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00081) - 2022 - 年度业绩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额上升至574.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2] - 收益同比增长6.8%至574.92亿元人民币[47] - 公司2022年总收益为人民币574.92亿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538.30亿元增长6.8%[57] - 公司2022年总收益为574.92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538.30亿元人民币增长6.8%[61][62][64][67] - 公司营业额为574.92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6.8%[14] - 公司2022年入账营业额为人民币572.442亿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535.94亿元增长6.8%[27] - 2022年物业销售收入为人民币572.44亿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535.94亿元增长6.8%[57] - 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2022年收益为572.44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535.94亿元人民币增长6.8%[61][62][64][67] - 经营溢利下跌至62.65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6%[2] - 公司经营溢利为62.65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6%[1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下跌至31.50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6%[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1.50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6%[17]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1.50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6%[79] - 年度溢利同比下降45.9%至30.56亿元人民币[47] - 公司分部溢利下跌41.2%至人民币59.912亿元[27] - 公司2022年分部总利润为60.87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03.13亿元人民币下降41.0%[64][68] - 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2022年利润为59.91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01.81亿元人民币下降41.2%[64][68] - 每股基本盈利为90.7分人民币,同比下降38.6%[2] - 每股基本盈利下降38.5%至90.7分[4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物业存货撇减导致毛利减少约26.732亿元人民币,毛利率由19.0%降至14.4%[2] - 公司毛利为82.76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3%,毛利率降至14.4%[14] - 毛利同比下降33.3%至82.76亿元人民币[47] - 公司2022年物业分部毛利率收窄至14.2%,剔除存货撇减影响后为18.8%[27] - 公司确认物业存货撇减人民币26.732亿元,显著高于2021年的2.446亿元[27] - 物业存货撇减大幅增加至人民币26.73亿元,而2021年为人民币2.45亿元[69][72] - 公司分销及销售费用为16.3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17%[15] - 公司行政费用为9.25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6%[15] - 公司财务费用为6.34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7.0%[16] - 公司所得税支出为29.22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1%[17] - 中国其他地区企业所得税支出为人民币24.48亿元,相比2021年的34.86亿元有所下降[73] - 中国其他地区土地增值税支出为人民币7.26亿元,相比2021年的19.11亿元显著减少[73] - 折旧总额为人民币9.47亿元,较2021年的9.06亿元略有增加[69][72] - 应占合营公司亏损为人民币2.42亿元,而2021年为亏损人民币1527.8万元[69] - 公司应占联营及合营公司净亏损为人民币2.267亿元,主要因存货撇减[27] - 利息收入为人民币3.58亿元,与2021年的3.54亿元基本持平[69] - 递延税项为负人民币2.47亿元,2021年为负人民币8.76亿元[73] - 汇兑差额产生亏损16.43亿元人民币[48] - 人民币兑港币贬值8.5%导致资产净值减少人民币16.428亿元[37] - 员工总数3,061人,同比下降12.7%[40] - 年度员工总成本人民币10.139亿元,同比下降6.3%[40] 合约销售表现 - 合约销售额下跌至403.16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4%[2] - 公司合约销售额为403.16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4%[14] - 合约销售额403.16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4%(2021年:712.044亿元人民币)[23] - 合约销售面积3,725,200平方米,同比下降34.5%(2021年:5,683,400平方米)[23] - 联营及合营公司贡献合约销售额34.7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7%(2021年:25.067亿元人民币)[23] - 年末待签约认购金额7.97亿元人民币,对应面积59,400平方米[23] - 银川中海九樾项目销售面积74,058平方米,金额10.241亿元人民币[24] - 泉州中海学府世家项目销售金额25.605亿元人民币,面积175,838平方米[24] - 南通中海翠湖溪岸项目销售金额14.877亿元人民币,面积75,085平方米[24] - 合约销售金额较高的项目包括常州中海翠语花园(7.69亿元)和安慶都滙濱江(9.198亿元)[25] - 入账收入金额较高的项目包括银川中海国际社区(39.883亿元)和常州云樾里花园(40.165亿元)[28] - 公司主要业务活动集中在中国地区,对年内物业合约销售额贡献较大的地区包括合肥、金华、南通等[51] 土地储备与项目发展 - 土地储备总量达2453.26万平方米,集团应占面积为2075.41万平方米[2] - 新增权益土地地价人民币82.619亿元,权益楼面面积193.73万平方米[9] - 总土地储备权益楼面面积2075.41万平方米,总楼面面积2453.26万平方米[9] - 公司年度新增土地储备总代价101.503亿元人民币,吸纳楼面面积221.25万平方米[18] - 公司土地储备总面积24,532,600平方米,同比下降17.6%(2021年:29,768,900平方米)[20] - 应占土地储备面积20,754,100平方米,同比下降18.7%(2021年:25,530,700平方米)[20] - 土地储备覆盖39个城市,最大储备城市为汕头(2,592,400平方米)[20][21] - 2022年交付约4.61万套房产,交付满意度达90%[9] - 公司2022年竣工楼面面积约731.91万平方米,其中85%在年末前已售出[27] - 年末存货总楼面面积达1819.48万平方米,其中在建物业1608.01万平方米[30] - 已销售但待交付物业楼面面积为699.18万平方米[30] - 实时在建规模超1600万平方米[9] - 新增特定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8.98亿元,远低于2021年的104.54亿元[69] 融资与财务稳健性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与受限制现金及存款合计293.3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7%[2] - 现金及受限制资金总额超人民币290亿元[9] - 现金及受限资金合计人民币293.309亿元(2021年:人民币324.924亿元),同比下降9.7%[35] - 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2.2%至194.33亿元人民币[49] - 公司2022年末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6.38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的15.87亿元人民币增长129.3%[68] - 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为4.8%,保持行业低位[9] - 总借款加权平均年利率升至4.8%(2021年:3.8%),港元贷款利率升至6.3%(2021年:2.0%)[33] - 净债项与总权益比率升至48.8%,同比增加13.2个百分点[2] - 净负债比率升至48.8%(2021年:35.6%),但仍符合"绿档"企业标准[35] - 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68.7%(2021年:69.4%),现金短债比维持1.6倍[35] - 可动用资金总额(含未提取信贷)为人民币403.023亿元(2021年:人民币428.35亿元)[35] - 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下降4.7%至430.05亿元人民币[49][50] - 公司2022年末银行及其他借款为430.05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的419.36亿元人民币增长2.5%[66][68] - 公司2022年末担保票据及公司债券为45.93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的32.86亿元人民币增长39.8%[66][68] - 成功发行境内公司债券第一期人民币10亿元,票面年利率3.4%[32] - 发行物业尾款资产支持证券人民币7.37亿元,年利率2.7%[32] - 公司发行人民币7亿元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和人民币0.37亿元次级资产支持证券,优先级利率为2.7%[93] - 公司发行人民币10亿元公司债券利率为3.4%净筹资约人民币9.981亿元用于项目并购[93] - 公司发行人民币10亿元公司债券利率为3.9%净筹资约人民币9.986亿元用于偿还债务[93] - 公司发行2023年公司债券10亿元人民币,利率3.9%[85] - 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净筹资约人民币7.364亿元用于营运资金及业务发展[93] - 坚持"三条红线"绿档标准,财务稳健[12] - 集团总贷款中人民币和港币/美元占比分别为60%和40%[37] - 营运资金净额增至人民币674.383亿元(2021年:人民币630.562亿元),流动比率1.6(2021年:1.5)[32] - 合同负债下降25.2%至611.58亿元人民币[50] - 集团承担总额为人民币264.892亿元,同比下降7.1%[38] - 为物业销售提供银行担保金额为人民币329.016亿元,同比下降14.2%[38] - 合营公司信贷融资担保金额人民币4.555亿元,同比增长18.4%[38] - 资本性支出人民币0.253亿元,同比下降62.2%[39] - 物业抵押贷款金额人民币37.64亿元,抵押物账面价值人民币117.832亿元[39] - 内地物业抵押贷款金额同比增加72.1%至人民币37.64亿元[39] 租金与投资物业 - 租金收入达人民币2.335亿元,同比增长7.2%(2021年:人民币2.177亿元)[31] - 2022年物业租金收入为人民币2.34亿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2.18亿元增长7.3%[57] - 物业租赁分部2022年租金收入为2.34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2.18亿元人民币增长7.3%[61][62][64][67] - 物业出租分部溢利减少至人民币1.524亿元(2021年:人民币1.806亿元),同比下降15.6%[31] - 投资物业价值增长7.6%至42.79亿元人民币[49]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应收贸易款项净额减少至4.51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1%[80] - 预付款及按金大幅减少至49.9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3.9%[80] - 其他应收款项净额减少至6.58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7%[80] - 应付贸易款项增至187.4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82] - 360天以上逾期应付贸易款项达47.2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83] - 总权益增长4.6%至374.01亿元人民币[50] - 公司2022年末总综合资产为1807.82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的1987.86亿元人民币下降9.1%[65][68] - 公司2022年末总综合负债为1433.81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的1630.30亿元人民币下降12.1%[66][68] - 特定非流动资产中,中国其他地区资产为人民币616.27亿元,略低于2021年的625.56亿元[71] 股息与股东回报 - 全年股息合计每股21港仙,派息比率为21.2%[5] - 建议派发末期股息为每股港币0.15元,总计约人民币4.77亿元,低于2021年的每股港币0.30元(约人民币8.40亿元)[75] - 建议全年每股派息0.21港元,较上年0.38港元减少44.7%[87] - 已发行普通股数量增至35.594亿股,同比增长4.0%[84] - 加权平均普通股数量为34.74785亿股,较上年增加1.5%[7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3年预期房地产市场量升价稳,政策效果逐步释放[11] - 通过多元化渠道布局京津冀、长三角及大湾区优质城市[11] - 持续监测未来12个月入伙项目进度,确保按期交付[11] 其他重要内容 - 2022年酒店及其他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434万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1877万元下降23.6%[57] - 公司为中国海外发展的联营公司,中国海外发展为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51] - 公司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表,所有金额以千元为单位[52] - 公司2022年应用多项新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但对业绩和财务状况未产生重大影响[54] - 公司已识别三个经营分部:物业投资及发展、物业租赁和其他分部[58][59] - 公司财务报表经审计师审计并无保留意见[51] - 公司确认董事在2022年度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94] - 公司实践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并遵守所有适用条文[95] - 公司业绩公告发布于联交所官网及公司官网[96] - 公司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