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晨动力(01148) - 2023 - 年度业绩
新晨动力新晨动力(HK:01148)2024-03-26 20:02

财务数据对比 - 2023年收益为53.4083亿人民币,2022年为16.52481亿人民币;2023年毛利为1.75866亿人民币,2022年为1.02392亿人民币;2023年年内溢利为4107.1万人民币,2022年亏损为1.15829亿人民币[11] - 2023年每股溢利为0.032元人民币,2022年每股亏损为0.090元人民币[12] - 2023年外界客户收益总计53.4083亿元,分部业绩总计1.75866亿元,除税前溢利4851.5万元[25] - 2022年外界客户收益总计16.52481亿元,分部业绩总计1.02392亿元,除税前亏损1.10731亿元[26] - 2023年客户甲收益29.26932亿元,客户乙收益13.92114亿元,客户丙收益5.65308亿元[31] - 2022年客户甲收益7.24135亿元,客户丙收益5.59484亿元[31] - 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计24.8863亿元,较2022年的26.68042亿元有所减少[34] - 2023年流动资产总计30.12473亿元,较2022年的14.88089亿元大幅增加[34] - 2023年流动负债总计33.08163亿元,较2022年的18.15665亿元有所增加[34] - 2023年流动负债净额为 -2.9569亿元,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21.9294亿元[35] - 2023年非流动负债总计4.76921亿元,较2022年的6.6554亿元有所减少[35] - 2023年资产净值为17.16019亿元,较2022年的16.74926亿元略有增加[35] - 2023年折旧及摊销总计2.65亿元,存货拨备总计2882.5万元;2022年折旧及摊销总计1.84亿元,存货拨备总计98.3万元[46] - 2023年经营租赁租金收入901.4万元、公用设施收入530.2万元等,其他收入总计5059.1万元;2022年总计2497.8万元[51]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545.2万元,向股东提供贷款减值亏损等总计640.8万元;2022年分别为2247.7万元和101万元[51] - 2023年外汇收益净额8万元、出售其他材料收益357.3万元等,其他收益总计308.5万元;2022年总计1152.8万元[51]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4107.1万元,2022年亏损1.15829亿元,加权平均股数均为12.82211794亿股[59]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为23.69834亿元,2022年为7.8356亿元[6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质押应收关联公司款项150.5万元以获取银行融资,2022年为1049.8万元[61] - 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合约负债分别为948.3万元及491万元,2023年年初合约负债已全额确认为货品销售收益[63] - 2023年租赁负债现值为5378.34万元,2022年为7078.59万元[66] - 2023年借贷利息中租赁负债融资费用为2898.6万元,2022年为1118.8万元[74] - 2023年中国企业所得税年内拨备为198.3万元,2022年为159.2万元;递延税项2023年为546.1万元,2022年为350.6万元[54] - 2023年及2022年公司均未派发或宣派任何股息,期末后亦无拟派股息[58]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48,515千元,2022年为亏损110,731千元[79]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7,444千元,2022年为5,098千元[79] - 2023年员工成本总额为138,173千元,2022年为139,601千元[80] - 2023年折旧及摊销总额为265,278千元,2022年为183,782千元[80] - 2023年确认为开支之存货成本为5,100,978千元,2022年为1,498,723千元[80] - 2023年末应收票据为35,907千元,2022年末为82,199千元[83] - 2023年末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为479,881千元,2022年末为496,753千元[84] - 2023年末租赁负债为537,834,000元,2022年末为707,859,000元[88] - 2023年借贷总额为461,611千元,2022年为589,924千元[90] - 2023年因违反贷款契约须于要求时偿还的借贷账面金额为50,000千元,2022年为60,000千元[91]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已扣除信贷亏损拨备)3个月内为237052千元,超过3个月但6个月内为29939千元等,总计316036千元;2022年对应分别为172579千元、36188千元等,总计260238千元[109] - 2023年录得除税前溢利约4,852万元,2022年为除税前亏损约1.1073亿元[133]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4,107万元,2022年为亏损净额约1.1583亿元[134]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约为0.032元,2022年为每股基本亏损约0.09元[134] - 发动机业务分部收益增幅约358.17%,从2022年约10.1515亿元增至2023年约46.5114亿元,发动机销量增加约382.08%,从2022年约86,500台增至2023年约417,000台[154] - 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约6.19%降至2023年约3.29%,主要因买卖利润率较低的增程器比例增加[155] - 其他收益及亏损从2022年约1153万元收益减至2023年约309万元收益,2023年收益主要源自出售不同材料[156] - 行政开支从2022年约1.4389亿元减少约14.42%至2023年约1.2304亿元,分别占2022年及2023年收益约8.71%及约2.31%[157] - 应占联营公司溢利2023年约为8061万元,2022年则产生亏损约1741万元[158] - 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约510万元增加46.02%至2023年约744万元,因报告期内盈利业务增加[159] - 2023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384万元,较2022年末的5906万元减少[161] - 2023年末已抵押银行存款约为1.0508亿元,较2022年末的1.4862亿元减少[161] - 2023年末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约为5.4513亿元,较2022年末的6.0146亿元减少[161] - 2023年末一年内到期借贷约为5.3659亿元,较2022年末的5.5174亿元减少;一年后到期借贷约为6423万元,较2022年末的1.0818亿元减少[161] - 2023年末资产总值约为55.0110亿元,较2022年末的41.5613亿元增加;负债总额约为37.8508亿元,较2022年末的24.8120亿元增加[162] - 2023年末已质押若干应收款项(扣除减值亏损前)约151万元,较2022年末的1050万元减少[163] - 2023年末已质押银行存款约为1.0401亿元,较2022年末的1.3513亿元减少[164] - 2023年末负债与权益比率约为2.21,较2022年末的1.48上升[164] - 2023年末资产负债比率约为35.01%,较2022年末的39.40%下降[165]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3年度派发任何股息,2022年亦无派息[170] 股份过户登记 - 公司股东名册香港分册将于2024年6月17日至2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过户表格及股票须于6月14日下午4时30分前交回[1] 企业管治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一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守则条文[2] 委员会及董事会成员 - 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池国华先生、王隽先生及黄海波先生,池国华先生为主席[4] - 董事会成员包括两位执行董事、两位非执行董事及四位独立非执行董事[5] 上市情况 - 2013年3月,公司完成将其股份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6] 财务状况评估 - 综合财务报表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公司董事认为集团可应付未来财务责任[2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可用而未动用的银行融资1.93048亿人民币[20] - 公司董事审阅集团未来12个月现金流量预测,认为集团有足够现金资源[20] 借贷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总额约为11.39亿元,约6.77亿元将在未来12个月到期[40] - 2023年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为2956.9万元[3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无抵押借贷中集团旗下公司担保的为8000万元(2022年为1.06965亿元),无担保、无抵押及源自贴现(具有追索权)应收票据余额为3234.5万元(2022年为9399.4万元)[9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一名非关联方提供的其他借贷约5000万元(2022年为6000万元),因华晨汽车财务状况恶化触发借贷违约,重新分类为流动负债[93] 财务支持与业务计划 - 主要股东华晨中国承诺未来12个月向集团提供持续财务支持[41] - 董事制定业务计划改善流动性,包括监察生产、收紧成本控制和进行财务安排[41] 收益确认 - 集团收益源自客户合约,销售发动机及零部件收益在某一时间点确认[44] - 集团对部分购买发动机零部件客户预先收取代价,确认为合约负债[47] 税收情况 - 绵阳新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2021 - 2030年按15%经调减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76] 业务区域 - 公司所有营运及非流动资产均位于中国,外界客户收益均于中国产生[70] 市场需求 - 2023年插电式混能车需求增长85%至281万辆,纯电动车增长25%至668万辆[98] 销售情况 - 2023年公司总销售额约53.4083亿元,较2022年增加约223.20%,主要源于合资公司生产的增程器买卖增加[99][101] - 2023年曲轴销售额增加约3.82%至约5.5841亿元,主要因华晨宝马汽车对公司Bx8曲轴需求上升[99] - 2023年综合销售成本约为51.6496亿元,较2022年增加约233.20%,由于增程器增加买卖所致[102] - 减值亏损由2022年约101万元增加至2023年约641万元,主要是向一名股东提供之贷款的减值亏损所致[103] - 融资成本由2022年约6235万元减少约8.09%至2023年约5731万元,源于年内偿还借贷[104] - 发动机零部件分部收益增长约8.22%,从2022年约6.3733亿元增至2023年约6.8969亿元[129] - 2023年向华晨宝马汽车售出约543,000支曲轴,较2022年增加约10.59%[129] - 2023年向华晨宝马汽车售出约950,000支连杆,较2022年增加约32.87%[129]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年约1,237万元增至2023年约2,029万元,增幅约64.03%[131] - 其他开支从2022年约1,261万元增至2023年约5,449万元,增幅约332.94%[132] 业务合作 - 宝马提名公司成为非独家Bx8发动机曲轴供应商及连杆供应商,供应期至2030年,公司已向宝马交付超400万支曲轴及850万支连杆[99] 产品开发 - 开发了NEV兼容的CE发动机,适用于新一代NEV电子驱动系统增程器[126] 资金质押与承担 - 2023年底集团向银行质押账面总值约3.1242亿元资产(2022年底:3.2715亿元)获取融资及借贷[137] - 2023年底集团资本承担约为1.2728亿元(2022年底:3.5073亿元),其中已订约资本承担约为9328万元(2022年底:1.0433亿元)[141] 员工情况 - 2023年底集团聘用约964名雇员(2022年底:约998名),雇员成本约为1.3817亿元(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