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筑友智造科技(00726) - 2023 - 年度业绩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867,161千港元,较2022年的1,573,662千港元下降44.9%[20] - 2023年毛利49,872千港元,较2022年的261,934千港元下降81.0%[20]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315,733千港元,较2022年的148,150千港元增加113.1%;非控股权益应占年度亏损14,501千港元,较2022年的5,425千港元增加167.3%[20] - 2023年年度全面亏损总额366,563千港元,较2022年的419,916千港元有所收窄[7] - 2023年资产总额6,334,141千港元,较2022年的6,689,926千港元有所减少[28] - 2023年负债总额3,778,499千港元,较2022年的3,771,482千港元略有增加[15]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10.18港仙,2022年为4.78港仙[27] - 2023年政府补助7,249千港元,较2022年的16,930千港元减少[3] - 2023年其他收入2,217千港元,较2022年的12,199千港元减少[3] - 2023及2022年度,年度所得税抵免总额分别为3551.6万港元和1613.4万港元[57]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第三方为1,256,727千港元,2022年为1,326,121千港元;贸易应付款项—关联方为27,208千港元,2022年为18,818千港元等[87] - 2023年毛利约4990万港元,较2022年约2.619亿港元减少约2.12亿港元[111] - 毛利率从2022年的16.6%下降至2023年的5.8%[111]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所占综合亏损为3.15733亿港元,2022年为1.4815亿港元[114] - 2023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31.01207亿股,2022年为31.024亿股[114]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0.18港仙,2022年为4.78港仙[114]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减值拨备为2.15968亿港元,其他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为2223.5万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25562亿港元及1341.3万港元[11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以及预付款项账面价值少于一年为8.72697亿港元,一至两年为10.3127亿港元,超过两年为1.05371亿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5.56872亿港元、6.9113亿港元、3134.6万港元[117]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少于一年为12.20999亿港元,一至两年为6293.6万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2.79795亿港元、6514.4万港元[119] - 2023年集团销售收入约8.67亿港元,同比减少约44.9%;毛利约0.50亿港元,同比减少约81.0%;归属母公司净亏损约3.16亿港元,同比增加约113.1%[122] - 2023年公司其他收入从2022年约1220万港元降至2023年约220万港元[14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借贷约17.333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17.725亿港元),净借贷比率为67.9%(2022年为59.9%)[145] - 2023年度公司收入约867.2百万港元,较2022年度约1,573.7百万港元减少约44.9%[160] - 2023年度公司销售成本约817.3百万港元,2022年约为1,311.7百万港元[161] - 2023年度其他亏损净额约为18.0百万港元,包括出售物业等亏损约15.1百万港元、支付供应商逾期利息约2.1百万港元、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约1.4百万港元[163] - 2023年度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67.4百万港元,2022年约为84.1百万港元[164] - 2023年度行政开支由2022年度约187.6百万港元减少11.0%至约167.0百万港元[165] - 2023年度融资成本约65.5百万港元,包括借款利息开支约78.9百万港元、租赁负债融资开支约0.2百万港元、在建厂房资本化利息约13.6百万港元[16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约为9.3百万港元,2022年约为25.1百万港元,流动比率为0.8,2022年为0.9[16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销售预制装配式建筑组件收入为673,389千港元,2022年为1,080,961千港元;装饰和园林服务收入为163,508千港元,2022年为376,750千港元等[7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借贷利息开支为78,945千港元,2022年为94,392千港元;租赁负债的融资开支为192千港元,2022年为4,046千港元[7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与央企国企的订单增加至人民币5.47亿元,占订单总额比重31%[92] - 报告年内,公司新开拓的风电塔筒业务全年取得订单人民币1.17亿元,占订单总额7%[92] - 2023年装配式PC构件销售合同额约为16.32亿元,同比减少约34%;产量约29.7万立方米,同比减少约21.4%;销量约29.4万立方米,同比减少约23.0%[124][125] - 从PC构件销售地区分类来看,华中地区占比约10%,长三角及大湾区分别占约54%及11%,河南地区占约24%;按客户分类,建筑公司占比约98%,政府占约2%[125] 公司债务违约及应对措施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若干供应商就约292,863,000港元的逾期应付款项向集团提起多项诉讼[4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亏损3.30234亿港元,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5.00194亿港元,流动借款为8.86224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928.6万港元[4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未能偿还多项商业银行借款共2657.6万元人民币(相当于2932.6万港元),构成违约事件[70] - 因违约事件,2023年12月31日借款2.7291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3.01157亿港元)须贷款人要求时即时偿还,其中2657.6万元人民币(相当于2932.6万港元)为一年内借款,2.46339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71831亿港元)重新分类为流动负债[70] - 集团正与多家银行及金融机构磋商,寻求重续、延长现有借款及获得新借款[48] - 集团将寻求机会以合理价格出售若干资产及投资,以产生现金流入及减轻流动资金压力[50] - 集团正与供应商磋商修订还款时间表,并积极开展和解安排,2023年12月31日后若干逾期应付款项已结清[7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供应商就约2.65393亿元人民币(2.92863亿港元)逾期应付款项提起诉讼[18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亏损3.30234亿港元,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5.00194亿港元[18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借款为8.86224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928.6万港元[18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未能偿还商业银行借款2657.6万元人民币(2932.6万港元),导致2.72915亿元人民币(3.01157亿港元)借款须按需偿还[186] - 2023年12月31日后,集团已偿还违约借款26万元人民币(28.6万港元),并延长3.55亿元人民币(3.91737亿港元)还款时间[192] 公司业务发展规划 - 公司计划应对2023 - 2025年装配式建筑产业化率提升计划,拓展业务规模[103] - 公司风电塔筒业务开启全国布局模式,开拓新基建市场[104] - 公司计划将数字系统推广至全国1300多家PC工厂[107] 公司所获荣誉 - 6月公司获香港投资者关系协会“最佳投资者关系公司”奖项,12月获第八届智通财经“最具价值工业制造公司”大奖[100] 公司技术研发与管理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累计专利达到1973项,稳居行业首位[127] - 2023年集团对各工厂进行16项技术改造,有效节省资源并提高效率[126] - 公司坚持“科技领先”,注重研发投入,开展国家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36] - 公司拥有数字化管理系统,打造创新全产业链协同模式,实践“家智造”战略[137] - 公司坚持“惟新是举”,以成本领先保持传统业务竞争优势,结合工业化与数字化提升核心竞争力[138] 行业环境与政策 - 202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约人民币110,913亿元,同比下降9.6%;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20.4%[90] - 2023年12月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新型建造方式,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102] - 装配式建筑碳排放约占全国碳排放比重51.3%,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要达30%,2030年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比例达40%[132] - 中国经济结构性修复,但全球经济及政治环境不明朗为复苏带来阻力,中央持续推出刺激楼市政策[131] - 中央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预计推动装配式建筑需求增长[135] 公司税务相关 - 集团于中国内地成立的附属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若干附属公司适用15%优惠税率,需每三年申请续期一次[78] - 中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2008年1月1日后盈利分派股息征收10%预扣税,若直接控股公司在香港成立适用5%预扣税率,公司内地附属公司暂无派息计划[58]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源自香港估计应课税溢利适用的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 [200] 公司治理与合规 - 综合财务报表已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香港公司条例第622章的披露规定编制,按历史成本常规法编制,经重估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若干金融资产及以公允价值列账的投资性房地产作出修订[4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有部分偏离[148] 公司股份相关 - 2023年集团多次于公开市场回购股份,共回购24万股,回购金额约5.30万港元;自2022年9月发布回购意向以来,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回购130.5万股,涉及总金额约49万港元[130] - 2023年公司在联交所公开市场共购回240,000股股份,总代价约53,000港元,所有购回股份于2023年12月4日注销[150]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3年及2022年年度任何股息[146]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董事不建议派发现金股息[195] 公司会议与活动安排 - 公司预计2024年5月21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170] - 公司将于2024年5月16日至2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股份过户文件须不迟于2024年5月14日下午4时30分送交指定地点办理登记[171] 公司人员出席情况 - 王俊先生未能出席2023年5月24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173] - 王俊、姜洪庆、李志明先生未能出席2023年9月20日举行的股东特别大会[174]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78]