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收入55,918千元,较2021年的82,882千元下降32.5%[3] - 2022年毛利40,543千元,较2021年的66,105千元下降38.7%[3] - 2022年其他收入27,302千元,较2021年的14,818千元增长84.2%[3] - 2022年销售及分销费用28,213千元,较2021年的9,423千元增长199.4%[3] - 2022年研发开支147,906千元,较2021年的263,572千元下降43.9%[3] - 2022年除税前亏损210,819千元,较2021年的291,744千元下降27.7%[3] - 2022年每股亏损0.05元,较2021年的0.07元下降28.6%[3]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5.5918亿人民币,较2021年的8.2882亿人民币减少2.6964亿人民币,降幅32.5%[58] - 公司2022年营业成本为1.5375亿人民币,较2021年的1.6777亿人民币减少1402万人民币,降幅8.4%[58] - 公司2022年毛利为4.0543亿人民币,较2021年的6.6105亿人民币减少2.5562亿人民币,降幅38.7%[58] - 公司2022年其他收入为2.7302亿人民币,较2021年的1.4818亿人民币增加1.2484亿人民币,增幅84.2%[58] - 公司2022年其他亏损为4682万人民币,较2021年的6637万人民币减少1955万人民币,降幅29.5%[58] - 公司2022年销售及分销费用为2.8213亿人民币,较2021年的9423万人民币增加1.879亿人民币,增幅199.4%[58] - 公司2022年研发开支为14.7906亿人民币,较2021年的26.3572亿人民币减少11.5666亿人民币,降幅43.9%[58] - 公司2022年除税前亏损为21.0819亿人民币,较2021年的29.1744亿人民币减少8.0925亿人民币,降幅27.7%[58] - 公司财务成本从2021年的240万元增加199.1%至2022年的720万元[66] - 现金及银行结馀从2021年的8160万元减少58.8%至2022年的3360万元[67] - 即期有抵押银行保证金从2021年的约3470万元减少100.0%至2022年的0[68]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2021年的0增加至2022年的1500万元[69]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1年的79.3万元增加1102.0%至2022年的953.2万元[71] - 2022年底公司资本结构为56.3%债务及43.7%股权,2021年底为33.1%债务及66.9%股权[77] - 2022年底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56.3%,2021年底为33.1%[80]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1年的8288.2万元降至2022年的5591.8万元[82] - 2022年非流动资产总值716,401千元,2021年为652,132千元[83] - 2022年流动资产总值201,120千元,2021年为247,770千元[83] - 2022年流动负债总额188,401千元,2021年为235,004千元[83] - 2022年流动资产净值12,719千元,2021年为12,766千元[83] - 2022年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729,120千元,2021年为664,898千元[83] - 2022年非流动负债总额328,176千元,2021年为62,917千元[84] - 2022年资产净值400,944千元,2021年为601,981千元[84] - 2022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为55,918千元,2021年为82,882千元,其中销售药品收入2022年为21,544千元,2021年为1,636千元;中国大陆独家推广许可权收入2022年为10,613千元,2021年为0;合同研发生产业务收入2022年为23,761千元,2021年为0;知识产权转让收入2022年为0,2021年为81,246千元[107] - 2022年分配至未达成履约责任的交易价格一年內为29,204千元,一年以上为135,613千元;2021年一年內为88,547千元,一年以上为16,510千元[115] - 2022年其他收入为27,302千元,2021年为14,818千元,其中银行利息收入2022年为382千元,2021年为1,954千元;与收入有关的政府补助及补贴2022年为26,920千元,2021年为12,864千元[115] - 2022年其他盈亏为 - 4,682千元,2021年为 - 6,637千元,其中外汇亏损净额2022年为 - 4,000千元,2021年为 - 6,591千元[115] - 2022年除税前亏损相关项目中,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42,573千元,2021年为34,739千元;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2022年为100,203千元,2021年为99,071千元[116] - 2022年财务成本为7,188千元,2021年为2,403千元,其中关联方贷款利息2022年为527千元,2021年为0;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2022年为3,937千元,2021年为0[116] - 2022年除税前亏损为210,819千元,按25%计算的所得税开支为52,705千元;2021年除税前亏损为291,744千元,按25%计算的所得税开支为72,936千元[12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可抵减未来利润的未使用税项亏损为1,101,410,000元,2021年为892,899,000元;2022年可抵扣暂时性差额为140,368,000元,2021年为111,488,000元[123] - 2022年和2021年均无向公司普通股股东派付或拟派付股息[125] - 2022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210,819千元,2021年为291,744千元;两年用于计算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4,124,080千股[126] - 2022年集团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为67,707千元,2021年为77,374千元[128] - 2022年欠付第三方租赁负债账面价值为32,394千元,2021年为33,010千元;2022年欠付关联方租赁负债账面价值为9,235千元,2021年为12,680千元[129] - 2022年在损益确认的租赁相关金额总额为12,076千元,2021年为11,846千元[130]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为9,650千元,减值118千元后为9,532千元;2021年贸易应收款项为793千元[130] - 2022年3个月内贸易应收款项为8,357千元,4至6个月为1,166千元,7至9个月为9千元;2021年3个月内为793千元[131]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为118千元,2021年为0千元[131] - 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不同账龄预期信贷亏损率分别为3个月内0.42%、4至6个月3.80%、7至9个月10.00%、10至12个月33.33%、12个月以上100.00%,总账面价值9650千元,预期信贷亏损118千元[133] - 2022年和2021年预付款及其他应收款项分别为41733千元和58846千元,其中可收回增值税分别为29180千元和39038千元[133] - 2022年和2021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分别为148328千元和139827千元,贸易应付款项分别为16586千元和12860千元[135] - 2022年和2021年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均为4124080000股,金额均为2804千元[13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候选药物管线包括9种单克隆抗体药物及1个强抗体药物,3种为核心产品[4] - CMAB008类停®获批用于六个适应症治疗,中国患病人数超1000万人且持续增长[4][5] - CMAB007预计2023年第二季度获批上市,将是首个在中国上市的国产奥马珠单抗药物[6] - CMAB007将为超500万中国过敏性疾病患者带来更经济高效治疗药物[8] - CMAB009于2023年3月向国家药监局递交NDA,预计2024年二季度获批上市,将为超100万中国肿瘤患者提供治疗药物[9][10] - CMAB807正在实施骨质疏松的III期临床试验,所有病例已完成出组,进入NDA申报资料整理阶段,治疗肿瘤骨转移的临床试验申请于2022年1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11] - 公司开发的“强抗体”新药CMAB017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临床试验[12] - 公司已开启CMAB819的I期临床试验,生物类似药CMAB015已获批并启动I期临床试验[13] - 公司开发的生物类似药CMAB022在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等领域有良好市场前景,还成功开发广谱抗过敏之抗TSLP单克隆抗体[13] - 公司于2022年10月暂停了CMAB618(那卡单抗)和CMAB018(妥帕珠单抗)的研发 [21] - 公司于2022年8月开始了候选新药CMAB320(鲁泽特单抗)的研发 [21] - CMAB708预计2024年全球递交新药,适用于骨质疏松症 [20] - CMABX708预计2027年全球III期,2023年四季度非国际专有权申报,适用于骨肿瘤转移 [20] - CMAB918预计2027年全球III期,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肝癌 [20] - CMAB008类停®截至2022年底实现中国境内全部省份挂网销售,终端覆盖超500家各等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及药店等[25] - 2022年公司实施超百场CMAB008类停®专项学术论坛,覆盖超千位医药专家[25] - CMAB007临床试验有共4项,合共824名受试者接受给药,预计2023年第二季度获批上市,将为超500万中国过敏性疾病患者带来治疗药物[27][28] - CMAB009于2023年3月向国家药监局递交NDA申请,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获批上市,有望为超100万名中国肿瘤患者提供治疗药物[30] - CMAB807用于骨质疏松的III期临床试验所有病例已完成出组,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获批上市[31] - CMAB807X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启动治疗肿瘤骨转移适应症的III期临床试验,预计2027年第四季度获批上市[32] - CMAB819已开启I期临床试验,预期2027年第四季度获得国家药监局上市批准[33] - CMAB017预计2024年四季度开启III期临床试验,2028年四季度获国家药监局上市批准[34] - CMAB015已启动I期临床试验,预计2025年四季度获国家药监局上市批准[35] - CMAB022预计2024年四季度申请临床试验,2027年三季度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36] - CMAB018预计2024年四季度申请临床试验,2027年四季度获国家药监局上市批准[37] - CMAB023预计2025年二季度申请临床试验,2028年二季度获国家药监局上市批准[37] - 公司暂停CMAB810和CMAB816的研发[38] - 公司启动一系列后续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和/或肿瘤疾病的抗体新药研发[39] 公司生产相关情况 - 2021年公司在泰州新建三条生产线,细胞反应器总规模增至18000升,在建大规模GMP生产线预计2023年投入使用,届时总规模将突破40000升[15] - 公司泰州生产基地两栋楼宇总面积30,000平方米,有四条3×1,500升抗体生物反应器系统及相关纯化生产线[41] - 公司泰州生产基地注射剂灌装线每年能生产400万瓶,预充式注射剂生产线每年能生产100万支[41] - 公司生产设施已通过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于CMAB008的GMP符合性检查并开始商业生产[41] - 公司在泰州高新区约100,746平方米工业用地兴建生产设施,在建大规模GMP生产线预计2023年投入使用,届时细胞反应器总规模将突破40,000升[42] 公司市场与销售策略 - 公司采取商业合作方式推动药物商业化,专注单克隆抗体研发[14] - 公司已启动全球市场开拓,加快药物在国际市场的注册及上市[18] - 泰州药业与科兴生物制药订立CMAB008类停®独家推广服务协议,泰州药业收取合作及商业里程碑款项,未来有望获持续销售可观收入[25]
迈博药业-B(02181) - 2022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