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联集团(01200) - 2023 - 年度业绩
美联集团美联集团(HK:01200)2024-03-26 18:00

财务业绩 - 2023年公司收益为40.83亿港元,较2022年的31.15亿港元增长约31.06%[3] - 2023年公司经营亏损为1790.3万港元,较2022年的5.73亿港元大幅收窄[3] - 2023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2920.9万港元,较2022年的5.89亿港元大幅收窄[3] - 2023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本年度亏损为4191.6万港元,较2022年的5.34亿港元大幅收窄[3] - 2023年基本每股亏损为5.85港仙,较2022年的74.46港仙大幅收窄[3] - 2023年总收益为4082694000港元,2022年为3115143000港元[17] - 2023年物业代理业务收益为4063351000港元,2022年为3095311000港元[17] - 2023年物业代理业务分部业绩为亏损29893000港元,2022年为亏损556027000港元[17] - 2023年公司收益约40.83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31%;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大幅收窄至约4200万港元,2022年为5.34亿港元[64] - 2023年呈报分部业绩为1.3679亿港元,2022年亏损5.46391亿港元;综合收益表除税前亏损为2920.9万港元,2022年为5.88801亿港元[53]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5.85港仙,较2022年的74.46港仙大幅收窄[141] - 2023年香港住宅物业注册买卖金额较2022年下跌4.5%,但公司大幅收窄亏损并增加本地业务收入[146] - 2023年其他收入净额为526.4万港元,较2022年的1359.8万港元减少[137] - 2023年主要其他经营成本较2022年有所变化,如办公室及分行经营费用从1.2606亿港元降至9845.1万港元[138] - 2023年即期税项和递延税项合计为1270.7万港元,2022年为 - 5483万港元[139] 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公司总资为35.69亿港元,较2022年的38.25亿港元有所下降[6] - 2023年公司总负债为29.12亿港元,较2022年的31.41亿港元有所下降[8] - 2023年底公司计息借款为1.6989亿港元,2022年为2.28236亿港元;获授借款融资抵押应收账款账面值约22.38916亿港元,2022年为21.96892亿港元[44] - 2023年公司应收贷款中即期(未逾期)为21.87987亿港元、逾期少于30日为259.11万港元等,总计23.05078亿港元,2022年总计22.76951亿港元[62] - 2023年底公司净资产负债比率为0%(2022年:0%),总资产负债比率为25.9%(2022年:33.4%),流动资金比率为1.1(2022年:1.1),股本回报率为 - 6.38%(2022年: - 78.04%)[75] - 2023年底最大笔应收未偿还贷款为38万港元,约占整体未偿还贷款组合的32%;来自五大借款人的应收未偿还贷款额为103.4万港元,占约88%;年内无贷款减值亏损[77]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未偿还贷款为117.3万港元,涉及13宗不同借款人[89] - 2023年一年以内偿还之关联方贷款为169,890千港元,2022年一年以内偿还之银行借款为54,600千港元,一年后但两年以内偿还之关联方贷款为173,636千港元[87] - 2023年综合资产负债表总资产为3569187千港元,2022年为3825416千港元;2023年总负债为2911996千港元,2022年为3141168千港元[103] - 2023年应收账款为1173千港元,2022年为19682千港元;应付佣金及回赠2023年为295165000港元,2022年为247949000港元[115][116]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分部资产合计30.54148亿港元,负债合计27.24912亿港元[13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为5.32147亿港元,2022年为4.50666亿港元[15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获数家银行提供未动用借贷融资额度为14.05亿港元,2022年为25.772亿港元[156] - 2022年12月31日,应收未偿还贷款为1968.2万港元,包括318.2万港元雇员贷款和1650万港元物业按揭贷款[130] 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业务为在香港、中国内地及澳门提供物业代理、租赁、移民顾问及借贷服务[10] 准则影响 - 采用新订及修订准则对公司业绩或财务状况并无重大影响[13] 政府补助与税收 - 2022年收到政府补助11952000港元,2023年无[25] - 香港利得税按年内估计应课税溢利以税率16.5%计算,2022年和2023年均为16.5%[27]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3年度派付任何股息,2022年亦无[28]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3年度派付末期股息[134] 市场地位与业务策略 - 公司在香港有稳定市场占有率[34] - 公司致力于精简香港业务,维持本地前线竞争力[34] - 公司专注执行优化措施提升营运和市场地位[36] - 集团于2023年最后一季晋升新销售管理团队及推出新措施,大幅收窄内地业务亏损[118] - 短期全面「撤辣」及放宽按揭贷款措施预期有利楼市,但运营环境仍充满挑战,集团将争夺市场份额[126] - 公司实施成本控制措施,精简分行网络、优化员工人数,2023年前线生产力有所增长[148] 市场环境 - 2023年利率上升等因素为香港楼市发展带来阻力[36] - 2023年楼价下跌近6%,下半年大部分新盘定价低于区内二手住宅物业[66] - 2023年超12万名申请人通过人才计划获批来港,首三季英国向港人发放BNO签证30700份,较前两年大幅减少,迁入人口多于迁出[70] - 2024年3月“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开放申请,申请人需投资至少3000万港元,非住宅物业投资上限1000万港元[72] - 2023年住宅物业成交金额下降约4.5%,集团业务面临重大挑战[120] - 美聯物業网站及手机应用程式内查询量较2022年增加超8%[121] - 2023年租赁市场表现强劲,租金升幅超7%[123] - 若2024年美国联邦储备局暂停加息周期甚至减息,将减轻香港楼市部分压力[124] - 公司预计2024年内地买家将继续支撑市场,内地经济有望因更多刺激措施保持增长[151][152] 荣誉情况 - 2023年公司线上平台获“Mob - Ex Awards 2023”品牌总冠军奖,自2017年以来网页及手机应用程式共获超四十项殊荣[37] 2022年物业代理业务详情 - 2022年物业代理业务中,住宅物业收益为3,060,654千港元,工商物业及商铺收益为34,657千港元,其他收益为19,832千港元,合计收益为3,115,143千港元[100] - 2022年物业代理业务收益减回赠后,住宅物业为2,309,552千港元,工商物业及商铺为26,293千港元,合计为2,355,677千港元[100] - 2022年物业代理业务分部业绩为亏损546,391千港元[100] - 2022年物业代理业务使用权资产摊销为597,709千港元,物业及设备折旧和金融资产净减值回拨/(减值亏损)为53,002千港元[100] - 2022年物业代理业务应占合营企业业绩为5,611千港元[100] - 2022年物业代理业务投资物业之公平值净亏损为8,755千港元[100] - 2022年物业代理业务增添至物业及设备为57,345千港元[100] 业务地区收益 - 2023年来自外部客户收益为4082694千港元,2022年为3115143千港元,其中香港及澳门、中国内地2023年分别为3786954千港元、295740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2824672千港元、290471千港元[104] 借贷业务管理 - 集团借贷业务由美联信贷有限公司经营,催收团队定期审查借贷组合监控违约风险[158][159] 潜在负债处理 - 因高度不确定性,集团在2023年12月31日综合财务报表中未对潜在负债计提拨备[160] 雇员政策 - 集团雇员薪酬政策参照业内惯例、个人表现等,会考虑授予酌情花红等,还提供教育津贴等福利及培训发展计划[161] 企业管治 - 公司在2023年度遵守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所有条文[162] - 所有董事确认在2023年度遵守标准守则及公司有关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标准[163] 一站式服务平台 - 集团欢迎“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旗下多分部组成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一条龙服务[154] 董事会构成 - 截至公告日期,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