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健康国际(02211) - 2024 - 中期财报

公司整体财务表现 - 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收益为5.913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7.97亿元人民币下降25.8%[11] - 2023年同期毛利润为9620万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336亿元人民币下降28.0%[11] - 2023年经营亏损为2100万元人民币,较2022年减少2080万元人民币[11] - 2023年期内亏损为2090万元人民币,较2022年减少2340万元人民币[11] - 2023年经调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亏损为1390万元人民币,较2022年减少860万元人民币[11]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为3.14分人民币,较2022年减少4.81分人民币[11] - 公司本期整体收益为5.913亿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7.97亿人民币减少25.8%[57][59][63][65] - 公司本期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090万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4430万人民币,每股亏损从7.95分降至3.14分[57][59] - 零售业务收益为1.72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2.352亿人民币减少26.9%;分销业务收益为4.193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5.618亿人民币减少25.4%[67] - 公司本期毛利润为9620万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1.336亿人民币减少28.0%,整体毛利率从16.8%降至16.3%[73] - 集团期内毛利润为9620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3740万元或28.0%,整体毛利率由16.8%降至16.3%[76] - 零售业务毛利4750万元,较2022年减少22.5%,毛利率提升1.5个百分点;分销业务毛利4870万元,较2022年减少32.6%,毛利率下降1.3个百分点[78] - 期内销售及营销开支为9530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4190万元或30.5%,占集团收益16.1%[79][80] - 期内行政开支为2460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410万元或14.3%,占集团收益4.2%[83][88] - 期内财务成本净额为220万元,2022年同期为财务收入净额420万元,主要因汇兑亏损增加[84][89] - 期内所得税抵免为160万元,实际所得税税率为 -7.2%,2022年同期无[85][90] - 2023年下半年公司收益为591,339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796,976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28] - 2023年下半年公司毛利为96,182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133,600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28] - 2023年下半年公司经营亏损为20,997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41,799千元人民币有所收窄[128] - 2023年下半年公司期内亏损为20,884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44,300千元人民币有所收窄[128] - 2023年下半年公司其他综合收益为1,762千元人民币,而2022年同期为亏损4,298千元人民币[130] - 2023年下半年公司综合亏损总额为19,122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48,598千元人民币有所收窄[130] - 2023年下半年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3.14分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7.95分人民币有所收窄[130] - 2023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期内亏损20,929千元人民币,综合亏损总额19,122千元人民币[133] - 2022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期内亏损44,231千元人民币,综合亏损总额48,598千元人民币[135] - 2023年外币折算差额带来其他综合收益1,762千元人民币[133] - 2022年外币折算差额导致其他综合亏损4,298千元人民币[135] - 2023年分佔一间联营公司其他资产净值变动为26,268千元人民币[133] - 2022年出售附属公司使与拥有人交易总额减少138千元人民币[13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亏损约2250.1万元,2022年同期亏损4430万元[153][155]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分别为591,339千元人民币和796,976千元人民币[194] - 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和其他医药产品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分别为112,025千元人民币、429,913千元人民币、90,138千元人民币和28,549千元人民币[197] - 2022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和其他医药产品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分别为154,049千元人民币、583,851千元人民币、110,472千元人民币和45,259千元人民币[197] 公司财务指标及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0.8倍,较2023年6月30日的0.9倍下降0.1[11] - 2023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25.4天,较2023年6月30日增加0.4天[11] - 2023年存货周转天数为57.3天,较2023年6月30日减少2.5天[11] - 2023年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115.8天,较2023年6月30日增加11.3天[1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抵押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550万元,流动负债净值8520万元[93][98] - 期内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950万元,2022年同期为产生1360万元[93][98] - 期内集团资本开支为1万元,2022年同期为100万元[94][9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752,11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6月30日的738,864千元人民币有所增长[12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为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6月30日的40,310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12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430,24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6月30日的383,826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25] - 2023年7月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314,728千元人民币[13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321,874千元人民币[133] - 2022年7月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408,710千元人民币[135]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359,974千元人民币[13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948.8万元,2022年同期为所得1357.7万元[13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62.5万元,2022年同期为所用1223.6万元[13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5.1万元,2022年同期为所得148.9万元[13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095.3万元,较期初减少201.4万元;2022年同期为6066.9万元,较期初增加283万元[13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增加5417.9万元至8523.2万元[153][155] - 集团流动负债净额增加主要是因将账面价值4000万元的联营公司垫付贷款从非流动负债重新分类至流动负债[153][15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有可用未动用银行融资5000万元人民币,之后从联营公司获得4000万元人民币额外贷款融资[160] - 2023年12月31日后,公司出售附属公司沈阳卫世全部股权,现金代价为4000万元人民币[160] - 2023年12月31日,一年以下到期借款为43050千元人民币,1 - 2年到期借款为143千元人民币;2023年6月30日,一年以下到期借款为1548千元人民币,1 - 2年到期借款为40621千元人民币[17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指定为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上市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均为13,381千元人民币[18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集团无其他金融资产及负债金额与其公允价值出现重大差异[191][192] 行业环境与政策 - 2023年中国GDP增长预期约5.2%[16][19] - 2023年医药工业增加值增长9.8%,主营业务增长9.1%,利润增长12.2%,亏损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2.1%[17][20] - 医药流通领域面临新机遇和挑战,企业布局不断优化,集中度提高,线上线下结合及智慧化管理、数字化营销更流行[22][24] - 2023年7月国家多部门发布多项通知部署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重点工作并进行健康知识宣导,药监局发布多项管理办法规范行业[23][25] - 2023年9月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发布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管理办法规范相关行为[26] - 2023年11月国家卫健委联合多部门发布通知规范自护及医养结合服务[26] - 2023年12月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发布节约药品资源遏制药品浪费实施方案[26] - 包括商务部和卫健委等12部门发布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指导意见,为医药机构和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政策支持[26] 公司业务运营 - 公司聚焦医药大健康领域,推进传统实体零售连锁店及分销网络发展,探索新型运营模式[30][33] - 期末公司共有222家连锁店,零售业务销售收入为1.72亿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26.9%[36][3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有1244家分销商和4个大型分销物流中心,分销业务销售收入为4.194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25.3%[37][39] - 公司直供模式解决传统销售环节问题,契合“两票制”,覆盖中国大部分省份[41][44] - 公司品牌产品运营进行结构调整,期内净减少26种品牌产品,期末共运营538种品牌产品[42][45] - 公司在石家庄、沈阳、哈尔滨和佳木斯设置4个物流配送中心,利用智能软件提升劳动生产率,为物流园升级转型奠定基础[43][46]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零售药店总数达222家,2022年为273家[68][70] - 公司全国性分销网络覆盖约1244名活跃客户,2022年为1363名[72][75] - 公司举办了线上视频和线下内部培训共11场[50][53] - 公司为约120万线下会员提供服务,2022年同期为146万[51][54] - 公司积极参加联盟活动,借助国家战略导向探索业务转型升级[56][58] - 公司关闭多家亏损零售店以减少经营亏损,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盈利能力[57][5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关闭多家亏损零售店以降低经营现金流出[160] - 公司主要在中国东北地区从事药品及其他医药产品的分销和零售业务[199] - 董事会是集团首席运营决策制定者[199] - 管理层根据董事会用于资源分配和绩效评估的信息确定运营部门[199] - 分销、零售和其他业务板块信息会提交给董事会以评估绩效和做业务决策[200] - 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8号“经营分部”,分销、零售和其他被视为三个业务板块[200] - “其他”板块主要包括投资公司[200] 公司未来发展策略 - 集团未来将聚焦大健康和医药行业,适时剥离主营外附属产业[116][118] - 集团采用“专业+”策略,强化服务专业度,加大“DTP药房”建设力度[116][118] - 集团采用“平台+”策略,拓展店铺增值服务项目,增强终端店铺服务能力[117][118] - 集团采用“互联网+”策略,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探索新营销生态系统[120][122] - 集团将促进经营结构优化和数字化转型,保持行业领先[121][122] - 集团管理层关注政策实行,确保在多方面实现既定目标以响应“碳中和”战略[111][113] 公司可持续经营情况 - 公司管理层合理预期集团能于报告期末起计未来最少12个月可持续经营[154][155] - 董事认为集团有足够资源在可预见未来持续经营,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158] 财报会计政策与金融风险 - 编制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财报采用的会计政策与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一致,采用新修订准则对财报无重大影响[161][162][163][164] - 公司面临外汇、信贷、流动性和利率等财务风险,风险管理政策无变更[169][170][172][173] - 与2023年6月30日止报告期相比,金融负债合约未折现现金流出无重大变动[175][176]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第1级与第2级公允价值计量之间无转让,第3级公允价值计量无转入及转出[181][182]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非上市权益工具公允价值无变动[183][18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管理层使用市盈率倍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