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远航港口(08502) - 2023 - 中期业绩
远航港口远航港口(HK:08502)2023-08-10 19:35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93,139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96,108千元下降3.1%[4]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33,612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33,932千元下降0.9%[4]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4.20分,较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4.24分下降0.9%[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503,910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11,920千元有所减少[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96,199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01,236千元有所减少[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51,682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0,995千元有所增加[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44,517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0,241千元有所减少[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额减流动负债为648,427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62,161千元有所减少[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37,120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6,190千元有所增加[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额为611,307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25,971千元有所减少[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人民币33,612,000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33,932,000元;每股基本盈利根据上述溢利及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800,000,000股计算[2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益及溢利分别为人民币93.1百万元和人民币45.2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分别下跌3.1%及2.3%[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提供装卸服务所得收益为7932.1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860.9万元或9.8%;提供配套港口服务所得收益为1381.8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564万元或69.0%;收益总额为9313.9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296.9万元或3.1%[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货物吞吐量总额为1512万吨,较2022年同期增加32.4万吨或2.2%;集装箱吞吐量为7867标准箱,较2022年同期增加1734标准箱或28.3%[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服务成本约为3350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150万元或约4.2%[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约为5970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149.2万元或2.4%;毛利率约为64.1%,较2022年同期增加0.5个百分点[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开支增加约160万元或21.8%,主要由于行政员工成本增加约100万元[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约为1160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30万元或约2.5%;实际税率约为20.5%,撇除递延税项开支后经调整实际税率约为18.0%[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溢利约为4520万元,纯利率约为48.5%[5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及现金结余约为2.78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888亿元有所减少[5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约为4.618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72亿元有所减少;债务总额约为1600万元,2022年12月31日无债务[5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负债总额约为1600万元,2022年12月31日无负债[5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6%(2022年12月31日:不适用)[6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约有218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216名),截至该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总额约为人民币1400万元(2022年同期:人民币1180万元)[6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已抵押账面价值合计约人民币1.388亿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2022年12月31日:人民币1.427亿元)及账面价值合计约人民币1540万元的投资物业(2022年12月31日:人民币1540万元)[6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全部收益均来自中国提供港口服务[17] - 2023年及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港口服务收入分别为46,767千元及49,787千元,六个月分别为93,139千元及96,108千元[19] - 2023年及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装卸服务中散货及散杂货收入分别为40,419千元及44,732千元,六个月分别为77,828千元及86,874千元[20] - 2023年及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装卸服务中集装箱收入分别为809千元及558千元,六个月分别为1,493千元及1,056千元[20] 成本与税项数据变化 - 2023年及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确认开支的存货成本分别为724千元及551千元,六个月分别为1,655千元及2,044千元[21] - 2023年及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雇员福利开支分别为7,428千元及6,287千元,六个月分别为14,021千元及11,781千元[21] - 2023年及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分别为5,922千元及6,307千元,六个月分别为12,090千元及12,713千元[21] - 2023年及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所得税即期税项(中国企业所得税)分别为5,026千元及4,430千元,六个月分别为10,247千元及9,781千元[22] - 2023年及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所得税递延税项于损益扣除分别为300千元及656千元,六个月分别为1,375千元及2,080千元[22] - 公司附属公司池州港控股合资格项目2023年及2022年相关溢利按12.5%优惠税率计算应课税金额,其他基建项目2022 - 2024年按15%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24] 股息分配情况 - 2023年董事会建议自股份溢价账中拨付2022年度末期股息每股3.0港仙及特别股息每股3.0港仙,已获股东批准并于6月21日派付;不建议就2023年上半年派付中期股息[28][29]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中期股息[70] 贸易款项情况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人民币10,370,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6,163,000元;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人民币9,364,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5,157,000元[30]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11,101,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9,245,000元[32] 业务运营情况及前景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散装货及散杂货吞吐总量分别为15.1百万吨和7,867个标准箱,较2022年同期增加2.2%及28.3%[35] - 影响2023年前两季度港口输送量和业绩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形势和内部管理[36][38] - 公司加强内部管理,开展内部挖潜,在营销、降本增效、项目建设、技术创新和安全环保等方面取得成效[38][39][40][41][42] - 公司对下半年运营前景充满信心,因下半年内需拉动作用增强,经济回稳向好态势将巩固,港口货运总量仍处上升通道[43] - 下半年是港口经济旺季,市场供求量逐步提升,预期港口生产将迎来高峰[44] 公司投资与项目建设 - 2023年6月16日,池州港控股与五名独立第三方成立合资公司池州铁路,建议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800万元,池州港控股实益拥有5%权益,预期投资额为人民币90万元,7月7日已注资人民币50万元[71] - 2023年6月30日,池州港控股与两名独立第三方成立合资公司池州滙达,建议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亿元,池州港控股实益拥有26%权益,预期投资额为人民币2600万元[72] - 2023年7月14日,公司附属公司池州牛头山与建造商订立协议,建造面积约12041平方米的仓库,代价约为人民币1511.7万元[73] 或然负债与重大投资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或然负债(2022年12月31日:无)[6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并无收收购或持有任何重大投资[6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另有披露外,集团并无涉及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的重大收购及出售[65] 财务报表审核情况 - 审核委员会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79] - 审核委员会认为业绩已遵照适用会计准则、GEM上市规则规定及其他适用法律规定并作出足够披露[79] 公告刊登情况 - 公告将由刊登日期起计最少七日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