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指标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带息贷款约264.15亿港元,2021年为196.64亿港元,负债比率约275.7%,2021年为183.3%[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及其他贷款加权平均有效年利率为4.25%,2021年为4.16%[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可动用银行信贷额度约人民币25.89亿元,相当于约28.98亿港元[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抵押物业资产约260.00亿港元,2021年为115.06亿港元[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为已售物业楼宇按揭贷款提供约25.80亿港元担保,2021年为8.00亿港元[3] - 2022年公司收入为13.78亿港元,较2021年的60.06亿港元下降77.1%[28] - 2022年公司毛利为5.50亿港元,较2021年的34.69亿港元下降84.2%[28] - 2022年公司投资物业公允值收益为7.63亿港元,较2021年的4.06亿港元增长88.1%[28] - 2022年归属公司持有者溢利为3.93亿港元,较2021年的14.02亿港元下降72.0%[28]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22.94港仙,较2021年的81.93港仙下降72.0%[28] - 2022年建议末期股息为每股8.00港仙,较2021年的10.00港仙下降20.0%[28] - 2022年负债比率为275.7%,较2021年的183.3%增加92.4个百分点[28] - 2022年总资产值为489.2亿港元,较2021年的463.08亿港元增长5.6%[28] - 2022年每股资产净值为4.55港元,较2021年的4.96港元下降8.3%[28] - 2022年雇员人数为579人,较2021年的577人增长0.3%[28] - 2022年总资产值为489.20亿千港元,较2021年的463.08亿千港元有所增长[34] - 2022年负债总额为403.02亿千港元,较2021年的369.90亿千港元有所增加[36] - 2022年资产净值为86.18亿千港元,较2021年的93.18亿千港元有所下降[36] - 2022年物业发展分部收入为59.86亿千港元,分部业绩为26.86亿千港元[50] - 2022年物业投资分部收入为2027.6万千港元,分部业绩为3881.35万千港元[50] - 2022年除税前溢利为29459.96万千港元,较2021年的6698.27万千港元大幅增长[50][54] - 2022年在建工程为8181.6万千港元,较2021年的6791万千港元有所增加[34] - 2022年已竣工持有待售物业为43.09亿千港元,较2021年的6568.99万千港元大幅增长[34] - 2022年总资产值48,920,227千港元,负债总额(40,302,355)千港元;2021年总资产值46,308,118千港元,负债总额(36,989,727)千港元[55][56][58] - 2022年来自客户合约收入1,351,831千港元,租金收入25,860千港元,总收入1,377,691千港元;2021年分别为5,986,116千港元、20,276千港元、6,006,392千港元[62] - 2022年银行利息收入22,097千港元,融资成本列支合计209,365千港元;2021年分别为35,687千港元、122,182千港元[66] - 2022年投资物业租金收入减去直接支出5,030,000港元,2021年为1,265,000港元[68] - 2022年除税前溢利扣除销售成本(物业822,889千港元、其他5,247千港元)等多项费用;2021年物业销售成本为2,535,683千港元,其他为1,368千港元[69] - 2022年中国税项16,956千港元,中国内地土地增值税94,492千港元,递延所得税142,249千港元,扣缴税11,156千港元;2021年分别为1,066,288千港元、1,093,456千港元、(591,095)千港元、0千港元[72]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根据盈利392,688,000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数1,711,536,850股计算;2021年盈利为1,402,249,000港元[73] - 2022年董事会建议宣派末期股息每普通股8.00港仙,总金额136,923,000港元;2021年为每普通股10.00港仙,总金额171,154,000港元[74] - 2022年应付账款及其他款项及应计负债中未到期46,148千港元,1个月内31,357千港元等;2021年未到期452千港元,1 - 3个月3,755千港元等[77] - 2022年公司收入约13.78亿港元,较上年度减少约77.1%;归属公司持有者溢利约3.93亿港元,较上年度减少约72.0%[89]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应付账款及票据为147,426,000港元,较2021年的320,430,000港元减少[83]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提供楼宇按揭担保金额为2,580,254,000港元,较2021年的799,803,000港元增加[83] - 2022年归属公司持有者溢利392,688千港元,较2021年的1,402,249千港元减少72.0%[134] - 2022年股本回报率4.8%,较2021年的18.3%下降13.5个百分点[134] - 2022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86.18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93.18亿港元减少7.5%[134] - 2022年度销售及市场推广费用约3.20亿港元,较2021年的5.77亿港元减少约44.5%[136] - 2022年度管理费用约2.43亿港元,较2021年的2.82亿港元减少约13.8%[136] - 2022年融资成本约12.47亿港元,其中约10.38亿港元已资本化,约2.09亿港元列支损益表[136] - 2022年度资本性开支约7.96亿港元,2021年为9.69亿港元[138] - 2022年12月31日,归属公司持有者权益约77.87亿港元,较2021年底减少约8.2%[139] - 2022年12月31日,年末每股资产净值约每股4.55港元,较2021年底减少约8.3%[139]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约为26.61亿港元,按年增加约2.8%[139] - 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存资金分布为人民币约占98.4%,港元约占1.6%[139] - 2022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流出净额约66.61亿港元,2021年为96.43亿港元[139] 雇员情况 - 2022年集团持有579名雇员,2021年为577名;2022年度雇员薪酬及公积金供款约3.30亿港元,2021年为2.83亿港元[15] 业务发展 - 集团广州拾桂府项目商业物业及深圳粤海城项目投资物业将出租,提供稳定租金收入[8] - 公司从事房地产发展及投资业务,分为物业发展、物业投资和其他三个汇报分部[41][45] - 2022年公司成功发行首期CMBS,规模为人民币3.3亿元[82] - 2022年公司客户到访交付率高达96.5%,交付时效及质量获较好口碑[93] - 2022年广州拾桂府项目商业物业“粤海•得邻”出租率达91.7%,连续两年超90%[94] - 2022年12月24日开业的深圳天河城购物中心区域首驻品牌占比逾40%,出租率超90%,开业率达87%[94] - 2022年公司完善“城市分类、区域分级、一区一策”拿地策略,推进拿地标准化[82] - 2022年公司健全营销管理体系,实现营销费用和营销费用率双下降[82] - 深圳粤海城项目西北部土地建筑物已售单位交付总楼面面积减少,使销售收入及溢利较2021年减少;该项目投资物业公允值收益较2021年增加约7.45亿港元[104] - 2022年因搬迁补偿协议产生处置收益约1.03亿港元;交付总楼面面积减少使销售及市场推广费用较2021年减少约2.57亿港元;业务扩充使融资成本净额较2021年增加约1.01亿港元[104] - 公司持有深圳粤海城、广州云港城等多个位于大湾区核心城市优质区域的项目[98] - 深圳粤海城南部土地预计2023年竣工,广州云港城预计2025年竣工,佛山季华预计2026年竣工等[108] - 深圳粤海城西北部土地总楼面面积约167,008平方米,北部土地约218,854平方米,南部土地约255,308平方米等[108] - 本回顾年度物业签约及交付总面积分别约16.9万平方米及7.6万平方米[116] - 2022年12月31日深圳粤海城项目累计发展成本及直接费用约84.23亿港元,较2021年增加净额约7.80亿港元[118] - 广州云港城项目计容总楼面面积约506,000平方米,预计2025年完成竣工备案[118][120] - 广州拾桂府项目商业裙楼2022年12月31日出租率约为91.7%[121] - 佛山拾桂府项目计容总楼面面积上限约151,493平方米,预计2023年完成竣工备案[122] - 深圳粤海城项目定位为珠宝主题多元商业综合体,预计2023年完成竣工备案[117] - 公司与深圳市罗湖区政府及上海钻交所达成共识,钻交所支持其深圳延伸服务平台在深圳粤海城落地[113] - 公司与粤海天河城订立深圳粤海城项目商场整体租赁合同,双方共享经营利润[113] - 广州云港城项目于2022年7月展开预售[120] - 佛山拾桂府项目于2021年10月展开预售[122] - 佛山季华项目于2022年11月25日竞得土地使用权,代价12.99亿元人民币(约14.23亿港元),占地约40,642平方米,计容总建筑面积上限约118,122平方米,预期2026年完成竣工备案[124] - 珠海金湾项目占地约66,090平方米,计容总建筑面积上限约166,692平方米,2022年12月31日首期物业主体结构已封顶,预期2024年完成竣工备案[125] - 中山粤海城项目占地约98,811平方米,计容总建筑面积上限约247,028平方米,2022年12月31日各期物业主体结构均已封顶,预期2025年完成竣工备案[127] - 江门陈垣路项目占地约59,705平方米,计容总建筑面积上限约164,216平方米,已于2022年8月完成竣工备案[128] - 江门甘化项目收购于2021年1月13日交割,3号土地全部物业已在2022年8月完成竣工备案,4号土地2022年12月31日主结构已封顶,预期2026年12月完成竣工备案[130][131] - 惠州大亚湾项目总建筑面积约92,094平方米,2022年12月31日发展物业主体结构已封顶,预期2024年二季度完成竣工备案[132] 未来规划 - 2023年公司将围绕“大湾区具有影响力的城市综合开发专家”定位,租售并举,稳步发展[99] - 2023年公司将创新营销,加快存量项目销售去化;加强优质项目拓展,推进新业务研究与试点;完善运营体系,强化精益管理,降本增效[99] 风险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 集团通过优化存量资金安排、调整项目融资手段等管控外汇风险[8] - 集团主动与利益相关方沟通,识别和分析重要议题以达可持续发展[13] - 集团承诺新建建筑符合环保及节能要求,与总承办商为环保作贡献[14] - 集团认为人民币汇率波动不会对财务状况带来显著影响,因存在自然对冲机制[140]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编制综合财务报表采用历史成本基础,部分资产和负债按公允价值列账[44] 客户收入占比 - 截至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各年度,公司来自单一客户的收入均不超总收入的10%[60]
粤海置地(00124) - 2022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