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火山邑动国际控股(01715) - 2023 - 年度业绩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收益为84,369千元,2022年为88,186千元[1][2] - 2023年毛利率为25.1%,2022年为43.6%[1] - 2023年年内净亏损49,318千元,2022年为43,550千元[1][2][3]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2.92分,2022年为2.88分[1][3] - 2023年总资为165,740千元,2022年为193,804千元[4] - 2023年总负债为107,533千元,2022年为113,898千元[5]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58,207千元,2022年为80,363千元[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亏损净额约49,318,000元[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为102,170,000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33,951,000元[10] - 2023年总收入84,369千元,2022年为88,186千元,同比下降4.33%[17] - 2023年除所得税前亏损49,283千元[19] - 2023年综合资产总额165,740千元,综合负债总额107,533千元[21] - 2023年按性质划分的开支总额为123,198千元,2022年为128,613千元,同比下降4.19%[23] - 集团于2023年及2022年在香港无应课税溢利,未作香港利得税拨备[23] - 2023年和2022年国内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率为25%,米技上海为15%[24] - 2023年所得税开支35千元,其中即期21千元、递延14千元;2022年为344千元[25]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2.92分,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49,318千元;2022年分别为2.88分和43,213千元[26] - 2023年公司收入84.4百万元,较2022年的88.2百万元下降4.3%,净亏损49.3百万元[38] - 2023年总收益8.44亿元,2022年为8.82亿元,代销店收益从2660万元降至1820万元,降31.6%[43][44] - 2023年毛利率降至25.1%,2022年为43.6%,炉灶(辐射)毛利从2830万元降至1720万元[49] - 其他收入从260万元增至400万元,增53.8%;其他亏损50万元,2022年其他收益210万元[51][52]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4250万元降至3430万元,降19.3%;行政开支从2850万元降至1880万元,降34.0%[53][54] - 研究及开发开支从800万元降至690万元,降13.8%;财务收入从6.2万元降至1.2万元,降80.6%[55][56] - 财务成本从510万元增至770万元,增51.0%;应占联营公司净亏损从40万元增至60万元[57][58] - 所得税开支从34.4万元降至3.5万元;净亏损从4360万元增至4930万元[59][60] - 预付款项从4900万元降至840万元,降82.9%,2024年3月22日,73.6%已退还及动用[6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3290万元(2022年:5830万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400万元(2022年:1140万元)、借款为6950万元(2022年:7860万元)[6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1.3倍(2022年:1.5倍),资本负债比率为1.2(2022年:1.0)[7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受限制银行存款(2022年:20万元)[72] - 借款加权平均利率按每年9.76%计算(2022年:9.62%)[6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亏损净额约为人民币4931.8万元[104] - 于2023年12月31日,集团的流动负债合计为人民币10217万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3395.1万元[10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厨房用具收入64,627千元,2022年为88,186千元;2023年健康产品收入19,742千元,2022年为0[17] - 2023年开发、制造及销售厨房用具分部亏损35,618千元,销售健康产品分部亏损1,904千元,总计亏损37,522千元[19] - 2023年炉灶(辐射)收益51,424千元,占比61.0%;健康产品19,742千元,占比23.4%[41] - 公司客户销售收益从320万元降至270万元,降15.6%;电视平台收益从3290万元降至1470万元,降55.3%[45][46] - 线上平台销售收益从2000万元增至2250万元,增12.5%;实体销售地点收益从550万元增至2630万元,增378.2%[47][48] 应收应付款项数据变化 - 2023年合约负债为1,361千元,2022年为2,776千元,同比下降50.97%[17]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28,315千元,账面值18,406千元;2022年分别为17,705千元和13,303千元[27] - 2023年其他应收款项等账面值16,080千元;2022年为58,373千元[29]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11,346千元;2022年为15,836千元[31]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1330万元增加38.3%至2023年12月31日的1840万元,2023年末57.3%的贸易应收款项账龄在90天内,截至2024年3月22日,2023年末贸易应收款项(扣除已确定个别拨备)的74.3%已结算[6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为550万元,较2022年的210万元增加161.9%[66] 股份配售及资金使用情况 - 2023年5月25日完成配售,配售代理成功配售17188万股每股面值0.01港元之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360万港元[83]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中约1100万港元用于偿还部分其他借款,约260万港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8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原分配136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其中部分偿还集团其他借款1100万港元,补充集团营运资金260万港元[86] - 2023年7月21日公司订立配售协议,7月31日完成配售1.6312亿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290万港元,用于部分偿还集团其他借款[86][87] - 2023年8月21日公司订立配售协议,9月7日完成配售5530万股,所得款项净额约410万港元,用于部分偿还集团其他借款[89][9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2023年7月和8月两次配售所得款项净额分别为1290万港元和410万港元,均已全部用于部分偿还集团其他借款[89][92] - 报告期后,董事会建议进行股份合并,每二十五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现有股份将合并为一股每股面值0.25港元的合并股份,须待2024年3月27日股东特别大会批准[105] - 报告期后,公司按配售价每股1.13港元向不少于六名承配人配售1890.3万股新股份(假设股份合并生效),所得款项净额约97.1%用于偿还集团其他借款,约2.9%用于2024年底前补充集团一般营运资金[106] 借款相关情况 - 部分借款还款期分别延长至2024年7月及2025年8月,金额分别约为18,124,000元及18,125,000元[1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已抵押账面价值为1610万元的土地使用权及楼宇以获得借款2630万元[75] - 报告期后,公司与其他借款人民币1812.5万元的贷款人于2024年3月订立贷款协议,延长还款期限至2025年8月15日[108] 公司治理及相关守则遵守情况 - 根据购股计划,可发行最高股份数目为1.5亿股,占2018年7月16日已发行股份的10%,报告期内无购股权相关变动[95]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报告期内全体董事遵守该守则[96] - 董事会采纳企业管治常规,报告期内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主席及行政总裁应由不同人担任的守则条文C.2.1条外[97]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为季女士,虽角色未区分,但职权分野明确,不削弱董事会及管理层权力制衡[98] - 审核委员会认为综合财务报表已根据适用准则、上市规则及法定条文编制且披露充足[100] 其他事项 - 公司将于2024年6月22日至2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6月28日在册股东有权出席股东大会并投票[99] - 报告期后,集团于2024年3月20日收回应收一间联营公司款项人民币1667.6万元[10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205名雇员(2022年:173名)[80] - 2023年位于中国的非流动资产为30,657,000元,2022年为25,843,000元,同比增长18.63%[22] - 2023年来自中国外部客户的收入为84,286,000元,2022年为84,224,000元,同比增长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