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商能源(00206) - 2022 - 年度业绩
华商能源华商能源(HK:00206)2023-03-26 19:52

财务数据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约为1.13亿美元,较2021年增加98.2%][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毛利约为2770万美元,较2021年增加34.3%][2] - [毛利率从2021年的36.2%下降至2022年的24.5%,较2021年降低11.7个百分点][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股权股东应占溢利约为2590万美元,较2021年的920万美元增加180.7%][2] - [2022年经营溢利为731.8万美元,2021年为1460.4万美元][3] - [2022年除税前溢利为2645.5万美元,2021年为1574万美元][3] - [2022年年内溢利为2589万美元,2021年为934.4万美元][3] - [2022年全面收益总额为2044.8万美元,2021年为1304.1万美元][4] - [2022年资产净值为1.69026亿美元,2021年为1.48578亿美元][6] - [2022年客户合约总收益为1.1304亿美元,较2021年的5702.7万美元大幅增长,其中资本设备及总包销售从2427.1万美元增至5892.4万美元,油田耗材及物料销售从2103.4万美元增至4069.9万美元等][13] - [2022年其他收益及净收入为361.8万美元,低于2021年的472.3万美元,主要因政府补助从111.8万美元降至34.4万美元等][14] - [2021年出售分类为持作出售的非流动资产业务收益为1140.7万美元,2022年分占合营公司出售两座钻井平台收益为1806.2万美元][16][17] - [2022年综合损益表内所得税为56.5万美元,低于2021年的639.6万美元,主要因中国土地增值税等因素][18] - [2022年建议派付末期股息415.8万美元,每股0.01港元,2021年为零][21]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0816美元,较2021年的0.00291美元有所增长,加权平均股数为31.72935亿股][22] - [2022年在合营公司所占净资产为416.6万美元,较2021年的4312.3万美元大幅减少,应收合营公司款项为6072.3万美元][23] - [2022年存货总计3624万美元,较2021年的3339.1万美元有所增加,其中原材料从576.8万美元增至760.5万美元等][24] - [2022年贸易应收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64,704千美元,2021年为64,686千美元][25] - [2022年贸易应付及其他应付款项为59,576千美元,2021年为42,331千美元][26] - [2022年公司承诺向两家新联营公司出资约2,868,000美元,2021年承诺向一家新联营公司注入约4,713,000美元][26][27] - [2022年公司销售收入及股权股东应占溢利约为1.13亿美元及259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加98.2%及180.7%][35] - [2022年公司收入为1.1304亿美元,较2021年的5702.7万美元增加98.2%,股权股东应占之净溢利为2587.9万美元,同比增长180.7%][36] - [按业务分部,资本设备及总包收入6102.6万美元,增幅120.9%;油田耗材及物料收入4069.9万美元,增加93.5%;管理及工程服务收入1131.5万美元,主要因墨西哥市场业务增长][36][37][38][39] - [可再生能源业务相关销售收入约4930万美元,占总收入43.6%,去年仅为320万美元,占比5.6%,传统能源板块收入6370万美元][36] - [按地区划分,中国内地收入7906.7万美元,占比70%,增幅154.7%;香港特别行政区收入减少92.3%][36][40] - [2022年毛利为2774.6万美元,较去年增加708.2万美元,但毛利率从36.2%降至24.5%][36][41] - [其他收益及净收入从2021年的470万美元减至2022年的360万美元,销售分销及一般行政开支增至2460万美元,增幅约4%][42][43] - [财务成本从2021年的50万美元减至2022年的20万美元,分占合营公司之溢利增至1930万美元][45][46] - [2022年底,集团有形资产账面价值约2250万美元,无形资产约110万美元,联营公司权益约680万美元][47][48] - [2022年底,集团流动资产约2.399亿美元,流动负债约1.081亿美元,资产负债率为39.3%][49][51][52] - [2022年集团在中国内地投资设立三家联营公司,从事加氢站设备制造及氢能车辆租赁业务,总代价约894.6万美元][53]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建议派发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01港元][2] - [董事会建议宣派2022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01港元,共约32,434,339港元,须经2023年5月19日股东大会批准][134] - [待股东通过决议案并满足条件,末期股息拟从股份溢价账派付,且不会对集团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35] - [待股东周年大会通过决议案,末期股息预计于2023年6月23日或之前派付给2023年6月1日名列公司股东名册的股东,以港元派付][136] 业务发展 - [公司主要业务为设计、制造、安装及调试资本设备等,涵盖陆地及海洋钻井平台、海上风电安装船等领域][12] - [2022年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约100美元/桶,相比2021年上涨约41%,公司油气业务订单稳步增长][28] - [2022年公司风电安装平台核心设备斩获大单,与多家公司签订升降系统销售合同][29] - [2022年公司与KenzFigee签署技术合作协议,中标欧洲深海浮式风电项目关键系统订单][30] - [2022年公司参股东加氢站核心装备及氢能车辆运营租赁公司,交付500KG隔膜式氢气压缩机成撬][31] - [为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服务的平台获续约,国际团队设立运维服务中心][32] - [2022年公司设立科技创新研究院总部职能部门,召开首次科技工作会议][33] - [2023年公司坚持能源装备配套、能源资管服务业务和绿能技术开发业务并举发展][71] - [能源装备配套业务以高端能源与船海配套装备建造为核心,布局海上风电运维设备及高端汽车滚装船设备研发制造,关注油气热点区域销售机会][72] - [能源资管服务战略是传统业务回归增长,探索可再生能源业务,涉及降碳减排、海上风电和氢能领域,延伸全球供应链到新能源产业链][73] - [绿能技术开发业务2023年以推进市场销售为核心,争取实现电解水制氢等销售业绩,聚焦大容量高电流密度碱性电解槽,拓展下游应用场景][74] - [2022年公司管理的两座钻井平台租约顺利履行,服务获客户高度赞誉,2023年将继续寻求整合海工良性资产机会,壮大发展海工轻资产管理业务][92] - [公司在加强中国钻机市场销售的同时,拓展海上深水风电领域高端装备应用和模式创新,风电领域将以1600吨风电安装船项目为起点打造相关产品][93] - [公司将从上游绿氢制备出发布局氢能产业链,加强下游应用场景拓展][94] 行业趋势 - [预计2023年全球原油市场维持紧平衡,油价每桶平均价格在80 - 100美元浮动][65] - [预计到2023年底,全球自升式平台需求将达418台,比2022年初增长18%,浮式平台需求将增长19%达162台][66] - [2022年风电安装船新接订单中吊重1200吨以上大型风电安装船占比达96%,订单将在2023 - 2026年间交付][68] - [自2022年2月以来,全球启动131个大型氢能开发项目][69] - [预计到2030年,全球氢能领域投资总额将达5000亿美元,2050年氢能在全球终端能源消费量中占比可达25%,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10%][70] - [预计到2025年氢能产业产值达1万亿人民币,2050年产业链年产值达12万亿人民币][70] - [2022年油气行业爆发,原油价格大多维持在80美元/桶以上,欧洲天然气价格8月达339欧元/兆瓦时,是一年前同期10倍以上][77] - [2022年原油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油价波动幅度高达60%,上半年上涨,下半年冲高回落和宽幅震荡][78] - [2022年三季度俄油出口转变,欧美央行紧缩,海外经济回落需求走弱,原油市场需求恢复较年初预期低100万桶/日左右,成品油裂解差回落][79] - [2022年1 - 11月全球钻井平台需求量增长12%,达528台,使用率升至87%,全年上升7个百分点;美国活跃陆地石油钻机数达622台,全年增加141台][80] - [2022年风力涡轮机安装船新船订单达25艘,同比增长9%,总投资额41亿美元,同比增长32%;风电运维船新船订单量24艘,同比增长60%][81][82] - [2022年全球WTIV平均船队使用率为69%,同比下滑14个百分点,欧洲WTIV平均船队利用率上升11个百分点达84%,夏季达93%,三季度第三代WTIV日租金评估价同比增长6%][82] - [预计到2028年底全球将投资超260亿美元建造海上风电船舶,其中210亿美元建70艘WTIV,50亿美元建90艘CSOV和转运船][83] - [2021年全球氢能需求增至9400万吨,年均增幅超1.6%,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约2.5%,IEA预计2030年需求量可达1.15亿吨][85] - [我国是最大制氢国,年製氢产量约3300万吨,达工业氢气质量标准约1200万吨,目前绿氢市场规模仅占1%,2025年有望占7%并突破200万吨][86][87] - [2022年以来国内已公开在建及规划电解水製氢项目製氢总规模达12.1GW,98.5%为可再生能源製氢项目,2023和2024年规划建成项目装机分别达1327MW和4716MW][88] - [截至2022年12月,国内40余家电解水製氢设备制造商名义总产能达12GW,企业产能持续扩张][89] - [截至2022年底,中国累计建成加氢站超340座,同比增长46%,当年建成106座,同比增加8%,2025年规划加氢站超1960座][90] 公司优势与合作 - [公司自身在油气和海工行业积累丰富经验,在多方面取得行业领先地位,有完善体系和多场景运维能力,具备广泛市场资源和客户渠道][75] - [大股东招商局集团业务集中于交通、金融、城市和园区综合开发运营,为公司业务提供应用场景,双方将加强合作探索新模式][76] - [2023年公司将加强与战略股东及业务合作伙伴在多方面的业务协同发展][96] 公司定位与战略 - [2023年公司定位为“同时涉足油气能源和绿色能源产业的技术型国际化公司”,实现双轮驱动发展][91] - [公司未来投资重点关注能源高端装备设计、制造、研发等领域,拓展氢能行业全产业链投资][98][99] 股份奖励计划 - [公司2015年1月16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可购买及持有的公司股份总数不得超过2015年计划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即21,147,456股),相当于公告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65%][101][104] - [2015年股份奖励计划旨在表彰及奖励合资格人士,合资格人士为集团雇员(不包括董事及核心关连人士)][102][103] - [2015年股份奖励计划由2015年计划采纳日期起生效,至2025年1月15日止,可提早终止][10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无根据2015年股份奖励计划授予合资格人士而尚未归属之奖励,该年度无奖励归属、注销或失效][110] - [2019年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可购买及持有的股份总数不得超2019年计划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即88,389,372股,相当于公告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73%][11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2019年股份奖励计划无授予未归属奖励,该年度无奖励归属、注销或失效][120] - [股份奖励激励计划新股份总数不得超激励计划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即21,213,606股,约占公告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65%][12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股份奖励激励计划无授予未归属奖励,该年度无奖励归属、注销或失效][130] - [截至2022年1月1日及12月31日,股份奖励激励计划限额下分别有21,213,606项奖励可供授出][131] 公司治理与合规 - [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会计准则修订对公司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公司未应用未生效的新准则或诠释][11] - [公司接获每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年度独立性确认书,认为均属独立人士][133] - [公司已采纳不宽于上市规则规定的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2022年度董事遵守相关准则][139][140] - [公司承诺保持高水平企业管治常规,2022年度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141]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2022年度全年业绩,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42] - [核数师毕马威核对初步业绩公告与综合财务报表草稿金额一致,但执行工作不构成审计等工作,不做保证][143] - [2022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上市证券行为][144] 其他事项 - [集团约20%的收益以美元计值,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