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天控股(00031) - 2023 - 中期业绩
航天控股航天控股(HK:00031)2023-08-25 20:4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未经审核营业收入为17.3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29.58%;本期溢利为5506.5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65亿港元[7] - 2023年公司董事局决议不派发中期股息,2022年中期股息为每股0.5港仙[1][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4550.6万港元,2022年同期股东应占亏损为7199.4万港元[7] - 2023年公司股东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1.48港仙,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2.33港仙[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公司未经审核的营业收入为港币17.34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29.58%;本期溢利为港币5506.5万元,2022年同期亏损为港币1.65亿元[13] - 本期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港币4550.6万元,2022年同期股东应占亏损为港币7199.4万元[14] - 按已发行股份30.85亿股计算,每股基本盈利为港币1.48仙,2022年同期每股基本亏损为港币2.33仙[16]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2年6月30日:每股港币0.5仙);股东已批准派发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港币2仙,股息支票已于2023年7月18日寄出[17] - 截止2023年6月30日六个月收入为173354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461773千港元下降约29.58%[39] - 截止2023年6月30日六个月毛利为34901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89531千港元下降约40.79%[39] - 截止2023年6月30日六个月税前溢利为57254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亏损276930千港元[39] - 截止2023年6月30日六个月本期溢利为55065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亏损164662千港元[40][41] - 截止2023年6月30日每股盈利为港币1.48仙,而2022年同期为亏损港币2.33仙[40] - 2023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支出为397,65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07,024千港元[6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本期溢利45,506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71,994千港元[80] - 2023年上半年行政费用为200,304,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22.54%;财务费用为32,963,000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4.77%[82] - 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为20.13%,2022年上半年为23.95%;2023年净资产收益率为0.59%,2022年为 - 1.68%[84] - 2023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为35.29%,2022年12月31日为35.90%;2023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2.37,2022年为1.70;2023年6月30日速动比率为2.05,2022年为1.44[84] - 2023年已宣告并支付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2仙,总金额61,700,000港元[96] - 2023年6月30日,流动现金及银行结余以及短期银行存款为1,901,839,000港元[9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并无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的任何上市证券[101] - 公司董事局决定不宣派2023年中期股息,2022年为每股港币0.5仙[120] 科技工业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科技工业企业收入为16.31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27.02%;经营溢利为3620.1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大幅减少66.50%[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个月,科技工业的营业收入为港币16.31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27.02%,经营溢利为港币3620.1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66.50%[19] - 线路板业务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38.61%,溢利跌幅超过92%;智能充电器业务营收和溢利同比大幅下跌;液晶显示器业务营收同比下降27.36%,利润同比增长59.92%;注塑产品营收同比下跌12.97%[19][22] - 科技工业注塑产品对外销售为661837千港元,分部业绩为13236千港元[55] - 液晶显示器对外销售为425772千港元,分部业绩为44043千港元[55] 物业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深圳航天科技广场写字楼出租率为43.87%,较去年底增长11.17%;商业部分出租率为73.81%,较去年底增长超30%[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深圳航天科技广场商业出租率73.81%,写字楼出租率43.87%,较2022年12月31日有所提升[27] - 2023年上半年,深圳航天及深圳物管营业收入9926万港元,分部盈利4880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下降[27] - 2023年6月30日,深圳航天科技广场估值约人民币78.5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略有下降[28] - 深圳航天科技广场物业投资对外销售为99260千港元,分部业绩为48800千港元[55] 应收款项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6月30日,来自客户合约的贸易应收票据为6857.7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7亿港元[4] - 2023年6月30日,90日内来自客户合约的贸易应收账款为7.7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20亿港元[2] - 2023年6月30日,90日内已开具发票且结余逾期的应收租赁款项为75.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42万港元[4] - 2023年6月30日存货为11,116,71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602,450千港元[67]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为995,91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49,900千港元[67] 资产负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6月30日较2022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减少4.19%,流动资产减少7.76%,总资产减少5.04%[29] - 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73.39亿港元,较2022年底减少4.17%,每股资产净值为2.38港元[3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及附属公司已抵押银行存款3197.6万港元、应收票据5572.6万港元,深圳航天以广场评估值及房产证抵押获贷款额度[34] - 2023年6月30日较2022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增加11.11%,流动负债减少34.03%,总负债减少6.67%[3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及附属公司其他借款为13.67亿港元[37] - 截止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中投资物业为8500001千港元,较2022年的8895276千港元下降约4.44%[47] - 截止2023年6月30日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7339492千港元,较2022年的7658694千港元下降约4.17%[48]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424,87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159,847千港元[67]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954,10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03,531千港元[67]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3,690,44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321,318千港元[68] 项目建设情况 - 南通康源集成电路封装载板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印制线路板业务产能每年24万平方米,计划2025年投产、2027年达产[11] - 2023年5月12日,南通康源与中建八局就一期厂房建设项目签订施工合同,代价约为港币3.59亿元,预期2024年5月下旬竣工[23] - 惠州工业园五期厂房建设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工程,预期本年10月竣工[23] - 公司将继续抓好南通康源集成电路封装载板能力建设项目,完成智能功率模块封装产业化项目建设[12] - 公司将实现5G毫米波滤波器芯片研发试制线建设收官,研讨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发展模式[12] 其他财务收支及比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为19,95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9,120千港元[78] - 2023年上半年物业、机械及设备折旧为121,72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9,545千港元[78] - 2023年上半年香港利得税为1,60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362千港元[78] 公司人员及组织架构变动 - 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罗振邦、陈静茹、彭建国等,彭建国2023年3月2日获委任,毛以金同日辞任[104] - 金学生、刘旭东、毛以金分别于2023年2月10日、3月2日辞任公司职务,宋树清、滕方迁、彭建国加入公司[112] 公司诉讼相关情况 - 深圳航天向华保润共申索约人民币2.69亿元,其中新增索赔约人民币1603.5万元[26] - 2022年深圳航天被租户索赔约119,000,000元,2023年租户加诉返还租金约49,800,000元及利息损失,2023年7月法院判决深圳航天一诉败诉,驳回另一诉索赔[97] - 2023年7月10日及14日,公司知悉航科后海诉讼一审判决,诉讼一航科后海需付租金98,645,962.60元、违约金1,812,704.01元,诉讼二深圳航天需付经营损失119,034,615.60元,诉讼三驳回双方请求[110] - 深圳航天对经典实业连带赔偿责任诉讼请求金额约3.85亿元,已立案待审;对航科后海、华保润物业管理费诉讼请求金额分别约72,000,000元、39,000,000元,已开庭待一审判决[111] - 公司就航科后海诉讼被驳回判决上诉,董事认为胜诉可能性大,索偿披露为或然负债无需拨备[115] - 公司所属间接控有60%权益的深圳航天涉及与航科后海和华保润的诉讼索偿及进展[121] - 深圳航天撤回物业空置损失约人民币76000000元的请求[128] - 2023年8月10日,法院一审判决被告航科后海向原告深圳航天返回租金共人民币4935516.58元[128] - 案件受理费用人民币46284.13元由被告航科后海负担[128] - 法院退还深圳航天已预缴的人民币446724.49元[128] 公司其他信息 - 公司间接持股23.38%的联营公司瑞华泰派息,公司获约人民币294.58万元[28] - 2023年呈报表分部有7个,2022年为6个[74] - 2023年各业务对外销售总额2,461,773千港元,分部业绩总额329,889千港元,税前亏损276,930千港元[9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无董事、主要行政人员或其有关连人士按规定持有公司及附属、联系公司股份等权益[103]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讨论及通过截止2023年6月30日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2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及附属公司已订约未拨备的资本承担约为港币541,595,000元,主要是购置固定资产开支[11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及附属公司约有7100名员工,分布在内地、香港及越南[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