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城天下(00524) - 2023 - 中期业绩
长城天下长城天下(HK:00524)2023-08-24 19:11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收益约为4170万港元,2022年约为4460万港元[1] - 2023年上半年毛利约为240万港元,2022年约为260万港元[1] - 2023年上半年归属公司拥有人亏损约为1290万港元,2022年约为1160万港元[1]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约为6.5港仙,2022年约为7.3港仙[2]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3年上半年派付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派息[3]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1289.3万港元,2022年为1162.2万港元[6]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6204.9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379.8万港元[8]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4995.1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286.7万港元[8] - 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内亏损1289.3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162.2万港元[9] - 2023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6654.8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5496.2万港元[9] - 2023年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1355.1万港元,2022年为1136.5万港元[10] - 2023年投资业务所产生现金净额为9000 - 34 + 5 - 6 + 8965 = 17930万港元,2022年为207 - 21 + 186 = 372万港元[10] - 2023年融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950 + 166 + 1116 = 2232万港元,2022年为1122 + 97 + 1219 = 2438万港元[10]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减少净额为5702万港元,2022年为12398万港元[10] - 2023年1月1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 - 64万港元,2022年为 - 59万港元[10]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12265万港元,2022年为18206万港元[10] - 2023年集团产生亏损净额约1289.3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约为495.8万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4,438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186千港元[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综合负债总额为42,49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4,740千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香港地区收益14,46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5,331千港元;新加坡地区收益22,21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9,247千港元;中国地区收益4,978千港元,2022年同期无收益[20]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147千港元,2022年同期无收入;终止租赁安排之收益9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38千港元[21] - 2023年上半年财务费用16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7千港元;员工成本总额6,93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059千港元[21]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利得税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2023年即期税项(香港利得税)为-99千港元,2022年为-96千港元[22] - 2023年期间每股亏损乃基于本期归属于公司拥有人的亏损约12,893,000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数目约196,928,000股计算,2022年分别约为11,622,000港元及158,894,000股[22] - 2023年6月30日投资物业公平值为51,40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3,000千港元,本期于损益内确认的公平值减少净额为-1,600千港元[26]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18,54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527千港元,其中贸易应收款项为15,538千港元,2022年为3,310千港元[28] - 2023年6月30日已质押银行存款约602,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598,000港元,已向供应商开立银行担保约155,000港元,2022年为476,000港元[30]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32,23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1,591千港元,其中贸易应付款项为11,131千港元,2022年为4,200千港元[30]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股息[22]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来自前任董事赵锐勇先生及张嘉恒先生的未偿还贷款分别约为237.8万港元及333.2万港元[31] - 2023年6月30日法定股本股份数目为12亿股,金额为12亿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1.969275亿股,金额为1.9693亿千港元[31]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应收一名关联方的共用办公室收入分别为0千港元及55.7万港元[34] - 2023年6月30日,指定按公平值透过其他全面收益列账的非上市股本证券为191万港元,按公平值透过损益列账的香港上市之股权投资为1.1万港元,总计192.1万港元[35] - 2022年12月31日,指定按公平值透过其他全面收益列账的非上市股本证券为191万港元,按公平值透过损益列账的香港上市之股权投资为1.1万港元,总计192.1万港元[35]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透过损益列账的香港上市之股权投资公平值均为1.1万港元,指定按公平值透过其他全面收益列账的非上市股本证券公平值均为191万港元[37] - 集团收益由上期约4460万港元减少约6.5%至本期约4170万港元[38] - 本期归属公司拥有人亏损由上期约1160万港元增加约11.2%至约1290万港元[38] - 集团收益由上期约4460万港元减少约6.5%至本期约4170万港元[51] - 集团毛利由上期约260万港元减少约7.7%至本期约240万港元[51] - 集团销售及分销开支由上期约7.7万港元增加约113.0%至本期约16.4万港元[52] - 集团经营及行政开支由上期约1090万港元增加约33.0%至本期约1450万港元[52] - 归属公司拥有人亏损由上期约1160万港元增加约11.2%至本期约1290万港元[5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净资产约为500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6290万港元减少[53] - 2023年6月30日,来自两名前任董事之贷款约为570万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为无抵押、无担保及免息[5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负债资产比率约为11.4%,2022年12月31日约为9.1%,上升源于经营亏损致净资产减少[5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租赁负债约为99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280万港元,增加因租赁额外办公室[54] - 2023年6月9日股份合併生效,法定股本为1.2亿港元,分为1.2亿股每股面值0.10港元之合併股份,已发行合併股份为196,927,500股[54]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期派付中期股息(2022年6月30日:无)[77] - 集团于2023年6月30日无重大资产押记(2022年12月31日:无)[7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在多地聘用29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25名),本期总员工成本约69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约610万港元)[8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益为67.2万港元,租赁收益为4165.9万港元,2022年分别为67.2万港元和4457.8万港元[6] - 2023年上半年服务成本为3928.6万港元,2022年为4198.3万港元[6] - 2023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益40,29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3,297千港元[16] - 2023年上半年电讯服务收入69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09千港元;资讯科技业务收入40,98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3,906千港元[16] - 2023年上半年经营租赁项下之固定租赁付款41,65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4,578千港元[16] - 2023年上半年电讯服务业绩为亏损2,676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2,027千港元;资讯科技业务业绩为亏损2,319千港元,2022年同期盈利175千港元;物业投资业绩为盈利664千港元,2022年同期盈利666千港元[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电讯服务资产为20,48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282千港元;资讯科技业务资产为8,46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12千港元;物业投资资产为52,50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2,836千港元[19] - 电讯业务本期收益约4030万港元,较上期约4330万港元减少约6.9%[39] - 本期开始提供GPS服务收益约500万港元[40] - 本期短信批发业务收益约340万港元[41] - 资讯科技业务本期收益约70万港元,较上期约60万港元增加约16.7%[42] - 资讯科技服务本期收益约70万港元,较上期约60万港元增加约16.7%[43] - 电子商店改造合约总金额约70万港元,本期收益约40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已确认总收益约50万港元[44] - 集团2021年9月收购物业本期及上期租金收入约70万港元[46] - 投资物业于2023年6月30日公平值约为5140万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相比无变动[47] - 电讯业务收益由上期约4330万港元减少约6.9%至本期约4030万港元[51] - 资讯科技业务收益由上期约60万港元增加约16.7%至本期约70万港元[51] 财务准则应用情况 - 公司于2023年首次应用多项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未造成重大影响[14] 公平值等级制度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投资物业归入公平值等级制度之第3级别,本期第3级别并无拨入或拨出[27] - 于本期及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第1级别与第2级别公平值计量之间并无转拨,且第3级别公平值计量亦无拨入或拨出[35] 供股情况 - 2022年11月,公司按认购价每股供股股份0.045港元配发3.93855亿股新普通股[32] - 2022年12月,公司按每持有四股股份获发一股供股股份的基准进行供股[32] - 2021年5月供股,按每4股获发1股,认购价每股0.15港元,发行262,570,000股,所得款项净额期初余额约5,700,000港元[67] - 2021年5月所得款项净额原拟偿还贷款及借款1700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2270万港元,实际使用1920万港元,余额350万港元[67] - 2021年11月供股,按每5股获发1股,认购价每股0.10港元,发行262,570,000股,所得款项净额期初余额约5,900,000港元[69] - 2021年11月所得款项净额原拟用于电讯业务项目资金等2500万港元,实际使用2140万港元,余额360万港元[69][71] - 2022年11月供股,按每4股获发1股,认购价每股0.045港元,发行393,855,000股,所得款项净额期初余额约10,100,000港元[73] - 2022年11月所得款项净额拟用于偿还贷款等共1650万港元,已全部实际使用[73] 股东及股份相关情况 - 董事张少辉通过受控制法团Beta Dynamic Limited拥有135,589,342股股份,持股概约百分比为68.85%[59] - 张少辉为Beta Dynamic Limited唯一董事,该公司实益拥有135,589,342股股份,股份合併前为1,355,893,423股[60] - 202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