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来凯医药-B(02105) - 2023 - 中期业绩
来凯医药-B来凯医药-B(HK:02105)2023-08-24 17:17

临床及产品管线进展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在临床及临床前候选药物开发和扩大产品管线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多个临床试验推进[1] - Afuresertib + 紫杉醇治疗PROC(PROFECTOR - II)关键II期患者已全部入组,预计2023年四季度末获初步数据[1] - Afuresertib + 氟维司群治疗HR + /HER2 - 乳腺癌Ib期试验患者入组于2023年4月完成,结果将在2023年四季度癌症学术会议公布,正与监管机构讨论启动III期试验[2] - Afuresertib + LAE001/泼尼松治疗mCRPC II期于2023年3月在美国及韩国完成患者入组,结果将在2023年ESMO公布[3] - 公司于2023年5月获得FDA对自主研发抗体LAE102的IND批准[5] - 公司推进自主研发平台的三个PCC候选药物:LAE111、LAE113及LAE11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针对Afuresertib(LAE002)、LAE001及LAE005启动六项临床试验,其中三项是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34] - 公司在癌症领域有全面候选药物组合,包括Afuresertib、LAE001及其他九种候选药物[35] - 2023年5月公司首次获得FDA对ActRIIA特异性单克隆抗体LAE102的IND批准[36] - 公司在肝纤维化领域拥有三种临床前候选药物[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完成Afuresertib加紫杉醇治疗PROC患者全球MRCT II期关键试验预定人数的受试者入组[42] - 公司预计在2023年第四季度末获得Afuresertib加紫杉醇治疗PROC患者试验的顶线数据[42] - 公司于2023年4月完成Afuresertib联合SOC治疗氟维司群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HR+/HER2-乳腺癌Ib期试验患者入组,计划2023年四季度公布临床结果[44] - 公司于2023年3月完成针对mCRPC患者的MRCT研究II期试验患者入组,详细结果将在2023年ESMO公布,预计2023下半年启动关键临床试验[4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102,337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23,708千元人民币减少21.4百万元[8] - 2023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35,965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43,486千元人民币减少7.5百万元[8] - 2023年上半年向投资者发行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为71,210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32,636千元人民币[8]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216,985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01,925千元人民币;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285,759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66,412千元人民币[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为3243千元,2022年同期为260千元[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产生的亏损为144987千元,2022年同期为168673千元[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为216985千元,2022年同期为301925千元[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46388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5233千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91681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334631千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91873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97509千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824937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37122千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负债)净额为96192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 - 1905086千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为3243千元,2022年同期为260千元[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扣除的财务成本为788千元,2022年同期为616千元[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为57477千元,2022年同期为51476千元[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研发费用为102337千元,2022年同期为123708千元[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亏损基于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亏损216985000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82489000股[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为127160千元,2023年1月1日为123631千元[2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为116925千元,2022年1月1日为110315千元[2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理财产品为人民币72309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0 [3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837146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23070千元;在中国内地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610191000元,2022年为人民币63180000元[3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一年内抵押银行贷款为人民币39828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9782千元[3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应付工资为人民币4893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4700千元;应计研发费用为人民币23995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51595千元;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人民币2129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9573千元[32] - 公司其他收入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0.3百万元增加人民币2.9百万元至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3.2百万元[48] - 公司其他亏损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7百万元增加人民币8.2百万元至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9.9百万元[49] - 公司行政开支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43.5百万元减少人民币7.5百万元至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36.0百万元[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为人民币19,642千元,专业服务开支为人民币3,135千元,上市开支为人民币10,951千元,其他为人民币2,237千元,总计人民币35,965千元[5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为人民币18,059千元,专业服务开支为人民币5,482千元,上市开支为人民币17,068千元,其他为人民币2,877千元,总计人民币43,486千元[51] - 研发费用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237亿元减少2140万元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023亿元[52] - 向投资者发行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326亿元减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7120万元[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为9.168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37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5.14亿元[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为9190万元,包括其他应付款项5020万元、计息银行贷款3980万元及流动租赁负债190万元[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8.37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231亿元增加159%[5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为3980万元(2022年12月31日:1980万元),附带固定票面年利率为2.75%至4.35%[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9.98(2022年12月31日:3.43)[58] 公司注册与上市信息 - 公司于2016年7月29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23年6月29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12] - 公司于2016年7月29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71] - 公司于2023年6月29日在联交所上市[40] - 上市日期为2023年6月29日[72] - 招股章程于2023年6月16日刊发[73] - 报告期为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73] - 股份每股面值为0.00001美元[73] - 公告日期为2023年8月24日[74] - 2023年6月29日,公司以每股12.41港元的价格发行6372.8万股股份,拟动用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7.265亿港元[63] - 自上市日期起至公告日期,公司并未动用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63] 税务信息 - 公司香港附属公司按16.5%税率缴纳香港利得税,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应课税溢利未计提[20] - 公司美国附属公司按21%税率缴纳联邦税,按0.75% - 9.99%税率缴纳州利得税,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应计提所得税拨备[21] - 公司中国附属公司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2023年起符合条件研发费用可加计扣除100%[22] 许可协议信息 - 2017年6月30日,公司与诺华就LAE001订立许可协议,支付100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660万元)预付款,授出7764370股股份,拨充资本总额180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220万元)[26] - 2018年5月9日,公司与诺华就LAE002及LAE003订立许可协议,支付500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3190万元)预付款,授出1652000股股份,拨充资本总额520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3350万元)[27] - 2020年2月4日,公司与诺华就LAE005订立许可协议,支付1000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6940万元)预付款并拨充资本[28] 公司团队信息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66名雇员组成的研发团队,其中博士17名,硕士34名[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93名雇员[61] 市场数据信息 - PROC标准化疗的ORR为10%至15%,中位PFS仅为3.5个月[42] - 全球卵巢癌发病人数预计将由2021年的31.98万人增至2030年的37.42万人[42] - 中国卵巢癌发病人数预计将由2021年的5.62万人增至2030年的6.27万人[42] - 全球及中国乳腺癌发病人数预计将由2021年的230.12万人及33.63万人增至2030年的266.64万人及37.24万人,中国超60%乳腺癌患者有HR+/HER2-分子特征,15%-20%患者对治疗原发耐药,30%-40%患者随时间产生耐药性[43] - AstraZeneca Plc.的CAPItello - 291 III期研究中,capivasertib联合氟维司群组与安慰剂联合氟维司群组总人群中位PFS分别为7.2个月及3.6个月,联合组调整HR为0.60[44] - 全球及中国前列腺癌发病人数预计将由2021年的145.15万人及12.09万人增至2030年的181.51万人及19.93万人[45] 公司未来计划 - 公司计划为候选药物(包括Afuresertib、LAE001、LAE005及LAE003)实现及达成重要发展里程碑[64] - 公司计划每年有一款候选药物进入临床阶段[64] 企业管治与合规信息 - 公司自上市日期起至公告日期,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相关守则条文,但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65] - 吕向阳博士自2018年5月起担任公司主席,自2017年4月起出任首席执行官[66] - 全体董事确认自上市日期起至公告日期已遵守标准守则,公司雇员概无违反标准守则[67] - 报告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任何上市证券[68] - 审计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报告期的未经审核中期财务资料,认为中期业绩符合适用会计准则等[69] - 公司独立核数师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已独立审阅集团报告期的中期财务资料[69] - 报告期后至公告日期无发生重大事项[70] - 董事会未向股东宣派报告期的中期股息[70] - 董事会包括3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4] 财务准则应用信息 - 集团在本会计期间的中期财务报告应用了多项新订及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无重大影响[14] 无形资产信息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未对无形资产进行定量减值测试,未发现减值迹象[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