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熊娱乐(02125)

搜索文档
稻草熊娱乐(0212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8:35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年度報告 ANNUAL REPORT 2024 ANNUAL REPORT 2024 年報 STRAWBEAR ENTERTAINMENT GROUP 稻草熊娛樂集團 目錄 | 2 | 公司資料 | | --- | --- | | 4 | 主席報告 | | 10 |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 | 30 | 董事及高級管理層 | | 37 | 董事會報告 | | 75 | 企業管治報告 | | 94 | 獨立核數師報告 | | 99 |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 | 100 | 綜合財務狀況表 | | 102 | 綜合權益變動表 | | 103 | 綜合現金流量表 | | 106 | 財務報表附註 | | 200 | 財務概要 | | 201 | 釋義及詞彙 | 2 4 公司資料 非執行董事 獨立非執行董事 馬中駿先生 張森泉先生 鍾創新先生 審核委員會 張森泉先生 (主席) 劉帆女士 鍾創新先生 董事 薪酬委員會 執行董事 劉小楓先生 (主席) 陳晨先生 (於2024年6月12日退任) 翟芳女士 王曉暉先生 劉帆女士 Harneys Fiduciary (Cayman) Limi ...
业绩承压 传统长剧公司为自救寻“短”
中国经营报· 2025-04-24 15:43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传统长剧集制作公司普遍面临收入下滑,头部公司华策影视营收19.39亿元同比减少14.48%,扣非净利润1.7亿元同比减少41.55% [1] - 慈文传媒营收3.66亿元同比减少20.63%,但通过成本控制实现扣非净利润1285.1万元同比扭亏 [1] - 柠萌影视营收6.57亿元同比减少46.25%,净利润由盈转亏至-1.9亿元 [1] - 行业新剧备案量和上新量缩减,2024年上新国产新剧总集数7610集同比减少14% [4] 逆势增长公司分析 - 稻草熊娱乐营收同比增长33.6%至11.25亿元,净亏损收窄98.06%至-212.4万元,主要依赖剧集《漂白》单部授权费2.39亿元 [2][3] - 欢瑞世纪营收同比增长14.6%至3.84亿元,但影视剧销售收入5.87亿元同比下降5.15%,艺人经纪业务收入暴增86.86%至2.34亿元 [2][3] 业务转型尝试 - 慈文传媒拓展演唱会业务实现1213.65万元收入,同时有4部微短剧在制作中 [3][7] - 欢瑞世纪与上海阶跃星辰合作开发短剧Agent产品,探索AI技术在影视应用 [7] - 华策影视2024年推出7部微短剧,柠萌影视储备《三十而已2》等IP续作并布局"影剧联动" [6][7] 微短剧战略布局 - 柠萌影视2023年短剧《二十九》播放量11.7亿次,但2024年短剧营销成本占比超80%,投流费用激增导致销售开支同比增长70.7%至1.58亿元 [6] - 行业分析师认为长剧集公司凭借IP储备和制作经验,在横屏短剧赛道具备后发优势 [7] 行业趋势观察 -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指出长剧数量下降可能导致产业活力减弱和人才流失 [4][5] - 行业呈现"提质减量"特征,头部公司普遍将微短剧视为战略突破口 [6][7]
长剧困局与短剧幻象:从稻草熊娱乐和柠萌影视年报透视影视公司双重焦虑
36氪· 2025-04-03 12:00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国产剧市场减量降温,影视公司盈利空间受挤压,虽与平台加强合作但长剧盈利能力不稳定,发展第二业务增长曲线未见起色,2025年长剧数量将上升,AI应用或带来变革与挑战 [1][3][9][11] 行业现状 - 2024年国产剧备案量、上新量大幅缩减,全年拍摄备案数465部,同比减少12%,制作发行数190部,同比减少3成 [1] - 2024年热播期集均破亿仅《庆余年》,播放量1.1亿,集均破5000万剧集5部,较2023年少一部,且集中于上半年,下半年播放量几乎腰斩 [1] - 2024年豆瓣评分超8分作品仅7部,观众对剧集要求提高 [1] - 短剧崛起挤占市场份额,视频平台采买能力下降,影视公司去产能,盈利空间将进一步压缩 [1] 公司与平台合作 - 稻草熊2024年底与爱奇艺续签2025年版权许可协议,预计提供11部剧集及3部电影,合作金额上限12.6亿,较2024年减少约46.2% [2] - 腾讯计算机2024年中旬与柠萌影视签订文学作品版权购买协议,2024下半年、2025年柠萌影视分别以不超过450万、550万购买腾讯小说版权合作 [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稻草熊娱乐营收11.24亿,同比增加33.8%,净利润亏损300万,同比收窄97.2%,调整后纯利0.12亿 [3] - 2024年柠萌影视营收9.51亿,同比下降23.82%,净利润亏损7.32亿,经调整后净利润亏损1.84亿,同比下滑49% [3] 公司长剧业务 - 2024年稻草熊上线4部版权剧,定制剧挂零,谍战剧《哈尔滨一九四四》口碑折戟、数据滑坡 [3] - 2024年柠萌影视连续推出3部都市剧均为版权剧,《猎罪图鉴2》成绩亮眼,《半熟男女》成绩平平 [4] 公司第二业务增长曲线 - 稻草熊2024年其他业务收入不足百万,包括艺人经纪等业务 [6] - 柠萌影视在提升短剧产能、试水院线电影、海外自营平台发展发力,首部院线电影《乔妍的心事》票房1.51亿,短剧业务未盈利拉低整体利润 [7] 公司经营状态与发展计划 - 2025年稻草熊与柠萌影视长剧数量将上升,稻草熊待播剧9部,筹备近10部,柠萌影视待播版权剧多部 [9] - 柠萌影视2025年构建长剧+短剧+电影内容矩阵,力争长剧开机200集,探索短剧多元商业化路径,发展艺人经纪业务 [9] - 柠萌影视深入探索IP衍生开发,深化降本增效,尝试AI在生产流程应用 [9] 公司盈利能力与风险 - 稻草熊与爱奇艺合约固定许可费按投资成本及目标利润≥20%计算,电影等有分成,2025年营收或来自合作 [10] - 稻草熊和柠萌影业更愿投入版权剧制作,稻草熊与爱奇艺绑定深入,抗周期能力可能下降 [10] 行业未来趋势 - 2025年或将出现首批AI辅助编剧、AI生成分镜的剧集作品,可能成为降本利器或引发行业洗牌 [11]
稻草熊娱乐:坚持长期主义 从确定性中生长可能性
证券日报网· 2025-03-26 21:59
文章核心观点 - 稻草熊娱乐在影视行业面临挑战的背景下,坚持长期主义发展策略,调整运营模式,实现业绩增长和盈利能力修复,未来将持续优化模式、输出优质内容并提升ESG实践水平 [1][2][9] 行业情况 - 2024年影视行业处在提质减量与精品化进程中,市场对内容质量要求提升,消费者观影习惯及市场环境变化、新剧产能收缩带来多重挑战 [1] - 剧集市场进入新一轮波动期,2024年新剧产量、播放量均延续下降趋势,上新266部较2023年减少10%,总集数下降11%,全网剧集累计正片有效播放量2550亿同比下降15% [3] - 剧集制作公司普遍存在资金压力大、盈利能力不足、平台回款拖延等问题,32.3%的公司过去三年呈亏损状态,62.9%的公司存在资金短缺情况 [3] - 剧集供给侧仍在出清提效,长视频核心用户对高质量内容偏好加深,内容竞争激烈,优质内容持续产出能力成企业经营核心影响因素 [3] 公司业绩 - 2024年度总收入与毛利约为11.24亿元、1.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约33%与139%,年度亏损约为300万元,经调整后利润约为1220万元 [1] - 2024年播映4部剧集,因题材和类型调整、投资规模增加及受欢迎程度上升,剧集收入提升,年度总收入从2023年约8.4亿元跃升至约11.24亿元 [4] 公司策略 - 坚持生产优质内容的长期主义发展策略,深化平台型运营模式,保证稳定节奏和较高生产效率推出精品剧集 [1] - 巩固影视行业头部地位同时,加强ESG管理体系建设和实践,关注公司治理和经营规范性,提升ESG实践水平 [2] 内容优势 - 持续深化平台型运营模式,通过精细化“大中台”管理及服务能力,整合头部行业资源,适应市场变化并维持稳定投拍节奏和交付质量 [5] - 2024年推出多部剧集在市场关注度、内容制作质量等方面有新突破,涵盖多个题材,取得良好市场口碑及播映效果 [5] - 2025年一季度新剧播映顺利,《漂白》《三叉戟2》取得亮眼播出成绩,印证精品内容优势 [7] 待播剧集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储备待播剧9部、筹备剧9部,其中2部已开机,将为2025 - 2026年带来可观收益 [8] - 待播剧题材丰富,体现多赛道布局把控力和制作资源硬实力,部分为“小而美”创新产品,兼具长视频高品质与短剧快节奏 [8] 未来展望 - 维持丰富多元化IP储备,加速探索AI技术在影视内容制作中的应用结合,构建高效生产方式及成本控制体系 [9] - 强化IP运营管理,坚持精品原创和IP开发并重,优化产品结构,丰富影视题材,提升制作质量 [9] - 2025年持续优化平台型运营模式,以优质内容为长期主义,以“集大成·铸系列·焕新生”为发展战略,提高ESG实践水平,推动可持续发展 [9]
稻草熊娱乐(0212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6 18:4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约为11.245亿元,较2023年的8.407亿元增加33.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毛利约为1.515亿元,较2023年的6330万元增加139.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亏损约为300万元,较2023年的1.075亿元减少97.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调整纯利约为1220万元,2023年经调整亏损净额约为8810万元[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约为17.533亿元,较2023年的17.393亿元增加0.8%[3] - 2024年销售成本为9.73067亿元,2023年为7.77406亿元[5]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334.6万元,2023年为1556.9万元[5] - 2024年金融资产减值净额为1467.7万元,2023年为2351万元[5]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1726.9万元,2023年所得税抵免为997.7万元[5] - 2024年客户合约收入1,124,537千元,2023年为840,663千元[18] - 2024年剧集播映权许可收入1,124,141千元,2023年为749,233千元[19] - 2024年于某一时间点转移的货品收入1,124,141千元,2023年为757,016千元[21] - 2024年报告期开始时计入合约负债的已确认收入76,563千元,2023年为91,712千元[22] - 2024年预期一年内确认收入的余下履约责任交易价格金额为245,726千元,2023年为189,771千元[27]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为13,346千元,2023年为15,569千元[28] - 2024年已售存货成本为955,469千元,2023年为760,456千元[29]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980千元,2023年为1,580千元[29] - 2024年集团所得税开支为17,269千元,2023年为抵免9,977千元[31]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4,309千元,2023年亏损为117,486千元[31] - 2024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所用的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2,124千元,2023年为109,307千元[35] - 2024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所用的年内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86,283,476股,2023年为677,263,086股[35] - 2024年存货总计1233034千元人民币,其中原材料303533千元,在制品615401千元,制成品314100千元;2023年存货总计1308481千元人民币,其中原材料220144千元,在制品682032千元,制成品406305千元[41]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账面净值为647816千元人民币,其中贸易应收款项679852千元,应收票据1000千元,减值33036千元;2023年账面净值为554173千元人民币,其中贸易应收款项554578千元,应收票据40700千元,减值41105千元[42]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按账龄分析,3个月内41409千元,3至6个月124549千元,6至12个月440316千元,1至2年39746千元,2至3年796千元,总计646816千元;2023年分别为139309千元、176124千元、128125千元、37271千元、32644千元,总计513473千元[43]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率分别为即期0.73%、1年以内及逾期2.25%、1至2年及逾期7.38%、2至3年及逾期19.60%、超过3年及逾期100.00%,总计4.86%;2023年分别为0.59%、1.94%、15.77%、32.91%、100.00%,总计7.41%[44]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年初为41105千元,已确认减值亏损净额 -7846千元,撇销为无法收回的金额 -223千元,年末为33036千元;2023年年初为18439千元,已确认减值亏损净额22666千元,年末为41105千元[44]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中应收关联方款项为482335000元,2023年为208209000元[45] - 2024年账面价值约172600000元的贸易应收款项已抵押作银行贷款担保,2023年为5200000元[46] - 2024年公平值与账面价值相若的应收票据为1000000元,2023年为40700000元[46] - 2024年12月31日已贴现应收票据账面值为人民币52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840万元[47] - 年内确认已贴现应收票据的利息开支为人民币16.7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81.4万元[48]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计为人民币293,835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300,794千元[49] - 贸易应付款项中有一项金额为人民币1356万元、利率为10%、一年内支付的款项,年内利息支出为人民币109.5万元,2023年为零[50] - 2024年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总计为人民币318,819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224,421千元[51] - 计入合约负债的已收关联方垫款2024年为人民币160,459,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189,463,000元[52] - 2024年计息银行借款总计为人民币283,300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306,663千元[53][55] - 联合投资安排下已收款(无分占版权)中已收关联方垫款2024年为人民币779.1万元,2023年为零[54] - 银行贷款抵押担保中,贸易应收款项金额2024年为人民币172,600,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5,200,000元;短期存款金额2024年为人民币92,289,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62,778,000元[55] - 公司收入从2023年约8.407亿人民币增至2024年约11.245亿人民币[71] - 剧集播映权许可收入从2023年约7.492亿人民币增至2024年约11.241亿人民币[72] - 2023年定制剧集承制收入约8360万人民币,2024年未确认相关收入[73] - 公司毛利从2023年约6330万人民币增加139.5%至2024年约1.515亿人民币,毛利率从7.5%增至13.5%[75]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3年约1560万人民币下降14.3%至2024年约1330万人民币[77]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约5670万人民币减少30.8%至2024年约3930万人民币[78]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约1.022亿人民币减少22.7%至2024年约7900万人民币[79]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从2023年约2350万人民币减少37.6%至2024年约1470万人民币[80] - 其他开支从2023年约80万人民币增加220.4%至2024年约250万人民币[82] - 2024年所得税开支约1730万人民币,2023年所得税抵免约1000万人民币[83] - 2024年年内亏损净额为2960千元,经调整纯利为12224千元;2023年年内亏损净额为107509千元,经调整亏损净额为88089千元[86] - 存货由2023年末约1308.5百万元减少5.8%至2024年末约1233.0百万元[86] - 贸易应收款项由2023年末约554.6百万元增加22.6%至2024年末约679.9百万元[87] - 应收票据由2023年末约40.7百万元减少至2024年末约1.0百万元[87] - 预付款项等由2023年末约336.2百万元增加38.7%至2024年末约466.3百万元[88] - 贸易应付款项由2023年末约300.8百万元减少10.6%至2024年末约268.8百万元[90]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由2023年末约224.4百万元增加42.1%至2024年末约318.8百万元[91] - 资产总值由2023年末约2583.6百万元增加至2024年末约2664.2百万元,负债总额由2023年末约844.3百万元增加至2024年末约910.8百万元,资产负债率由32.7%增加至34.2%[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计息银行借款总额约为人民币2.833亿元,全部为固定息率且以人民币计值[95] - 集团资本开支由2023年约人民币240万元减少至2024年约人民币190万元[97] - 集团股本回报率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 -6.0%增加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 -0.2% [98] - 集团资产回报率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 -4.2%增加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 -0.1% [99] - 集团流动比率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2.99下降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2.77 [100] - 集团债务权益比率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9.2%增加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12.0% [101] - 2024年度员工薪酬开支总额约为人民币4140万元,2023年同期约为人民币4450万元[10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所得款项净额已使用金额为2750万港元[1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已使用金额为9.915亿港元,未使用金额为7960万港元[11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客户1收入886,032千元,客户2收入113,982千元;2023年客户1收入324,434千元,客户3收入94,985千元[1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定制剧集承制收入约为8360万元,2024年未产生该业务收入[6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其他业务主要是剧本杀服务和艺人经纪服务,2023年主要是IP版权转让[68]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发任何股息[4]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23年亦无[32]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发任何末期股息[107] 剧集业务情况 - 公司是中国主要的剧集制片商及发行商,2024年播出剧集取得较好成绩[56]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乘风破浪》等四部优质剧集播映[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储备多部待播及筹备剧集[58] - 《漂白》于2025年1月17日在爱奇艺播出,开播六天热度破万[58] - 《三叉戟2》于2025年1月23日在爱奇艺播出,并在北京卫视和东方卫视同步上星播出[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五部电视剧及四部网络剧已制作及/或发行但尚未播映[61] - 上述待播剧集预计2025年播映[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剧集播映权许可收入为11.241亿元,2023年同期为7.492亿元,同比增长约49.99%[63] - 2024年集团播放四部剧集,包括《乘风踏浪》《哈尔滨一九四四》《孤战迷城》《四海重明》[63] - 《哈尔滨一九四四》爱奇艺热度峰值达9350,刷新2024爱奇艺开播首日热度最高及最快突破8500纪录[65] - 《四海重明》播出期间多次登上爱奇艺站内多个榜单及海外13个国家和地区热播榜Top1 [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多部待播或筹备剧集,如《斗贼》《乌云之上》等[66] - 《漂白》于2025年1月17日在爱奇艺播出,《三叉戟2》于2025年1月23日播出[6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筹备中剧集有《捕风者》《再青春》等多部[62] - 《一场突如其来的爱情》已开机拍摄,原名《再见野鼬鼠》[64] 公司
稻草熊娱乐(02125)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5 16:5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中国主要剧集制片商及发行商,成立于2014年[5] - 公司股份代号为2125[1] - 公司中国总部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98号万达广场A座2508室[2]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248号大新金融中心40楼[3] - 公司核数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3] - 公司于2018年1月3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为投资控股公司[146] - 公司附属公司及并表联属实体主要从事剧集制作、发行及播映权许可[146] 公司获奖情况 - 2024年4月14日,公司获「融合中国」年度影响力机构[5] - 2024年1月24日,公司获“2023年度ESG先锋企业奖”[17] - 2024年4月25日,公司荣获“年度ESG她力量榜样机构”及“年度ESG她力量女性开拓者”两个奖项[17] - 2024年5月30日,公司获“ESG Connect先锋星章(社会-内地)”奖项[17] 剧集播映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三部优质剧集播映,包括《乘长风踏浪》《哈尔滨一九四四》《孤战迷城》[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乘風踏浪》《哈爾濱一九四四》及《孤戰迷城》三部精品剧集播映[11] - 《乘風踏浪》于2024年3月29日在爱奇艺、芒果TV全網首播,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同步上星播出[11] - 《哈爾濱一九四四》于2024年4月21日起在爱奇艺、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及北京卫视同步播出,爱奇艺热度峰值达9350 [11] - 《孤戰迷城》于2024年6月29日在爱奇艺、腾讯视频全網首播,于2024年7月14日在北京卫视和东方卫视播出[11] - 《四海重明》于2024年7月31日在芒果TV播出,于2024年8月1日在爱奇艺播出,播出期间登上爱奇艺海外13个国家和地区的热播榜第一[12] 剧集储备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储备多部题材多元待播剧集及充足优质IP[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多部待播剧集,包括《四海重明》《斗贼》等[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涵盖多赛道、多类型、多题材的大量优质、头部项目储备,包括《两京十五日》《七 种武器》等多个头部及热门IP以及原创系列化IP《对酒歌》《奇人世界》等[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多部待播剧集,如《斗贼》《乌云之上》《在人间》等[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捕风者》《再青春》等多部筹备中剧集项目[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五部电视剧及四部网络剧已制作及/或发行但尚未播映,预计均在2024年播映[19] 公司管理与战略调整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加强ESG管理体系建设和实践[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平台型运营模式不断深化,中台服务能力增强[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优化组织结构,调整内部战略布局,升级外部资源合作模式,提升整体组织效能[1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剧集播映权许可收入从2023年同期的3.776亿元增至8.469亿元[2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未交付定制剧集,定制剧集承制收入为0,2023年同期约为8450万元[25] - 2024年上半年其他业务主要为提供剧本杀服务,2023年上半年主要是担任电视剧发行代理[26]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8.46947亿元,2023年同期为4.62097亿元[29]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7.04023亿元,2023年同期为3.79286亿元[29]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42924亿元,2023年同期为8281.1万元[29]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4071.1万元,2023年同期为1013.6万元[29]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3000.1万元,2023年同期为385.8万元[29] - 公司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约4.62097亿人民币增至2024年上半年约8.46947亿人民币,剧集播映权许可收入从约3.776亿人民币增至约8.469亿人民币,定制剧集承制收入从约8450万人民币降至0 [31][34][35] - 公司毛利从2023年上半年约8281.1万人民币上升72.6%至2024年上半年约1.42924亿人民币,毛利率从17.9%降至16.9% [37]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3年上半年约1200万人民币下降67.2%至2024年上半年约390万人民币,主要因政府补助减少约630万人民币 [38]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约4880万人民币减至2024年上半年约2240万人民币 [39] - 行政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约3120万人民币增加26.7%至2024年上半年约3960万人民币 [40] - 金融资产减值净额从2023年上半年拨回约350万人民币增加至2024年上半年亏损约3310万人民币 [41] - 融资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约760万人民币下降9.9%至2024年上半年约680万人民币 [42]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约630万人民币增加70.6%至2024年上半年约1070万人民币 [43] - 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期内纯利分别为3858千元和30001千元,经调整纯利分别为13899千元和37858千元[4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和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总资产分别为164330千元和169272千元,流动总资产为2419298千元和2472611千元[47] - 存货从2023年12月31日约1308.5百万元减少18.7%至2024年6月30日约1064.2百万元[48]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商誉均约为108.3百万元[49] - 资产总值从2023年12月31日约2583.6百万元增至2024年6月30日约2641.9百万元,负债总额从约844.3百万元增至约863.7百万元,资产负债率均为32.7%[51]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营运资金分别约为1615.1百万元和1609.0百万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约为105.4百万元和154.4百万元[51] - 2024年6月30日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约为297.8百万元[51] - 资本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约0.1百万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约1.7百万元[52] - 流动比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2.99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2.88,债务权益比率从9.2%升至12.3%[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质押贸易应收款项账面净值约2.41436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520万元),已抵押存款9257.7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6277.8万元)[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薪酬开支总额约2050万元,2023年同期约2190万元[64]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846,947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462,097千元人民币[124]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42,924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82,811千元人民币[124]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40,711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0,136千元人民币[124]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30,001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3,858千元人民币[124]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基本每股盈利为4.4分,2023年同期为0.2分[124]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69,272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4,330千元增长约3.00%[12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2,472,611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419,298千元增长约2.20%[12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857,482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10,262千元增长约5.83%[12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615,129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09,036千元增长约0.38%[126]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6,223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4,048千元下降约81.72%[127]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778,178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39,318千元增长约2.23%[127]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中留存溢利增加29,883千元[136] - 2024年上半年以权益结算的股份奖励及购股权安排增加8,858千元[1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综合储备为1,810,569,000元[139] - 2024年6月30日股本为115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4千元增长约0.88%[127]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40,711千元,2023年同期为10,136千元[141]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935千元,2023年同期为652千元[141] - 2024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435千元,2023年同期为1,856千元[141]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2,528千元,2023年同期为 - 66,521千元[141]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8,816千元,2023年同期为 - 105千元[143]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 - 17,608千元,2023年同期为68,914千元[143]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增加净额为 - 48,952千元,2023年同期为2,288千元[143] - 2024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5,437千元,2023年同期为210,159千元[143] - 2024年上半年客户1收入为699,241千元,2023年同期客户1、2、3、4收入分别为184,275千元、81,559千元、53,567千元、51,820千元[153] - 2024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入为846,947千元,2023年同期为462,097千元,同比增长约83.3%[154] - 2024年上半年剧集播映权许可收入为846,932千元,定制剧集承制无收入,其他收入为15千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377,600千元、84,481千元、16千元[155]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计3,929千元,2023年同期为11,989千元,同比下降约67.2%,其中政府补助从6,315千元降至12千元[157]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已扣除已售存货成本704,023千元,2023年同期为379,286千元[158]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935千元,2023年同期为652千元[158] - 2024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435千元,2023年同期为1,856千元[158] - 2024年上半年金融资产减值净额为33,075千元,2023年同期为 - 3,451千元[158]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6,807千元,2023年同期为7,556千元,同比下降约9.9%[160] - 2024年上半年即期中国内地支出14,889千元,递延税项-4,179千元,期内总税项支出10,710千元;2023年上半年即期中国内地支出5,447千元,递延税项831千元,期内总税项支出6,278千元[162]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29,883千元,2023年为1,333千元[169] - 2024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所用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83,817,921股,2023年为675,595,483股;2024年摊薄后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84,039,006股,2023年为678,068,191股
稻草熊娱乐(02125)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6 16:42
财务数据 - 收入约为人民币846.9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3.3%[4] - 毛利约为人民币142.9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2.6%[5] - 溢利约为人民币30.0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77.6%[6] - 经调整純利约为人民币37.9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2.4%[7] - 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1,778.2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2.2%[8] - 董事会决定不派发中期股息[8] - 存货约为人民币1,064,247千元[22] - 貿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约为人民币876,826千元[22] - 貿易应付款项约为人民币316,656千元[24]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约为人民币217,001千元[24] - 2024年上半年,本集团的收入为人民币462,097万元,毛利为人民币82,811万元[174][175] - 2024年上半年,本集团的经调整纯利为人民币13,899万元[179] - 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约人民币462.1百万元增加至2024年上半年约人民币846.9百万元[183] - 劇集播映權許可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約人民幣377.6百萬元增加至2024年上半年約人民幣846.9百萬元[186,188] - 毛利由2023年上半年約人民幣82.8百萬元上升72.6%至2024年上半年約人民幣142.9百萬元[191] - 毛利率於2024年上半年保持相對穩定為16.9%[191] - 其他收入及收益由2023年上半年約人民幣12.0百萬元下降67.2%至2024年上半年約人民幣3.9百萬元[195] - 銷售及分銷開支由2023年上半年約人民幣48.8百萬元減少至2024年上半年約人民幣22.4百萬元[196] - 行政開支由2023年上半年約人民幣31.2百萬元增加26.7%至2024年上半年約人民幣39.6百萬元[197] - 金融資產減值淨額由2023年上半年撥回約人民幣3.5百萬元增加至2024年上半年虧損約人民幣33.1百萬元[198] - 融資成本由2023年上半年約人民幣7.6百萬元下降9.9%至2024年上半年約人民幣6.8百萬元[199] - 所得稅開支由2023年上半年約人民幣6.3百萬元增加70.6%至2024年上半年約人民幣10.7百萬元[200] 客户及收入结构 - 本集团所有收入均来自中国内地客户[45] - 客户1收入为699,241千人民币,客户2收入为81,559千人民币,客户3收入为53,567千人民币,客户4收入为51,820千人民币[48] - 收入主要来自于剧集播映权许可846,932千人民币,定制剧集承制收入为0千人民币[53] - 收入中有846,932千人民币于某一时间点确认,15千人民币随时间确认[57] - 政府补助收入为12千人民币[60] - 银行利息收入为1,330千人民币,应收贷款利息收入为1,706千人民币[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自定制剧集承制产生的收入约为人民币84.5百万元[169] - 2024年上半年,本集团的其他业务主要为提供剧本杀服务[170] 成本及费用 - 已售存货成本为704,023千人民币[64]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935千人民币,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435千人民币[64] - 员工工资及薪金为93.82亿元[65] -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奖励开支为18.86亿元[65] - 退休金计划供款为11.04亿元[65] - 员工福利开支为3.55亿元[65] - 應佔合資企業虧損為0.63億元[67] - 應佔聯營公司虧損為6.69億元[67] - 其他應收款項減值淨額為98.35億元[68] - 貿易應收款項減值淨額為232.4億元[68] 税务 - 中国内地附属公司適用25%的法定稅率[73] - 部分中國附屬公司享受5%的優惠稅率[73] 融资及担保 - 本集團於2024年6月30日已轉讓大部分已背書票據和已貼現票據的風險及回報[101][102] - 期內本集團確認已貼現應收票據的利息開支為人民幣122,000元[103] - 本集團的銀行貸款已由本集團的貿易應收款項和短期存款作抵押擔保[128][129] - 本集團的銀行貸款由附屬公司作擔保[128][129] - 所有借款均以人民幣計價[129] - 本集團須於一年內償還銀行貸款人民幣297,784,000元[126] - 本集團於2023年12月31日須於第二年償還銀行貸款人民幣28,000,000元[126] 关联交易 - 預付款項包括支付予本集團關聯方的預付款項人民幣3,602,000元[107] - 貿易應付款項包括須於120日內償還的應付本集團關聯方貿易應付款項人民幣245,249,000元[113] - 合約負債包括已收本集團關聯方的墊款人民幣135,472,000元[117] 业务发展 - 本集團已實現三部優質劇集的播映,包括時代創業喜劇《乘風踏浪》、年代諜戰劇《哈爾濱一九四四》及近代諜戰劇《孤戰迷城》,均取得良好的播出效果和市場口碑[131] - 本集團擁有多部題材豐富且類型多樣的待播劇集,包括仙俠愛情劇《四海重明》、警匪動作喜劇《鬥賊》、現實主義懸疑刑
稻草熊娱乐(02125)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5 18:52
公司运营与发展 - 2023年公司深化平台型运营模式,“大中台”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商业服务能力不断加强[17] - 2023年公司业绩短期承压,但在深化商业运营模式等方面砥砺前行[24] - 公司坚持以优质内容为长期主义发展策略,持续向市场输出高质量内容[25] - 公司持续完善全产业链生态闭环,与上游优秀人才关系更紧密,拓展合作关系[20] - 2023年公司夯实主营业务,完善全产业链资源布局[28] - 公司推进以优质IP为核心的泛文娱产业布局[29] - 公司创新平台型运营模式,建立「绿色片单」,探索AIGC等在内容制作方面的融合应用[55] 剧集业务情况 - 2023年公司多部不同题材剧集播映且成绩良好,如《今日宜加油》获2022 - 2023年度江苏省优秀电视剧二等奖等[9] - 截至2023年底公司有多部待播剧集,《哈尔滨一九四四》获“2024年度期待剧集”[27] 股权结构与购股权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刘先生在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的概约持股百分比为62.49%,翟女士为4.57%[31] - 2022年5月12日及2023年5月12日,刘先生行使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后,Gorgeous Horizon分别获发行1,882,400股及3,764,800股股份[3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Gorgeous Horizon持有的尚未行使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的相关股份数目为32,000,800股[33] - 刘先生在江苏稻草熊的概约持股百分比为100%(77.9%+22.1%),翟女士为0.1%[3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数目为700,394,200股[84] - Master Sagittarius持股328,128,000股,持股百分比46.85%[83] - Master Genius持股290,480,000股,持股百分比41.47%[83] - Leading Glory持股290,480,000股,持股百分比41.47%[83] - Gorgeous Horizon持股37,648,000股,持股百分比5.38%[83] - 2020年5月11日,公司向刘先生有条件授出37,648,000份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相当于截至上市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约5.68%及截至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约5.38%[93] - 截至2023年1月1日,刘先生尚未行使的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为35,765,600份,行使价为每股0.000025美元[94] - 2023年,刘先生行使3,764,800份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尚未行使的为32,000,800份[94]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利益归属时间为2022 - 2026年,最高百分比分别为5%、10%、15%、30%、40%[94]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的行使期为自2020年5月11日起计10年内[94] ESG相关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关于ESG方面的重大危机事故[40] - 2023年7月公司荣膺「第五届江苏民营文化企业30强」,10月入围2023年度向光奖「向善企业名录」,2024年1月获「2023年度ESG先锋企业」及金河豚奖「十年十佳剧集公司」[43] - 2023年公司识别出21项重要性ESG议题,其中高度重要14项、中度重要2项、低度重要5项[65][70] - 高度重要ESG议题包括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等[73] - 中度重要ESG议题为利益相关方沟通和社区投资与公益[73] - 低度重要ESG议题有能源管理、废弃物管理等[73] 员工管理与关怀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女性董事占比25.0%,未来将提高女性成员比例[5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的59.2%为女性,未来致力维持女性占大部分劳动力[52] - 公司关注员工身心健康与安全,提供社会保险及补充医疗保险等健康保障,安排心理疏导课程和年度体检[48] - 公司为员工提供在岗培训计划,举办行业大咖交流茶会活动,支持员工参与考证考级等外部能力建设培训计划[52] - 公司遵循性别多元化理念,为女性员工提供平等机会,设计女性成长主题培养课程[52] - 公司严格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制定内部管理制度保障员工权益[162]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用工歧视等相关事件及重大不合规事项[16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71名全职员工,女性占比59.2%[164] - 2023年公司员工总流失率为15.49%,男性员工流失率为20.69%,女性员工流失率为11.90%[170] - 2023年30岁及以下员工流失率为16.67%,31 - 39岁员工流失率为12.50%,40岁及以上员工流失率为18.50%[170] - 公司薪酬体系包含工资、福利和年终奖,还通过股权激励表彰突出贡献员工[172] - 公司更新《稻草熊娱乐集团福利制度》,提供健康、办公、生活等多方面福利关怀[173] - 公司设置健身区域,定期组织文体和公益活动丰富员工精神生活[174] - 公司坚持多元包容价值观,实施平等合规雇佣政策,反对就业歧视等行为[177] - 公司高度重视员工健康与安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三年内未发生相关违规及工伤、工亡事故[179] - 公司对剧组成员全流程进行规范,采取措施保障剧组成员安全拍摄[180] - 公司置景和道具制作选用环保认证产品,委派人员监控现场并为剧组成员投保[180] - 剧组采取签到制度、安全检查等多项措施保障人员和驻地安全[182] - 公司制定晋升管理制度,依据“适才适用”原则提升绩效突出员工[184]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鼓励绿色通勤、绿色办公、绿色制作,注重片场环境保护及资源回收工作[55] - 公司积极宣传低碳环保发展理念,响应双碳目标,设置减碳实施措施[58] - 公司将绿色战略融入日常运营,制定《低碳业务与运营政策》[75] - 公司确立减排、节能、节水、减废四大维度环境目标并推进相关行动[102] - 2023年有害废弃物产生总量0.018吨,产生密度为0.00002吨/人民币百万元收入[107] - 2023年无害废弃物产生总量4.02吨,产生密度为0.00479吨/人民币百万元收入[107] - 2023年温室气体直接排放量17.03吨二氧化碳当量,直接排放密度0.020吨二氧化碳当量/人民币百万元收入[112] - 2023年温室气体间接排放量17.98吨二氧化碳当量,间接排放密度0.021吨二氧化碳当量/人民币百万元收入[112] - 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35.01吨二氧化碳当量,总排放密度0.042吨二氧化碳当量/人民币百万元收入[112] - 公司运营不涉及废水及废气排放,仅办公期间产生废弃物并积极治理[106] - 公司鼓励员工绿色出行,剧组优先使用新能源车辆并减少废气产生[111] - 公司在影视拍摄中用低碳环保方式代替部分实景搭建及爆破场景拍摄[111] - 2023年外购电力31,531千瓦,汽油8,032公升,综合能耗12.73吨标煤,能源使用密度0.015吨标煤/人民币百万元收入,能耗折算电量103,549.44千瓦,能耗折算电量密度123.176千瓦/人民币百万元收入[117] - 2023年总用水量1,100吨,总耗水密度1.308吨/人民币百万元收入[118] - 公司通过内部培训及宣传活动增强员工绿色办公认识,采取节约用纸、节水节电、资源管理和资源回收等措施[121] - 2023年公司共收集到10公斤旧衣物用于资源回收[125] - 公司坚持绿色制作理念,采取采购环保道具、使用新能源汽车、探索电子系统等创新措施[129] - 公司推行“绿色低碳通勤”,实施弹性打卡制度,鼓励员工低碳出行并给予考勤奖励[130] - 公司允许员工每月申请一次居家办公,倡导移动办公和线上会议以减少差旅出行[130] - 公司业务对环境及天然资源造成实质性影响可能性小,将持续检讨环保制度并加强保护举措[120] - 公司运营使用资源主要为电力、汽油和水资源,总体能源消耗量较低,用水无问题[116] - 公司严格遵守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报告期内无违规情况[116] - 公司在横店影视基地设置仓库推动剧组道具回收循环利用[156] - 2023年公司开展气候相关风险识别工作,完善应对气候变化举措[158] - 公司将气候相关风险纳入整体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158] 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 - 2021年9月15日公司采纳2021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有效期10年[97][98] - 2021年受限制股份單位計劃餘下年期約為7.4年[136] - 根据2021年受限制股份單位計劃可授予的受限制股份單位相關股份總數不超過20,639,010股,相當於2021年9月15日已發行股份總數約3.00%及報告日期已發行股份總數約2.95%[142] - 2021年11月4日向59名參與者無償授出16,780,000個受限制股份單位,2022年4月19日向6名參與者授出3,859,000個,2023年12月20日向1名參與者授出464,000個[146] - 截至報告日期,尚未行使受限制股份單位相關股份數目為13,836,000股,佔已發行股份總數約1.98%[147] - 截至2023年1月1日及12月31日,根據2021年受限制股份單位計劃可授出的受限制股份單位數目分別為192,010個及300,010個[147] - 2021年受限制股份單位計劃於報告期內授出的受限制股份單位相關股份數目除以報告期內已發行股份數目加權平均數的計算結果為0.07%[147] - 2021年11月4日授予雇员3680000个受限制股份单位,部分已按时间表归属[148][154] - 2021年11月4日授予服务供应商13100000个受限制股份单位,报告期内有归属和失效情况[148] - 2022年4月19日授予服务供应商3859000个受限制股份单位,部分已归属[148] - 2023年12月20日授予服务供应商464000个受限制股份单位[148] - 2021年11月4日授予服务供应商1310万个受限制股份单位,80万个分4次于2023 - 2026年1月25日归属,需满足公司利润特定水平条件[185] - 2022年4月19日授予服务供应商385.9万个受限制股份单位,按不同数量和时间分3次归属,需满足剧集播映或开机条件[185] - 2023年12月20日授予服务供应商46.4万个受限制股份单位,2024年12月20日归属,需满足剧集播映条件[186] - 2022年4月28日公司采纳2022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目的是激励参与者和业务伙伴[188][189] - 2022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合资格参与者包括公司雇员、附属公司高管和业务伙伴等[190] - 2022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有效期10年,自2022年4月28日起,余下约8.0年[191][192] - 经选定参与者需在授出日期后5个营业日确认接纳授予函[193] - 根据2022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可授予相关股份总数不超20842410股,占2022年4月28日已发行股份3.00%,本报告日期约2.98%[196] - 2022年4月28日,公司向21名雇员无偿授出614.1万个受限制股份单位,相当于614.1万股相关股份[200] - 2022年11月14日,公司向一名头部编剧及业务伙伴无偿授出31万个受限制股份单位,相当于31万股相关股份[200] - 截至报告日期,根据2022年计划授出的尚未行使受限制股份单位相关股份数为408.46万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58%[200] - 截至2023年1月1日,根据2022年计划可授出的受限制股份单位数目为1439.141万个[20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根据2022年计划可授出的受限制股份单位数目为1479.141万个[200] 利益相关方沟通与合规管理 - 公司重视利益相关方沟通,与多方保持常态化、紧密化沟通[61] - 公司与政府及监管机构沟通,做到合规管理、足额纳税等[62] - 公司向股东及投资者定时披露财务及经营信息,举办股东大会等[62] - 公司为员工制定并实时更新员工手册,完善职业晋升机制等[62] - 公司建立供应商甄选系统,促进与供应商及合作伙伴的日常沟通[64] - 公司营造廉洁、诚信、公正的企业文化,合规运营,诚信经营,举办内部法律知识培训[58]
稻草熊娱乐(02125)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5 16:52
财务表现 - 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收入约为人民币840.7百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3%[1] - 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毛利约为人民币63.3百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1.2%[2] - 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虧損约为人民币107.5百万元,而上年同期的溢利约为人民币50.0百万元[3] - 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經調整虧損淨額约为人民币88.1百万元,而上年同期的經調整純利约为人民币73.6百万元[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1,739.3百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7%[5] - 公司的收入由2022年的980.9百萬元減少至2023年的840.7百萬元,主要是由於播出平台的預算緊縮和D2C內容市場流量下滑[78] - 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利为63.3百万人民币,毛利率为7.5%,较2022年下降71.2%[82] - 劇集播映權許可业务毛利为47,751千元,毛利率为6.4%,较2022年下降21.6%[83] - 公司2023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56.7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17.4%[84] - 公司2023年行政开支为102.2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56.3%[85] - 2023年金融资产减值净额为23.5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减少40.0%[86] - 2023年所得税抵免为10.0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的所得税开支27.9百万人民币减少[87] 业务情况 - 2023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中,中国内地占比为840,663千元,其他地区占比为25千元[21] - 2023年客户合约收入中,劇集播映權許可收入为749,233千元,定制劇集承製收入为83,647千元[24] - 公司在2023年继续积极探索产业创新,尝试将AI技术应用于影视行业,如使用LED屏幕虚拟技术进行拍摄,同时探索其他变现途径,如基于优质IP设立的线下文旅项目[64] - 公司在2023年获得了“2023年度ESG先锋企业奖”,表现优秀在ESG管理体系建设、绿色工业化生产、社会公益等方面[65] - 公司将继续深化平台型运营模式,坚持长期主义,提高内容质量,实践绿色运营理念,打造具有时代影响力的优质作品[66] - 公司於2023年播放的劇集大多取得了良好的播映效果,包括《心想事成》、《白色城堡》和《白日夢我》等[70] - 公司持續與網絡平台合作,交付了兩部定制劇集,其中《夏花》自2023年2月13日播映以來取得了良好效果[73] 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的预期信贷损失率为7.41%,总账面价值为554,578千元,预期信贷损失为41,105千元[46]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中包括应收本集团关联方款项208,209,000元,需按照主要客户提供的类似信贷条款偿还[47]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300,794千元,包括需在120天内偿还的应付本集团关联方贸易应付款项225,249,000元[54] - 其他应付款项中合同负债包括收取自客户的短期预付款,其中劇集播映权许可为188,988千元,定制剧集承制为25,756千元[55] - 2023年12月31日,本集团已转让大型知名银行承兑的已背书票据和已贴现票据,分别为2,000,000元和8,400,000元的大部分风险和回报[51] - 公司在2023年的财报电话会议中提到,公司的银行贷款总额为306,663千元,其中即期贷款为278,663千元,非即期贷款为28,000千元[57] - 公司的银行贷款主要以人民币计价,且有抵押担保[58][59][60][61] 公司治理及财务管理 - 公司已决定不派发2023年末期股息[37] - 公司已决定不派发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122] - 公司通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内部外部培训等措施,重视员工招聘、培训和留聘[12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为71人,其中财务及法律部门员工占比最高,为21.1%[123] - 2023年员工薪酬总支出约为人民币44.5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约8.3%[124] - 公司向股东、管理团队、员工、业务伙伴和客户表示感谢[doc id='149'] - 公司定义了一系列术语,包括股东週年大會、AIGC、審核委員會等[doc id='150'] - 公司提到了合约安排、D2C、劇集、首播等术语的含义[doc id='151'] - 公司介绍了一些重要术语的定义,如IP、受限制股份單位、報告期等[doc id='152']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doc id='15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根据招股章程及公告所载擬定用途使用所得款项净额964.0百万港元[131]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淨额最初分配为1,071.1百万港元,已使用金额为42.3百万港元,未使用
稻草熊娱乐(02125)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5 16:31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电视剧和网剧的投资、开发、制作和发行[4] - 公司坚持以平台型运营模式,深度挖掘优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5] - 公司致力于提供专业商业服务,推动工业化生产和工业创新在影视行业的应用[6] - 公司持续深化平台型运营模式,加强服务能力,保持稳定合作关系[10] - 公司计划拓展影视、文旅消费融合发展,打造线上线下实景互动项目[20] - 公司已在四川、海南及上海等地设立战略发展区域性业务总部[21] - 公司积极探索AI技术在影视行业的应用方向[18] - 公司已尝试使用虚拟拍摄技术进行拍摄,提升影视制作效率和成本控制[19] 优质内容和播映效果 - 公司始终坚持以优质内容为长期发展策略,播映多部优质剧集并取得良好效果[12] - 《今日宜加油》和《心想事成》在播出评级中取得优秀成绩[13] - 《你好,我的对面男友》是公司在D2C内容赛道的首次突破[13] - 《白色城堡》在播出期间19次登顶卫视全网收视榜[13] - 本集团提供了两部定制服务的剧集,包括《夏花》,取得了良好的播映效果[32] - 定制剧集《大考》入选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2022中国电视剧选集”,并入围白玉兰奖“最佳中国电视剧”名单[33] - 《白日夢我》在2023年8月12日和2023年8月30日在芒果TV以及湖南衛視黃金檔播映,实现了“先网后台”的播出模式[31] 财务状况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相对稳定,约为人民币462.1百万元,主要来自定制剧集承制和劇集播映权许可[41] - 公司的毛利由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142.9百万元减少至2023年的人民币82.8百万元,毛利率由30.8%下降至17.9%,主要受劇集播映权许可毛利率下降影响[45] - 公司的銷售及分銷開支由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16.5百万元增加至2023年的人民币48.8百万元,主要因多輪播映的劇集数量增加和市场竞争加剧[4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經調整純利較去年同期增長至13,899千元[53] - 公司存貨由2022年底至2023年上半年增加,主要是因為在裝品增加[54]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商譽約为108.3百萬元[55] - 公司董事會決定不宣派任何中期股息[57] - 公司於2023年6月30日有700,394,200股每股面值0.000025美元的普通股[58] - 公司的資產總值和負債總額均有所增加,資產負債比率由26.8%上升至28.1%[60] - 公司維持充足的營運資金和現金等價物,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約為1,749.8百萬元和210.2百萬元[61] - 公司的流動比率維持相對穩定,均約為3.56[66] - 公司於2023年上半年的資本開支較去年同期減少至0.1百萬元[65] - 公司於2023年6月30日並無重大收購事項及出售附屬公司、聯營公司及合資企业[6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贸易应收款项约为人民币54,395,000元,已抵押存款约为人民币61,935,000元,受限制现金抵押为零[71] - 公司的債務權益比率是基于淨負債除以權益總額乘以100%计算[72] - 公司的信贷风险主要来自贸易应收款项、金融资产和现金存款,最高信贷风险为金融资产的总账面值[74] - 公司持续监控流动资金风险,通过管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来管理流动资金风险[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共有65名员工,按职能划分,财务及法律部门占员工总数的23.1%[77] - 公司的员工薪酬开支总额约为人民币21.9百万元,薪酬根据员工表现、技能、资历和经验确定[78] - 公司认为已与员工保持良好关系,员工无工会代表,重视招聘、培训和留聘员工[79] - 公司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包括基本薪金和花红,以及内部和外部培训计划[80] - 公司致力于维持高水平的企业治理,已採納上市规则附錄十四第二部分的守則條文作为其企业治理守则[83] - 公司已根据上市规则设立审计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非执行董事组成,主要职责包括协助审计合规事宜、监督内部审计系统等[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