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年收入按年下降1.23%,至人民币267亿3,724万元[1] - 2022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120亿1,486万元,2021年则录得利润为人民币8亿6,209万元[1] - 2022年毛利为人民币7亿2,500万元,同比减少82.15%,毛利率为2.71%[2] - 2022年12月31日,总有息负债降低2.58%至人民币551亿2,049万元,总权益降低39.42%至人民币250亿7,536万元[3] - 现金及银行结余(包含受限制现金)为人民币71亿3,943万元[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平均融资成本为7.23%,对比2021年水平上升0.27个百分点[5] - 2022年销售成本为人民币26,012,243千元,2021年为人民币23,010,591千元[8] - 2022年年度亏损为人民币13,269,190千元,2021年为利润人民币1,282,994千元[9] - 2022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总额为人民币109,623,375千元,2021年为人民币86,387,868千元[10] - 2022年公司产生亏损132.6919亿元,未付清优先票据利息3.89203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26.89028亿元),优先票据本金总额379.64733亿元,手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56.30872亿元[12] - 2022年客户合约收益262.88907亿元,2021年为262.36144亿元;2022年其他收入及收益1.88924亿元,2021年为2.34746亿元[17] - 2022年和2021年融资成本分别为44.45亿元、45.11亿元[23] - 2022年和2021年除税前(亏损)/利润分别为-120.15亿元、8.62亿元[27] - 2022年和2021年所得税支出总额分别为11.17亿元、187.95亿元[25] - 2022年和2021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盈利所用的(亏损)/利润分别为-121.59亿元、7.58亿元[27] - 2022年和2021年贸易应付款项分别为91.80亿元、68.10亿元[27] - 2022年和2021年公司债券分别为48.50亿元、65.00亿元[27] - 2022年末优先票据本金总额379.64733亿人民币,2021年末为348.12383亿人民币[32] - 集团于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产生亏损132.6919亿人民币[3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本金总额为379.64733亿人民币的优先票据,手头可得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6.30872亿人民币[36] - 2022年公司收入为267亿3724万元,按年下降1.23%;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20亿1486万元;总权益下降39.42%至250亿7536万元[41] - 2022年集团总收入267亿3724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23%,主要因物业管理费收入下降[57] - 2022年物业销售收入约262亿8891万元,占总收入98.32%;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约2亿2678万元,按年下降25.14%;物业管理收入约2亿1208万元,按年下降59.22%;酒店运营收入约948万元[57] - 2022年销售成本约260亿1224万元,比2021年约230亿1059万元上升13.04%,因交付物业建筑面积增加[58] - 2022年毛利约7亿2500万元,毛利率2.71%,下降因确认厦门、泉州、惠州及金华亏损项目[59] - 2022年投资物业公允值亏损约3亿1541万元,2021年为收益7亿1789万元,因市场环境恶化[60]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1年约4亿1452万元,按年下降约20.27%至2022年约3亿3052万元,因银行利息收入减少[61] - 销售及分销成本从2021年约69.169亿元降至2022年约65.53亿元,降幅5.26%[62] - 行政开支从2021年约83.444亿元升至2022年约113.087亿元,升幅35.52%[63] - 2022年应占合营公司亏损89.081亿元,2021年亏损3839万元;合营公司总收入846.111亿元,毛利率2.1%[66] - 2022年应占联营公司亏损25.713亿元,2021年盈利32.699亿元;联营公司总收入786.62亿元,毛利率4.3%[67] - 2022年年度亏损1326.919亿元,2021年利润128.299亿元[6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等价物等约713.943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751.993亿元下降59.25%[7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借贷余额5512.049亿元,较去年下降2.58%;平均借贷成本2.58%,较2022年6月30日下降0.11个百分点;剔除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78.25%,较2021年12月31日上升9.06个百分点[7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净负债比率191.35%[7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总借贷等约5512.049亿元中,22.33%为人民币计值,77.67%为港元及美元计值[7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每股基本亏损1.86元[71]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6]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41]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82] - 2022年不派中期股息,2021年中期股息为每股普通股5.3港仙[25]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分为物业开发、物业投资、物业管理、酒店经营和其他5个可报告经营分部[17] - 2022年物业开发分部收入262.88907亿元,物业投资分部收入22.6775亿元,物业管理分部收入21.2075亿元,酒店经营分部收入0.9483亿元[19] - 2022年各分部业绩总和为亏损126.71981亿元,除税前亏损131.57507亿元[19] - 2022年折旧总额5.7189亿元,资本开支31.5413亿元[19] - 2022年投资物业公允值亏损净额6.61049亿元,商誉减值4.07585亿元[19] - 2021年物业开发、投资、管理、酒店经营及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262.36亿元、3.03亿元、5.20亿元、0.12亿元、0元,总额270.71亿元[20] - 2022年公司物业销售收入达262亿8891万元,占集团总收入的98.32%;交付物业总面积约188.28万平方米,平均售价为每平方米13962元[42] - 2022年公司物业销售确认收入区域分布中,长三角、海西、华中、环渤海、大湾区及西南区域分别贡献56.58%、17.99%、7.87%、6.44%、6.09%及5.03%[4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累积合约销售金额约为356亿828万元,合约销售面积为201.63万平方米,合约销售均价约为每平方米17660元[44] - 2022年长三角区域合约销售达171亿8946万元,占集团整体合约销售金额的48.27%[45] - 2022年环渤海及海西区域合共实现合约销售金额达100亿2736万元,占集团合约销售总额的28.16%[45] - 2022年大湾区、西南及华中区域合约销售总额为83亿9145万元,占集团合约销售总额的23.57%[45] - 2022年海西经济区合约销售金额为56.19901亿元,合约销售面积为39.4374万平方米,销售均价为14250元/平方米;长三角区域合约销售金额为171.89461亿元,合约销售面积为85.9155万平方米,销售均价为20007元/平方米等[46] - 2021年海西经济区合约销售金额为109.59668亿元,合约销售面积为59.3079万平方米,销售均价为18479元/平方米;长三角区域合约销售金额为658.99155亿元,合约销售面积为296.2668万平方米,销售均价为22243元/平方米等[47] - 集团物业投资拥有已开业项目32个及筹备期项目9个,共41个项目,打造商业面积超174万平方米,购物中心、写字楼及小区商业业态的占比分别为62%、20%及18%,合作品牌超1000个、战略联盟品牌约1600个[47] - 2022年禹洲商业打造多种活动,如“禹悦新禧”“禹悦5•1嗨购节”等,受到年轻潮人热捧,消费体验获认可[48] - 2022年禹洲商业购物中心全体系会员焕新升级,初步构建“1 + 3 + 8”的数字化能力[48] - 2022年集团旗下厦门禹洲嘉美伦酒店公寓投入运营,举办多种活动,承接多项业务[50] - 2022年酒店业务板块为集团带来收入约为人民币948万元[50] - 厦门同安嘉美伦温泉酒店等多家酒店在筹建中[50] 市场环境相关 - 202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26.7%至133308亿元,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132895亿元,同比下降10.0%[38][40] - 2022年公司合约销售金额和均价步入下半年后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72.0%及21.2%,较上半年分别下降30.0%及8.0%[38] - 2023年国家经济以“稳”为主,房地产政策有望加码,市场将出现城市、客群、产品分化[96][97] 公司运营与管理 - 公司正在实施债务重组计划,争取于2023年完成债务重组[14] - 公司首次采纳4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财务影响[16] - 2022年和2021年无单一客户销售额达集团收入10%以上[21] - 2019年4月发行20亿元2024年到期的6.5厘公司债券[28] - 2019年4月发行的15亿人民币7.5厘公司债券年内已悉数偿付[29] - 2020年7月发行的15亿人民币6.5厘公司债券二,年内偿还7500万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余额为14.25亿人民币,余额将于2023年到期并分类为流动负债[30] - 2020年9月发行的15亿人民币6.5厘公司债券三,年内偿还7500万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余额为14.25亿人民币,余额将于2023年到期并分类为流动负债[3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未付清优先票据利息3.89203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26.89028亿元),未支付三笔优先票据本金共1.41185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9.82086亿元),所有优先票据分类为流动负债[32] - 2023年3月30日,公司一间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收购目标公司66.67%股权,代价1.2亿人民币,连同清偿股东贷款7.6亿人民币,总代价8.8亿人民币[33] - 核数师认为综合财务报表已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真实而中肯地反映集团于2022年12月31日的综合财务状况、表现及现金流量[35] - 集团于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产生亏损132.6919亿人民币[3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本金总额为379.64733亿人民币的优先票据,手头可得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6.30872亿人民币[36] - 禹洲集团2022年通过开展全国性购房节活动和创新营销竞赛提升品牌影响力[46] - 未来禹洲集团将探索“互联网 + 房地产”营销方式,整合资源聚合平台[46] - 截至本年度末,集团旗下145个项目超2100万平方米物业达绿色建筑标准,约555万平方米达绿色建筑二星及以上标准[5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土地储备总可供销售建筑面积约1580万平方米,172个项目,分布于38个城市,平均楼面成本约6993元/平方米[54] - 2022年集团在三大住宅产品系基础上发展,更新设计管理规程,完成产品辨识度研发[52] - 集团推出新一代产品“禹立方 温度空间”,关注人、科技、文化等多方面[5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1985名雇员,物业管理公司雇员为零(2021年:7295名,其中物业管理公司雇员为3663名)[81] - 2022年2月22日,公司出售健採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的85.64%,总代价为3亿5000万港元[83] - 2022年3月8日,公司出售禹洲物业服务的全部已发行股本,代价为人民币10亿5800万元[83] - 2022
禹洲集团(01628) - 2022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