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惠理集团(00806) - 2023 - 中期业绩
惠理集团惠理集团(HK:00806)2023-08-11 17:1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益与费用 - 2023年上半年收益总额2.768亿港元,较2022年的3.319亿港元下降16.6%[2] - 2023年上半年管理费总额2.459亿港元,较2022年的3.073亿港元下降20.0%[2] - 2023年上半年表现费总额为0,较2022年的90万港元下降100.0%[2] - 2023年上半年费用收入总额为2.77亿港元,2022年为3.32亿港元[7]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总亏损净额为382.9万港元,2022年为3.79亿港元[8] - 2023年上半年税项开支总额为221.8万港元,2022年为398.3万港元[11] - 2023年首六个月管理费总额降至2.459亿港元,同比下降20.0%[26] - 2023年上半年收益总额2.768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3.319亿港元下降16.6% [45] - 2023年上半年管理费用总额2.459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3.073亿港元下降20.0% [45] - 2023年上半年表现费用总额为0,较2022年上半年的90万港元下降100.0% [45] - 2023年上半年总收入净额中,管理费2.459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3.073亿港元下调;表现费为0,2022年上半年为90万港元;认购费309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2370万港元;管理费回扣9480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1.248亿港元减少;其他收入372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3600万港元[46] - 2023年上半年年度化总管理费率上调至102个基点,2022年上半年为95个基点;年度化净管理费率提升至63个基点,2022年上半年为57个基点[4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利润与盈利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亏损(未计算其他收益╱亏损)30万港元,较2022年的4490万港元下降93.3%[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490万港元,较2022年的亏损4.286亿港元增长101.1%[2]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0.3港仙,较2022年的亏损23.2港仙增长101.3%[2]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按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488万港元计算,2022年为亏损4.29亿港元[12] - 2023年首六个月公司净利润490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4.286亿港元[2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490万港元,而2022年上半年为亏损4.286亿港元,变动率为101.1% [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本集团利润为49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亏损4.286亿港元[4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与负债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27.5228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7.12173亿港元有所增加[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19.00252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0.35684亿港元有所减少[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2.1458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3502亿港元有所减少[4]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44.3416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4.94199亿港元有所减少[4] - 2023年6月30日合资企业之投资金额为5.4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46亿港元[15] - 2023年6月30日投资总额为1.99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92亿港元[16] - 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总额从2022年的1,666,461降至2023年的1,521,132[1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将投资基金从“联营公司投资”重新归类至“持作出售投资”,流动资产项金额为107,890,000港元,流动负债项金额为36,740,000港元[18] - 应收账款总额从2022年的67,131千港元降至2023年的62,793千港元[20] - 应付分销费开支总额从2022年的50,793千港元增至2023年的51,209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持有价值黄金ETF 12621950个单位,占比28.5%,公平值为5.002亿港元,成本为4.203亿港元,录得未实现净投资收益253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持有12621960个单位,占比27.8%,公平值为4.749亿港元,成本为4.203亿港元,亏损280万港元[51] - 2023年6月30日,该投资占集团总资产的10.8%,2022年12月31日为10.0%[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持有惠理基金(爱尔兰)ICAV-GCHY Bond Fund 4,474,116个单位,占其资产净值15.9%,占集团总资产6.9%,公平值为3.188亿港元,成本为3.599亿港元[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结余净额为15.211亿港元,除房地产合伙相关借款7410万港元外无其他企业银行借款[58] - 集团债务权益比率为零,流动比率为8.9倍[5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股东权益为44.342亿港元,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8.3亿股[59] - 2023年6月30日,以人民币计值的银行存款约6.37亿港元,2022年6月30日以人民币计值约4.58亿港元、以澳元计值约6.52亿港元[6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其他财务信息 - 2022年薪酬及福利开支计入政府工资补贴160万港元,2023年无[9] - 2023年和2022年香港利得税计提税率均约为16.5%[10] - 公司就2022年度宣派末期股息6210.8万港元并于2023年5月25日派付,2022年支付2021年度末期股息1.48亿港元[13] - 2022年公司回购12,433,000股股份,支付代价37,591,000港元,已回购股份于2022年6月30日注销[23] - 2023年上半年固定经营开支为1.6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67亿港元减少4%[2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44亿港元,包括现金15亿港元及投资28亿港元[27] - 集团每年将已实现纯利储金的20% - 23%作为花红分配给雇员,并设有雇员的递延花红计划[55] - 集团每年于各财政年度末宣派股息(如有),每股股息按已实现利润(扣除已确认的未变现收益及亏损)宣派[57]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发中期股息[61]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管理规模 - 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60亿美元,较2022年底的61亿美元减少1.9%[26] - 截至2023年6月底,集团资产管理规模为60.29亿美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1.45亿美元下降,主要因赎回净额6100万美元,但基金上半年录得正回报800万美元[38] - 2023年上半年认购总额6.75亿美元,赎回总额7.36亿美元,认购/(赎回)净额-6100万美元[39] - 品牌基金占集团资产管理规模的85%,按策略划分,绝对回报偏持长仓基金占74%,固定收益基金占13% [41] - 机构客户占资产管理规模总额的54%(2022年12月31日为57%),散户投资者占46%(2022年12月31日为43%)[43] - 香港客户占集团资产管理规模的66%(2022年12月31日为65%),欧洲及中国内地客户分别占11%及7%(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12%及8%)[43]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基金回报 - 管理基金的资产加权平均回报在回顾期间上升0.2%,其中惠理高息股票基金上升8.3%、惠理大中华高收益债券基金上升4.2%、惠理价值基金下降2.5%[38] - 惠理高息股票基金(A1类别)2018 - 2022年历年回报分别为-14.2%、+14.9%、+13.9%、+3.5%、-18.9%,2023年初至6月30日为+8.3%[59] - 惠理大中华高收益债券基金(P类别美元账户)2018 - 2022年历年回报分别为-4.9%、+9.4%、-0.3%、-22.5%、-30.2%,2023年初至6月30日为+4.2%[59] - 惠理价值基金(A单位)2018 - 2022年历年回报分别为-23.1%、+32.4%、+37.6%、-6.6%、-28.1%,2023年初至6月30日为-2.5%[59]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业务合作与产品推出 - 公司加入一家在香港本地有强大影响力的中资银行,作为新的零售和私人银行业务分销合作伙伴[28] - 7月,公司与印尼著名资本市场参与者Aldiracita Group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8] - 一家欧洲领先金融机构于2020年向公司授出委托,并于今年投放更多资金交由公司管理[29] - 5月,公司推出惠理基金(爱尔兰)ICAV-惠理亚洲食品及营养产业基金,为首只符合相关条例的基金[30] - 公司预计今年推出货币市场基金和投资级别债券产品[31] - 与远致投资(国际)合作推出专注大湾区的另类投资策略基金,将于本年度第三季度完成首轮认购[31] - 今年下半年将推出亚洲物流地产私募股权基金[31] - 四月,公司与新合作伙伴达成投资顾问协议,为其新发行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提供服务[33] - 公司正与现有合作伙伴合作将两只MRF基金列入优先销售名单[33]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市场环境与业务影响 - 2023年首六个月,MSCI明晟中国指数下挫5.5%,MSCI所有国家亚洲(日本除外)指数上升3.0%[25] - 公司固定收益基金因注重高收益债券市场,受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发展减缓影响出现部分资金流出[25]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在香港、上海、深圳、新加坡、伦敦、马来西亚员工分别为141名、34名、5名、8名、2名、5名,2022年6月30日分别为164名、43名、3名、4名、2名、6名[63]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其他业务信息 - 二月,惠理在《Fund Selector Asia》2023年新加坡基金奖项中荣获两项大奖[31] - 2021年,公司对持有股票及固定收益证券的所有上市企业进行100% ESG专有评估[34] - 公司希望未来12个月内升级其他基金,使其符合SFDR条例8的要求[34] - 六月,惠理集团荣获香港灼见名家传媒颁发的2023年度ESG企业高瞻大奖[34] - 公司预计亚洲资产管理需求将日益增加[35] - 2023年上半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已实现亏损净额78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收益净额2.399亿港元;未实现收益净额170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亏损净额5.624亿港元;投资物业之公平值亏损净额39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收益净额1480万港元;外汇亏损净额91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亏损净额7160万港元;其他亏损净额38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亏损净额3.793亿港元[49]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的应占合资企业收益为173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190万港元[50] - 2023年7月27日,新合资企业Golden Partners Investment Limited以1310万欧元(相当于1.12亿港元)总投资额要约购买Cromwell Italy Urban Logistics Fund 50%股权[50] - 2023年7月27日,Golden Partners以1.12亿港元完成购买Cromwell Italy Urban Logistics Fund 50%股权[15] - 2023年7月27日,集团合资企业1,310万欧元(相当于1.12亿港元)完成购买Cromwell Italy Urban Logistics Fund 50%股权[24] - 2023年7月26日,集团附属公司拟350万美元(相当于2,700万港元)购买PT Surya Timur Alam Raya Asset Management 29.99%权益,同时拟758,000美元(相当于600万港元)出售附属公司29.99%权益[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投资基金产生按公平值透过损益入账金融资产未实现亏损净额1,500,000港元[18]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收取股息金额20万港元,录得未实现净投资收益240万港元,已实现净投资亏损150万港元[52] - 2023年上半年,固定薪金及员工福利为1.111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950万港元;花红为660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53][54]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