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0年,由前庄家团队组建,是专业对冲基金管理公司[12] - 公司在香港、新加坡、阿姆斯特丹、伦敦和芝加哥设办事处,可23小时交易并管理投资策略[41] - 过去十年公司提供积极、多元化投资回报,以旗舰基金True Partner Fund为代表[41] - 公司持续投资加强销售工作,能与投资者和潜在客户就基金和定制方案接触[43] -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拥有超1000名投资者和潜在客户[44] - 公司预计今年稍后推出第一个衍生品基金产品[44] - 公司运作时间最长的基金产品于2011年7月推出,后改组为主从结构[49] - 2016年公司推出另一结构相似但交易策略侧重多头波幅的基金[51] - 2019年6月公司与IAM以UCITS形式提供策略,推出联合品牌基金产品[5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资产管理规模由1.57亿美元混合型基金产品及7.28亿美元管理账户或类似安排组成[51] - 北方信托截至2023年12月31日管理资产达1.4兆美元,公司与其合作发表文章和白皮书[7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总收益为13,289千港元,较2022年的44,793千港元下降70%[16] - 2023年毛利为11,687千港元,较2022年的41,395千港元下降72%[16] - 2023年经营亏损为65,429千港元,较2022年的32,150千港元增加104%[16] - 2023年度亏损为67,001千港元,较2022年的33,508千港元增加100%[16]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67,001千港元,较2022年的33,636千港元增加99%[16] - 2023年每股亏损(港仙)基本及摊薄为16.75,较2022年的8.41增加99%[1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8.85亿美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16亿美元,2023年9月30日为10.85亿美元[24] - 2023年公司收入为1330万港元,2022年为4480万港元,收入减少因资产管理规模减少及产品组合变动[25] - 2023年公司削减34.48%的员工人数,并实施成本削减计划[25] - 2023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6550万港元,2022年为3460万港元[25]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6700万港元(税后),2022年为3360万港元[25] - 2023年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为7830万港元,2022年为7410万港元,增加400万港元[26] - 2023年公司收入为1330万港元,2022年为4480万港元,收入减少主要因产品结构转变及资产管理规模减少[59] - 2023年公司削减34.48%的员工人数,并实施成本削减计划[61] - 2023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6550万港元,2022年为3460万港元[62]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6700万港元(税后)[62] - 2023年资产管理规模平均水平及每单位资产管理规模平均收益较2022年下降[62] - 报告期内一般及行政开支为7830万港元,2022年为7410万港元,增加400万港元是确认的减值亏损[63]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本集团全面收入亏损6650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3110万港元[6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管理规模为8.85亿美元,较2022年的15.16亿美元减少6.31亿美元或42%,较2023年9月30日的10.85亿美元减少18%[66][6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基金工具资产管理规模为1.57亿美元,管理账户为7.28亿美元;2022年分别为2.77亿美元和12.39亿美元[67]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收益为133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480万港元减少3150万港元或约70%[98]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削减34.48%的员工人数,并实施成本削减计划[98] - 2023年报告期内公司毛利为117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140万港元减少2970万港元或72%[99] - 2023年报告期内公司分占联营公司亏损约为20.4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45.8万港元亏损或约减少69%亏损[99] - 2023年报告期内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为783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410万港元增加420万港元或约5.7%[99] - 2023年报告期内公司融资成本约为12.2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6万港元或减少约33%[10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净现金结余为660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8.6倍,无企业银行借款,无资本负债比率[10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股东权益为9530万港元,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亿股[107] - 2023年8月25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TPChina订立出售协议,出售群益志投49%股权,代价为615,947港元[10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资产抵押,无重大或然负债[108][11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为25名,2022年为33名[115] - 董事会建议不就2023年度派付股息,2022年亦无派息[11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来自基金管理业务之收益为12,398千港元,较2022年的44,106千港元下降72%[16] - 2023年咨询服务费用收益为873千港元,较2022年的687千港元下降27%[16] - 2023年贸易收入净额为18千港元,2022年为0[16] 市场指数表现 - ProShares VIX短期期货ETF在报告期内下跌72.7%[18] - MSCI世界总回报对冲美元指数在报告期内上升24.3%,其中一季度升7.7%,二季度升7.4%,三季度跌2.4%,四季度升10.1%[18] - 彭博全球政府债券对冲美元指数在报告期内升幅为6.9%,2021年和2022年分别下跌1.6%和10.0%[18][19] - VIX指数由21.7下跌至12.5,Euro Stoxx 50指数及VSTOXX由20.9下跌至13.6,日本日经指数由19.9下跌至17.5,韩国Kospi 200指数由18.4下跌至17.8[19] - 认沽保护指数在报告期内上升19.2%,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上升26.3%,认沽保护指数较其逊色7.1%[19] - 2022年认沽保护指数亏损19.8%,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下跌18.1%[20] - VIX指数从21.67降至12.45,可交易短期VIX期货ETF在2023年内损失73%[37] - 美国10年期收益率在2023年最后一季下降约69个基点,最终低于4%[38] - 市场对2024年美国降息预期多达六次[38] - 2023年夏季至十月市场回档,11月股市因鲍威尔言论和CPI利好走高,11月成历史最好月份之一[36] - 2023年底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纳斯达克100指数创历史新高,标普500指数略低于历史高,撰写报告时日本日经指数达34年最高[36] - MSCI世界指数报告期内上升24.3%,2023年第一、二、三、四季度涨幅分别为7.7%、7.4%、-2.4%、10.1%[52] - VIX指数由21.7下跌至12.5,VIX ETF报告期内下跌72.7%[52] - 彭博全球政府债券对冲美元指数在2022年及2021年下跌(-10.0%)及(-1.6%)后,报告期内升幅为6.9%[52] - 报告期内,认沽保护指数上升19.2%,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上升26.3%,认沽保护指数较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逊色7.1%[53] - MSCI世界指数2023年全年上升24.3%,标普500总回报指数上升26.3%,Euro Stoxx 50总回报指数上升22.2%,日经225总回报指数上升30.4%,纳斯达克100指数上升55.1%[80] - 韩国Kospi 200总回报指数上升24.6%,台湾指数总回报指数上升31.5%,恒生总回报指数下跌10.6%,恒生美国企业总回报指数下跌11.0%[81] - 2023年美国联邦储备局加息幅度比年初市场定价高出约100个基点,股票市场仍上涨[81] - 2023年2月中旬硅谷银行市值接近200亿美元,后倒闭[81] - 2022年第三季度末分析师预期2023年标普500指数盈利较实际高出10%,2022年第三季度末至2023年末同期标普500指数总回报指数上升36%[82] - 2023年12月底Shiller周期性调整后总回报市盈率为34倍,50年平均值为24倍,长期平均值为21倍(自1881年以来),估值处于过去50年最昂贵期间最高位[83] - 欧洲央行分析指出地缘政治驱动的全球价值链碎片化可能导致消费者价格短期上升最多5%及长期上升约1%[83] - 2020年2月中旬VIX指数低至13.7,略高于2023年底水平[84] - 三月中旬,追踪美国国债引伸波幅的MOVE指数跃升至高于2020年第一季度的水平,回落之后交易仍处于上升水平[85] - 2022年12月市场下跌时,股权波幅对冲的引伸波幅有限甚至下跌[85] 公司策略表现 - 公司相对价值波幅策略在报告期内有轻微正回报0.8%,与股票市场呈负相关性及Beta值[21] - 自2011年7月成立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运作最长的基金产品True Partner Fund回报及alpha值高于Eurekahedge资产加权对冲基金指数[22] - 与CBOE Eurekahedge相关指数相比,True Partner Fund交出较高的alpha值[24] - True Partner Fund在2023年低波幅环境中表现相对优于几个同行[38] - 公司相对价值波幅策略2023年轻微正回报0.8%,与股票市场呈负相关性及Beta值[54] 公司人员信息 - 执行总裁van Put先生57岁,在金融领域有逾29年经验,2011年5月加入集团[119] - van Put先生自2013年4月起任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系兼职教授[122] - van Put先生1991年6月取得荷兰阿尔克马尔技术学院工程学学士学位[123] - Heijboer先生48岁,2010年5月加入集团,在自营交易及定量研究领域有逾20年经验[124][125] - Hekster先生50岁,2011年8月加入集团,在自营交易领域有逾26年经验[126] - van Bakel先生46岁,2010年5月加入集团,在自营交易及技术开发领域有逾21年经验[129] - Tielman先生61岁,2020年3月加入公司,是QStone Capital创办人兼管理合伙人[131] - Heijboer先生1998年8月获荷兰特温特大学应用物理硕士学位,2003年5月获该校管理科学博士学位[125] - Hekster先生1996年11月获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28] - van Bakel先生2002年2月获荷兰特温特大学数学科学硕士学位[130] - Tielman先生1986年5月获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为荷兰注册投资分析师[133] - Hekster先生2014年8月 - 2016年7月任国立台湾大学财务金融学系兼职专业教授,2014年10月 - 2017年10月任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系兼职副教授[127] - Tielman先生1986年8月 - 2000年5月在荷兰银行工作,最后任ABN AMRO Asset Management高级副总裁及产品开发环球主管[132][133] - 白琬婷40岁,2020年3月加入公司,在审计、财务及企业管理领域拥有超17年经验[134] - 魏明德56岁,2020年3月加入公司,在国际金融业累积丰富经验,担任多家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137][138][139][140] - Robert KAVANAGH 42岁,2019年12月加入集团,在投资管理行业拥有逾19年经验,专注对冲基金领域[141] - Thorsten GRAGERT 48岁,2018年7月加入集团,在自营交易及软件开发领域拥有26年经验[142] - Remco JANSSEN 57岁,2012年2月加入集团,在软件开发方面拥有22年经验[143] - 白琬婷2006年9月 - 2009年6月在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开启职业生涯[134] - 白琬婷2010年10月 - 2012年9月在Top Victory Electronics (Taiwan) Co., Ltd任职[134] - 白琬婷2012年10月 - 2018年5月加入台湾大哥大股份有限公司[134] - 魏明德2017年5月31日 - 2023年9月20日担任星光文化娱乐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37] - Robert KAVANAGH 2004年7月 - 2019年11月任职另类
TRUE PARTNER(08657)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