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对比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约4.621亿元,较2022年同期约4.636亿元下降0.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约8280万元,较2022年同期约1.429亿元下降42.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溢利约390万元,较2022年同期约7330万元下降94.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调整纯利约1390万元,较2022年同期约8570万元下降83.8%[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约18.422亿元,较截至2022年12月31日约18.256亿元上升0.9%[5]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基本每股盈利0.2分,2022年同期为10.9分[7]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摊薄每股盈利0.2分,2022年同期为10.4分[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存货约12.149亿元,较2022年末约11.094亿元有所增加[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约5.774亿元,较2022年末约5.454亿元有所增加[8] -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中国内地客户收入为462,097千元,2022年为463,574千元;其他地区2022年为25千元,2023年为0 [22] - 期内,客户1收入184,275千元(2022年为249,056千元)、客户2收入81,559千元(2022年为190,566千元)、客户3收入53,567千元、客户4收入51,820千元,占公司收入10%或以上[24] -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合约收入2023年为462,097千元,2022年为463,599千元[25] -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及收益2023年为11,989千元,2022年为17,904千元,其中政府补助2023年为6,315千元,2022年为12,321千元[26] -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已扣除已售存货成本等多项费用,2023年已售存货成本为379,286千元,2022年为320,673千元[2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所得税开支6278千元,2022年同期为33436千元[32]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1333千元,2022年同期为73518千元[35] - 2023年6月30日存货为1214913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09433千元[35]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577414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545355千元[36] - 2023年6月30日关联方应收款项为238826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320529000元[37] - 2023年6月30日已抵押贸易应收款项为54395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211384000元[38] - 2023年6月30日已背书票据为35900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78200000元[40] - 2023年6月30日已贴现票据为114300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49500000元[40] - 2023年上半年已贴现应收票据利息开支为1602000元,2022年同期为1975000元[43] - 2023年6月30日预付款项等其他资产为358179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379259千元[44]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80,239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15,307千元有所增加[45] - 2023年6月30日须于120日内偿还的应付集团关联方贸易应付款项为115,107,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34,972,000元[45]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121,843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8,177千元[46] - 2023年6月30日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即期为278,078千元,非即期为32,000千元;2022年12月31日即期为275,973千元[47] - 2023年上半年剧集播映许可产生的收入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人民币461.6百万元下降至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人民币377.6百万元[7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约46210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46360万元相对稳定,定制剧集承制收入增加部分抵消剧集播映权许可收入减少[84] - 2023年上半年剧集播映权许可收入约37760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46160万元减少,因行业降本增效使播出平台压缩采购预算[8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定制剧集承制收入约8450万元,2022年同期为零,2023年上半年为两部剧集提供服务[85] - 公司毛利由2022年同期约14290万元降至2023年约8280万元,毛利率由30.8%降至17.9%,主要因剧集播映权许可毛利率下降[87] - 其他收入及收益由2022年约1790万元减少33.0%至2023年约1200万元,主要因政府补助减少约600万元[87] - 销售及分销开支由2022年约1650万元大幅增至2023年约4880万元,因剧集播映数量增加和市场宣传竞争加剧[88] - 行政开支由2022年约2820万元上升10.9%至2023年约3120万元,因雇员福利开支增加并部分被股份奖励开支减少抵消[89] - 融资成本相对稳定,2023年约760万元,2022年约780万元,其他借款利息减少被银行贷款利息增加抵消[90] - 所得税开支由2022年约3340万元下降81.2%至2023年约630万元,因2023年上半年应课税溢利减少[91] - 2023年上半年经调整纯利为1389.9万元,2022年为8570.1万元[94] - 存货从2022年12月31日的1109.4百万元增至2023年6月30日的1214.9百万元,增幅9.5%[95] - 资产总值从2022年12月31日的2492.6百万元增至2023年6月30日的2563.1百万元,负债总额从667.0百万元增至720.9百万元,资产负债率从26.8%升至28.1%[100] - 2023年6月30日营运资金约为1749.8百万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10.2百万元[101] - 2023年6月30日计息银行借款总额约为310.1百万元[103] - 资本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2.1百万元减至2023年上半年的0.1百万元[106] - 2023年6月30日流动比率约为3.56,债务权益比率为3.9%[107][108] - 2023年上半年员工薪酬开支约2190万元,2022年同期约1940万元[118] 股息政策 - 董事会决定不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中期股息[5] - 董事会决定不就2023年上半年宣派中期股息[116] 会计政策 - 公司自2023年1月1日起应用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中期财务资料无影响,但或影响年度报表会计政策披露[16] 经营分部 - 公司只有一个可报告经营分部,管理层监控整体经营业绩以作资源分配及表现评估决策[21] 所得税情况 - 公司须按实体基准就成员公司所在地及经营所在司法权区产生或源自该等地区的溢利缴纳所得税[28]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开曼群岛及英属处女群岛毋须缴纳所得税[29] - 香港附属公司法定税率为16.5%,期内无应课税溢利,未计提香港利得税[30] 业务运营模式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坚持平台型运营模式,实现多部优质剧集播映并取得良好效果和口碑[53][54] - 公司持续深化平台型运营模式,完善“大中台”整合关键资源要素[5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平台型运营模式深化,中台服务能力加强,与产业链伙伴保持稳定合作形成生态闭环[58] 剧集储备与播映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储备了数量丰富、题材多元的待播及筹备剧集[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播映多部不同题材剧集,如《夏花》《今日宜加油》等,部分剧集取得良好播映效果,《心想事成》位列2023年1月 - 5月“央视 • 黄金时段收官电视剧收视率Top 10”的Top 8,《白色城堡》播出期间19次登顶卫视全网收视榜[59][6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参与制作的《大考》入围第2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中国电视剧”名单[6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9部电视剧及2部网剧已制作及/或发行但尚未播映,其中7部预计2023年播映,5部预计2024年播映[7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3部电视剧及2部网剧已向国家广电总局地方分支机构申请公示/备案,均处于前期筹备阶段[72] - 《心想事成》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的2023年“大剧看总台”电视剧名单,《大考》入选“2022中国电视剧选集”并入围白玉兰奖“最佳中国电视剧”名单[74][78] - 青春爱情剧《白日梦我》于2023年8月12日播映,是公司以战略合作伙伴加入芒果TV2023年“新芒S计划”后的一个里程碑[7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提供两部剧集的定制服务,其中《夏花》于2023年2月13日播映,取得良好播映效果[77] IP相关 - 公司重视IP储备和开发,拥有丰富多元的IP内容储备,横跨多种题材类别[62][64] - 原计划用于收购版权公司的1.071亿港元重新分配用于收购更多优质IP[123] - 预计在2023年底前完成910万港元用于收购优质IP的款项使用[125] 技术应用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着手探索并尝试AI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以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55] - 公司积极探索AI技术在影视行业的应用,在剧集生产、研发环节应用AIGC产品和技术[6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在《心想事成》中尝试使用虚拟拍摄技术,未来将探索更高效生产方式和成本控制体系[67] 业务拓展与规划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剧集播映权许可费和定制剧集承制费,2023年上半年开始调研国内基于优质IP的线下实景互动项目[6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在四川、海南及上海等地设立战略发展区域性业务总部[69] - 公司计划利用地方政策与地方政府合作获取产业扶持资金[69] - 未来公司将继续寻找基于优质IP优势的变现途径,促进收入结构多元化[70] - 公司其他业务主要包括担任电视剧发行代理[79] - 公司将继续深耕优质版权剧创作,提高剧集承制技术与能力,提升单产品及品牌影响力[80] - 公司将维持稳定的IP储备,提升IP运营管理能力,发力剧集的系列化开发[80] - 公司将密切跟进AI技术发展,探索其在影视行业的更大发展空间,尝试构建更加多元化的收入体系[80] 股份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700394200股每股面值0.000025美元的普通股[97] - 2023年5月12日一名董事行使购股权配发及发行3764800股新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54%[98] 员工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65名雇员,江苏22名、北京30名、新疆3名、浙江2名、海南8名[1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财务及法律职能雇员占比23.1%,人数最多[117] 所得款项使用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0.711亿港元[122] - 2021年9月重新分配约6.357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占比59.4%[123] - 原计划用于原剧集制作的5.286亿港元重新分配至新剧集制作[1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所得款项净额已使用9.549亿港元,未使用1.162亿港元[125] - 预计在2025年底前完成对可提高集团市场地位公司的潜在投资或并购[1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使用所得款项净额954.9百万港元,余下款项已存入银行[127] 投资计划 - 公司暂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的即时计划,但会在不同业务领域物色机遇,考虑进行资产或业务收购等[128] 企业管治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四第二部分所载的守则条文作为企业管治守则,但未区分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董事会将适时检讨[130][131] - 公司采纳标准守则作为相关人员买卖公司证券的行为守则,报告期内董事及相关人员
稻草熊娱乐(02125)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