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弘海高新资源(00065) - 2023 - 中期业绩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约8174.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2.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约3141.6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38.0%;整体毛利率约38.4%,2022年同期约48.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亏损约2776.4万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约1668.5万港元[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823.1万港元,2022年同期应占溢利约756.9万港元[3] - 2023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均为1.2港仙,2022年同期均为0.5港仙[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总非流动资产15.1944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6.6967亿港元有所减少[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总流动资产13.2988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8383亿港元略有减少[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18.0317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9.341亿港元有所下降[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约8174.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347.7万港元或约22.3%,亏损约2776.4万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约1668.5万港元[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亏损主因确认和解协议开支约2259.7万港元及收入减少约22.3%或2347.7万港元[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亏损约2776.4万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约1668.5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823.1万港元,2022年同期应占溢利约756.9万港元[58][5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受限制银行存款及银行与现金结余总额约6127.5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245亿港元减少约49.96%[6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由可换股债券组成的借贷总额约1998.1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958.2万港元减少约49.52%[6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0.11,较2022年12月31日的0.20下降45%[6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约1.57,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2上升约3.29%[6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全职雇员460名,较2022年12月31日的451名增加约1.99%;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约3533.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061.5万港元增加约15.40%[77]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4]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未派付[26]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87] 业务线构成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业务为生产及销售煤炭及矿物[11]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仅煤炭开采一个可报告经营分部[20] 煤炭开采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煤炭开采业务确认销售煤炭约8174.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0522万港元[18] - 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除香港)收入分别为8174.3万和10522万港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1.39998亿和1.54326亿港元;香港收入均为0,非流动资产分别为58.3万和9.4万港元[21] - 煤炭开采业务2023年上半年税后亏损约2151.4万港元,2022年同期税后溢利约2113.5万港元[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蒙古煤矿区958项煤矿生产约45万吨煤炭,销售约40.8万吨;2022年同期分别为49.9万吨和49.5万吨[43] - 内蒙古煤矿区958项年度煤炭产出量预计维持在约90万吨[48] - 2022 - 2023年煤炭现金产生单位预测年度煤炭产出量均为90万吨,2023 - 2024年平均每吨煤炭单位售价(含增值税)为178 - 182元人民币,通胀率为2.5%[51] 财务成本及相关费用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负债利息1.6万港元,可换股债券利息40.2万港元,可换股债券实际利息33.4万港元,财务成本总计75.2万港元;2022年同期租赁负债利息5000港元,财务成本总计5000港元[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利息收入 - 17.5万港元,采矿权摊销101.8万港元,已售存货成本5032.7万港元等;2022年同期利息收入 - 11.3万港元,采矿权摊销70.2万港元等[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递延税项 - 70.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463.7万港元[24] - 中国附属公司适用税率为25%,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在香港和中国均无应课税溢利,未作相关所得税拨备[24][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销售及分销开支约185.5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188.9万港元减少约3.4万港元[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行政开支约3396.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2832.2万港元增加约564.6万港元[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财务成本约75.2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5000港元[57] 和解协议相关情况 - 2023年7月18日,内蒙古金源里与内蒙古源源能源达成和解协议,需支付约2259.7万港元,分两期于2023年12月31日和2024年12月31日前支付[22] - 内蒙古金源里需向内蒙古源源能源支付约2011万元人民币(约2259.7万港元)和解金,分两期于2023年12月31日和2024年12月31日前支付[55] 资产减值及相关评估情况 - 煤炭现金产生单位减值评估套用税前贴现率约16.2%,与2022年同期相同,且两期均无计提减值亏损[32][33]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为119.3万港元,减值亏损为119.3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124.3万港元和124.3万港元[35] 可换股债券情况 - 2022年7月18日公司发行本金总额4000万港元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约3980万港元,初始转换价每股约0.1818港元[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金2000万港元可换股债券转换为1.1亿股新股份;6月30日未偿还本金200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000万港元[38][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2000万港元可换股债券转换为1.1亿股公司新股份,转换价约每股0.1818港元[63][66] - 2023年6月30日,未偿还可换股债券本金200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000万港元减少50%[65] - 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约3980万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全部使用,其中约3700万用于加强采矿及矿物业务,约280万用作一般营运资金[67] 物业、厂房及设备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约190.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95.7万港元[3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就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资本开支约973.9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36.6万港元增加约81.49%[76] 公司合规及治理情况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中主席与行政总裁职责应区分的条文,正物色人选填补空缺[84]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规管董事证券交易规定标准,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遵守规定标准[8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86] 信息披露及董事会构成情况 - 中期业绩公告于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发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报告将寄发股东并在上述网站发布[88] - 公告日期董事会有四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8] 内蒙古金源里相关情况 - 内蒙古金源里于2020年11月支付土地转让金1160万元人民币(约1300万港元)[45] - 内蒙古金源里安全生产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均获延期三年,分别于2023年9月24日及10月26日届满[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就工作场所安全事宜缴纳行政罚款23.1万元人民币(约2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7万元人民币(约20.5万港元)[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