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泰瑞银(08006) - 2023 Q1 - 季度业绩
华泰瑞银华泰瑞银(HK:08006)2023-05-12 18:1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额为932.1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813.2万港元下降48.6%[13]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为346.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37.8万港元下降53.1%[13]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除税后亏损为459.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亏损2087.7万港元改善78.0%[13]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每股基本亏损为3.23港仙,较2022年同期17.60港仙改善81.6%[14]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全面开支总额为498.7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2088.7万港元改善76.1%[14] - 公司季度收入为932.1万港元,同比下降48.6%,其中旅游媒体收入80万港元(同比下降78.3%),财经杂志及其他媒体收入825万港元(同比下降41.3%)[21] - 公司季度净亏损45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2087.7万港元收窄78%[25] - 基本每股亏损0.032港元(2023年)和0.176港元(2022年),按加权平均股数1.423亿股计算[25][26] - 公司总营业额同比下降48.6%,从2022年同期的1810万港元降至930万港元[34] - 公司毛利同比下降21.6%,从2022年同期的740万港元降至580万港元[35] - 公司持有人应占亏损同比改善,从2022年同期的2080万港元亏损收窄至460万港元亏损[3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成本为585.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075.4万港元下降45.5%[13]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及分销开支为303.9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23.4万港元下降63.1%[13]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行政开支为482.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31.0万港元下降57.4%[13] - 销售及分销成本同比下降63.4%,从2022年同期的820万港元降至300万港元[37]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57.5%,从2022年同期的1130万港元降至480万港元[37]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为亏损19.1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亏损864.2万港元改善97.8%[13]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汇兑差额亏损39.7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亏损1.0万港元扩大3870%[14] - 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从2022年同期的860万港元亏损大幅收窄至20万港元亏损[36] - 期内其他全面开支39.7万港元,主要来自汇兑储备变动[29] 各业务线表现 - 旅游媒体业务收入同比下降78%,从2022年同期的370万港元降至80万港元,仅占总营业额8.6%[44] - 财经杂志及其他媒体业务收入825万港元,占总营业额88.8%,分部溢利20万港元[48] - 放债业务收入27万港元,占总营业额3%,未偿还本金及应计利息约970万港元[53] - 放债业务贷款总额为1100万港元,应计利息为82.3万港元[58] - 贷款年利率范围为8%至10%,单笔贷款金额在350万至400万港元之间[59] - 最大单笔无抵押贷款金额为400万港元[59] - 所有贷款均需在2023年内偿还[59] - 虚拟现实业务季度收入为零,去年同期为13万港元[68] 投资和资产 - 持作买卖投资总市值从2022年的2440万港元大幅下降至740万港元[49] - 未披露任何超过总资产5%的重大投资[6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75] 税务 - 香港利得税实行两级制:首200万港元利润按8.25%征税,超额部分按16.5%征税[22] - 新加坡子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率为17%[23] 股权和购股权 - 公司未行使购股权1929.09万份(2022年:0份)[26] - 股份合并于2022年6月24日生效,每4股面值0.01港元股份合并为1股面值0.04港元股份[2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总储备为9191.6万港元,其中非控股权益为202.9万港元[29] - 董事王涛持有2,119,950股普通股,占总股本1.44%[71] - 董事杨兴安持有964,550股普通股,占总股本0.65%[71] - 公司总已发行股本为147,540,930股[71] - 主要股东牛成俊持有22,336,184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15.14%[74] - 2013年购股权计划将于2023年12月31日届满[77] - 购股权计划授予股份总数上限不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10%[80] - 任何12个月内向合资格人士发行股份总数不超过授予日期已发行股份1%[82] - 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授予购股权超过已发行股本0.1%且价值超500万港元须股东批准[82] - 购股权行使价不低于授予日收市价、前5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及股份面值中的最高者[84] - 购股权行使期限为授予日起10年内[84] - 购股权承购需支付名义代价1港元[83] - 董事王涛持有未行使购股权1,157,450份,行使价每股0.3272港元[87] - 其他9名雇员持有未行使购股权10,417,050份,行使价每股0.3272港元[87] - 10名雇员持有未行使购股权7,716,400份,行使价每股0.082港元[87] - 公司未行使购股权总数19,290,900份[87] - 所有购股权均无归属条件(标注"None")[87] - 2022年授予的购股权可行使期为两年(2022年4月11日至2024年4月10日)[87] - 2021年授予的购股权可行使期为两年(2021年4月9日至2023年4月8日)[87] 风险与合规 - 2022年因经济下行导致借款人违约率上升[61][62] - 董事会未获知任何董事存在与集团业务竞争的权益[76] - 审计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88] - 财务报告涵盖期间为2023年第一季度(截至3月31日止三个月)[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