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总收益为100,020,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5,595,000港元下降约20.36%[2]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53,743,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7,329,000港元增长约13.55%[3]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39,324,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0,322,000港元增长约29.7%[3] - 2023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40,327,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8,430,000港元增长约41.85%[3]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溢利为30,120,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8,832,000港元增长约59.94%[3]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30,120,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7,568,000港元增长约71.45%[3][4]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1,872,712,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006,231,000港元下降约6.65%[5] - 2023年6月30日总权益为1,715,526,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55,376,000港元下降约2.27%[6] - 2023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157,186,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50,855,000港元下降约37.34%[6] - 本公司普通股持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溢利的每股盈利2023年上半年为0.56港仙,2022年同期为0.26港仙[4]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982.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21.9万港元[23]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87.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33.3万港元[25]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020.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59.8万港元,中国附属公司税率均为25%[25]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普通股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总额为0.56港仙,2022年同期为0.23港仙[26]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未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2022年同期为5.3万港元[27] - 2023年6月30日投资物业公允值为1.1768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3202亿港元[28] - 2023年上半年出售1250万港元投资物业,2022年同期无[29] - 2023年6月30日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为6233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502.5万港元[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票据为342.6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06.1万港元大幅减少[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一间联营公司权益账面价值为8309.9万港元,期初为8395.1万港元,应占经营溢利183.8万港元,应占其他全面亏损269万港元[3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借款已悉数结清,2022年12月31日已抵押银行借款为1363.9万港元[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终止经营业务收益、毛利、开支、除所得税前亏损等均为0,2022年同期除所得稅前虧損为126.4万港元[41] - 2023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工资、薪金及其他福利为206.6万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10.2万港元,雇员福利开支总额为216.8万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376.8万港元、27万港元、379.5万港元[46] - 2023年6月30日售后回租业务产生的未偿还结馀账面总值为2.91839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4697亿港元[52] - 2023年6月30日应收关连人士款项账面价值为227.8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61.5万港元[54] - 2023年6月30日应付关连人士款项账面价值为44.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5.9万港元[55] - 2023年6月30日信贷融资安排项下应收款项结余为1.6269亿港元,年利率5厘;应收利息为153.7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无[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持续经营业务之收益为100,020,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20% [64][65][6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持续经营业务之毛利率为54%,较2022年同期增加16% [64][65][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持有人应占溢利为22,406,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大幅增加141% [64][6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总现金为378,239,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17% [6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总负债为157,186,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37% [6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持续经营业务之其他收入为9,827,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205% [6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持续经营业务之行政开支为20,303,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8% [69] - 2023年6月30日总借款3051.4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428.2万港元[92]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3.78239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22904亿港元,增加主要因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6030.6万港元[92] - 2023年6月30日财务负债流动比率为984%,2022年12月31日为615%[9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持有人应占股本及储备约13.8117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17068亿港元,减幅主要由汇兑差额约4634.9万港元所致[9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雇员55名,2022年12月31日为50名[10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售后回租安排项下收益为86,499千港元,供应链管理服务收益为11,220千港元,物业租赁收入为2,301千港元,分部收益总计100,020千港元,分部业绩总计42,304千港元[1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重列),售后回租安排项下收益为43,445千港元,供应链管理服务收益为79,818千港元,物业租赁收入为2,332千港元,分部收益总计125,595千港元,分部业绩总计40,546千港元[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售后回租安排服务分部资产为1,338,916千港元,供应链管理业务分部资产为74,143千港元,物业租赁服务分部资产为117,852千港元,分部资产总额为1,530,911千港元[2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售后回租安排服务分部资产为1,367,626千港元,供应链管理业务分部资产为158,276千港元,物业租赁服务分部资产为136,348千港元,资产管理及咨询服务分部资产为42,647千港元,分部资产总额为1,704,897千港元[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售后回租安排项下应收款项为10.39972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90114亿港元有所下降[34] - 2023年6月30日,售后回租安排项下应收定息款项为9.31713亿港元,应收浮息款项为1.08259亿港元;实际年利率方面,应收定息款项为5.0厘至11.0厘,应收浮息款项为5.5厘至5.5厘[35][36] - 2023年6月30日,无售后回租安排项下应收款项抵押,2022年12月31日为7383万港元[37] - 2023年上半年售后回租安排项下来自首钢集团附属公司的收益为855.4万港元,2022年为1651.7万港元;来自首钢集团联营公司的收益2023年为0,2022年为68.4万港元[47] - 2023年6月30日供应链管理服务产生的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票据账面总值为182.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无;向首钢集团附属公司收取的服务费账面价值为47.6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无[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约28%(2022年12月31日:30%)售后回租安排项下之应收款项总额来自集团最大售后回租客户,其为集团关连人士[76] - 2023年6月30日,约38%售后回租安排项下应收款项总额来自集团五大售后回租客戶,2022年12月31日为58%[77] - 2023年6月30日,独立个人客户应收款项为639,812千港元,占比62%;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应收款项为291,836千港元,占比28%[7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进行融资租赁交易90,331项,其中90,322项为独立个人客户,本金介于约人民币750元至1.5亿元之间[81] - 回顾期内,售后回租安排服务分部收益增加约99%至约86,499,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43,445,000港元[83] - 回顾期内,供应链管理业务分部收益约11,220,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79,818,000港元;业绩录得溢利约5,113,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2,053,000港元[8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通过集团首钢供金平台开立首钢京票总值约人民币51.3亿元;约1,858名供应商及2家金融机构已在平台登记[86] - 回顾期内,资产管理及咨询服务分部无收益,业绩为零,2022年同期亏损1,264,000港元[88] - 回顾期内,物业租赁服务分部收益减少至约2,301,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2,332,000港元;业绩录得溢利约2,197,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5,141,000港元[89] 公司业务结构及决策相关 - 公司分为售后回租安排服务、物业租赁服务及供应链管理业务三个经营分部,资产管理及咨询服务已于2022年终止经营[17] - 主要经营决策者为执行董事,其从服务角度考虑业务,根据经调整除所得税前溢利(扣除未分配收入/开支前)评估经营分部业绩以分配资源[15][16] - 公司将供应链金融服务业务作为发展第一要务,力争打开发展新格局[85] - 公司将重点强化风险控制体系、引入信息技术平台,推进在线风控平台建设[91] 财务资料编制相关 - 编制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要求管理层作出判断、估计及假设,实际结果可能与估计有别,且重大判断及估计不确定因素主要来源与2022年年报一致[13][14] 其他事项 - 法定股本股份数目为100亿股,金额为10亿港元;已发行及已缴足股份数目为39.84639703亿股,金额为3.9846亿港元[42] - 2022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为3290万港元的投资物业已抵押,作为243.9万港元未偿还银行借款的抵押;2023年6月30日无投资物业抵押[42] - 2022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为7383万港元的售后回租安排项下应收款项已抵押,作为1120万港元未偿还银行借款的抵押;2023年6月30日无售后回租应收款项抵押[43]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售后回租安排服务及供应链管理业务所代表的现金产生单位并无出现减值[3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售后回租安排项下应收款项尚未逾期,与2022年12月31日情况相同[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银行结存及银行借款由政府相关金融机构分别持有100%及0%(2022年12月31日:100%及0%)[61] - 董事会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2022年:无)[6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无重大收购、出售及重要投资事项[9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资产抵押[9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外汇风险和重大或然负债[98][99] - 审核委员会由四名成员组成,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非执行董事[105]
首惠产业金融(00730)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