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益总额为392,469千港元,同比下降32.7%[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155,081千港元,同比增长12.6%[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本期溢利为26,035千港元,同比下降87.2%[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371港仙,同比下降5.3%[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其他全面开支总额为245,566千港元,同比下降32.6%[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平价值变动收益净额为434,302千港元,同比增长11.3%[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9,993,291千港元,同比增长0.9%[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流动负债总额为5,424,916千港元,同比下降20.2%[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4,270,890千港元,同比增长9.2%[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银行借贷总额为5,764,990千港元,同比增长26.9%[6]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汽车零件销售收入为16,688千港元[14]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百货公司货品销售收入为53,464千港元[14]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商业印刷服务收入为32,082千港元[14]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影院售票收入为1,453千港元[14]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客户合约收益总额为335,341千港元[14]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保证金融资利息收入为9,038千港元[14]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放债业务利息收入为20,045千港元[14]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总额为392,469千港元[14]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分类收益总额为392,469千万元,其中对外客户销售为392,469千万元[19] - 公司未计所得税前溢利为126,918千万元,财务费用为205,224千万元[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583,297千港元,同比增长6,499千港元[20] - 公司未计所得税前溢利为153,83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9,695,806千港元,较2022年底减少173,871千港元[22] - 公司总负债为14,750,282千港元,较2022年底增加45,660千港元[22] - 公司其他收入为16,544千港元,同比增长1,817千港元,主要来自利息收入和政府补助[23] - 公司其他收益净额为126,020千港元,同比下降49,495千港元,主要受汇兑收益净额减少影响[24] - 公司财务费用为390,606千港元,同比增长33,386千港元,主要由于银行借贷及透支利息增加[25] - 公司所得税开支为100,88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51,142千港元,主要由于递延税项增加[26]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0.107港元,每股摊薄盈利为0.107港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28]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48,56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1,275千港元有所下降[31] - 公司投资物业在2023年6月30日的公平价值变动收益净额为434,302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97,731千港元有所减少[32] - 应收贸易账款净额在2023年6月30日为518,46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70,604千港元有所下降[33] - 应收贷款净额在2023年6月30日为471,21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09,761千港元有所增加[33] - 应付贸易账款在2023年6月30日为98,31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7,100千港元略有增加[39] - 银行借贷在2023年6月30日为9,415,836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910,804千港元有所减少[4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总收益为3.925亿港元,同比下降32.7%[6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纯利为2600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2.041亿港元减少1.781亿港元[61] - 公司总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的583.3百万港元减少至2023年上半年的392.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2.7%[62][63] - 环保分类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的356.1百万港元减少至2023年上半年的170.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52.1%[62][63] - 金融服务分类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的63.1百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上半年的88.2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9.8%[62][63] - 汽车零件分类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的54.2百万港元减少至2023年上半年的16.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69.2%[62][63] - 其他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的14.7百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上半年的16.5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应收推算利息收入增加[64]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净额为126百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75.5百万港元减少,主要由于汇兑收益净额减少[65] - 2023年上半年减值亏损拨备净额为27.6百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减值亏损拨回净额6.4百万港元增加[66] - 投资物业公平价值变动收益净额增加44.1百万港元,主要由于香港及中国内地物业市场回升[67]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51.3百万港元减少至2023年上半年的42.3百万港元,主要由于使用权资产折旧减少[68] - 公司纯利从2022年上半年的204.1百万港元减少至2023年上半年的2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87.3%[71] - 环保分类收益由2022年上半年的356,100,000港元减少至2023年上半年的170,600,000港元,减少幅度为185,500,000港元[74] - 环保分类在2023年上半年录得分类亏损21,600,000港元,而2022年上半年为分类溢利12,000,000港元[74] - 汽车零件分类收益由2022年上半年的54,200,000港元减少至2023年上半年的16,700,000港元,减少幅度为37,500,000港元[75] - 汽车零件分类在2023年上半年录得分类亏损2,600,000港元,而2022年上半年为分类溢利4,800,000港元[75] - 商业印刷分类收益由2022年上半年的31,800,000港元轻微增加至2023年上半年的32,100,000港元,增加幅度为300,000港元[76] - 商业印刷分类在2023年上半年录得分类亏损4,600,000港元,而2022年上半年为3,600,000港元[76] - 百货公司分类收益由2022年上半年的69,100,000港元增加至2023年上半年的74,400,000港元,增加幅度为5,300,000港元[77] - 百货公司分类在2023年上半年录得分类亏损7,400,000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24,800,000港元有所改善[77]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的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08,700,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1,900,000港元有所减少[79]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的资本负债比率为370.0%,较2022年12月31日的358.5%有所上升[79] - 存货水平由2022年12月31日的29,400,000港元下降至2023年6月30日的26,200,000港元[89] - 百货公司业务收益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8.0%,分类亏损减少70.2%[89] 财务准则与税务 - 公司预计新订香港财务申报准则及修订不会对其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12] - 公司应用香港财务申报准则的修订对其财务状况及表现并无造成任何重大影响[10]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在日本和格林纳达均未产生任何估计应课税溢利[29] 股息与股东权益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向普通股股东派付或建议派付股息[30] - 公司未在2023年上半年派发中期股息[99] - 公司于2022年1月1日的已发行普通股为1,439,709,880股,股本为143,971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发行普通股增至1,440,709,880股,股本为144,071千港元[48] 借贷与融资 - 公司银行借贷总额从2022年12月31日的9,910,804,000港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9,415,836,000港元[42] - 公司可动用的银行信贷额度为10,587,617,000港元,已动用9,415,836,000港元[43] - 公司银行借贷中,按固定年利率4.50%至6.85%计息的借贷为8,832,251,000港元[43] - 公司银行借贷中,按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加1.50%至2.60%计息的借贷为363,235,000港元[43] - 公司银行借贷中,按最优惠利率减2.85%计息的借贷为220,350,000港元[43] - 公司其他借贷总额从2022年12月31日的239,439,000港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335,408,000港元[45] - 公司其他借贷中,无抵押借贷从2022年12月31日的2,795,000港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42,823,000港元[46] - 公司其他借贷中,来自金融机构的借贷为56,140,000港元,以投资物业作抵押[46] - 公司应付票据为97,494,000港元,按5.50%年利率计息[46] 投资与收购 - 公司于2022年2月18日以1,876,000港元收购伟禄世纪服务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旨在获得拉美及加勒比分类的CBI计划营销资源[49] - 收购伟禄世纪集团的可识别资产净值为1,876千港元,包括厂房及设备231千港元、其他无形资产14,524千港元、预付款项及按金485千港元、银行结余及现金470千港元[50] - 收购产生的商誉为0港元,因已转让代价1,876千港元与所收购可识别净资产的公平价值1,876千港元相抵消[51]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的资本承担总额为771,466千港元,包括向合营企业注资377,954千港元、投资物业249,600千港元、发展中物业122,830千港元及租赁物业装修21,082千港元[52] - 公司未在2023年上半年进行任何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98] 法律诉讼 - 公司附属公司先施面临前董事马景煊先生的申索,申索总额约为12,442,000港元,公司已提出反申索约71,600,000港元[54] - 公司于2021年5月向Win Dynamic提出申索,要求支付约2.60435亿港元的所得款项[57] - 公司于2021年5月申请针对Win Dynamic的非正审强制令,法院于5月14日授出过渡性临时禁制令[57] - 公司于2022年11月提交再经修订申索书,坚称先施为与公司于第二份协议项下的联合许诺人[58] - 公司于2023年2月就Win Dynamic及马景煊先生的反申索提交经修订答复书及抗辩书[59] - 公司于2021年12月31日确认应收Win Dynamic送赠为1.50001亿港元,基于9.66%的信贷调整实际利率[59]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应收Win Dynamic送赠的账面值为1.74401亿港元,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102.7万港元[59] - 公司应收Win Dynamic送赠的账面值为1.82395亿港元,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164.9万港元[59] 业务分类收益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客户合约收益总额为583,297千万元,其中汽车零件分类收益为54,156千万元,环保分类收益为356,087千万元[15] - 公司金融服务分类收益为63,142千万元,其中放债渠道利息收入为10,489千万元[15] - 公司商业印刷分类收益为31,784千万元,主要来自印刷服务[15] - 公司百货公司分类收益为51,441千万元,主要来自销售货品[15] - 公司环保分类收益为356,087千万元,主要涉及拆除、加工、买卖及销售废料[16] - 公司汽车零件分类收益为54,156千万元,主要来自分销及销售汽车零件[16] - 公司商业印刷分类收益为31,784千万元,主要来自财经印刷、数码印刷及其他相关服务[16] - 公司百貨公司分类收益为51,441千万元,主要来自销售货品、专柜销售及寄售收入[16] 业务发展与项目 - 伟祿雅苑的租户数目增至49家,包括儿童游乐园、教育培训中心、餐厅、健身室及桌球室[84] - 伟祿科技园的建设规模约为81,000平方米,第二期开发计划将启动[84] - 茜坑物业的建设规模约为112,000平方米,重建工程将展开[84] - 金融服务的保证金融资及首次公开发售配股收入持续上升[85] - 环保分类在日本大阪的租赁土地约为19,609平方米,计划开拓欧美市场[86] - 格林纳达项目的土地面积为450英亩,包括学生宿舍、商业综合楼、酒店度假村及住宅别墅[90] - 金融服务的证券公司在广州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申请正在审批中[85] - 格林纳达项目通过CBI计划引进外国投资,投资者将获得格林纳达永久公民身份和护照[90] - 公司计划在加勒比经济区和拉丁美洲地区开拓更多投资机会,已锁定在安提瓜及巴布达、圣卢西亚、圣基茨及尼维斯以及多米尼克四个国家进行投资[94] - 公司正在与巴拿马共和国当局就发电项目进行磋商,利用不同国家的CBI计划筹集资金以建立和发展新业务[94] - 加勒比地区每年有超过100万名旅客前往安提瓜及巴布达和圣基茨及尼维斯,但当地酒店及旅游设施发展滞后[95] - 公司确定了四个投资领域,包括清洁能源、教育、旅游和零售,旨在与地方政府合作促进经济发展[95] - 公司正在物色实力雄厚的商业伙伴共同投资于加勒比国家和巴拿马共和国的项目[96] 公司治理与员工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共聘用468名雇员,其中306人驻于香港,113人驻于中国内地,32人驻于日本,17人驻于格林纳达[101] - 公司已成立薪酬委员会,负责审阅和厘定薪酬政策,包括执行董事的薪酬水平[101]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负责审阅会计原则、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财务申报事宜[103]
伟禄集团(01196)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