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2023年全年收入约7910.5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5848.2万港元增加35.3%[5]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433.6万港元,2022年亏损约773.5万港元[5] - 2023年SIM卡合约生产及销售业务营业额增加35.3%至约7910万港元,销售SIM卡分类录得溢利约1425万港元,2022年约为146万港元[10] - 2023年公司收入为79104966港元,较2022年的58482208港元增长约35.3%[19] - 2023年公司毛利为27733778港元,较2022年的14971773港元增长约85.2%[19] - 2023年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为4329715港元,2022年为亏损7735530港元[19] - 2023年公司年内溢利为4334422港元,2022年为亏损7735530港元[19] - 2023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3751302港元,2022年为亏损8790133港元[19] - 2023年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盈利为0.825港仙,2022年为亏损1.472港仙[20] - 2022年公司年内亏损773.5405万港元,全面亏损总额879.0008万港元[25] - 2023年公司年内溢利433.55万港元,全面收益总额375.238万港元[25] - 2022年底储备亏绌6861.1577万港元,2023年底储备亏绌6485.9197万港元[25] - 2023年可呈报分类收入为79,104,966港元,较2022年的58,482,208港元增长约35.3%[36][37][41] - 2023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4,329,715港元,2022年为亏损7,735,530港元[36][37] - 2023年可呈报分类资产为61,417,448港元,较2022年的59,661,543港元增长约3%[36][37] - 2023年综合负债总额为28,622,109港元,较2022年的29,629,497港元下降约3.4%[36][37] - 2023年销售智能卡收入为79,098,836港元,较2022年的58,471,358港元增长约35.3%[36][37][41] - 2023年来自中国的外界客户收入为8,403,153港元,较2022年的4,528,113港元增长约85.6%[39] - 2023年来自欧洲的外界客户收入为52,698,839港元,较2022年的30,145,558港元增长约74.8%[39] - 2023年客户B销售智能卡收入为22,920,350港元,该客户2022年无收益贡献[41]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924,918港元,较2022年的2,351,847港元下降约18.2%[36][37] - 2023年年内添置非流动分类资产为9,824,160港元,较2022年的1,830,616港元增长约436.6%[36][37] - 2023年智能卡销售总额为7909.88万港元,较2022年的5847.14万港元增长35.28%[42] - 2023年银行利息收入为7355港元,较2022年的5062港元增长45.30%;政府补贴为63.91万港元,较2022年的42.37万港元增长50.84%[42] - 2023年汇兑收益净额为70.40万港元,2022年汇兑亏损净额为78.63万港元;业主提前终止租赁收益为70.45万港元,2022年无此项收益[43] - 2023年租赁负债之财务费用为19.43万港元,较2022年的28.49万港元下降31.72%[43] - 2023年确认为开支之存货成本为5137.12万港元,较2022年的4351.04万港元增长18.07%[43] - 2023年所得税抵免总额为4707港元,2022年无此项抵免[44]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315.59万港元,较2022年的966.63万港元增长36.10%[50] - 2023年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为873.36万港元,较2022年的731.16万港元增长19.45%[50] - 2023年即期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为1825.80万港元,较2022年的1443.78万港元增长26.46%[50] - 2023年销售智能卡收入约791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2063万港元或35.3%[64] - 2023年销售智能卡应用系统收入为6130港元,2022年为10850港元[65] - 2023年销售智能卡销售成本约5137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787万港元或18.1%[66] - 2023年销售智能卡应用系统销售成本5430港元,2022年为9004港元[67] - 2023年毛利约2773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1276万港元或85.2%[67] - 2023年其他收入约120万港元,2022年约102万港元[68] - 2023年其他收益约141万港元,2022年为汇兑亏损净额约79万港元[69] - 报告期内销售及分销成本约27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40万港元或17.5%[70] - 行政开支由2022年同期约2125万港元增加约54万港元或2.5%至约2179万港元[71] -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434万港元,2022年为亏损约774万港元[7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720万港元,2022年约620万港元;其他借贷约100万港元,2022年约130万港元[7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2650万港元,2022年约2390万港元;流动负债约2470万港元,2022年约274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1.1,2022年为0.9[7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共雇用126名雇员,2022年为139名;报告期内雇员成本约2580万港元,2022年约2260万港元[7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11.3%,2022年为9.9%[83]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3年度派付任何末期股息,2022年也无派息[5]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3年度派付任何股息,2022年亦无派息[47]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22年亦无[84] 业务发展 - 2024年1月初深圳厂房完成搬迁,新厂房整体生产及运营效率提高15%至20%,且布局符合全球SAS标准认证要求[10] - 公司计划来年提供更高增值的卡服务,如机器对机器(M2M)智能卡相关业务,以多元化收入基础[12]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投资2400万元人民币(约2690万港元)制作的电视剧《雪豹2》,现计划于2025年第二季度上映,年底获得收入[13] - 管理层未来寻求在广告、媒体及娱乐行业进行类似《雪豹2》的投资[13] - 公司智能卡分类管理层准备为新深圳厂房取得SAS标准认证,预计2024年第三季度开始,第四季度完成[17] - 公司将整合现有SIM卡业务,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成本开支,增强竞争优势[17] 可换股债券 - 2023年2月公司与独立第三方订立发行本金总额为1650万港元可换股债券的认购协议,所得款项净额约1620万港元拟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及发展既有业务[14] - 截至公告日期,可换股债券认购事项尚未完成[16] - 公司拟发行可换股债券筹集1650万港元,最后截止日期延至2024年4月30日[62] 财务报表编制 - 2023年应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部分准则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29]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报告第2号修订本,明确重大会计政策资料定义[30] - 集团未应用已颁布但未生效的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董事预期无重大影响[32] - 综合财务报表遵照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以港元呈列[26][27] - 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法编制,电视节目投资按公平值计量[28] - 编制报表运用会计估计及假设,实际结果可能与估计有差异[28]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等修订本生效时间不同[32][33] 企业管治 - 审核委员会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已举行四次会议,审核集团年度经审核业绩[86] - 公司采用GEM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惟未遵守主席与行政总裁职能须分离条文[88] 股东周年大会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4年6月19日上午10时在香港新界荃湾杨屋道8号如心海景酒店暨会议中心十一楼会议室二举行[93] - 为确定出席股东周年大会的权利,公司将在2024年6月14日至6月1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94] - 为符合出席股东周年大会资格,所有过户表格及股票须在2024年6月13日下午4时30分前交回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94] 其他 - 截至公告日期,董事会有三位执行董事和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94] - 公告将自刊发日期起至少连续七日载于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94] - 电视节目投资2022年初结余3357.84万港元,2022年末和2023年初结余3168.54万港元,2023年末结余2973.57万港元[51][52] - 公司投资2685万港元制作电视剧《雪豹2》,占预算制作成本30%[52]
品创控股(08066)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