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朸浚国际(01355) - 2022 - 年度业绩
朸浚国际朸浚国际(HK:01355)2023-03-30 12:00

财务报告公布 - 公司公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业绩[1] 管理层变动 - 钟天昕自2022年11月3日起获委任为行政总裁,陈武同日辞任[4] - 林长盛自2022年12月31日起获委任,李舟同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多个职位[4][5] - 陈武自2022年11月3日起辞任董事,林长盛自2022年12月31日起获委任董事,李舟自2022年12月31日起辞任董事[18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中国兴业银行、香港恒生银行和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5] - 公司股份代号为1355[6] - 公司主要从事住宿运营、住宿咨询及物业设施管理服务等相关业务[8] 宏观经济环境 - 2022年中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8][9] - 预计2023年国内经济增长约5%,旅游经济将“稳开高走、加速回暖”[17] 业务经营情况 - 2022年疫情影响集团业务经营,住宿运营板块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10] - 公司拥有五家运营中的租赁经营住宿项目,2022年住宿运营收益来自租赁住宿等[24] - 2022年4月公司签订租约筹建宝安会展项目,建筑面积约9583平方米[14] - 公司与深圳招华签约宝安会展项目,预计2023年底交付,2024年开始运营,将提供约144间客房[30][31] - 深圳招华由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各拥有约50%[30] - 公司惠州店位于惠州巽寮湾,当地交通便利且有旅游资源,吸引国内外游客[35] - 随着广东文旅产业扶持政策推出,行业复苏明显,公司期待惠州店旅客数量增长及业绩提升[36][37] - 南山店总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有189间客房,距机场约30分钟车程,营业收入下滑[38][41] - 宝安店总建筑面积约1,700平方米,有46间客房,距宝安国际机场20分钟车程,平均房價增长但全年业绩下滑[43][45] - 成都店总建筑面积约7,600平方米,最多提供约107间客房,2021年上半年开业,受疫情影响大,未来有望带来稳定收入[46][48] - 武汉店总建筑面积约9,000平方米,最多提供约120间客房,2021年第一季度开业,受疫情重创,旅游市场将复苏[50][52] - 南山店创新推出电竞房等住宿模式增加客源和住客满意度[41] - 宝安店受益于装修和旅游回暖,平均房价有所增长[45] - 成都店周边交通便利,距地铁1、2号线天府广场站步行1分钟,距机场大巴乘车点步行约5分钟[46] - 武汉店距三店地铁站和码头潭地铁站车程9分钟,距凌雲路東公交場站200米[50] - 宝安会展项目建筑面积约9,583平方米,可提供144间客房,预计2023年交付,2024年开始营运[54] 公司发展策略 - 公司将密切监控宏观经济和风险,检讨运营结构等计划[20] - 公司将强化主营业务基础,扩大运营规模,提升经营绩效[20] - 公司将探索更灵活稳健业务模式,升级产品和服务[20] - 公司将严格控制运营成本,增强抗风险能力[20] - 公司将继续发展住宿项目及咨询管理服务,扩大市场份额[20] - 公司将关注其他高增长潜力业务领域,为股东实现增长和回报[20] - 公司将继续检视南山店销售策略,重新审视与旅游中介及企业客户的合作及营销模式[42] - 公司将加强武汉店在营运升级、收益营销和开源节流等方面的管理[5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总计约6300.2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同期下降10.7%[26][27] - 2022年公司年度净亏损额大幅增加,达到1764.7万港元[26][28] - 本年度公司收益63,002,000港元,较上一财年70,564,000港元减少约10.7% [60] - 本年度公司全面亏损总额18,902,000港元,较上一财年4,026,000港元增加约369% [60] - 本年度公司总可出租客房晚数237,250晚,较上一财年增加24,891晚或约11.7% [62] - 本年度公司入住率66.54%,较上一财年74.03%减少7.49% [62] - 本年度公司平均每间客房收入182.0元,较上一财年208.7元减少人民币26.7元或约12.8% [62] - 本年度公司总经营成本75,793,000港元,较上一财年66,897,000港元增加8,896,000港元或约13.3% [63] - 使用权资产折旧减少665,000港元或约3.0% [63]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增加1,202,000港元或约14.7% [63] - 其他营运开支增加7,704,000港元或约64.3% [65] - 2022年总经营成本为75,793,000港元,2021年为66,897,000港元[66] - 融资成本较上一财年减少718,000港元至7,387,000港元[6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向控股股东借款本金为27,469,000港元[68] - 2022年12月31日银行及现金结余为2,434,000港元,2021年为14,296,000港元[69] - 2022年12月31日处于净流动负债61,339,000港元及净负债20,874,000港元状况[7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48,363,708股[73] - 截至2023年3月29日,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中至少25%由公众持有[7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有120名雇员,2021年为129名[76] - 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未偿还资本承担[79]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80] 董事信息 - 鍾天昕39歲,2019年12月31日任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2022年11月3日任行政总裁,有超16年金融相关经验[86] - 袁富兒60歲,2018年8月15日任非执行董事,9月6日任集团主席,有超18年物业发展及投资经验,1996年成立深圳合正[89] - 胡性龍58歲,2018年8月15日任非执行董事,1993年成中国注册会计师,1999年成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91] - 吳吉林55歲,2018年8月15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05年1月起任深圳联创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92] - 杜宏偉55歲,2018年8月15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13年12月至2016年7月等时段任阳光100中国控股多职[93] - 鍾天昕2005年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会计学文学士学位[86] - 袁富儿毕业于江西医学院,主修医学[89] - 胡性龍持有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91] - 吳吉林持有江西财经大学会计硕士学位[92] - 杜宏偉持有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93] - 林长盛64岁,自2022年12月31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95] 公司治理结构 - 董事会辖下有3个董事委员会,即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100] - 于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1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4] - 公司非执行董事及主席袁富儿是公司非执行董事胡性龙的姻亲,董事会成员间无其他亲属或重大关系[10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管理层每月向董事会成员提供公司表现、状况及前景的最新资料[106] - 公司已遵守当时适用的企业管治守则,惟若干已阐明原因的偏离除外[98] - 集团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及有关雇员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守则,本年度无不合规事宜[101] - 公司致力推行高标准企业管治,保障股东权益,维持高水准商业操守及企业管治常规[97] - 董事会主要负责公司及附属公司的策略制定、监控表现及风险管理,提升企业管治常规效力[100] - 董事会定期举行会议,检讨及通过财务和经营业绩,审议及批准公司总体策略及政策[105] - 公司2022年多次常规董事会会议发出提前时间较短的合理通知,按规定应提前至少14天[108] - 2022年5月27日股东周年大会上,全体当时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及非执行董事均出席[109] - 执行董事钟天昕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5次,总次数为5次,股东大会出席次数为2次,总次数为2次;陈武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3次,总次数为3次,股东大会出席次数为2次,总次数为2次[113] - 非执行董事袁富儿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5次,总次数为5次,股东大会出席次数为2次,总次数为2次;胡性龙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5次,总次数为5次,股东大会出席次数为2次,总次数为2次[113] - 独立非执行董事吴吉林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为5次,总次数为5次,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次数为2次,总次数为2次,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次数为3次,总次数为3次,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次数为3次,总次数为3次,股东大会出席次数为2次,总次数为2次;杜宏伟各项会议出席情况与吴吉林相同[113] - 林长盛自2022年12月31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该年度未参加任何会议;李舟自2022年12月31日起辞任,各项会议有相应出席次数[113] - 公司拥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一名具备适当财务管理专业知识[118] - 公司已接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就其独立性作出的年度确认[118] - 公司认为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均符合上市规则第3.13条所载独立性指引,属独立人士[118] - 董事会负责保存完备会计记录,通过中期及全年业绩公告等向股东提供集团运营及财务状况最新资料[117] - 新委任董事任职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2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公司为董事安排法律诉讼保险[122]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应区分,2022年袁富儿为主席,陈武任职至11月3日,钟天昕自11月3日接任行政总裁[123][126] - 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签订三年特定任期服务合约,可终止并须重选[127]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三分之一董事轮值退任,获委任填补空缺或增任董事任期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128] - 董事会负责企业管治职责,包括制定检讨政策、监察培训等,自2022年起按职权范围履行职责[130][131] - 2022年董事会采纳成员多元化政策,通过多方面考虑实现多元化,委任用人唯才[132] - 候选人甄选基于多元化角度,最终按优点和贡献决定[133] - 提名委员会按多元化角度检讨董事会组成,每年监察多元化政策执行[13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有46名男性雇员(2021年12月31日:49名)及74名女性雇员(2021年12月31日:77名),员工队伍男女比例约为4:6[138] - 薪酬委员会于2022年举行三次会议,以检讨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方案等事宜[144] - 截至报告日期,薪酬委员会由杜宏伟先生(主席)、吴吉林先生、林长盛先生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4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高级管理层年度薪酬100万港元以上有2人,与2021年相同;0至100万港元有5人,与2021年相同[146] - 公司已设定目标,到2024年12月董事会至少有一名女性成员[136] - 提名委员会已检讨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认为集团已达成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的目标[135] - 公司于2011年6月22日成立董事会薪酬委员会,负责监督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政策及架构等[140] - 公司于2011年6月22日成立董事会提名委员会,负责就委任董事及董事的继任人选规划向董事会作出推荐建议[146] - 提名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检讨董事会组成、评估独立董事独立性、检讨多元化政策等[147] - 提名董事时,提名委员会先商议候选人,审查资格后推荐给董事会,董事会决定是否提交股东大会选举[149] - 提名委员会在2022年举行三次会议,认为董事会组成已达多元化政策目标[152][153] - 袁富儿、胡性龙、林长盛须在应届股东大会退任并可膺选连任,提名委员会建议重新委任[154][155] - 截至报告日期,提名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56] - 公司于2011年6月22日成立审核委员会,2022年举行两次会议[157][159] - 截至报告日期,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成员均非现任外聘核数师前合伙人[160] - 审核委员会在2022年审核集团全年及中期业绩、报告等多项内容[158] - 董事会负责评估和确定集团愿承担风险的性质和程度,维持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162] - 董事会建立持续识别、评估和管理集团重大风险的程序[163] - 董事会在2022年完成对集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的审查,认为系统有效且充足[164] - 公司制定处理和发布内幕消息的政策,按规定在联交所和公司网站发布消息[165][16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支付给外聘核数师及其联属公司费用总额约174万港元,其中年度审核项目约90万港元,非审核用途约84万港元[169] - 审核委员会负责考虑外聘核数师的委任及审查其非核数工作[168] - 董事负责编制真实公平反映意见的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