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公司收入约7.108亿元,较同期的约6.382亿元增加11.4%[1][8] - 报告期公司毛利约1.946亿元,较同期的约1.381亿元增加40.9%[2] - 报告期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7930万元,较同期的约3320万元增加138.9%[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7.10818亿元,较2022年同期6.38155亿元增加11.4%,主要因实际供热服务面积增加等因素[16][17] - 报告期销售成本5.16214亿元,较同期5.0006亿元增加3.2%,因无形资产摊销增加和供热及热力输配成本增加[16][18] - 报告期毛利1.94604亿元,较同期1.38095亿元增加40.9%,毛利率为27.4%,同期为21.6%,主要因兰州新区项目供热价格上涨等[19][20] - 行政开支7006.3万元,较同期5898.7万元增加18.8%,因雇员福利开支和差旅、业务招待开支增加[16][21] - 报告期金融资产及合同资产减值亏损拨回2114万元,同期为拨备404.2万元,主要因相关客户减值亏损拨回[16][22] - 其他收入1713.1万元,较同期3293.4万元减少48.0%,因政府补助减少[16][23] - 其他亏损—净额169万元,较同期62.6万元增加183.3%,因同期有出售无形资产一次性收益[16][24] - 报告期财务成本2531万元,较同期5120.2万元减少50.6%,因EMC修订产生一次性成本和贷款利息开支减少[16][26] - 期内利润1.13337亿元,较同期4989.3万元增加127.1%,因毛利增加、减值亏损拨回金额增加和财务成本净额减少[16][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7.10818亿元,同比增长11.39%;期内利润及总全面收入1.13337亿元,同比增长127.16% [32]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40.51535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0.85748亿元略有下降;流动资产9.87185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58481亿元有所下降[33] - 2023年6月30日,总权益10.05874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22562亿元有所增长;总负债40.32846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3.21667亿元有所下降[34] - 2023年上半年客户合同收入为710,818千元,2022年同期为638,155千元,同比增长11.39%[43] - 2023年上半年按性质划分的开支总计586,277千元,2022年同期为559,047千元,同比增长4.87%[47]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17,131千元,2022年同期为32,934千元,同比下降48%[47] - 2023年上半年其他亏损净额为1,690千元,2022年同期为626千元,同比增长170%[48]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35,096千元,2022年同期为19,268千元,同比增长82.15%[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估计平均年度税率为24%,2022年同期为28%[49]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35元,2022年同期为0.15元,同比增长133.33%[50] 供热服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实际供热服务面积约为4190万平方米,较2022年6月30日的约3980万平方米增加5.3%[11] - 报告期,公司供热服务所得收入约为6.455亿元,较同期的5.71亿元有所增加[1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约30万名供热服务客户,2022年6月30日为28.24万名[1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运营并拥有大部分一级输配管网,其总长度约为546.9公里,2022年6月30日为542.7公里[13] 工程施工服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公司工程施工服务所得收入约为4320万元,较同期的约4190万元增加3.1%[14] 供热相关EMC服务项目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公司供热相关EMC服务项目所得收入为150万元,较同期的200万元减少25.0%[14] 其他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其他业务收入为2060万元,较同期2320万元减少11.2%,主要因供热服务设施销售减少[15] 公司上市及资金相关情况 - 公司2023年7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收到净所得款项约1.875亿港元,相当于人民币1.706亿元[39] - 公司于2023年7月10日在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全球发售净所得款项约为1.875亿港元[61] - 截至报告期,公司未动用全球发售净所得款项[61] - 全球发售净所得款项将按招股章程所载用途分配比例使用[62]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1.875亿港元,计划用于兰州调峰锅炉建设(50.0%,9370万港元)、新密供热准备及扩展项目(40.0%,7500万港元)和集团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10.0%,1880万港元)[63] - 截至2023年8月25日,已动用金额为1.706亿元,未动用金额为570万元,预期于2024年12月31日或之前动用[63] - 公司于2023年7月10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已发行及配发新H股7560万股,发售价为每股H股3.60港元[76] 公司运营及财务资源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流入2686.4万元[3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未动用银行融资10.39亿元,其中8.34亿元可于12个月内动用,2.05亿元可于12个月后动用[39] - 公司董事认为集团有充足财务资源支持运营及履行未来至少12个月到期的财务责任,中期财务资料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40] 公司会计政策及准则情况 - 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招股章程附录一所载会计师报告中所述一致,除所得税估计外,采用新订及经修订准则[41] - 新订及经修订准则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财务年度首次强制采纳,预计对集团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42] - 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准则、现行准则的修订本及诠释将于2024年1月1日或待定日期生效,预计对集团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无重大影响[42] 公司无形资产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为33.40965亿元,2023年6月30日为32.72144亿元[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形资产添置3690.5万元,摊销1.05726亿元[52]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摊销费用分别为1.05726亿元和9473.9万元[55]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分别约7.51481亿元和7.71097亿元无形资产已质押作借款抵押品[55] 公司应收应付款项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分别为5.94065亿元和5.66144亿元[56]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分别约1.12552亿元和1.21028亿元贸易应收款项已质押作银行借款抵押品[59]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分别为9.80277亿元和9.83663亿元[60] 公司股利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未宣派及派付中期股利,2022年同期也无[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并无宣派及派付中期股利(2022年同期:无)[65] 公司企业管治及证券交易情况 - 公司已采纳企业管治守则,自上市日期起至公告刊发之日,已遵守守则所载所有原则及守则条文[66][67] - 公司已就董事及监事之证券交易采纳一套行为准则,各董事及监事确认自上市日期起至公告刊发之日遵守标准守则规定准则,公司未悉雇员违反事件[68][69] - 自上市日期起至公告刊发之日,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0] 公司审核及报告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张浩刚先生、朱青博士和缪文彬先生组成,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计中期业绩[71][72] - 公司中期业绩公告刊载于公司网站和联交所网站,2023年中期报告将于9月寄发股东并刊载于上述网站[78] 公司未来计划情况 - 新密项目预计2023年11月左右开始供热服务,六项特许经营权将全部投入经营[30] - 公司拟按招股章程计划使用全球发售募集净所得款项,公告刊发之日无其他未来重大投资或添加资本资产计划[74][75] 公司基本信息情况 - 公司为中国第二大非国有跨省供热服务供应商,在“三北地区”供热服务行业确立领先地位[8] - 招股章程日期为2023年6月28日[81]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81] - 股份面值为人民币1.00元[81] - 公告日期为2023年8月25日[81] - 董事会包括3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1]
慧居科技(02481)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