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城环亚控股(00583) - 2023 - 中期业绩

财务数据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32.799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2.519亿港元有所增加;投资物业为51.92082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9.60708亿港元有所增加[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9241.48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969.946万港元有所增加;总负债为53.62654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2.53007亿港元有所增加[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6122.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633.2万港元有所增加;经营盈利为 - 12817.9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 - 7207.7万港元亏损扩大[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财务成本净额为23137.4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6889.5万港元有所增加;应占联营公司盈利为16513.1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3907.6万港元有所增加[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盈利为16242.5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3805.9万港元有所增加;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0.36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8.81港仙有所增加[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分别为6122.8万港元及5633.2万港元[17] - 2023年上半年物业投资外界客户收益6122.8万港元,金融服务无收益;可报告分部净盈利3812万港元[18] - 2022年上半年物业投资外界客户收益5603.2万港元,金融服务300万港元;可报告分部净盈利3622.7万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根据权益会计法应占联营公司盈利23137.4万港元,2022年为16889.5万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就集团投资联营公司融资的财务成本10607.5万港元,2022年为6508.1万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其他企业及库务活动为 - 99.4万港元,2022年为 - 198.2万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期内盈利16242.5万港元,2022年为13805.9万港元[19] - 2023年6月30日物业、机器及设备账面净值为51392.8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52090.8万港元[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投资物业公平值为3279900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251900000港元有所增加[21] - 2023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为26295000港元,2022年全年公平值亏损为35031000港元[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于联营公司之投资为5192082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960708000港元增加[23] - 2023年上半年应占联营公司盈利为231374000港元,2022年为465626000港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中间控股公司之款项为7559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1000港元[25] - 2023年6月30日,应收款项总计4454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982000港元减少[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负债分别为1.62017亿港元及5371万港元[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净额为1.28179亿港元,较2022年的7207.7万港元有所增加[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为6.12亿港元,较2022年的5.63亿港元增长8.7%[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盈利为1.624亿港元,较2022年的1.381亿港元增长17.6%[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1.62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381亿港元增加17.6%[35] - 2023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10.4港仙,去年同期为8.8港仙[35] - 不计投资物业重估收益,2023年上半年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1.361亿港元,同比增加11.2%[35] - 2023年上半年应占联营公司盈利增加至2.314亿港元,去年同期为1.689亿港元[35] - 2023年上半年投资物业贡献收入约612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600万港元增加8.7%[38]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收益增加8.7%至6120万港元,主要由于物业投资分部收益增加[38] - 2023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增加67.5%至2630万港元[39] - 2023年上半年物业投资分部收益为6120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5600万港元增加,主要因愉景楼租赁协议收益增加[44] - 2023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为263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1570万港元,评估价值增长因香港经济持续复苏[45] - 2023年上半年金融服务无企业融资服务收益,2022年上半年约为30万港元,同比减少100%,主要因停止相关受规管活动业务[47][49]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231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097亿港元增长6.4%;资产负债率为56.1%,较2022年12月31日的57.2%下降1.9%[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393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400万港元,经营现金流增加因经营收益和应收款项增加[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0万港元,2022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1920万港元,2023年因添置投资物业所致[55] - 2023年上半年经调整的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之盈利为 - 140万港元,较2022年的 - 200万港元减少30%[47]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 - 120万港元,较2022年的 - 200万港元减少40%[47] - 2023年6月30日无抵押股东贷款未偿还本金为5.178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1798亿港元[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48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90万港元增加,主要因已付利息从710万港元增至2320万港元[56] 财务准则与编制 - 公司采用新订及修订准则,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及其修订等,但对公司财务并无重大影响[10] - 公司中期财务资料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及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六规定编制[5] 业务分部情况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期间,公司有物业投资及金融服务两个可报告分部[11] - 物业投资分部拥有香港多项零售、商业及工厦,通过出租物业获得收益[11] - 金融服务分部主要持有可进行香港法例第571章证券及期货条例项下受规管活动的牌照[11] 业务变动事项 - 2023年5月3日,长城资管向证监申请减少第1类及第4类受规管活动,6月6日起生效[12] - 2023年5月15日,长城融资知会证监停止业务并申请撤销第6类受规管活动,5月31日已停止相关业务,申请正在进行中[13] 公司股权与资产处置 - 公司计划出售深圳长城环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全部股权,代价为人民币17412000元(相当于20360000港元)[27] - 2022年10月26日深圳长城与买方终止股权转让协议,集团不再将深圳长城应占资产及负债分类为持作出售的出售组别[28] 贷款与利息情况 - 2022年6月30日及2021年12月31日,集团已提取来自中间控股公司贷款38.48434亿港元,利率为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利率加1.9%,须于2022年11月前偿还[28] - 2022年11月,长城国际提供本金为43.82亿港元的新定期贷款,固定年利率为5%,须于2023年11月偿还[29]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拨备,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即期所得税为270.3万港元[31] 盈利计算与股息政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根据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1.62425亿港元及15.67745596亿股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计算[32]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任何中期股息,不建议派发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任何末期股息[33]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60] 联营公司情况 - 2023年6月30日,主要联营公司Everwell City Limited收益为599149000港元,期内盈利及全面收入总额为773675000港元[24] - 公司于合营公司Everwell City Limited持股35.78%,2023年6月30日投资公平值为51.921亿港元,占总资产约56.18%,上半年分占盈利约2.314亿港元[50] 估值比率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采用收入资本化方法估值的零售店、停车场车位、办公大楼及工厦使用2.50%至3.90%的资本化比率,2022年12月31日为2.75%至3.90%[22] - 2023年6月30日,投资物业收入资本化法采用的资本化比率介乎2.50%至3.90%之间[39] 应收款项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应收款项总计4454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982000港元减少[26] - 2023年6月30日,预付费用、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结余主要为水电与管理费按金3572000港元及免租金应收款项14686000港元[26] 公司运营与展望 - 全球宏观经济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金融市场投资情绪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集团整体财务及业务状况维持稳健[61] - 集团将发挥竞争优势,推动核心业务表现,以审慎态度抓投资机会,为股东争取最佳回报[62] - 本财政期间,集团投资物业带来稳定收入,成功实现租户组合多元化并提升租赁业务表现[63] - 未来集团将依托股东资源,结合境内外资本市场,拓展国内业务,发挥境外上市平台角色[64]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偏离《企业管治守则》F.2.2条外,一直遵守适用原则及守则条文[67] 财务资料审阅 - 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资料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外聘核数师也根据相关准则进行了审阅[70] 证券交易合规 - 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直至公告日期一直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规定标准[73] - 公司采纳不比标准守则宽松之书面指引,未发现有关雇员不遵守标准守则或公司指引事宜[74] 证券买卖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5] 业绩公告与报告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公告刊载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76]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报告将寄发股东并刊载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76] 董事会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执行董事王海、黄蔚,非执行董事余先庆,独立非执行董事宋敏、孙明春、刘艳组成[76] 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有15名雇员,与2022年6月30日持平[57] 资产抵押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6月30日,公司均无抵押任何资产[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