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能物流(09956) - 2023 - 年度业绩
安能物流安能物流(HK:09956)2023-08-30 19:3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4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2]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5.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5%[2] - 2023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2.88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亏损1.38亿元人民币[2] - 2023年上半年经调整税前利润为3.14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亏损1.27亿元人民币[2][3] - 2023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为2.36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亏损1.05亿元人民币[2][3] - 2023年上半年经调整EBITDA为8.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3%[2]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7.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2%[2] - 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4,550,157千元,同比增长9.9%[56]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552,282千元,同比增长101.5%[56] - 2023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人民币287,706千元,2022年同期亏损137,644千元[56]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为人民币159,385千元,2022年同期亏损174,788千元[56] - 2023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总收入为4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2022年同期为41.39亿元人民币)[6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税后利润为159,385千元人民币,相比2022年同期的亏损174,788千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7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14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每股亏损0.15元人民币[79] - 2023年净利润为人民币169.3百万元,净利润率3.7%,2022年同期亏损人民币175.7百万元,净亏损率4.2%[37] - 经调整EBITDA为人民币886.7百万元,EBITDA利润率为19.5%,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468.4百万元,利润率11.3%[39][4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的3,865.1百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3,997.9百万元,增长3.4%[22] - 干线运输成本中自营车队经营成本占比89.1%,其中燃油费同比下降12.4%至429.7百万元[24] - 增值服务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的158.7百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176.7百万元,增长11.3%[22] - 派送服务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的889.0百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1,077.9百万元,增长21.3%[22] - 干线运输成本由2022年上半年的1,788.3百万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1,739.3百万元,主要因油价下跌和线路直达率提高[25] - 单位干线运输成本保持稳定,2022年上半年为326元/吨,2023年上半年为327元/吨[25] - 分拨中心成本由2022年上半年的1,029.2百万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1,004.0百万元,主要因优化小型分拨中心及劳动力成本下降[26] - 分拨中心单位成本保持稳定,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均为188元/吨[26] - 增值服务成本由2022年上半年的158.7百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176.7百万元,单位成本由29元/吨增至33元/吨[28] - 派送服务成本由2022年上半年的889.0百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1,077.9百万元,单位成本由162元/吨增至2022元/吨[28] - 营业总成本由2022年上半年的3,865.1百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3,997.9百万元[28] - 一般及行政开支由2022年上半年的409.1百万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347.4百万元,主要因组织架构优化[30] - 财务成本从2022年的人民币59.7百万元减少18.6%至2023年的人民币48.6百万元,主要由于租赁负债利息减少人民币6.5百万元和银行贷款利息减少人民币4.6百万元[34] - 财务成本4860.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6%(2022年同期为5971.5万元人民币)[7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中包含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14,429千元人民币,使用权资产折旧314,920千元人民币[7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员工福利开支为260,957千元人民币,其中包含退休金计划供款28,056千元人民币[75] 业务线表现 - 2023年上半年迷你小票货量同比增长17.5%[3] - 2023年上半年零担货运总量为530万吨,去年同期为540万吨[4] - 零担货运总量为5,330千吨,同比下降1.1%[15] - 零担服务总单价从766元/吨增至847元/吨,增长10.6%[15] - 2023年上半年零担货运总量为5.3百万吨,同比下降1.9%,而总票数上升14.6%至56.5百万票[16] - 迷你小票(70公斤以下)和小票零担(70至500公斤)货量分别增加17.5%和5.8%,大票零担(500公斤以上)货量下降17.4%[16] - 零担业务总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的4,127.5百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4,516.8百万元,增长9.4%[17] - 零担运输单价从2022年上半年的766元/吨上升至2023年上半年的847元/吨,涨幅10.6%[20] - 增值服务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的729.2百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805.5百万元,增长10.5%[17] - 派送服务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的985.0百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1,179.9百万元,增长19.8%[17] - 零担运输收入25.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2022年同期为24.13亿元人民币)[69] - 派送服务收入1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8%(2022年同期为9.85亿元人民币)[69] - 增值服务收入8.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2022年同期为7.29亿元人民币)[69] - 整车运输收入333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6.1%(2022年同期为1165万元人民币)[69] 运营指标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终端客户数量超过500万个,去年同期为430万个[4] - 公司终端客户数量达到5.0百万个[7] - 平均运单时长同比减少10.1%,时效兑现率从60.6%提升至72.1%[7] - 遗失率从1.2降至0.8(每十万件),下降30.1%[7] - 破损率从50.4%降至36.0(每十万件),下降28.6%[7] - 投诉率从1,268降至532(每十万票),下降58.0%[7] - 公司拥有94家自营分拨中心,覆盖中国约96.7%的县城和乡镇[8][10] - 核心中转枢纽平均日处理量为3,813吨,中转载枢纽为1,539吨[10] - 干线运输线路约2,005条,其中90.5%为双边线路[11] - 公司员工人数从2022年12月31日的3,894人下降至2023年6月30日的3,563人,降幅为8.5%[88] 财务结构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底的人民币1,039.3百万元略微下降至2023年6月的人民币1,027.5百万元[43] - 未偿还已担保借款为人民币707.2百万元,资产负债比率从2022年底的41.5%降至26.1%[44] - 抵押资产账面净值为人民币307.0百万元的汽车和人民币104.6百万元的楼宇[46] - 公司为银行贷款提供担保金额为人民币1.5百万元[47] - 资本承诺总额为人民币25.8百万元[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027,530千元[5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人民币2,330,293千元[58] - 非流动资产总值为人民币2,984,457千元,较2022年底下降7.4%[59] - 资产净值为人民币2,704,762千元,较2022年底增长8.2%[6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24,455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末的23,464千元人民币略有增长[8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277,464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末的306,018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82]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贸易应收款项减值准备为53,475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末的48,834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80] 税务和补助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78.1百万元,2022年为所得税抵免人民币21.7百万元[36] - 政府补助收入777.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2022年同期为926.5万元人民币)[72]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601.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8%(2022年同期为967万元人民币)[72] - 增值税加计扣除8432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2022年同期为582万元人民币)[7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78,141千元人民币,其中递延所得税为74,890千元人民币[77] - 公司在中国注册的附属公司(除享有5%税率的若干附属公司外)需按2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76] 资金使用情况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009.2百万港元(约人民币830.8百万元),每股净价约为12.58港元[89] - 所得款项净额的40%(403.7百万港元)用于建设中转枢纽,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使用129.5百万港元,剩余274.2百万港元计划在上市后24-36个月内动用[90] - 所得款项净额的30%(302.8百万港元)用于投资干线运输车队,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全部使用[90] - 所得款项净额的20%(201.8百万港元)用于科技创新,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使用22.1百万港元,剩余179.7百万港元计划在上市后24-36个月内动用[90] - 所得款项净额的10%(100.9百万港元)用于升级分拨网络科技设施,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使用14.7百万港元,剩余86.2百万港元[90] - 所得款项净额的10%(100.9百万港元)用于智能运输管理系统及自动驾驶技术,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使用7.4百万港元,剩余93.5百万港元[91] - 所得款项净额的10%(100.9百万港元)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使用57.9百万港元,剩余43.0百万港元计划在上市后24-36个月内动用[91] 其他重要内容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为人民币8.4百万元,2022年同期为零[35] - 折旧总额为人民币528.3百万元,与2022年的人民币529.3百万元基本持平[4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金融产品的公允价值变动为零,2022年同期也未发生变动[75] -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对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财务资料进行了独立审阅[94] - 公司决定不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95] - 公司向员工授出公允价值为70,836,000元人民币的股份单位作为年度奖金[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