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毛利为54,752千港元,2022年为61,927千港元[1]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1,006千港元,2022年为7,233千港元[2]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港币1,006千元,2022年为港币7,233千元[32] - 2023年本年度溢利为7,247千港元,2022年为30,684千港元[5] - 2023年全面支出总额为149,540千港元,2022年为30,197千港元[3] - 2023年每股盈利(基本)为2.8港仙[5] - 2023年已派发现金股息(包括末期和中期)为港币2,378千元,2022年为港币3,566千元[37] - 2023年已派发末期股息每股港币0.5仙(2021年为港币1仙),2023年和2022年已派发中期股息均为每股港币0.5仙[37] - 2023年度末期股息建议为每股0.5港仙,共1,189,000港元,与2022年相同[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总收入79734000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8%;毛利54752000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12%;毛利率约69%,2022年为71%[70] - 年内人民币换算港币贬值7.8%(2022年:2.8%),其他全面支出共156787000港元(2022年:60881000港元),公司股东应占全面支出总额147116000港元(2022年:28574000港元)[7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人民币18.30193亿元,每股资产净值为人民币7.70元,换算为港币19.85068亿元,每股资产净值为港币8.35元[7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负债比率为零,2022年6月30日为4.3%[77] - 回顾年度内,人民币兑换港币贬值产生的兑换亏损净额为港币1040.8万元,2022年为港币252.6万元[77] - 2023年用作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盈利为港币663.4万元,2022年为港币3115.2万元[78] - 2023年6月30日,合营企业权益为港币8233.1万元,2022年为港币9116.3万元[79] - 集团其他收入为港币1734.6万元,2022年为港币1993.8万元;假计及银行利息收入合共为港币1918.9万元,2022年为港币2003.4万元;净兑换亏损为港币1040.8万元,2022年为港币252.6万元[87] - 集团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值金额合共为港币2266.4万元,2022年为港币1722.3万元;公司股东应占盈利为港币663.4万元,2022年为港币3115.2万元;每股基本盈利为港币0.028元,2022年为港币0.131元[87] - 集团投资物业公平值贬值总额为人民币2020.8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1426.7万元;物业租赁分类业绩溢利为人民币3433.2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3722.2万元[90] - 不计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化及相关税务影响,基本分类业绩溢利为人民币5454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5148.9万元,同比上升6%[90] - 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港币0.5仙,连同中期股息,本年度股息总额为每股港币1仙,股息单预计约于2024年1月9日寄出[104] 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资本及储备中股本为237,704千港元,储备为1,747,364千港元[7] - 2023年非流动负债中递延税项负债为234,029千港元,已收长期租赁按金为15,165千港元[7]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中投资物业为1,840,814千港元,2022年为2,005,063千港元[17] - 2023年流动负债为122,953千港元,2022年为234,372千港元[17] - 2023年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2,273,480千港元,2022年为2,451,085千港元[17] - 非上市投资成本2023年为210,790,2022年为217,293;收购后亏损及储备分摊2023年为 - 128,459,2022年为 - 126,130[61] - 合营企业欠款非流动项2022年为235,768,流动项2023年为225,673[6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应收合营企业欠款从非流动资产重新分类为流动资产,2022年按实际年利率5.7%计算[66]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及预付款中,0 - 30日为7277千港元,31 - 60日为60千港元,总计7456千港元;2022年对应分别为9231千港元、1710千港元,总计11683千港元[68]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付账款总计2150千港元,2022年为3158千港元;其他应付账款中,2023年已收租金按金7775000港元、预收款项4985000港元、其他应付税款3993000港元,2022年对应分别为14229000港元、2848000港元、5887000港元[6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定期存款、银行结余及现金合共为港币2.12955亿元,较2022年6月30日的港币2.86481亿元有所下降[11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未动用信贷额合共港币100万元,较2022年6月30日的港币1100万元减少[11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港币3.46741亿元,较2022年6月30日的港币1.12553亿元增长;流动比率为3.82,2022年6月30日为1.48[11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已悉数偿还先前银行融资,无借贷;正解除总账面价值港币7.64659亿元的抵押物,2022年6月30日为港币8.23209亿元[11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若干银行抵押存款合共港币932.4万元,较2022年6月30日的港币3662.4万元减少[11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就北京住宅项目的住房买家无提供银行住房贷款担保,2022年6月30日为港币5000元[11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投资物业公平值为港币18.40814亿元[78] - 2023年6月30日,合营企业权益可收回性为港币8233.1万元,合营企业欠款可收回性为港币2.25673亿元[84]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为港币943.9万元,扣减信贷亏损港币198.3万元[85]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账款结余中贸易应付账款为港币215万元[86]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物业租金收入中不取决于指数或利率的可变租赁付款为港币2,609,000元,2022年为港币2,475,000元[30] - 2023年对外销售为港币27,037千元,2022年为港币32,202千元;2023年分类业绩为港币5,513千元,2022年为亏损港币38,818千元[32] - 2023年物业租赁综合(北京、上海)对外销售为港币79,734千元,2022年为港币86,892千元;2023年分类业绩为港币38,505千元,2022年为港币44,935千元[32] - 2023年未分配其他收入、收益或亏损为港币9,448千元,2022年为港币18,073千元;2023年未分配公司支出为亏损港币40,365千元,2022年为亏损港币42,257千元[32] - 2023年融资成本为亏损港币3,133千元,2022年为亏损港币1,857千元;2023年合营企业之亏损分摊为亏损港币3,449千元,2022年为亏损港币11,661千元[32] - 公司从上海及北京投资物业带来租金收入人民币71093000元,较2022年轻微下调1%;换算成港币后为79734000港元(2022年:86892000港元)[72] - 上海“裕景国际商务广场”平均出租率约89%,2022年为87%;租金收入总额为人民币4698.6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4530.3万元,同比上升4%[91] - 上海“裕景国际商务广场”租金收入换算为港币5269.7万元,2022年为港币5469万元,年内占集团总收入66%,2022年为63%[91] - 上海投资物业公平值贬值合共为人民币6883万元,2022年为升值人民币3252.3万元;分类业绩溢利为港币3299.2万元,2022年为港币8375.3万元[91] - 不计上海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化及相关税项影响,基本分类业绩溢利为港币4071.2万元,2022年为港币4449.1万元;换算为人民币3630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3685.5万元[91] - 北京租金收入全年平均出租率约为78%,租赁收入合计为港币27,037,000元,占集团总收入34%,相比去年同期下跌约10%[111] - 北京投资物业整体公平值下调整合港币14,944,000元,计入公平值变化后年内分类业绩录得溢利为港币5,513,000元[111] - 不计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化及相关税项影响,基本分类业绩溢利为港币20,457,000元[111] 税务相关情况 - 本年度现时中国企业所得税(香港除外)为4,630,过往年度超额准备为 - 967,递延税项计入为 - 6,241;2022年分别为6,565、无、 - 23,451[35] - 公司在香港及英属处女群岛成立的若干附属公司受预扣税约束,税率为该等公司在中国应课税溢利或应课租金收入、管理费收入及利息收入的10%至25%[36] - 中国附属公司税率为25%,获分派中国企业盈利时须缴5%预扣税,2023年末计提递延税项为2,641,000港元,2022年为2,952,000港元[55][56] 合营企业相关情况 - 集团向圳华注入42,840,000元人民币作投资成本,占股权权益80%,仲裁后集团及中方分别出资10,290,000元及10,710,000元人民币,分别持股49%及51%[63] - 集团未确认圳华额外分占31%共10,368,000港元,2022年相同[64] - 2023年集团与中方合营伙伴达成多项协议,强制清算于2023年5月4日获批撤回[65] - 集团在合营企业圳华可行使50%投票权,应获分配圳华股权权益的80%[80][81] - 公司持有圳华49%股权权益,圳华持有深圳南山现有土地,曾进行强制清算[112] - 新土地位于深圳南山,占地约109,000平方米,可开发总建筑面积约为396,000平方米[113] - 强制清算于2023年5月4日获法院批准并下令撤回[114] - 2023年6月,圳华、集团及合营伙伴与规划管理局签署补充协议,将新土地分为两块分别分配给集团及合营伙伴[114] - 一名前租户加入圳华作为第三人,对2021年搬迁补偿协议提起行政诉讼,年内法院判决后各方提出上诉[116] 土地置换相关情况 - 2019年圳华与规划管理局同意土地置换,现有土地交还,换取新土地且无需支付额外地价[75] - 集团分配土地占地约65000平方米,可开发建筑面积约179000平方米;合营伙伴分配土地占地约44000平方米,可开发建筑面积约217000平方米[76] - 合营伙伴分配土地及集团分配土地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于2023年8月发出,但土地置换及分配仍有待完成相关程序[76] - 集团与合营伙伴签订谅解备忘录,原则同意执行土地置换,划分新土地并分配,同时撤回强制清算[92] 公司运营相关安排 - 为确定出席2023年股东大会并投票的股东,公司将于2023年12月5日至12月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05] - 为确定享有末期股息的股东,公司将于2023年12月19日至12月22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06] 公司财务审核情况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本)预期不会对集团综合财务账项造成重大影响[47] - 审核委员会与核数师及管理层审阅公司会计原则等,集团综合财务账项经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审核并出具无保留意见[126] - 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综合财务状况表等数字经核数师同意,与经审核综合财务账项数字相符[127] 公司董事会情况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包括6名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8] 市场展望 - 尽管经济复苏缓慢、房地产市场下滑和全球
达力集团(00029)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