2021年为780万港元[65] - 2022年股份基础报酬开支为2070万港元,2021年为2880万港元[65] - 2022年其他非员工经营开支为1.004亿港元,2021年为9940万港元[66] - 2022年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减少至780万港元,2021年为890万港元[66] - 2022年末集团现金结余净额16.665亿港元,房地产合伙相关借款7610万港元,2021年为8260万港元[69] - 2022年集团负债权益比率为零,流动比率为8.7倍,2021年为6.9倍[69]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股东权益为44.942亿港元,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8.3亿股[70] - 2022年董事会建议向股东宣派末期股息每股3.4港仙[68] - 建议派付2022年度末期股息每股3.4港仙,待股东批准后于2023年5月25日或前后支付[73] - 2022年度公司于联交所购买2327.3万股股份,支付总代价约5824.6万港元,所有购买股份均被注销[77] - 2022年3月回购457.6万股,最高每股3.50港元,最低2.83港元,总代价1487.9万港元[78] - 2022年4月回购398.7万股,最高每股3.31港元,最低2.81港元,总代价1155.6万港元[78] - 2022年5月回购379.5万股,最高每股3.05港元,最低2.71港元,总代价1093.4万港元[78] - 2022年10月回购1027.2万股,最高每股1.98港元,最低1.81港元,总代价1954万港元[7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集团旗舰基金惠理价值基金1下跌28%,恒生指数及MSCI中国指数跌幅分别为13%及22%[26] - 截至2023年1月31日止的三个月,惠理价值基金录得46%的净回报[26] - 自1993年成立以来,惠理价值基金净回报为3369%,同期恒生指数回报为466%[26] - 惠理价值基金(A单位)2022年回报为 - 28.1%,2023年初至2月28日为 + 2.1%[30] - 2022年MSCI明晟中国指数下挫21.9%,MSCI所有国家亚洲(日本除外)指数下跌19.7%[31] - 惠理高息股票基金(A1类)过去五年历年回报分别为:2018年 -14.2%;2019年 +14.9%;2020年 +13.9%;2021年 +3.5%;2022年 -18.9%;2023年(年初至2月28日)+5.2%[47] 公司准则采纳情况 - 公司已首次采纳自2022年1月1日起生效的准则及修订,2023年将采纳相关新准则[6] 宏观经济数据 - 2022年中国GDP增长目标为5.5%,实际录得3%增长[27]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3年中国增长率为5.2%,美国及欧洲分别为1.4%及0.7%[28] - 中国拥有14亿人口,其中4亿为中产阶层[28] - 中国仅有少于15%的家庭储蓄投放于股票市场[29] 公司人员及业务拓展 - 惠理雇用202名员工,其中香港员工145人,中国内地员工42人[30] - 公司聘请蔡康进先生为机构业务高级总监,拓展北亚地区机构业务;委任David TOWNSEND先生出任驻伦敦的EMEA业务总经理,拓展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业务[34] - 公司优化客户投资组合管理团队,委任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